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7 毫秒
1.
采用自然脱水的方法,研究香圆种子失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其在失水过程中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香圆种子初始含水量为44.8%,对脱水敏感,具有轻度顽拗性;随着含水量的降低,种子发芽率逐渐下降,半致死含水量约为18.4%;当含水量低于10%时,种子发芽率接近0;脱水前期,随香圆种子含水率的降低,相对电导率、MDA含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浓度、POD、SOD活性相应升高;脱水后期,POD活性仍处于较高水平,而SOD活性在含水量降至20%时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2.
以盆栽控水法对3年生金花茶幼树进行干旱胁迫,研究金花茶幼树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轻度干旱胁迫即能引起金花茶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下降,但土壤相对含水量降至20%并时未对3年生金花茶幼树成熟功能叶的光合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2)轻、中度胁迫下,3年生金花茶幼树叶片相对含水量(LRWC)仅小幅降低,丙二醛(MDA)、叶绿素(Chl)、叶绿素a/b(Chl a/b)、可溶性糖(SS)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中度胁迫时较CK显著提高,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在轻度胁迫15d时较CK显著提高,脯氨酸(Pro)含量在胁迫初期较CK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SP)在轻度胁迫15d时较CK显著提高;(3)重度胁迫下,3年生金花茶幼树叶片除Car以外的各项生理指标均较CK有显著变化。说明轻、中度干旱(土壤相对含水量40%~65%)对金花茶幼树成熟叶的生理影响较小,重度干旱(土壤相对含水量20%~25%)对金花茶幼树成熟叶的各项生理指标影响较大。因此,在金花茶幼树栽培中应制定合理的水分管理措施,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25%时应及时补充水分,避免持续重度干旱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3.
不同水分状况下几种幼树地径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几种幼树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地径变化规律。[方法]以油松、侧柏、元宝枫和刺槐为试材,测定了土壤含水率为18.75%1、6.47%、13.13%、9.78%和7.50%时的地径日变化规律。[结果]不同水分处理对幼树的地径日变化有显著影响。在土壤含水率为18.75%时,刺槐的日最大收缩量(MDS)最小,为0.144 mm;土壤含水率为7.50%时,其MDS值则增大至0.356 mm。在土壤含水率为16.47%时,元宝枫的MDS值最小,而土壤含水率7.50%时的MDS值最大。在土壤含水率为7.50%时,油松和侧柏地径的MDS值最大,其他各处理水平的MDS值很接近。油松、元宝枫和刺槐晴天的每日最大收缩量比阴天大。[结论]不同试材地径的最大值均出现在上午8:00,每日的茎直径最小值出现在午后。  相似文献   

4.
通过以人工盆栽种植黄豆的方式,研究供水量充足(80%FC)以及土壤含水率逐渐降低的过程,分析相应的光合生理、叶水势、根冠生长以及膜透程度等指标,探究现阶段在土壤含水量逐渐降低的情况下黄豆非水力信号和水力信号或黄豆生长状况和生理生化反应。结果表明,当土壤含水量低至约9.8%的时候,黄豆叶片气孔导度与高水处理下相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此时黄豆非水力信号出现;当土壤含水量下降至7.5%左右时,高降处理黄豆叶片水势与充分供水处理相比出现显著性差异,说明此时黄豆的水力信号出现。黄豆在出现非水力信号时,叶片质膜透性较充分供水有所增大,但二者基本相同。水分胁迫使黄豆的根冠比逐渐增加,水分利用效率也相应地增加。  相似文献   

5.
绿洲灌区小麦间作玉米的棵间蒸发及其主要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绿洲灌区小麦间作玉米的棵间蒸发,确定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叶面积指数及小麦留茬覆盖等均为影响棵间蒸发的主要因子,间作比单作棵间蒸发量高出3.3%~4.1%,留茬可降低棵间蒸发3.7%,也可提高土壤温度2.1~2.5℃。在不同供水水平的单作玉米各处理中,表层土壤含水量随供水量的增大而增大,棵间蒸发总量也随供水量的增大而增大。同一供水水平下,高茬收割小麦间作玉米群体的棵间蒸发量和蒸发总量低于小麦间作玉米群体。  相似文献   

