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2 毫秒
1.
迎春5号杨是牡丹江林管局1982年从中国林科院引进的黑小杨混合系中选育出的优良无性系.该品种生长迅速、材质优良、干形通直、冠幅窄、分枝细、极为耐寒、抗病虫害,显著超过了目前推广的小黑杨,是“四旁”植树,培育速生丰产林及短轮伐期  相似文献   

2.
松江河林业局从牡丹江林管局引进速生树种——“迎春5号杨”经栽培试验初步掌握了其生长规律,生长期长,生长迅速;平均高、径生长量是青杨的143%和125%,抗寒、抗病虫害能力强。迎春5号杨的引育,将为高寒山区发展杨树速生丰产林提供了新的良种。  相似文献   

3.
在红石林区,引进了银中杨、黑林1号杨、黑林2号杨、黑林3号杨、小黑14号杨、白城2号杨、吉林杨、迎春5号杨、中黑防、大叶山杨、中绥12号杨、晚花杨、沙乘草杨、美洲黑杨14个杨树品种进行工业原料林适栽品种选择,结果表明,银中杨为东部山区工业原料林的首选杨树品种。总结了银中杨在东部山区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4.
迎春5号杨是由中国林科院选出的优良杨树品种。它是以黑杨为母本,小叶杨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培育的无性繁殖品种。经过在牡丹江林区迎春林业局7年的试栽。有如下优良特性。1、繁殖容易。扦插成活率高达95%以上。2、苗期生长快。一年生苗高2米左右,地径1.6厘米,比其它品种的杨树苗高大70厘米,地径大0.5厘米。3、林木生长快。在虎宝、向阳两个林场调查的5年生杨树无性系对比试验林的生  相似文献   

5.
利用引进的13个杨树品种进行造林试验,通过造林成活率和高、径生长分析,结果表明,在造林后早期,银中杨、黑林2号杨、黑林3号杨和吉林杨表现出优良的生长特性和适应性,初步确定为我区今后应大量引进和栽培的品种。  相似文献   

6.
对20世纪末新引进到辽宁并经初选的12个杨树无性系进行了引种试验研究,通过无性系多点生长对比试验、室内外物候观测、对杨干象抗性评价和材性测试等,筛选出生长快、适应强的杨树新品种中辽1号杨,其材积生长量分别超过当地对照种辽宁杨、沙兰杨、荷兰3930杨和I-214杨14.8%~68.1%。其生长进程中高生长最快期是在5~6年生,连年生长量最大数值达到3.6 m;胸径生长最快期是在3~5年生,连年生长量最大数值达到6.34 cm。而且干型好、材质优良,对杨干象有相对较强的抗性,可作为新品种在其适生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7.
姚雷 《林业科技》2001,26(4):5-5,11
1376号杨是中国林科院引进的欧美杨品系 ,为落叶乔木 ,其树干通直 ,是良好的用材林种。 1987年 ,吉林省延边州林科所从中国林科院引进欧美杨四个品系 :15 88号、 2 9号、1145号和 1376号。经过物候期和生长期调查 ,1376号杨整个物候期与北京杨十分相近 ,并且其高生长最快 ,在 8月 5日至 8月 2 0日 15天内 ,其生长量达 49cm。为进一步了解 1376号杨的生长特性 ,1995年 ,在和龙市西城镇明岩村营建了 1376号杨的对比试验林 ,1999年对1376号杨的生长特性进行了调查。1 试验地概况和试验方法和龙市西城镇明岩村地理位置为 12 9°0 5′E,42°41…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各地在速生树种引进方面有些盲目追新,导致有些树种生长慢,抗逆性差。为全面考察这些新引进树种的速生性和抗病虫能力,我们对常德市杨树、桤木不同品种造林生长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从近2~3年全市引进造林的16个杨树品种和 2个桤木品种中筛选出了前期生长表现比较优良的几个品种。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在不同立地条件类型下造林,杨树平均胸径生长速度较快的前12个杨树品种依次为中林2025杨、鲁山杨、圣山杨、中潜3号杨、中汉系列杨、中林108杨、2001杨、转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迎春5号杨不同区域栽培试验,评价其生长性状和抗性性状;通过树干解析,分析其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进程.  相似文献   

