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摸清鹅毛玉凤花菌根真菌的资源种类,采用单菌丝团分离法对鹅毛玉凤花菌根真菌进行了分离.结果表明:共计分离出鹅毛玉凤花菌根真菌200余株;对分离到的部分菌株作了描述与鉴定,并对不同种类进行了初步分析.为鹅毛玉凤花的人工繁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对鹅毛玉凤花菌根的基本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其菌根菌是通过根毛进入根被细胞,进而向通道细胞和皮层细胞侵染;经春、秋两季用鹅毛玉凤花菌根真菌单菌丝团进行真菌分离,共得到186个菌株,其中优势种属为兰科丝核菌类。结果表明,鹅毛玉凤花具有典型的兰科植物菌根构造,菌根菌的种类与季节有关。  相似文献   

3.
草花的摘心与整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花的摘心是指在其生长季节,摘去花茎顶端嫩梢,使它产生侧枝。整枝是指剪除多余的茎叶或正确引导茎叶的生长方向。通过摘心和整枝,能够调解草花的生长和发育,使其株形矮化、丰满,花繁色艳,观赏价值提高。草花的摘心一般在幼苗期进行,当幼苗长3~4片叶时,摘去嫩枝顶端的1/3或1/  相似文献   

4.
用4种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风铃花和勿忘我种子,观测其对出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80、40、20Gy的辐射剂量对风铃花种子出芽和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而10Gy的辐射剂量使风铃花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发芽率及幼苗的生长都与辐射剂量呈正相关,芽长与辐射剂量的相关性显著.60Co-γ射线对勿忘我种子发芽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发芽率与辐射剂量呈负相关,但辐射剂量与勿忘我种子芽长呈正相关.所以,辐射在抑制勿忘我发芽的同时,促进了种子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用4种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风铃花和勿忘我种子,观测其对出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80、40、20Gy的辐射剂量对风铃花种子出芽和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而10Gy的辐射剂量使风铃花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发芽率及幼苗的生长都与辐射剂量呈正相关,芽长与辐射剂量的相关性显著。60Co!γ射线对勿忘我种子发芽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发芽率与辐射剂量呈负相关,但辐射剂量与勿忘我种子芽长呈正相关。所以,辐射在抑制勿忘我发芽的同时,促进了种子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聚乙烯醇(PVA)预处理对多花黑麦草种子的萌发、幼苗的生长、净化污水效率和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VA处理能够加快种子的萌发,提高萌发率,促进幼苗的生长,增强植株对污水的净化效率和抗寒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GA3、KNO3、KMnO4等对朱缨花(Calliandra haematocephala)种子发芽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的GA3、KNO3、KMnO4对朱缨花种子进行浸种催芽处理,在不同的发芽床中进行发芽率和发芽势的测定。结果表明:50 mmol/L KNO3和0.1 g/LGA3浸种处理发芽效果最好,100 mmol/L KNO3和0.3 g/L GA3对朱缨花种子的发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5℃恒温箱中发芽较快、发芽率高,沙床中发芽较慢、发芽率较低,但幼苗的生长状况较在培养皿中的好。因此,采用适宜的方法和适宜的生长环境可以促进朱缨花种子的萌发、提高其发芽率并有利于种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以1 年生中国无忧花实生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 3 因素 3 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对其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为中国无忧花的科学合理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合理的氮磷钾配比施肥可以促进中国无忧花幼苗的生长,不同施肥处理下各生长及光合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 T4(N2P1K2)施肥处理对无忧花幼苗株高、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及总生物量的促进效果最佳;T5(N2P2K3)施肥处理对无忧花幼苗地径、叶面积、叶周长、净光合速率、CO2吸收的促进效果最佳。T1(N1P1K1)施肥处理对无忧花幼苗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的促进效果最佳。利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得出,T5(N2P2K3)施肥处理(尿素 2.0 g/ 株,过磷酸钙 1.6 g/ 株,氯化钾 3.0 g/ 株)是本次试验下对中国无忧花幼...  相似文献   

9.
研究穴盘基质密度对草花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密度对种苗生长因物种而异,但从整体上来说,其长势在密度较小的基质要比密度较大的好,500 g·盘~(-1)的基质密度最适合草花育苗生产。  相似文献   

