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稻米脂肪与品质的关系及其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是稻米第3丰富的重要营养组分,是稻米"能量棒",是水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但稻米中粗脂肪含量较少且提取困难,前人对于稻米脂肪的研究多集中于稻米脂肪与品质的关系以及稻米脂肪酸组成成分上,关于稻米脂肪含量和组分调控的研究较少。本文综述了水稻籽粒脂肪的种类及分布、合成和分解代谢及其调控途径,以及稻米脂肪含量及其脂肪酸组分与稻米品质尤其是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紧密联系和影响因素,展望了提高和改善稻米脂肪含量及其组分的技术途径,以期为稻米脂肪与品质协同改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刚收获的玉米籽粒的水分含量较高,为达到安全储存的水分,目前粮库会采用机械通风或热风干燥的处理方式降低玉米籽粒的水分含量,以达到安全储藏的目的。一般来说,机械通风干燥方式处理的玉米籽粒的受热温度不会太高,而热风干燥处理的温度较高。本文主要研究2种干燥方式处理后山东玉米脂肪酸值在储藏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以期为玉米的储藏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经过热风干燥处理的玉米脂肪酸值较机械通风干燥方式处理的玉米脂肪酸值高5.5 mg KOH/100 g左右;在储存过程中热风干燥处理玉米的脂肪酸值变化幅度与机械通风干燥方式处理的玉米脂肪酸值变化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3.
稻米脂肪含量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应用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稻米脂肪定量分析数学模型,并比较糙米粒和糙米粉NIRS数学模型对预测稻米脂肪含量的效果差异。结果表明,当利用糙米粒和糙米粉NIRS数学模型对样品进行预测时,内部交叉验证预测值和真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94.44%和95.54%,内部交叉检验的标准差(RMSECV)分别为0.09%和0.08%;外部验证预测值和真值之间的R2值分别为79.51%和87.10%,预测标准差(RMSEP)分别为0.24%和0.26%,平均相对误差(ARE)分别为4.11%和3.30%。内部交叉验证和外部验证结果证明,糙米粒和糙米粉NIRS数学模型均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可应用于稻米营养品质改良实践。  相似文献   

4.
《天津农业科学》2020,(1):23-27
通过研究6种香稻糙米在37℃高温储藏180 d期间外观色差、水分、脂肪酸、糊化特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探索其储藏期间的品质改变。结果表明,稻米脂肪酸值在储藏期间逐渐升高,蛋白质含量变化较小,水分呈现下降趋势。不同品种在储藏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存在差异,从脂肪酸、色差、糊化特性值等方面综合分析比较糙米品质指标变化规律,发现L6B和稻花香具有较好的耐储性。  相似文献   

5.
稻米食味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统一鉴定南方稻区大面积推广的51个早籼稻品种的稻米品质后,进行了稻米食味品质与其他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稻米脂肪含量较其他品质性状对稻米食味品质有更大的影响,食用优质米的品质评价指标增加脂肪含量似更准确和完善。脂肪含量高、直链淀粉含量中等偏低、糊化温度低、胶稠度软或中等偏软、米粒延伸性好的稻米,食味品质好,这种品质性状的组合方式应该成为水稻品质育种的选择目标.本研究指出,提高脂肪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是改良稻米食味品质的关键,但直链淀粉含量并非越低越好。通过选择,将好的外观与优良的蒸煮、食味品质相结合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5种籼米原料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测定,分析了其与鲜湿米粉各项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并以与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显著相关的鲜湿米粉品质指标作因变量,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作自变量,得到相对应的标准化回归系数。结果表明:大米蛋白质含量与鲜湿米粉的口感、感官评分、硬度、黏性、咀嚼性呈显著正相关;与内聚性、弹性、回复性呈显著负相关;大米蛋白质含量对鲜湿米粉各项品质指标的作用大小依次为硬度黏性咀嚼性总感官评分口感弹性内聚性回复性;大米脂肪含量与鲜湿米粉的口感、感官评分、硬度、咀嚼性呈显著正相关,与内聚性、弹性、回复性呈显著负相关;大米脂肪含量对鲜湿米粉各项品质指标的作用大小依次为硬度黏性口感总感官评分弹性内聚性回复性。  相似文献   

