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象山港海洋牧场建设与生物资源的增殖养护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生物资源生境营造、适宜性增殖物种筛选与应用、牧化物种增殖与采捕、效果评估和管理等技术的研究与运用,建立有效恢复生物资源、实现天然水域渔业生物资源产出功能最大化的象山港海洋牧场示范区。至今已建成由15个圆角六边形和1 000个台面框架型诱导礁组合而成的7个鱼礁群,面积25 hm~2,形成空方规模53 810 m~3;移植海带、坛紫菜和龙须菜等大型海藻,建成以浮式平面藻床为主的人工藻场80 hm~2。底播毛蚶、栉江珧等贝类2 000万粒;年放流大黄鱼、黑鲷、黄姑鱼、褐鲳鲉等鱼类苗种160万尾;中国明对虾、日本对虾等虾类1亿尾。调查结果显示,牧场示范区富营养化程度有所降低,初级与次级生产力明显提升,其中海藻年生物量约为18 000 kg/hm~2;海洋牧场的渔业资源养护效果良好,人工鱼礁投放19个月后,鱼礁区游泳动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总生物量和总丰度分别为对照区的1.32倍、2.04倍和1.49倍。  相似文献   

2.
正本研究工作以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研究院为依托,介于实验室控制条件和实际条件分别考察龙须菜、鼠尾藻、羊栖菜3种经济海藻对营养盐的吸收状况,希望为大型经济藻类应用于渤海海域营养化的修复以及海藻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一、实验内容与方法1.实验材料本实验用的龙须菜、鼠尾藻、羊栖菜均采自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大蒲河口12海里左右。当时采集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导致了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盐元素不断积累,并直接加剧了近海海域富营养化的进程,富营养化现象频繁发生。使得近岸海域海水的富营养化现象成为目前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发现,大型海藻的大规模养殖可修复海水的富营养化,这一观点己经被国内外大多数学者所认可。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为:探究龙须菜、鼠尾藻、羊栖菜三种大型海藻的最佳栽培密度。研究发现,龙须菜、鼠尾藻、羊栖菜的最佳栽培密度为2.0kg/m3、2.5kg/m3、2.5kg/m3。本研究实验希望为大型经济藻类应用于海域营养化的修复以及海藻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也能在我国海域富营养化的严峻背景下带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2月28日,河北省农业厅组织有关专家,对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的《河北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与渔业生态环境修复》《大宗淡水鱼高效养殖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进行了验收。专家组认为:"河北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与渔业生态环境修复"研发集成示范了人工鱼礁建设、海洋牧场构建和海洋牧场生态增养殖等技术;建立了垂钓与资源保护型、渔业增殖与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天津市水产局组织有关专家对天津渤海水产研究所承担的"天津市海洋牧场示范区——海藻场建设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现场阶段性验收。专家组对天津市大神堂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33.3亩(15亩=1 hm2,下同)全浮式栽培条斑紫菜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现场测量及验收。经过28 d的养殖,紫菜长势良好,平均长度达到20多厘米,色泽黝黑发  相似文献   

6.
正总投资超2亿元,投放人工鱼礁39万空方,建成人工鱼礁区398公顷,建成日照市首座国家级海洋牧场大型游钓平台——阳光1号,2018年累计迎客26万人,年盈利达3000多万元。这就是日照市岚山区顺风阳光海洋牧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风牧场")的基本"家底"。该牧场是一个综合型的以垂钓观光为主的海洋牧场,拥有垂钓基地、民宿、远海  相似文献   

