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夷陵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中国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保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林地经营权交给农民,使农民不仅具有经营的主体地位,而且享有对林木的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通过对宜昌市夷陵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成效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以供其他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参考。  相似文献   

2.
陈建军 《吉林农业》2011,(2):161-161
建国以来,我国的集体林权制度经历多次变革,但都是换汤不换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对集体林区的产权问题,没有有效保护林区人们的合法权益。文章以吉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例,探讨在新形势下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方向和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截至10月上旬,北京市已经有1251个村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占纳入改革村庄的48.5%,17.26万农民成为集体生态林股东。从今年起,这些山林股东将领取由政府发放的山区公益林生态效益补贴。这是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百县经验交流会上了解到的.  相似文献   

4.
近日,全省首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会议落实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启动了我省首批县(市、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本着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分批进行。第一批确定在通化市、大安市、梨树县和抚松县进行,  相似文献   

5.
贵州锦屏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我国有关林权制度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锦屏县是贵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改革一开始,产权不明引起权属纠纷、农民改革意识不强、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人员和资金短缺等问题严重影响改革的进程和效率。为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锦屏县在保证集体所有权的前提下把集体林地分给农民自主经营,通过建立领导责任制和进行配套政策改革等方式加大改革的步伐,更好地实现“还山于民、还利于民”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6.
目前.以福建、江西.辽宁、浙江等试点省区为先导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在全国集体林区轰轰烈烈地展开。“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带来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实践证明.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生态得到改善.农民得到实惠,顺应时代要求,顺乎农民意愿.符合农村发展实际.得到了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相似文献   

7.
《农家顾问》2008,(8):3-3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8年7月14日公布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是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中国农村进行的又一次重大产权制度改革。将对农村社会及经济产生深远影响。本期特推出“林权改革”专栏,介绍部分和农民密切相关的政策内容,供参考学习。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对农民的实践调查,探究了他们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绩效的看法和意见,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应提出了未来加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科学措施。  相似文献   

9.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土地改革之后的又一次重要变革,涉及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个技术环节在改革中都不容忽视。在我省目前已完成主体改革任务的49个县中,总结出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在林权管理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现就3s技术在林改中的应用作一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出台后,深受农民拥护。这一指导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必将给农村改革带来新突破,这项关乎广大农民的改革亮点在哪里?  相似文献   

11.
林地林木是林农重要的生产资料,集体林权制度是农村一项基本产权制度,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定了山权林权,林农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为了更好地实现森林资源资产化,促进林业生产要素高效配置,提升林业经济发展水平,通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政策,健全服务,规范管理,逐步形成集体林业的良性发展机制,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的目标。本文基于这一目标就钦南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深化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为重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配套改革。规范集体林权流转,支持发展林农专业合作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在2003年前后,由福建、浙江、江西等南方集体林区率先发起,目前逐步推进到北方林区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大改革,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进一步的改革,要在配套改革和提高林农组织化程度等方面下功夫。实践证明,林农专业合作社对于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区农民致富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是指导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作为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突破。这项改革和13亿国人息息相关,将给广大农民、林业系统等相关人士带来具体实惠。  相似文献   

14.
赵录贵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6):20-21,3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像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一样,是农村系列改革的继续和深化,其意义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推进现代林业发展。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任务艰巨。笔者对广西宁明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查,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改革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边境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2008年7月14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是指导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作为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突破,这项改革将给广大农民、市民和林业系统等相关人士带来具体实惠.……  相似文献   

16.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农村土地承包之后农村系列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是党和国家土地承包政策从耕地向林地延伸,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战略决策,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次伟大变革,但由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如林权证发放不彻底,采伐处置难,农民失山失地,生态公益林补偿低,林地使用费收取难等一系列问题。为此,结合一些工作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难点,就广大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者需要注意的问题谈一些粗浅的改进措施,以期与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者进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宽城县自2006年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采取的相关措施,阐述了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辩证的表明林权制度改革对促进林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系列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是促进林农就业增收的一项重大举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革对策,以期促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9.
李荣桓  李磊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5):142-144,166
在阐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科学发展观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原因、现状、目标、原则以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并对林权制度改革提出了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集体林权制度在发展中不断暴露出弊端,严重的影响了农村的林业收入,为此,国家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确规定了农村集体林区中林业资产的所有权问题,以此来实现农民增收。但改革是把双刃剑,其在落实的过程中会产生有利与有弊的影响,为此,文章仅针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民林业收入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明确此次改革能否真正实现农村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