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丁庄镇日本对虾二茬养殖一直处于低谷。为此,2004年我们引进台湾斑节对虾作为二茬日本对虾的换代品种试验养殖1640亩,收获成虾29370千克,收入231万元。2005午,结合我们几年来不断摸索总结的对虾绿色养殖技术,推广养殖达到1.8万亩,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严天鹏 《内陆水产》2005,30(12):14-15
冬季温棚养殖南美白对虾.避开了对虾集中起捕上市销售价格低迷时段.在春节前后或清明前对虾货源较少、价格较高的紧俏时期分批上市,可获取较好的养殖收益。但冬季温棚养虾,气温较低,对虾生长缓慢,养殖周期延长.技术要求较高;养殖过程稍有疏忽极易引发对虾不适应.严重时造成对虾死亡。笔者结合基层指导养殖生产的体会.就冬季温棚养虾的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仓东村充气养虾获高产高效1992年,山东省莱州市过西镇仓东村养殖的232亩对虾喜获丰收,对虾平均单产213.5公斤,总产49500公斤,产值118.8万元,纯利68万元。其中,利用充气技术养殖的120亩中国对虾,平均单产258公斤,总产31000公斤...  相似文献   

4.
陈传东  阮良鹏 《中国水产》2007,374(1):34-35
在2006年钦南区实施科技入户项目过程中,技术指导员向示范户推广应用了优质对虾健康养殖技术,全区示范户总面积11837亩,对虾产量6030吨,产值1.56亿元.亩产值13244元.亩利税5599元,亩均增收878元;  相似文献   

5.
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海水养殖的支柱性产业,也是亚洲和美洲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柱性海洋产业。我国的对虾养殖产量和养殖规模曾在19881992年居于世界首位,年产量达20多万吨,年产值近百亿元,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沿海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1993年养殖对虾病害的暴发性流行,导致了整个对虾养殖产业的严重滑坡,不仅对虾养殖业本身经济损失巨大,而且相关的对虾加工和出口等行业也受到严重影响,我国由对虾出口国变为进口国。近几年来,我国加强了对虾病害防治和养殖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同时也积极引进凡纳对虾(俗称南美白对虾)和细角对虾(俗称蓝对虾)等新的虾种进行养殖,特别是我国华南地区采用高位池和过滤海水防病养虾系统等高新技术进行凡纳对虾和斑节对虾养殖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促进了我国对虾养殖产量的迅速回升,对虾养殖业又开始出现增产增收的良好局面。2000年华南地区养殖对虾产量增长迅速,达到12万多吨,其中约5万吨是凡纳对虾;仅广东省就达到7.5万多吨.超过全国产量的1/3。采用新的集约化防病养殖技术,凡纳对虾单造产量普遍达到510吨,公顷,高的年产量已达到20吨,公顷,在江苏、山东等地进行小规模养殖也取得了成功,其养殖成功率和效益优于我国原有的斑节对虾和中国对虾,华南地区现已成为我国养殖对虾的主产区。2000年我国华南地区引进细角对虾进行试养取得成功,个别地区单造产量达到610吨,公顷,成为我国南方对虾养殖中又一个新的种类。但是,国内对于细角对虾的研究刚刚开始,缺乏专门介绍该虾的资料,广大虾农对此虾也了解不多。作者在此对细角对虾的养殖技术作一简单介绍,并与凡纳对虾等其他滨对虾属种类进行比较,提供给有关科研人员和养虾业者参考,希望对我国细角对虾养殖技术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任桂欣 《齐鲁渔业》2006,23(5):32-33
广饶县丁庄镇有海水养殖池塘2 333 hm2(3.5万亩), 历来以养殖对虾为主,是东营市的渔业重点镇。近几年, 日本对虾二茬养殖一直处于低谷,为此,2004年我们引进台湾斑节对虾作为二茬日本对虾的换代品种试验养殖 109.3hm2(1 640亩),收虾29 370kg,收入231万元。2005 年,结合我们几年来不断摸索总结的对虾健康养殖技术, 推广养殖达到1 200 hm2(1.8万亩),取得了相当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卤水兑地下淡水中国对虾精养高产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农业部天津汉沽对虾养殖病害防治示范区,利用当地特有的条件,采用卤水配兑淡水的半封闭式对虾养殖模式取得了高产高效。1979年示范区20ha,平均产量6225kg/ha,效益238500元/ha;1998年示范区33.3ha,平均产量9840kg/ha。总结了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对虾综合病害防治精养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8.
自一九九三年养殖对虾暴发流行性疾病以来,山东省日照市在开发区、东港区进行大量试验、探索,总结推广了“二茬车虾、梭子蟹”混养技术,使虾池养殖发挥更大的潜力,亩均产值达4000余元以上,亩均盈利2000元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其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池塘半封闭淡化养殖斑节对虾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在池塘条件下半封闭式淡化养殖斑节对虾的技术,成功地将斑节对虾养殖环境的盐度下限控制在1~2。通过培养基础饵料、科学驯养和使用微生物制剂等手段,使对虾的平均单产达到了3812kg/hm^2,产值达到10.8万元/hm^2。  相似文献   

