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国际     
正输澳鱼类产品禁用一氧化碳加工处理近日,澳大利亚农业与水资源部发布IFN 19-16通告,要求进口商严禁使用一氧化碳加工处理鱼。据了解,一氧化碳与鱼类的肌红蛋白结合后可使肉色保持新鲜状态,掩盖了鱼肉的真实存放时间与状态。但是,经过一氧化碳处理的鱼类产品并不能保鲜。如果消费者食用色泽新鲜但已经变质的鱼肉,可能会导致急性肠道疾病。按照澳新食品标准法典1.3.3的要求,禁止一氧化碳用于改善肉色为目的的鱼类加工,且食品名称需披露食品的真实状态,熏鱼需披露产品经过熏制工艺处理。  相似文献   

2.
小型外海性鱼类的资源相当丰富,但只有通过加工利用才能更适合于人类消费。格朗圣(Grantham,1984)发表了世界性的以碎鱼肉为原料的各种产品调查,他指出,碎鱼肉的制品主要是二类:在欧美制作冷冻食品,而在日本则制成鱼糜食品。  相似文献   

3.
按上述国际标准方案的要求,用于加工鱼片的鱼类是有规定的,与此不同,现时的标准方案对这点是不加限制的。加工冻鱼块的可以是鱼肉片,也可以是剁碎的鱼肉,而且不仅限于一种鱼类,也可以是几种。除此而外,标准方案要求生产冻鱼块的鱼片必须经过脱水处理.这一要求在前面分析的国际标准方案中没有提出,类似的苏联标准中也没有。  相似文献   

4.
鱼糜制品是将可食鱼类,经机械把鱼肉从鱼体中取出来,再经漂洗、脱水、绞碎、擂溃等机械制成稠而富有粘性的鱼肉浆,并经包装速冻、冷藏制成备用的生鱼糜。再将此新鲜(或解冻)的生鱼糜、机械加工成一定形状后进行煮、蒸、炸、烤、烘、熏等加热或干燥处理而制成食品。  相似文献   

5.
<正>一、淡水鲚属鱼类加工技术背景目前,现有的淡水鲚属鱼类产品的食用比较单一,多是新鲜鲚属鱼类烹制、烧烤加工,也有将鲚属鱼类冷藏或加工成鱼干品进行储备和销售,其营养和口感远不及新鲜鲚属鱼类,而且生产者为了提高产品的出成率,加工过程中辅料添加过多,导致鲚属鱼类原有的营养成分流失严重,同时失去了原有的鲜美口感。淡水鱼类加工产品的核心健康问题就是高盐(高氯化钠),长期摄入高盐(高氯化钠)食品会导致多种  相似文献   

6.
越来越多的营养学家认为,多食用鱼类对身体有着非同寻常的保健作用,鱼制食品尤其是海鱼制品营养高于家畜和家禽肉制成的食品,具有明显的优点. 为了长期保证鱼肉品质,并保持海鱼的肉色不发生褐变,一般来说,需要海鱼的冷藏温度在-20℃甚至更低,这就要求人们加工利用冻结海鱼的时候必须经过合理的解冻,以使鱼肉恢复冻结前的生鲜状态和特性.但在实际的加工生产中,解冻方法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如何解冻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持海鱼的鱼肉品质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多味鱼肉脯的加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裴斐  张研 《海鲜世界》2002,(5):34-34
用鱼肉加工成多味鱼肉脯,营养丰富,市场易销,同时原料广泛,是鱼类深加工增值的好门路。其加工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8.
信息总汇     
《渔业现代化》2000,(1):45-46
“十五”需重点研究的水产品加工技术 淡水鱼加工:按照“一保活,二保鲜、三加工””原则,即以活、鲜销售为主、在冰鲜或冷冻条件下发展三去、分割、切片、配送。对淡水鱼蛋白质冷冻变性、鱼肉存在泥土味、冷链技术及运输保活技术进行研究;海水中上层鱼类加工:主要研究鱼类成分、肉质结构、保鲜技术及食品工艺等;贝类加工:必需加快净化工艺和设备研究;水产食品:利用食品有效成份的改性、重组、成型技术研制即食方便水产食品;继续进行低温冷冻粉碎和干燥的技术与设备的应用研究等。 ’99全国农业引智成果水产类项目 国家外国专家…  相似文献   