10.
硒、硅及氮源对多花黑麦草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yoshida溶液培养多花黑麦草幼苗,研究了Se对幼苗生长和N、P、Ca元素含量以及不同氮源(NH4NO3、CO(NH2)2、NaNO3、NH4C1)下Se(0.1mg/L)、Si(SiO240mg/L)、Se与Si共施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Se1.0mg/L显著抑制苗长,Se浓度≥0.25mg/L显著抑制幼苗增重,对幼苗分蘖无显著影响;Se并未显著提高多花黑麦草幼苗N、P、Ca含量(仅Se0.125-0.50mg/L显著提高幼苗根中Ca含量).不同氮源培养时,硝态氮与酰胺态氮显著促进幼苗增重;同一氮源经Se、Si及Se与Si共施处理未显著促进幼苗增重.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宜黄花蒿幼苗生长的理想基质,比较了6种不同基质以及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黄花蒿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的6种基质中,泥炭∶河沙=1∶2基质中的黄花蒿种子最早出现萌芽及第1片真叶,发芽率、幼苗苗高、根长、鲜重、干重和菌根侵染率均最高,且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摩西球囊霉后促进效果更显著.泥炭与河沙按1:2比例混合的基质可作为培育黄花蒿菌根化苗的理想基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赤松幼苗外生菌根宏观和微观结构特征的观察,发现了24种外生菌根,并研究了外生菌根发生的模式、不同的外生菌根沿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趋势、幼苗年龄对菌根类型变化的影响等。结果表明,在低海拔地区的幼苗一般共生1、2种菌根菌;在高海拔地区则有2、3种菌根菌。共生3、4种菌根菌的幼苗随着海拔的增加而明显增加。我们发现菌根的类型和菌根出现的频率变化是一致的,它们都受到海拔高度的影响,而不是受幼苗年龄的影响;同时海拔高度还影响着同一株幼苗上的外生菌根类型的变化。在同一幼苗上的菌根多样性对于幼苗生长之初非常重要,土壤营养对幼苗的限制是随着幼苗年龄的增长而增大的。分析了菌根多样性产生的原因;由于菌根菌共享的根系数量减少,就会引发菌根之间发生激烈的竞争。这就导致了在同一根系里多种菌根共生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接种AM菌剂对樟树幼苗生长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丛枝菌根真菌在野外环境中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对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幼苗进行AM菌剂接种试验,5个月后对樟树幼苗苗高、地径,根、茎、叶生物量,光合特征以及感病情况进行测定,探讨丛枝菌根真菌对樟树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组樟树幼苗的苗高、地径均有明显提高;根、茎、叶生物量分别是对照组的6.02、3.48和3.40倍;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量分别较对照提高47.02%、43.61%和46.27%;净光合速率也较对照提高。对照组感病率约为接种组的6倍,对照组感病指数为接种组的13倍。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利用AM真菌进行柑桔菌根化育苗是培育壮苗和提高果品品质的新趋势,在对枳壳菌根苗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找到一个较好的优势菌种作为育苗菌剂。方法盆栽条件下研究了AM真菌Gigasporamargarita、Glomusmosseae和Glomusversiforme对枳壳实生苗营养生长及矿质含量的影响,并比较了种间差异的效应。结果接种AM真菌的枳壳幼苗根系均有效地被侵染,与对照相比,能显著促进植株根系和茎叶的生长,对须根的生长促进作用尤为突出;提高了叶片矿质元素N、P、K、Ca、Mg、Zn、Cu和Mn的含量,与对照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3种AM真菌种间比较,其效应排序为Glomusmosseae>Gigasporamargarita>Glomusversiforme,但叶片矿质元素的含量与生长趋势并不完全一致。结论接种Glomusmosseae处理生长最好,矿质元素N、P、Mg和Cu的含量最高,菌根依赖性最大,且差异显著。AM真菌G.mosseae是参试3个菌种中培养枳壳菌根化壮苗的最佳菌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菌根菌对栓皮栎幼苗接种的影响。[方法]选用红蜡蘑(L.l)、美味牛肝菌(B.e)、铆钉菇(G.v)、厚环乳牛肝菌(S.g)、褐环乳牛肝菌(S.l)共5种外生菌根真菌的固体培养物对栓皮栎幼苗进行土壤根际接种试验,研究接种后、未接种的栓皮栎幼苗在菌根侵染率、生长情况、养分吸收等方面的差异。[结果]3个月后取样测量,结果表明外生菌根能明显提高苗木的菌根化程度,对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提高了植株对养分N、P、K的吸收。[结论]筛选出的L.l、S.l、G.v是栓皮栎菌根化育苗的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16.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AM真菌对黄瓜生长及枯萎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AM真菌能促进黄瓜植株的生长;接种AM真菌后能减少枯萎病菌在植株根系及根围土壤中的数量,抑制镰刀菌的侵染,降低黄瓜枯萎病菌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在感病品种上的应用效果好于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17.
对黎蒴栲进行接种植健宝菌根剂(外生菌根菌)试验,结果表明,菌根剂能有效提高黎蒴栲菌根侵染率,其中以每株苗开穴干施菌根剂10 mL接种效果最好,用1 L菌根剂加水2.5 kg加黄泥搅拌均匀后蘸根移苗的效果其次。一般生产中的黎蒴栲苗木虽也能天然感染菌根菌,但随机性和波动性较大,最大菌根侵染率为40.6%,最小只为2.0%,相差近20倍。  相似文献   

18.
元宝槭VA菌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状态下,球囊霉属(Glomus)的真菌为元宝械VA菌根菌优势种;在幼龄到壮龄期随树龄增加VA菌根感染强度增强,而后逐渐减弱;苗期接种VA菌根菌可提高菌根感染率,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