10.
杨树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不同季节迎春5号杨和银中杨的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结果表明,迎春5号杨与银中杨对于季节变化表现出的规律不同,迎春5号杨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着季节的变化总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6月末迎春5号杨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17mg/g,而在10月末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低;银中杨随着季节的变化,其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减少,9月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10月末杨树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又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1.
我场自1965年起从南京林学院、江苏省林科所、河南省睢(木巳)林场等单位陆续引进了杨树93个品种,建立了杨树引种区。1973年12月我们对引种的杨树进行了测量调查,其结果见表一。通过九年引种实践,初步摸索到适宜本地区生长的杨树是小意杨、德杨、健杨、4号杨、沙兰杨、大关杨、唐柳、欧美杨等品种。其中小意杨、健杨、大关杨在四旁绿化时更表现出优良的速生特性(表二)。  相似文献   

12.
双辽县1965年引进白城杨二号、双阳快杨、白城杨一号等12个杨树品种进行生长对比试验,以乡土树种小青杨为对照。到1988年(24年生)主伐时调查:白城杨二号、双阳快杨、白城杨一号和格尔里杨年公顷生长量平均迭24.2、23.7、21.2和20.5立方米,比小青杨高4~5倍,木材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3.
21个杨树无性系在湖北西部山区造林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湖北省西部山区的宜昌市夷陵区进行了21个杨树无性系的造林试验。7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只要品种选择合适,杨树可以在山地生长,且速生、经济效益显著。‘鲁山’杨、‘M81—18’杨、‘351’杨、‘375’杨、‘中汉17号’5个优良无性系生长性状优良且稳定,不仅适合超短轮伐期经营,也适合中短轮伐期经营及短轮伐期经营。‘中嘉8号’、‘中嘉5号’、‘中监1号’、‘中监3号’、‘天演’杨、‘辽河’杨、‘108’杨的造林存活率低或者长势差。不宜在该山区推广应用。研究结果为湖北省西部山区营建杨树人工林提供了优良品种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估算了Ⅰ—69杨×青杨、Ⅰ—69杨×小青杨、Ⅰ—69杨×美洲黑杨的 F_1群体苗木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认为依据苗木生长的表型值进行 F_1无性系选择是可行的。由1~7年生林木生长相关分析结果,提出7年生时是选择优良无性系的合理时机。通过杂种无性系生长特性的测定与分析,选出两个优良无性系——Ⅰ—69杨×美洲黑杨52号和Ⅰ—69杨×青杨(长安)1062号,选择后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0.23%、101.15%。  相似文献   

