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磊 《种子科技》2020,(7):100-100,102
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信息化技术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只有强化信息技术对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强其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才能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信息化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提出加强农业信息管理体系和农业经济信息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何春燕 《种子科技》2020,(9):124-125
现阶段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推动着各个行业的不断革新。林业产业中也逐渐融入信息技术,林业信息化建设是未来林业产业进步的必然趋势,信息化建设对林业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林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难点,对林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对林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解决对策进行了深入探究,以促进林业经济的不断提升,为我国总体经济的提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张新丽 《种子科技》2017,(5):115-116
推进农业现代化,必然需要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中来增强农业生产的科技能力,以此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建设。近年来,以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为特色的新一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的多项领域,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信息保障。比如EDP数据处理系统、条形码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PS技术以及农业信息推送服务等,这些都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业信息化与都市型农业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智能工具和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农业信息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发展,也促进以乡村旅游等农村服务业为主的都市型农业经济增长。从农业信息化研究角度出发,通过对农业信息化指数的分析,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非等权重的农业信息化指数模型,得出农业信息化与都市型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加快城市周边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积极对策。  相似文献   

5.
王宏江  吕新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0):264-267
根据新疆兵团新型团场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分析了新疆兵团团场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兵团与新型团场信息化发展与建设的建议;探索了新疆兵团新型团场信息化建设模式,在兵团新型团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积极开展现农业信息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建设,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村现代化,为实现兵团团场跨越式发展提供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秦立进 《种子科技》2020,(6):108-108,110
当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整体化、信息化、集成化以及大型化特点日益显著,特别是对科技信息的使用在加快农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为以往的农业经济管理带来颠覆性的改变,不但增加了农作物品类,提高了农民收入,也为农业技术提供了发展空间。但是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进程。针对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市场需求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提升我国农业经济信息化水平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信息化技术在不断地创新,在我国农业中逐渐应用信息化技术,可提高农业的生产力。种子管理是现代农业发展中最为关键的工作,因此种子信息化管理变得尤为关键。通过种子信息化管理能够将传统各类种子的信息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现代农业工作的处理效率。主要分析了种子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作用,从而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计算机的普遍应用,信息化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从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入手,着重分析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得出电子信息化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转型升级与发展,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也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调整,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处于重要地位。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运用到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升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工作效率。本文重点围绕水肥一体化技术手段进行全面分析与研究,并将其充分应用到葡萄种植过程中,加强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促进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生产与建设。  相似文献   

10.
摘要: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计算机的普遍应用,信息化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从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入手,着重分析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得出电子信息化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战略探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农村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总趋势,对实现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中国国情,本文分析了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及注意问题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农村信息化的建设战略。  相似文献   

12.
李星亮 《种子科技》2019,(12):153-153,155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提升,农业也在不断向前发展。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迎合时代的要求加入信息技术,这样才能够保证农业健康发展。图像作为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图像处理正逐渐被应用于农业工作中,这对于农业发展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介绍了图像处理在农业中的应用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
张丽 《种子世界》2022,(5):0186-0188
农村经济建设较城市而言存在更多困难,面临资源、人才、资金、信息等方面的制约,以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作为应对,促进农村建设。本文首先简述农业经济管理与农村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论述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农村经济发展视角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不足。最后探究基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经济管理建议,就加强技术应用、重视基层信息共享、优化融资管理、强化队伍建设四项措施做具体论述,服务农业经济管理和农村经济管理、综合建设。  相似文献   

14.
王二辉 《种子科技》2019,(11):165-165,168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很多发展机遇和便利。应用信息技术后的机械化农业生产,使得农业治理从耕地、播种环节,到管理、收获环节都得到了很大的便利,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升,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农业技术的整体性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讨论我国农业发展现状,明确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化生产的益处,并进一步提出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由于相应的管理体制与实际的农业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差异,在农业经济管理中还需要加强改革和创新,高度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结合新农村建设的价值,从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为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推广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本文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及实地访谈等多种形式,对兵团近十年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在明确兵团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应用成效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兵团农业生产实际和专家咨询意见,提出兵团农业信息化发展策略,旨在推动兵团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杨宝智 《种子科技》2022,(5):142-144
社会的进步推动了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农业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全面提升,但仍有许多问题在技术推广的过程中暴露出来,对农业生产中先进技术的应用产生了直接影响.为了能适应新时期的潮流,满足农业发展需求,需要对农业推广体系进行改革创新,最大限度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因此,文章具体分析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实施中出现的弊端,并提出了...  相似文献   

18.
当前信息化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为促进各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介绍了林草育苗栽培管理信息化建设成效,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从坚持甘肃林草信息化发展方向、积极促成林草育苗栽培技术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信息技术在林草育苗栽培方面的应用深度等方面,探讨了林草育苗栽培管理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成为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重要途径。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电脑农业、数字农业、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四个阶段。智慧农业是农业生产的高级阶段,集新兴的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一体。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通过全面感知、万物互联和智能化应用,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从而进行识别、管理和控制。在国内,农业物联网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显示出了一  相似文献   

20.
王利敏 《种子科技》2023,(12):139-141
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农业发展愈发重视,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在农作物种植中,优质的种子有助于农作物生长,可提升农作物的抵抗力,减少病虫害,且产量与质量也相对较高。近年来,我国多次强调绿色种植,优质的种子可提升农业产量、保障食用安全,以推动种植生产管理,实现规范化发展。鉴于此,文章探究了农业种子管理服务的价值,分析了该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广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