10.
《水产科技》2006,(2):18-19
海丰县2005年被省确定为广东省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县。根据农业部《关于推进科技入户工作的意见》和省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作整体规划的要求,全县组建由5名养殖专家学组成的县专家组,确定11名技术指导员,以对虾作为主导品种,以对虾健康养殖技术为主推技术,在小漠、梅陇、附城和赤坑4个重点渔业镇遴选出114个示范户,2005年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4%,示范户对虾养殖产量、产值和利润比2004年分别提高13.5%、21.8%和15.6%,取得了较好的科技入户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对虾集约化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虾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自1993年发生对虾大面积暴发性流行病后,对虾养殖业急剧滑坡,养殖产量由20多万吨下降到7万—8万t,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为了有效地防治对虾病害的发生,国家有关部门向全国大力推广集约化健康养成技术。经过多年的努力,对虾养殖模式有较大改革,对虾暴发性病害得到有效的遏制,养殖产量持续增长。但是我们看到,  相似文献   

12.
斑节对虾(Penaeus,mortodort Fabri citts)俗称草虾,是对虾养殖的优良品种,近几年在我国台湾省和东南亚各国已作为虾类的主要养殖对象,并且在高密度和较完善的养殖条件下取得很高的产量。我国大陆养殖斑节对虾起步较晚,近两年才开始较大面积养殖。为了探索斑节对虾在本地区池塘条件下养殖的可行性和高产技术措施,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3.
南美白对虾内陆咸淡水全封闭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蠡  陈耀明 《科学养鱼》2002,(5):31-31,33
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又称白对虾、凡纳对虾,和中国对虾(P.chinensis)、斑节对虾(P.monodon)并称为世界三大高产养殖对虾种类。南美白对虾具有在盐度为1‰~2‰的低盐度水域生长的特性,为其养殖区域的内移提供了生物学基础。但是,由于很多养殖户没有掌握好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特性和关键技术,有的甚至全盘照搬罗氏沼虾的养殖技术,以至没有取得应得的经济效益,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急需规范。1999~2001年在肇庆、新会等地开展内陆养殖南美白对虾并获成功,面积达2000多亩,平均亩产在300多千克,最高…  相似文献   

14.
滨海盐碱地区地下水养殖日本对虾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营市河口区地处黄河三角洲地区,荒碱地面积大,盐渍程度高,地下卤水、咸水资源丰富,“上农下渔”开发池塘的渗水盐度高达10~30。地下水及内陆淡水受污染小,与自然海水隔绝,可切断来自海水和海水生物携带的病原菌,通过生态调控、离子调节,实现对虾的健康养殖。2003年我们对日本对虾低盐水池塘养殖技术进行了试验,2年来,共推广面积230亩,总产日本对虾23.92吨,实现产值119.6万元,效益65.481万元,带动日本对虾养殖面积2000亩,实现产值约1000万元。  相似文献   

15.
南美白对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对虾属,壳薄体肥,肉质鲜嫩,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江阴市自1998年引种试养.近年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制订了地方标准《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技术规范》(DB320281),目前已成为较有发展前途的淡水养殖品种。本文结合江阴市的实际情况.就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做一总结,以供水产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为了提高海水池塘养殖经济效益,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水产科学技术推广站在本区朱家尖镇、六横镇、虾峙镇的12000余亩海水池塘里,进行了梭子蟹与日本对虾的混养,并获得成功。2005年平均亩产梭子蟹70千克,日本对虾31千克,平均亩纯利5800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主要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近来,笔者在对我县缢蛏养殖业调查过程中了解,大部分养殖户为增加缢蛏养殖池塘的经济效益,在养殖方式上采取了多种套养措施,有蛏池套养南美白对虾、东方对虾,蛏池套养梭子蟹、锯缘青蟹,蛏池套养东方对虾、锯缘青蟹等。比较少见的是后一种,养殖200亩(四个蛏池)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亩平均产蛏252.1千克、东方对虾12.4千克、锯缘青蟹35.3千克,亩平均产值3095元,亩平均纯收入超过1500元。现将其主要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南美白对虾是世界上仅次于斑节对虾的第二大养殖品种,在国际市场上深受欢迎。东营市河口区渔技站于2002年承担了“南美白对虾精养高产技术试验与示范”项目,项目实施2年(2002~2003年),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平均每667m^2产对虾405kg,每667m^2产值10625元.每667m^2效益6375元。  相似文献   

19.
一、对虾健康养殖管理的要求我国目前在对虾病毒性暴发流行病防治研究方面已取得明显进展 ,虾病防治的实践 ,也使人们认识到健康养殖管理 ,不但可以避免暴发性流行病发生 ,而且它也是对虾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通常我们认为健康养殖管理 ,可概括为如下主要内容。1.培育和使用健康虾苗 :其主要技术关键是在苗种培育中 ,避免使用携带可引起暴发性流行病病原的亲体。当前主要是检疫HHNBV(亦称白斑综合症病毒)及MBV(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等病毒。对亲体的遗传特性应作严格选择。例如育苗单位使用人工培育亲体时 ,应避免使用同一…  相似文献   

20.
为调整优化水产养殖结构,推广优质、高产、高效养殖技术,池塘养殖异育银鲫.已成为实施高密度精养的首选品种.2005年我们经过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实践中涌现出不少高产典型。东台市东台镇新团村陈晓慧,2hm^2池塘主养异育银鲫,取得了总产22465kg.产值158600元.纯利71570元,每667m^2获纯利2385.6元的好收成。现将主要技术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