7.
信息与动态     
《水产养殖》2012,(1):54-55
大连万块人工鱼礁促海洋牧场可持续发展中广网大连2011年11月17日消息,(记者张四清通讯员孙坤)历时半年的大连獐子岛渔业2011年鱼礁投放工作圆满完成。截止到11月17日,在獐子岛确权海域投放人工鱼礁10000块,有力地促进了海洋牧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拓展人工鱼礁的聚群功能,实现网箱及筏架多层次养殖的现代海洋牧场新模式,在网箱附近构建一定形态的人工鱼礁群,采用CFD软件并进行二次开发,模拟往复潮流,对鱼礁区流场分析。结果显示:网箱附近放置部分鱼礁,在海底流速为1 m/s的情况下,礁区内布置的网箱(围栏)养殖区域内的流速为0. 60~0. 80 m/s;在礁区后方形成较大范围的涡流区,流速在0. 2~0. 67 m/s。根据大型网箱、围栏的投饲情况,分析了礁区内往复海流对养殖固形物携带能力。验证了人工鱼礁群、网箱及养殖筏架综合布局新模式的可行性。研究表明:人工鱼礁群落对内部放置的网箱具有一定的阻流作用,在鱼礁群落的后侧,适合贝类及藻类的筏架养殖。该研究为现代化海洋牧场生态环境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大连市进行了大规模的海洋牧场化建设一在适合的海域建设人工鱼礁区即海洋生物新“家国”,然后投放各类海珍品苗种及鱼苗,如“放牧”一样,使其在人工鱼礁创造的良好“居住”空间中生长。目前,该市“海洋牧场”年收益近15亿元。  相似文献   

10.
鼠尾藻的生物学特性及筏式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报道了鼠尾藻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筏式养殖技术。经106天的筏式养殖,藻体平均长度从5.5cm长到79.1cm;每绳重量从860g长到3500g,而对照组只长到1750g。试验组每667m^2产值约6000元。  相似文献   

11.
正鱼礁是海底的隆起物和堆积物,其上附着和生长着大量饵料生物,人工鱼礁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为鱼类构建一个觅食、生长、繁殖的"安全屋",以达到增加海洋水生动物多样性的目的。目前国内外已经广泛的开展人工鱼礁建设。作为最早开展人工鱼礁建设试点省份之一,广东省先后投入资金8亿元,建成人工鱼礁50座,礁区核心区面积达300平方公里,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已达到8处。人工鱼礁的投放,犹如神来的一笔,人工鱼礁不仅能保护、增殖鱼类,还  相似文献   

12.
《水产养殖》2014,(2):54-54
<正>2013年水生生物资源保护行动:广西壮族自治区又有4亿多尾(只)水生生物和珍稀濒危物种苗种投放到江河湖海,共有1 324.56万元资金"扔"进水里,为此各地共举办增殖放流活动88次。自治区安排专项资金,由防城港市开展海洋牧场人工鱼礁项目建设,由梧州市在苍梧县境内投放人工鱼巢1.13万m3。自治区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多管齐下,取得明显成效。珠江禁渔和海洋伏季休渔有序实施。2013年是珠江禁渔期制度实施的第3年,自治区涉及9个市  相似文献   

13.
国际     
<正>韩国建成首个海洋牧场韩国庆尚南道统营市海洋牧场日前竣工,这是韩国建成的首个海洋牧场。统营海洋牧场由韩国海洋水产部自1998年开始建设,总投资240亿韩元,其中研究费用130亿韩元,设施费用110亿韩元。海洋牧场是不同于海上网箱养殖的一种环境友好型生产系统,通过投放人工鱼礁和建设海中林来建造渔场,  相似文献   

14.
<正>韩国庆尚南道统营市海洋牧场日前竣工,这是韩国建成的首个海洋牧场。统营海洋牧场由韩国海洋水产部自1998年开始建设,总投资240亿韩元,其中研究费用130亿韩元,设施费用110亿韩元。海洋牧场是不同于海上网箱养殖的一种环境友好型生产系统,通过投放人工鱼礁和建设海中林来建造渔场,能够保证海洋自然生态的延续  相似文献   

15.
抚宁县境内实际控制海岸线12.5 km,整个海岸呈东北至西南走向,位于北纬39°45′线附近,整个海域面积19 744 hm2,适合养殖13 500 hm2,主要养殖方式为浅海筏式扇贝养殖和底播增养殖底栖贝类及目前急待大规模开发的人工鱼礁海洋牧场项目.为研讨该项目可行性,我们与秦皇岛海洋监测站一起对该海域进行了环境调查与现状评价,本次调查论证在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又进行了部分现场勘查,按水环境、沉积物环境进行评价和论证.  相似文献   