7.
稻米脂肪与米粉RVA谱特征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水稻新品系W1721和大面积应用的杂交粳稻恢复系轮回422构建了重组自交系群体,分析了稻米脂肪与米粉RVA谱特征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脱脂米粉的峰值黏度和热浆黏度都显著高于未脱脂米粉,冷胶黏度也表现同样的趋势,说明脱脂后米粉的黏度显著上升;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冷胶黏度与脂肪含量都分别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线性关系,其线性变异的成分分别占10.05%、16.19%、27.53%,说明脂肪含量升高,米粉黏度下降.本研究从正反两方面取得了一致的结果,提示脂肪对食味品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脂肪的润滑作用降低黏度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以本育9号、平安18、丰禾10号、四单1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素用量对春玉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春玉米蛋白质含量随着氮素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蛋白质含量在不施氮肥与施氮处理间达到极显著差异,施纯氮200kg.hm-2是提高春玉米淀粉含量的最佳施氮量,氮肥不足或过量施氮均降低春玉米淀粉含量。氮素用量对春玉米脂肪的影响因不同品种而异。  相似文献   

9.
不同生态区、不同品种玉米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奥玉3101、强盛49号、东单60号、屯玉42号和农大108等5个玉米品种作为试验对象,对玉米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研究。试验分别在太谷县、榆社县、平遥县、太原市和长子县等4个不同生态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对5个玉米品种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大。不同生态区、品种间、生态区×品种间玉米脂肪含量均达1%极显著水平,不同生态区、生态区×品种间玉米蛋白质含量差异均达1%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建立电导滴定法快速测定玉米脂肪酸值的方法,并用该方法研究了玉米粉脂肪酸值随储存时间的变化。选取宜存期、轻度不宜存期和重度不宜存期3种玉米,通过国标法和电导滴定法试验测定比较;并用电导滴定法测定玉米粉脂肪酸值随储存时间的变化。3种样品脂肪酸值分别为39.9、64.2、92.4 mg/100 g,和国标法测定的结果一致;玉米粉脂肪酸值新磨时为39.9 mg/100 g,1个月后增加了近1.0倍,2个月后约增加了1.5倍。电导滴定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玉米脂肪酸值;玉米粉储存不宜超过1个月。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made a research on a new kind of rice fat mimics,which was obtained from rice powder hydrolyzed byα-amylase.Throug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yoghurt added with diverse proportions of above mentioned rice fat mimics and the reduced-fat yoghurt without any fat mimics as well as full-fat ones,the effect of the rice fat mimics in different proportions was examined upon the composition,the microstructure,the texture and the sensory evaluation of reduced-fat yoghur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yoghurts added with rice fat mimics exhibited similar organoleptic attribute,textual characteristics and acceptability compared to those of full-fat controls(P>0.05),but with lower fat content and looser micro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2.
稻米营养品质性状的QTL及其与食味品质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利用Asominori/IR2 4 的 71份重组自交系群体及其相应的具有 2 93个分子标记的RFLP图谱 ,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和区间作图方法 ,对稻米的粗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特性进行了QTL分析 ,并研究了粗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与食味品质性状的关系。检测出 1个控制脂肪含量的QTL(Fat)和 3个控制蛋白质含量的QTL(Prl、Pr2和Pr3)。研究表明 ,粗脂肪含量与稻米食味、米饭外观等性状呈显著相关 ,稻米蛋白质含量对稻米食味品质有明显的负向效应。提高脂肪含量 ,适度控制蛋白质含量有利于改善稻米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13.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机理研究在生态学、细胞学、遗传学及生理生化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重点概述了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过程中氨基酸、酶活性 ,内源激素及蛋白质的变化 ,对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机理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稻米品质遗传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稻米品质性状测定的方法、品质性状遗传特征特性和遗传分析模型等稻米品质遗传研究方法,旨在为水稻遗传基础研究和品质育种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水稻分子育种研究并提高其产量,综述了水稻株型结构即株高、分蘖数、分蘖角度和穗部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并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对株型育种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再生稻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中国再生稻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再生稻的遗传育种、再生稻的生理生态,再生稻的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7.
沙棘米醋对高血脂动物模型降低血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沙棘米醋即以发酵法生产的食用米醋配以4%的沙棘果原汁而制成的沙棘米醋作为试验材料,以人工制造的高血脂大白鼠为试验动物模型,通过食用不同浓度的沙棘米醋(2%,1%,0.5%)和米酯,对大白鼠进行啊降低血脂的试验。结果表明:大白鼠血清中总胆固醇、总脂降低(P<0.01),磷脂升高(P<0.05),甘油三脂降低(P<0.01)。  相似文献   

18.
杂交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与改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优质稻谷的国家标准于 2 0 0 0年 4月 1日开始实行 ,其中有 4项为优质稻谷的品质定级指标 :整精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品质。本文就杂交水稻的稻米品质之整精米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和育种改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水稻卷叶性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水稻卷叶性状与株型的关系及对经济性状的影响;概述了卷叶的机制和物理学、生理生态学效应;综述了卷叶的经典遗传与分子遗传学研究;展望了卷叶资源及其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探讨了水稻卷叶性状在遗传学和生理生态学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