6.
在土壤干旱处理条件下,对盆栽3年生幼树枝叶生长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测定,结果表明,土壤干旱明显抑制君迁子幼树枝叶生长速率,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诱发细胞脂质过氧化作用,导致细胞液大量外漏,用土壤反复于旱法确定出君迁子幼树的暂时萎蔫土壤相对含水量和永久萎蔫土壤含水量(相对)为(4.98±0.26)%和(3.99±0.19)%,塑料薄膜包盆可明显提高君迁子幼树的枝叶生长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细胞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土壤含水量对辣椒果实抗氧化物质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的逐渐下降,果实辣椒素、黄酮、自由酚、维生素C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为20%时达到最高水平, 土壤含水量80%时为最低;叶绿素含量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而不断降低,其中土壤含水量为80%时含量最高,土壤含水量为20%时含量最低;SOD、POD、PAL、PPO的活性随着土壤干旱程度的加剧呈逐渐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8.
以3年生盆栽不同砧木红富士苹果幼树为试材,研究了土壤水分对树体生长和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对苹果新梢生长速率、2次生长的发生和生长时间起到了调控作用。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5±5)%、(60±5)%处理下,3种砧木苹果幼树新梢均有2次生长,且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多2次生长提早。3种砧木苹果幼树的新梢生长量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显著降低,其中JM7砧木苹果幼树的降幅最小。不同处理下3种砧木苹果幼树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没有下降,而SH40砧木苹果幼树叶绿素含量升幅在春梢停长期与秋梢生长期显著高于其他砧木苹果幼树。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3种砧木苹果幼树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呈下降趋势,但不同砧木苹果幼树对不同水分处理的响应不同。JM7砧木苹果幼树在不同处理下与对照相比净光合速率降幅较小,而蒸腾速率降幅较大,所以其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升幅最大。本试验中,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0±5)%处理下,树体可以正常生长,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以6个葡萄品种为研究对象,探索干旱胁迫下保护酶活性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3个系列的土壤相对含水量都表现前期下降缓慢,后期下降迅速的特点.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SOD、POD活性表现出升高的趋势,CAT活性的反映则是先增加后平稳.砧木的SOD活性与酒葡萄系列差异显著(P<0.05),从POD活性来看,砧木系列与酒葡萄系列之间差异显著(P<0.05).砧木的耐旱性强于其他系列.  相似文献   

10.
用聚乙二醇(PEG6000)对内蒙古不同生境3个羊草种群(阿巴嘎、白音锡勒、嘎松山)进行了渗透胁迫(-0.5MPa—1.0MPa)试验,对15d中叶片含水量、游离脯氨酸积累、几种保护酶(SOD、POD、CAT)的活性及MDA含量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各种群羊草对轻度胁迫(-0.5MPa)反应不敏感,叶片含水量、脯氨酸积累及几种酶活性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胁迫强度增大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脯氨酸大量积累;脯氨酸积累与叶片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r=-0.7161)。几种保护酶活性在干旱处理期间均表现为双峰曲线,-0.5MPa胁迫下酶活性变化幅度较小,不同地理种群羊草酶活性最高值及上升到最高值的处理时间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嘎松山种群的SOD和CAT活性上升快,但后期活性较低,3种酶活性最高值均大于其它两个种群;阿巴嘎种群酶活性最高值出现时间晚,后期维持较高的酶活性。胁迫条件下SOD和CAT活性与MDA含量成正相关,POD活性与MDA含量无显著相关性。渗透胁迫下阿巴嘎种群叶片含水量下降少、脯氨酸积累速度慢、胁迫后期维持较高酶活性、膜脂过氧化作用较小,其抗旱性强于其它两个种群;嘎松山种群叶片含水量下降多、脯氨酸积累量大、胁迫前期保护酶活性上升快,后期酶活性较低、膜脂过氧化作用较强。不同种群羊草的耐旱机制可能存在差异,而保护酶系统的调节是其对生态环境适应的重要生理反应。  相似文献   

11.
不同土壤湿度(15%、35%、55%、75%、95%、115%)对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苗期生长和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棉苗正常生长土壤适宜含水量为55%~75%,过多过少均不利于棉苗健壮生长。棉花苗期受水分胁迫,植株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增加;水分胁迫处理初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抗氧化酶活性不断降低;植株真叶数、株高、茎粗以及干重和鲜重明显减少,根系干重和鲜重也同样降低。  相似文献   

12.
通过防雨棚池栽试验,以不同花生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非充分灌溉对花生品种各生育期叶片膜脂过氧化、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和花针期灌水,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随生育期推进和土壤水分降低,其活性升高,但升幅因品种、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物质类型有异,两品种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质(Pr)、游离氨基酸(AA)和脯氨酸(Pro)含量均以对水分最为敏感的花针期升幅较大,且花育27号的SOD、CAT、Pr和AA的升幅大于花育20号;结荚期灌水后,各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物质未表现降低。两品种全生育期灌水处理与苗期灌水处理间的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和MDA含量差异均不显著。水分胁迫初期,抗氧化酶活性升高,但随胁迫时间延长其活性明显降低;而渗透调节物质和MDA含量显著高于各生育期灌水处理。POD活性变化对灌水处理响应较弱,SOD和CAT是花生适应土壤水逆境的主要保护酶。灌水处理对花生叶片抗氧化及渗透调节能力表现为花针期>结荚期>苗期,各渗透物质调节能力依次表现为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  相似文献   