9.
<正>冷水性鱼类属于高蛋白、低热量的健康食品,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及钙、铁、锌、镁、磷等矿物质,其中鱼肉中的ω-3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远高于其他鱼类,DHA、EPA(俗称脑白金)含量也是其他鱼类的数倍。据有关研究报道,ω-3不饱和脂肪酸能有效降低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发病率,对关节炎、乳腺癌等慢性病及胎儿和儿童的生长发育有调节和促进作用,因此,为了有效防止冷水性鱼类死亡后发生腐败变质,最大程度维持鱼肉中特有的营养优势,如何保持其新鲜度便成为冷水鱼加工贮运过程  相似文献   

10.
冷冻鱼糜加工工艺和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加工冷冻鱼糜的原料通常用来加工冷冻鱼糜的水产资源为新鲜白色鱼肉的鱼类 ,如石首鱼类 (如黄鱼、白姑、黄姑、梅童等 )、海鳗、沙鱼、乌贼等 ,制成的鱼糜不仅色泽好 ,而且弹性好 ,而其他鱼类较差 ,如带鱼、马鲛。原料新鲜度越好加工后的中间素材质量越高 ,凝胶形成能力越强。相同的鱼类由于鲜度不同加工的鱼糜质量差距很大。以狭鳕为例 ,在海上制成的鱼糜一般是捕获后 1 8h以内加工 ,鱼糜的质量为特级品。而陆上加工的多为二级品。因此原料鱼捕获后必须马上加冰或用冷海水降温 ,根据经验 ,黄、东海地区用冰量 (重量比 )在夏季为冰∶鱼 =( …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我国传统海产经济鱼类明显减少,小杂鱼相对增加.小杂鱼容易腐烂变质,不易保藏和运输,而鱼肉里,同样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和其它营养成分,与经济鱼比较,并不逊色.如果在沿海集中产地,及时采取新鲜小杂鱼的鱼肉,加工成生鱼糜、冷冻鱼糜或各种鱼糜熟食品,除当时销售,可运销外地,是扩大食用鱼蛋白来源的一个重要途径.一、充分利用小杂鱼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水产品无公害化的要求,人们对鱼肉的要求除了讲究可口和营养外,对其安全质量指标更是非常关注,消费绿色无公害健康食品已成为一种趋势。但是有一些鱼产品不能达到绿色消费的要求,如有些鱼肉食用时有一股煤油味,这是因水体中酚类含量超标所造成,人食用过多可引起酚中毒。因此,倡导鱼类的无公害养殖也成为一种趋势,迫切要求水产养殖者在生产过程中处处以生产无公害水产品为标准,进行鱼类健康养殖。  相似文献   

13.
940328 长头小沙丁鱼加工成鱼香肠的研究:1.用水漂洗对鱼肉特性和香肠质量的作用=Studies on the utilization of Indian oil sar-dine(Sardinella longiceps)for the preparation offish sausages:1.Effect of washing in water onmeat characteristics and sausage quality[刊,英]/Ravishankar C N.Setty T M R.Shetty T S//Fish.Techn..—1993.30(1).—46~51自从鱼网糜能被用作生产多种鱼产品,以及鱼香肠、鱼丸、鱼棒等的基础原料,则为低值鱼类鱼肉糜的利用提供了新的范围。同时正在提高从几种低脂的白色鱼肉鱼类加工成鱼香肠的技术,也正在研究多脂鱼类加工成这类产品的技术问题。多脂鱼类,如长头小沙丁鱼鱼肉呈深色。腚凝性能较低。且这些多脂鱼类易于酸败。为除去其水溶性蛋白质、脂肪和色素,曾作了大量研究。研究发现,水漂洗鱼肉糜可除去储存脂肪。鱼肉色素、血、微生物和水溶性蛋白质,从而改进了鱼肉凝胶  相似文献   

