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杭州地区黄瓜猝倒病菌产嗜铁素拮抗菌的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杭州地区各蔬菜种植地大量采集土样,采用平板稀释法从中分离纯化得到789个细菌分离物。室内平板对峙法获得对黄瓜猝倒病菌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21个,所占比例为2.67%,其抑菌圈直径为3.1~16.4 mm。再利用选择性培养基法从中筛选得到9株嗜铁素产生菌。最后对黄瓜猝倒病菌产嗜铁素拮抗菌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菌株产生嗜铁素的能力不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基本吻合;嗜铁素光吸收特性研究表明,pH直接影响嗜铁素光吸收,过酸过碱的条件光吸收峰偏向短波长,而中性条件下光吸收峰偏向长波长。pH8.3有3个吸收峰,分别在224.0 nm,264.0 nm和400.0 nm附近,并且光吸收峰最大,说明pH8.3较适合试验菌产嗜铁素;嗜铁素产生菌对黄瓜生长的初步研究表明,其对黄瓜生长有3种作用即:促进、抑制和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福尔马林浸种用100 ̄300倍的福尔马林浸种15 ̄30分钟,捞出,清水洗净,催芽播种。适合黄瓜、茄子、西瓜、菜豆等,能防治瓜类枯萎病、炭疽病、黑星病、茄子黄萎病、绵腐病和菜豆炭疽病。磷酸三钠浸种将种子用清水浸4小时后,再浸于10%磷酸三钠溶液中20 ̄30分钟后捞出,清水洗净催芽播种。防治番茄、辣椒的病毒病。多菌灵浸种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白菜、番茄、瓜类种子1 ̄2小时后捞出,清水洗净催芽播种。防治白菜白斑病、黑斑病、番茄早(晚)疫病、瓜类炭疽病和白粉病。氢氧化钠浸种用2%氢氧化钠溶液浸瓜类、茄果类蔬菜种子10 ̄30分钟,清水洗净后播…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干热处理后带菌种子贮藏时间对种子发芽率及病菌活力的影响,明确干热处理后种子贮藏的最佳条件。以3种自然带菌的黄瓜种子为材料,将不同干热处理后的带菌黄瓜种子在4℃中分别贮藏1,2,3,6,9个月,测定贮藏时间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同时采用平板保湿培养法和荧光双染技术测定种子上病原真菌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干热处理带菌黄瓜种子的发芽率和种子上病原菌的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现下降趋势。70℃处理40,60 min的黄瓜种子贮藏3个月后,3种带菌种子的发芽率均保持在88%以上,贮藏6个月后,发芽率均下降至约80%,70℃处理90 min的黄瓜种子贮藏3个月后,3种带菌种子的发芽率均下降至75%以下;而贮藏3个月后,带菌种子内外均无病原菌生长,孢子死亡率均上升至100%。说明70℃干热处理40,60 min后的带菌黄瓜种子贮藏3个月后发芽率仍在88%以上且病原菌死亡率达100%,因此,可作为种子贮藏前的处理条件,但70℃干热处理90 min后的种子适宜直接播种,且干热处理后的种子不适宜长期贮藏。  相似文献   

4.
以津春四号黄瓜种子为试材,用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对黄瓜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研究其对黄瓜种子发芽及幼苗对低温胁迫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能显著提高黄瓜种子发芽率,提高黄瓜幼苗在低温胁迫后叶片内叶绿素的含量,提高脯氨酸、过氧化氢酶的含量,降低丙二醛的含量,从而提高幼苗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5.
竹醋液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黄瓜为供试作物,探讨竹醋液的不同处理方法对黄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立方米育苗基质中竹醋液添加量为250~500ml,或苗期用200倍竹醋液灌根,或是在每立方米基质中使用500ml竹醋液处理育苗基质和栽培基质,并在定植后定期用200倍灌根的综合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黄瓜叶片、茎粗和株高的生长。竹醋液综合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黄瓜产量,降低黄瓜中硝酸盐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以黄瓜品种“贵妃兔子腿”为试验材料,探究多效唑(PP333)胁迫下不同浓度外源褪黑素(MT)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子发芽胁迫试验中,100 mg/L的外源MT浸种处理对黄瓜种子发芽期下胚轴长、根长以及鲜重的抑制均能得到显著缓解,同时能减弱多效唑胁迫对幼苗根和下胚轴的抑制作用;幼苗胁迫试验中,100 mg/L的外源MT能显著促进幼苗株高、下胚轴粗、叶面积与根长;喷施100 mg/L的外源MT可显著提高黄瓜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活性及黄瓜植株的根系活力,显著降低植株体内有害物质MDA的积累和Pro含量、SPAD值。研究表明,100 mg/L MT可有效缓解多效唑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所造成的过度抑制作用,提高黄瓜幼苗适应性,利于植株正常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正>蔬菜病害防治中,采用种子消毒处理控制种子内外带菌和苗期土壤传菌危害,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将几种不同类型蔬菜种子的消毒方法介绍如下:瓜类种子消毒。常见的种传真菌性病害有黄瓜疫病、黄瓜炭疽病、黄瓜黑星病、甜瓜炭疽病、南瓜白绢病、冬瓜白绢病等等。这些病害大多以菌丝体潜伏在种子内,也有以分生孢子或菌核附着于种子外表。这些病害的种子消毒方法是:(1)药剂拌种:福美双拌种,可用  相似文献   