16.
龙须菜筏式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星 《科学养鱼》2002,(8):18-18
龙须菜是江蓠属海藻中的一个种,是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采用生物技术培育出来的优质高产品种,其含胶量高达25%~30%,单茬亩产龙须菜干品1.5吨以上,是工业上提取琼脂的主要原料,其鲜菜也是养殖鲍鱼的优良饲料。由于龙须菜具有藻体大、适应性强、生长快、效益好等特点,近年来,在我市沿海掀起了龙须菜的浅海筏式养殖高潮。一、龙须菜的生态习性龙须菜一般很少生长在深水中,最适生长水层为水深0.5~1.0米。生长适温范围较广,在13~26℃的水温范围内都可生长,龙须菜在比重1.005~1.026的范围内均能生长,但最…  相似文献   

17.
《齐鲁渔业》2014,(9):58-59
8月26日,随着近万尾带有人工标签的牙鲆健康幼鱼快速游进日照岚山区阳光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区,日照市首次海洋生态补偿标志放流的序幕正式拉开。此次活动由日照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由日照港集团出资,委托日照阳光海洋牧场实施,放流了日照市首次生态补偿标志放流的首批苗种,共投放健康牙鲆幼鱼近万尾。今后还将陆续有多批次的生态补偿苗种进行增殖放流。  相似文献   

18.
正自2013年开展19-3蓬莱溢油补偿生态修复海洋牧场项目建设以来,河北省农业厅严格按照《蓬莱溢油生物资源养护与渔业生态修复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本着科学谋划、严密组织、认真督导、注重实效的原则,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和企业开展了以人工鱼礁投放、藻类移植、贝类底播和水产苗种增殖为主要内容的生态修复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建设。截止2015年9月,已全面完成了项目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按照农业部渔业渔政管  相似文献   

19.
2014年4-6月在桑沟湾海区进行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海上筏式养殖实验,分析了鼠尾藻在桑沟湾的生长特性,调查了藻体上的附着生物.结果显示,(1)鼠尾藻在桑沟湾海域生长迅速,水温为10-17℃时特定生长率最高,可达6.10%/d;根据特定生长率与水温的关系,获得了鼠尾藻的最佳生长温度为14.9℃;(2)5月10日开始有生殖托形成,水温达到20.4℃时,鼠尾藻生殖托大量成熟,并有放散;(3)养殖期间,鼠尾藻最大长度达187.05 cm,均长可达112.31 cm;干湿比由0.147(4月)上升至0.189(6月);每公顷产量可达43.95 t(湿重),相当于干重为8.25 t;(4)藻体上有大型附着生物16种,主要优势种为尖嘴扁颌针鱼鱼卵、玻璃海鞘和海绵;附着生物的生物量随着水温升高而增加.研究表明,海区的附着生物对鼠尾藻的生长影响不大,在桑沟湾大规模养殖鼠尾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2014年4–6月在桑沟湾海区进行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海上筏式养殖实验,分析了鼠尾藻在桑沟湾的生长特性,调查了藻体上的附着生物。结果显示,(1)鼠尾藻在桑沟湾海域生长迅速,水温为10–17℃时特定生长率最高,可达6.10%/d;根据特定生长率与水温的关系,获得了鼠尾藻的最佳生长温度为14.9℃;(2)5月10日开始有生殖托形成,水温达到20.4℃时,鼠尾藻生殖托大量成熟,并有放散;(3)养殖期间,鼠尾藻最大长度达187.05 cm,均长可达112.31 cm;干湿比由0.147(4月)上升至0.189(6月);每公顷产量可达43.95 t(湿重),相当于干重为8.25 t;(4)藻体上有大型附着生物16种,主要优势种为尖嘴扁颌针鱼鱼卵、玻璃海鞘和海绵;附着生物的生物量随着水温升高而增加。研究表明,海区的附着生物对鼠尾藻的生长影响不大,在桑沟湾大规模养殖鼠尾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