14.
<正>鱼(Channel Catfish)是一种淡水养殖的经济鱼类,不仅具有其他鱼类的富含维生素、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蛋白质利用率高等特点,而且通身无细刺,是一种老少皆宜的健康安全食品,具有独到的加工优势。目前对于鱼的加工集中在半成品,如生鱼片、鱼皮、鱼翅、鱼唇、鱼肚等冷冻鲜品,技术含量不高,利润较低;而市面上的鱼深加工产品集中在调味罐头食品,形式单一,且鱼肉添加量  相似文献   

15.
远洋金枪鱼钓船的超低温制冷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超低温的必要性金枪鱼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大型鱼类 ,大部分出口至日本作生鱼片或罐头。加工生鱼片要求鱼肉非常新鲜 ,其程度主要表现在色泽上。新鲜的金枪鱼肉为鲜红色 ,如果保存不当就会发生褐变。褐变的主要原因是鱼肉中肌红蛋白呈鲜红色 ,发生氧化成为氧化肌红蛋白时呈褐色 ,变色程度与氧化肌红蛋白生成率相关。例如当氧化肌红蛋白占全部肌红蛋白的 2 0 %以下时 ,则鱼肉呈现鲜红色 ,当氧化肌红蛋白占 30 %时呈暗红色 ,占5 0 %时呈褐红色 ,占 70 %以上时呈褐色 ,其口味和商品价值大幅度下降。在一般的冻结冷藏温度下 (如 - 2 3℃ ,…  相似文献   

16.
WTO/TBT-SPS国家咨询中心农业农村部联系点《关于请对澳大利亚有关修订农用化学品最大残留限量的通报提交官方评议意见的函》(农业农村部联系点函〔2021〕37号)收悉.该通报( G/SPS/N/AUS/513 )的主要内容为澳大利亚澳新食品标准局提出第M1018号提案-最大残留限量( 2020 年) ,其中涉及水产...  相似文献   

17.
用热塑挤压蒸煮加工技术与传统食品加工技术比较了不同加工技术对鱼肉蛋白分子的影响.通过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原料鱼肉,3种传统加工方法即常规蒸煮、热力杀菌和鱼糜加工处理的鱼肉制品及热塑挤压蒸煮的鱼肉制品进行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分析比较各种鱼肉制品的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结果,初步探索了热塑挤压蒸煮对鱼肉蛋白质分子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塑挤压蒸煮对鱼肉蛋白质的分子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国淡水鱼类资源丰富,品种繁多,而且鱼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淡水鱼一直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健康食品。由于鱼类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较高,比畜肉和禽肉更容易被氧化,同时鱼体细菌繁多,易引起鱼肉腐败变质,从而影响其食用安全性、营养价值和风味品质。新鲜度是反映鱼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在鱼产出、销售过程中淡水鱼的保  相似文献   

19.
裴斐 《科学养鱼》2002,(3):56-56
用鱼肉加工成多味鱼肉脯,营养丰富,市场易销,同时原料广泛,是鱼类深加工增值的好门路。其加工技术如下。一、工艺流程选鱼—去鳞—剖片—清洗—漂洗—擂溃—摊片—烘片—油炸—浸汁—沥干—烘制—成品。二、操作要点1.选鱼选较大、膘肥的新鲜鱼,并将其洗净。冻鱼在室温下用流水解冻、洗净。2.去鳞将整条鱼浸入80~85℃、3%的碳酸钠溶液中10~15秒,然后立即移入冰水中并不断搅动3~4分钟,取出,用刀刮去鱼鳞,清洗干净。3.剖片用刀垂直将鱼头切下,沿脊椎骨向鱼尾剖下一片完整的鱼肉。用同样的方法得到另一片鱼肉。…  相似文献   

20.
草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是淡水渔业产量最多的中上层鱼类。在过去的几年中,草鱼的冷冻、鲜销、加工不到50%,且多以鱼肉为主,其骨食品开发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大量的鱼骨要么废弃,要么用于加工成骨胶、骨油、鱼粉,用作工业原料、动物饲料和肥料等附加值较低的产品。而鱼骨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铁,磷等矿物质营养素,如果改进工艺、引进新技术、新手段大力开发鱼骨食品,以提高鱼类副产物的价值,使之变废为宝,对提高草鱼整体的经济效益和附加价值大有促进作用。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参照相关鱼产品的加工工艺,根据草鱼肉、骨的性能特点,结合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