8.
高压静电场(HVEF)处理黄瓜种子生理生化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强度的高压静电场(HVEF)处理对黄瓜(Cucumis sativus L.)种子发芽、α-淀粉酶、过氧化氢酶(CAT)、硝酸还原酶(NR)活性以及幼苗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50~500kV/m的静电场预处理黄瓜种子后,萌发初期α-淀粉酶、CAT以及苗期叶片NR活性升高;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提高;幼苗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也有明显提高,但各处理间种子发芽率以及胞间CO2浓度与对照比差异均不显著。表明HVEF处理黄瓜种子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提高幼苗叶片的光合能力,有利于黄瓜壮苗的培育。  相似文献   

9.
<正>瓠瓜细菌性叶斑病是新近发生的一种病害,发生严重时对产量有较大的影响。此病可危害叶片、茎蔓、瓜条,其中以叶片受害较严重。发病规律此病由细菌油菜黄单胞菌黄瓜叶斑病致病变种侵染引起。病菌主要通过种子带菌传播蔓延,该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非常短,保护地栽培往往重于露地栽培。防治方法①种子处理用55℃温水浸种20分钟,捞出晾干后催芽播种。  相似文献   

10.
嗜铁素产生菌ZJH-10诱导黄瓜抗灰霉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建根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445-449
为研究嗜铁素产生菌ZJH-10诱导黄瓜对灰霉病的抗性的作用机制,采用生理生化的方法,测定了黄瓜根部与叶部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系列防御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黄瓜经ZJH-10处理并同时接种灰霉病菌后,黄瓜根部与叶部组织中SOD、POD、CAT、PPO和PAL活性都明显高于其它处理。其根部活性分别在处理后 5d、3d、5d、3d和3d出现高峰,叶部酶活性变化基本与根部的相吻合。表明这些酶活性的提高与ZJH-10诱导的黄瓜抗灰霉病抗性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大蒜鳞茎浸提液对黄瓜幼苗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生物学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大蒜鳞茎浸提液对黄瓜发芽、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对黄瓜的苗长、根长抑制显著增强,而浓度为40 mg/mL时,对发芽率的抑制显著。在20 mg/mL浓度范围内,大蒜鳞茎浸提液,促进了黄瓜的幼苗生长、增加了可溶性糖、蛋白质、Vc、叶绿素的含量,提高了POD、SOD、CAT的活性,高浓度的浸提液抑制了幼苗生长及POD、SOD、CAT的活性,降低可溶性糖、蛋白质、Vc、叶绿素的含量。随着浓度的增加,MDA的变化趋势为V型,浓度为10 mg/mL时,MDA降低了13.7%。20 mg/mL浓度范围内的大蒜浸提液对黄瓜生长有益。  相似文献   

12.
连作栽培中自毒物质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黄瓜自毒作用的研究表明,黄瓜根系分泌物、根系浸提液、植株残体分解产物对黄瓜种子的萌发、幼苗的生长和某些生理活性均有显著的影响.根系分泌物、根系浸提液抑制了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植株残体的分解产物对种子萌发表现为抑制作用,对幼苗的生长表现为促进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玉米、小麦秸秆水浸提液对蔬菜种子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黄瓜、生菜、茄子种子为受试材料,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玉米、小麦秸秆水浸提液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作物秸秆对蔬菜种子的影响有抑制、促进、促进/抑制双重作用和无显著作用等多种形式.玉米水浸提液对黄瓜种子活力指数、幼苗根长和鲜质量显著抑制,对苗高和干质量表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对生菜、茄子种子的发芽和根系生长显著抑制,对苗高和鲜质量均表现促进/抑制双重作用.小麦秸秆水浸提液对黄瓜苗高、鲜质量表现促进作用;对生菜种子活力指数和幼苗根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其苗高和鲜质量均表现促进/抑制双重作用;对茄子发芽率显著抑制作用,对其根长、苗高和鲜质量均表现双重作用.根据化感敏感指数,玉米秸秆水浸提液对受体蔬菜的化感作用强于小麦;生菜对秸秆浸提液最敏感,茄子次之,黄瓜最不敏感.  相似文献   