13.
The combinative effects of applied zinc (Zn) and soil moisture on the plant growth, Zn uptake, and the metabolism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in maize (Zea mays L.) plants were examined through two pot experiments under greenhouse conditions. Maize variety Zhongdan 9409 was used. In experiment 1, maize plants were grown in cumulic cinnamon soil with five Zn treatments (0, 3.0, 9.0, 27.0, and 81.0 mg Zn kg-1 soil). Three treatments of soil moisture including serious drought, mild drought, and adequate water supply were set at 30-35 %, 40-45 %, and 70-75 % (w/w) of soil saturated water content, respectively. Soil saturated water content was 36% (w/w). The dry matter weights of shoots were enhanced by Zn application and adequate water supply. There was no apparent difference in plant growth among Zn application rates from 3.0 to 81.0 mg Zn kg-1 soil. The increases of plant growth and Zn uptake due to Zn application were found more significant under well-watered condition than under drying condition. In experiment 2, two levels of Zn (0 and 5.0 mg Zn kg-1 soil) and soil moisture regimen (40-45 % and 70-75 % of soil saturated water content, respectively) were set. Zn deficiency or water stress resulted in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O2-· and malondiadehyde in the first fully expanded leaves.Zn deficiency lowered the activity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EC 1.15.1.1) in leaves. Drought stress increased SOD activity in leaves regardless of Zn supply. The activity of guaiacol peroxidase (POD, EC1.11.1.11) was found to be enhanced by Zn supply only in well-watered leaves. Zinc deficiency or water stress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activity of catalase (CAT, EC 1.11.1.6). The higher ROS level in early maize leaves due to water stress seemed not to be alleviated or lowered partially by Zn application. However, Zn fertilizer was recommended to apply to maize plants irrigated or supplied with adequate water, otherwise Zn deficiency would reduce the water use for plant biomass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土体构造和土壤水分条件直接影响水分有效性,从而影响植物生长与生理过程。辣椒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研究不同土体构造和水分条件处理对辣椒植株开花结果期比叶面积、光合作用和总蒸发量的影响,旨在揭示其生理机理和土壤物理学机制,从而为沙土区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湘研5号为供试材料,设计了4种土体构造模式(上土下沙、上沙下土、沙土混合和土壤)和3种水分条件(正常供水:75%-90%田间持水量(Field capacity,FC;适度缺水:60%-75% FC;严重缺水:45%-60% FC)处理,于开花结果初期(6月28日)、中期(7月10日)、后期(7月28日)和末期(8月10日)分别测定辣椒叶片的比叶面积(SLA)、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同时记录4个时期的总蒸发量数值。【结果】整个开花结果期内,上土下沙处理的比叶面积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土壤和沙土混合处理中的叶片光合速率分别比上沙下土处理高35%和27%, 土壤、沙土和上土下沙处理的蒸腾速率分别比上沙下土高53%、34%和31%,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光合和蒸腾速率差异不显著,土壤、沙土混合和上土下沙处理中的叶片气孔导度分别比上沙下土处理高64%、41%和40%,正常供水和适度缺水处理分别比严重缺水处理高29%和36%,表明土体构造处理对辣椒光合和蒸腾速率的影响大于水分的影响。土体构造对光合性能的影响与生育期与水分条件有关,光合速率在开花结果初期、中期和后期受土体构造影响,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在初期受土体构造影响。正常供水和适度缺水条件下土壤和沙土混合处理叶片光合和蒸腾速率以及气孔导度高于上沙下土处理,但严重缺水条件下不同土体构造处理差异不显著。辣椒生长受生育期的显著影响,末期的叶片比叶面积显著高于其他3个时期;后期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显著高于初期、中期和后期;初期、中期和后期的气孔导度显著高于末期。土体构造和水分条件对整个开花结果4个时期的总蒸发量影响显著,土壤处理总蒸发量最高、上沙下土最低。【结论】土体构造处理对辣椒生长的影响大于水分对其的影响,同时土体构造对光合性能的影响与生育期和水分条件有关。半干旱沙土区土体构造改良可采用上土下沙和沙土混合模式,土壤水分条件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60%-75%为宜。  相似文献   