15.
《林业科学》2021,57(8)
【目的】研究杨树人工林种间混交对自身生长性状和对食叶害虫抗性的影响,探索杨树人工林优质、高抗、高效的栽培方式,为丰富和提升人工林经济和生态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6年在黑龙江选取3年生银中杨、小黑杨-14、小黑杨、迎春5号杨,以每种(品种)单独栽植及4种(品种)混合栽植进行造林,建立5个处理、4个重复区组共2 880株、占地18 150 m2的样地。2016―2019年连续4年抽样调查不同处理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等生长指标。2017―2019年随机抽取不同栽植方式中各树种(品种) 40棵样树,剪取4个方向、长度40 cm的枝条,将受杨树食叶害虫危害的叶片归为4类,按1/4、1/2、3/4、1这4个参数计算受害率。【结果】2016―2019年各处理的树高和胸径生长率存在显著差异,树种(品种)间的差异大于栽植方式影响。其中银中杨在混交林中的胸径生长率比纯林显著增加(P0.05),迎春5号杨在混交林中的胸径生长率比纯林显著减小(P0.05)。2017至2019年各处理间冠幅的生长率存在显著差异,各树种(品种)纯林冠幅生长率要大于混交林中对应树种(品种)的冠幅生长率,但差异不显著。各处理间叶片受害率存在显著差异,各树种(品种)的抗虫性强弱依次为银中杨小黑杨小黑杨-14迎春5号杨。混交林中叶片受害率介于4个纯林树种(品种)之间,连续3年银中杨纯林与混交林叶片受害率相对稳定;小黑杨-14与小黑杨在2017、2018年的混交林中差异显著(P0.05)。【结论】杨树混交种间(品种)间差异显著大于栽植方式的影响,银中杨是4树种(品种)中的优势树种,迎春5号杨是相对弱势树种。混交林中杨树各树种(品种)间表现出加性效应,种间的生长竞争存在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现象。小黑杨-14与小黑杨在混交林中的抗虫表现有差异。混交林叶片受害率连续3年相对稳定,与优势树种银中杨纯林相似,其他3种(品种)杨树叶片受害率变化较大,迎春5号杨在混交林中叶片受害率最大。除银中杨外,混交林中各树种(品种)的叶片受害率低于纯林,表现出联合抗性的非加性效应。杨树人工林造林要加强树种或品种的多样化配置,最好是在优势树种(品种)间混种,这可以提升联合抗性,降低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率,提升林分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选出适合于丹东地区的速生杨品种,于2003年春开始,在东港市、凤城市、岫岩县三地交界大洋河河畔砖瓦窑村进行了不同速生杨的栽培试验。到2013年,通过对杨树调查与分析,总结出杨树10a栽培试验结论:(1)迎春5号、中黑防、辽育杨有较强抗病虫害、抗低温特性,树高、胸径生长性能也较好,综合表现优于其他品种。(2)中林系杨、新疆杨生长特性优于其他品种,但保存率偏低,具有一定抗病虫、抗低温冻害能力。(3)3930杨、308杨、127杨、108杨、128杨,虽生长指标不错,但保存率很低,抗病虫、冻害能力差。  相似文献   

17.
在吉林省双辽黑钙土型沙土上建立品种杨基因收集圃并进行抗寒性测定,结果表明:参试的88个品种(系)中,抗寒性大于对照白城小黑杨的有11个品种(系),分别为:98-34号杨、7915501杨、47号杨、18号杨、小×加暴638杨、摩里柏林杨、白城2号杨、大同86-12杨、7号杨、富锦4号杨、迎春5号杨,是吉林省品种杨杂交育种可选用的较理想抗寒亲本。  相似文献   

18.
应用伊春林科院在20个世纪90年代选育出的大青杨优良无性系,在营造评比试验林,从中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生长的优良无性系。经过3年的栽培试验,从中筛选出了最佳无性系为7号,其次为5号。无性系7号杨造林3年,树高、地径、胸径分别超过普通大青杨85.6%、91.4%、220.9%。  相似文献   

19.
对参试的品种杨88个品种(系)苗期和幼龄期的抗虫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抗白杨透翅蛾的品种(系)为白城5号杨、白林3号杨、白林2号杨,是品种杨杂交育种较理想的抗白杨透翅蛾亲本;抗青杨天牛的品种(系)为白林2号杨、白城41号杨、迎春5号杨、格尔里杨、107号杨、中黑防2号杨、88-04杨、吉林加拿大杨、白城1号杨、晚花杨、加雌杨、健杨、白城2号杨、88-13杨、摩里柏林杨、81-10杨、白林3号杨、5号杨、小×钻杨,是品种杨杂交育种较理想的抗青杨天牛亲本。  相似文献   

20.
从中国林科院引进欧美杨 1 0 7号杨无性系在内蒙古呼和浩特进行引种及繁育试验 ,连续 3年对该无性系进行遗传变异、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物候、生长节律及繁育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试验和研究。结果表明 :欧美杨 1 0 7号杨苗期速生、材质好、抗寒 ,尤其是抗风折能力强 ,大大超过目前引进的欧美杨中林4 6#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