14.
赤霉素包衣处理对黄瓜种子发芽及幼苗各部位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文清  胡晋  谭宏  宋文坚 《种子》2005,24(12):16-17,20
研究了利用赤霉素包衣对两个黄瓜品种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赤霉素作为激素添加剂包衣特早、露丰黄瓜种子,对2种黄瓜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等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黄瓜幼苗的下胚轴和叶片长度,显著增加了幼苗下胚轴和子叶的干重,对根干重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外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对NaCl胁迫下黄瓜(Cucumis sativus L.)种子萌发特性和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以2个黄瓜品种(‘津春五号’、‘世纪春秀’)为材料,以浓度(150 mmol/L)的NaCl溶液结合外源水杨酸SA(0~1.0 mmol/L)处理黄瓜种子并进行发芽试验,观察了黄瓜种子的发芽情况及幼根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在150 mmol/L NaCl胁迫下,黄瓜种子发芽和幼苗根系生长均受到抑制,对黄瓜幼苗根伸长的抑制比茎更明显;外源SA能显著改善NaCl胁迫下黄瓜种子发芽特性,促进幼苗根系的生长,缓解盐胁迫对黄瓜发芽和根系生长的伤害,并以0.25 mmol/L的SA溶液处理对盐胁迫伤害的缓解效果最好。NaCl胁迫下不同品种的耐盐性和外源SA的缓解效应存在差异,‘津春五号’的耐盐性和外源SA的缓解效应高于‘世纪春秀’品种。  相似文献   

16.
欧俊 《种子》2017,(4):6-8
研究了空心莲子草不同部位、不同浓度水浸液对黄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幼苗根系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空心莲子草根、茎、叶水浸液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即随着水浸液浓度的增加,黄瓜种子的发芽率、幼苗根长和苗长所受的抑制作用增强;而黄瓜幼苗根系细胞膜透性即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呈递增的趋势;在相同浓度下,黄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根系细胞膜透性对空心莲子草叶水浸液最敏感,茎次之,根最弱.  相似文献   

17.
壳寡糖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摘 要: 应用不同浓度的壳寡糖处理黄瓜种子和幼苗,得出壳寡糖在低浓度时能够促进黄瓜种子发芽,最适浓度为0.1 mgL-1。试验结果同时表明低浓度壳寡糖对黄瓜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使得幼苗株高、叶面积等生长指标,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显著升高; 气孔限制值(Ls)显著降低。而高浓度(100 mgL-1)壳寡糖则抑制生长。促进黄瓜幼苗生长最适的壳寡糖浓度为0.1 mgL-1,施用两次的效果优于一次。  相似文献   

18.
BTH诱导黄瓜抗炭疽病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晨芳  马青  杜虎平  付洁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5):337-338,347
研究了苯基(1,2,3)噻二唑-7-硫代羧酸硫甲酯(BTH)诱导黄瓜对黄瓜炭疽病(Colletotrichumlage鄄narium)的抗病性表现。结果表明,0.05~0.7mmol/L的BTH均有不同程度的诱导效果,0.3mmol/LBTH为最佳处理浓度,诱导效果达到84.94%,处理后第3d表现出最佳诱导抗性,并且持效期在21d以上。BTH诱导黄瓜对炭疽病的抗性具系统性。BTH对炭疽菌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均无直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苯基(1,2,3)噻二唑-7-硫代羧酸硫甲酯(BTH)诱导黄瓜对黄瓜炭疽病(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的抗病性表现。结果表明,0.05~0.7mmol/L的BTH均有不同程度的诱导效果,0.3mmol/L BTH为最佳处理浓度,诱导效果达到84.94%,处理后第3d表现出最佳诱导抗性,并且持效期在21d以上。BTH诱导黄瓜对炭疽病的抗性具系统性。BTH对炭疽菌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均无直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竹醋液对黄瓜霜霉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津优30”黄瓜为供试作物,主要通过室内抑菌试验与田间防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竹醋液对黄瓜霜霉病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00倍竹醋液可以有效地抑制黄瓜霜霉病孢子的萌发,防治田间黄瓜霜霉病,其抑菌及防治效果与72%克露600倍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