15.
通过盆栽控水试验,测定台湾鱼木在不同干旱条件下生长、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台湾鱼木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在干旱初期,丙二醛(MDA)浓度上升,植物细胞膜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随之可溶性糖(S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加,阻止或减少羟基自由基的形成,抵御活性氧伤害膜保护系统。在干旱中期,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SS)含量增加,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表明植物细胞启动渗透调节和抗氧化酶系统避免干旱胁迫对植物细胞产生损伤。在干旱后期,丙二醛(MDA)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由峰值下降;叶片相对含水量逐渐降低。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初期增加,随后呈现下降趋势,表明抗氧化酶系统超过了调节极限,植物细胞受到了严重损伤。结论:台湾鱼木通过渗透调节和启动抗氧化酶系统,对干旱胁迫表现出一定耐受性,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27.78%时,达到耐受极限。台湾鱼木作为乡土树种之一,可以在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城市园林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江萍  王雪莲  姚延涛  牛攀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370-11372
[目的]研究仁用杏的抗逆性机理。[方法]以5年生发育良好的仁用杏苗木的叶片为试验材料,于硬化期、生长初期和速生期对仁用杏苗木进行铜、锌喷雾处理,采用NBT还原法和邻苯二酚法分别对仁用杏叶片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行测定,分析了仁用杏叶中主要保护酶PPO和SOD的酶活性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变化规律。[结果]仁用杏叶经Cu(3)Zn(0)处理后PPO活性显著提高,且在硬化期也保持较高的水平。仁用杏叶经Cu(0)Zn(3)处理后PPO活性的增强很小甚至表现负作用。仁用杏叶经过Cu(0)Zn(3)处理后SOD的活性有显著提高,生长初期的SOD活性明显高于硬化期和速生期。[结论]锌对仁用杏叶内SOD的活性的增强作用比较显著,铜、锌通过PPO和SOD的活性的改变影响仁用杏苗木生长,从而提高苗木抗逆性。  相似文献   

17.
杨好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640-6641
[目的]探讨干旱胁迫对冬小麦发育的影响。[方法]以"农大8539"为试材,在小麦的生育前期、中期、后期分别设置3个水分梯度,控制降水,称重法计算供水量,测量了小麦叶片的渗透势、蛋白质和核酸含量。[结果]在土壤湿度较低的情况下,随土壤水分的递增,小麦叶片细胞渗透势明显增加;在土壤湿度较高的情况下,叶片细胞渗透势随土壤水势的变化而变化的幅度很小。返青-拔节和孕穗-开花,开花-孕穗期叶片核酸总含量随干旱程度加剧而下降的趋势不是十分明显,叶片蛋白质含量下降明显。[结论]随干旱程度的加重,冬小麦叶片内蛋白质含量对水分胁迫反应敏感,而核酸含量反应迟纯。  相似文献   

18.
供水吸力对温室黄瓜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供水吸力即不同土壤水分对温室黄瓜(Cucumis sativus L.)生长发育的影响,确定黄瓜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为温室黄瓜灌溉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负水头供水控水盆栽装置,通过设定装置不同的供水吸力(WST)来持续稳定控制不同的土壤含水率,分析各供水吸力处理的黄瓜叶片光合、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负水头供水控水盆栽装置能通过调节供水吸力持续稳定控制土壤不同含水率;黄瓜植株在3—5 kPa供水吸力范围内产量与商品瓜率最高,叶片净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量也较高;3—13 kPa处理范围内的黄瓜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明显,最高为7 kPa处理的36.57,1 kPa处理的黄瓜水分利用效率最低,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表明对黄瓜各生育期进行分期水分调控才能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试验结果还表明,黄瓜随着生育进程需水量越来越大,供水不足会导致生长点枯死而停止生长,影响黄瓜产量与商品瓜率,黄瓜采收后期适当加大水分供应可以增加采收后期产量。【结论】3—5 kPa的供水吸力较适合温室黄瓜的生长,此时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7%—81%;适当降低黄瓜苗期土壤水分、控制花期土壤水分和增加结果期土壤水分能进一步提高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外源壳聚糖对苹果幼苗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研究了干旱条件下壳聚糖(chitosan)对苹果幼苗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度干旱条件下,叶面喷施壳聚糖能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增强碳素同化能力,促进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等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增强渗透调节能力。壳聚糖能维持或提高保护酶(SOD、CAT)活性,防止或降低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由此维持正常代谢水平,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抗旱性。壳聚糖对苹果幼苗生长及抗旱性的效应与浓度有关,一定浓度范围内,随壳聚糖浓度增加其效应增强,适宜浓度为 100 mg·L-1,再增加浓度其作用效果不再增大。  相似文献   

20.
梯度水分对鱼腥草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自然生境中林下鱼腥草不同水分条件,依次设置对照(CX)、重度干旱、中度干旱、轻度干旱、轻度湿润、中度湿润、重度湿润、水淹8个水分梯度,研究梯度水分对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建立鱼腥草生态栽培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梯度水分对鱼腥草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