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正炎热的夏季已经来临,在高温高湿天气下极易引起鸡群发生热应激,不仅引起鸡群采食量减少、生长迟缓、增重不足,甚至还会致使鸡群的产蛋率明显下降和死亡率有所增加,由此可见高温给鸡群带来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为了减缓高温带来的热应激,在生产中通过增加通风量、加大风速以及结合使用湿帘等方式,来达到防暑降温的效果。在此将如何管理鸡舍的风冷效应详细  相似文献   

2.
翟录 《饲料工业》2000,21(8):47
蛋鸡在产蛋期应该有良好的环境 ,才能保持产蛋性能正常。近年来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 ,北方较为凉爽的地区也受到高温高热的冲击 ,所以说产蛋鸡群在高温高热季节的饲养管理是一项新的课题 ,应引起养鸡业的重视。高温高热是指环境温度超过28℃ ,鸡群的表现是 :①采食量减少 ,饮水量增加 ,粪便变稀 ;②机体内分泌机能减弱 ,蛋壳变薄 ,蛋白变稀 ,产软壳蛋、破壳蛋增多 ;③张口呼吸、喘息 ,严重时出现呼吸性碱中毒 ;④呼吸急促 ,代谢紊乱 ,重者虚脱、眩晕 ,很快惊厥死亡。为蛋鸡在高温高热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保持鸡群健康 ,可采取以下措施 :1…  相似文献   

3.
正盛夏时节的外界气候特点为温度高、湿度大和光照时间长。由于鸡无汗腺,高温、高湿天气易引发鸡群出现热应激症状和一系列不良反应。此外,高温、高湿容易引起料槽、料塔内饲料发霉和饮水线内细菌超标,如果管控措施不到位,将诱发鸡群感染肠道类疾病。夏季较长光照时间易导致性成熟早于体成熟,鸡群开产过早,全程产蛋维持  相似文献   

4.
正夏季热应激是温度、湿度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的鸡舍温度也许不是很高,湿度过高,可导致鸡群出现大批死亡。当然,湿度正常,高温过高,也会引起鸡只死亡,尤其当二者共同作用可引起鸡群严重的热应激。所以,在一定温、湿度情况下,如何通过开启湿帘和开大风机进行调整,使之趋于相对合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对于夏季热应激,我们常通过热量压去衡量。热量压=华氏温度+相对湿度。一般情况下,夏季热量压等于150时属于正常;在热量压155时是鸡群的上限;热量压为时已经超标鸡群出  相似文献   

5.
夏季高温对鸡群影响极严重。当环境温度达30℃以上时,鸡群即表现出:体温升高;能量代谢和采食量减少,增重下降;甲状腺分泌减少,产蛋量下降;公鸡精子量生成减少,母鸡性成熟延迟,受精率明显下降;血钙含量降低,血液酸碱平衡失调;严重者引起很高的死亡率等热应激反应。对热应激的预防及合理调整饲养管理,减少热应激带来的损失,是高温季节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鸡梭菌性肠炎是由气荚膜梭菌引起的鸡的一种细菌病,病鸡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粪便稀松、表面附有粘稠液体、或腹泻、饮欲增加、病程很短,常急性死亡。剖检可见小肠肠脘扩张充气,肠壁增厚、充血和出血斑。肠粘膜坏死的大小不同,形状各异,有伪膜附着。该病对鸡群危害严重。2017年夏季气温高温高温,而且持续时间特别长,多数鸡群肠道不好,出现腹泻症状。笔者遇到一例鸡群,蛋鸡50日龄,大群排红色粪便、鸡  相似文献   

7.
<正>在炎热夏季如果通风管理不当,高温给鸡群带来的危害是有目共睹的,轻者引起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生长速度缓慢、均匀度较差等;严重者导致产蛋率骤降、死淘数量增加等。为此必须采取系统降温措施,尤其要管理好鸡舍的风冷效应,才能保证鸡群的生产性能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中秋佳节,金秋将至,在夏末秋至的交替时节,如何做好鸡群养殖从夏季饲养到秋季饲养的转换,使鸡群安全换季?考虑到,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同一时节难免气候有所差异,本期策划从夏季鸡群的饲养横贯秋季鸡群的饲养,并针对夏秋两季鸡群常发病的治疗进行介绍。在夏季,特别是在南方的梅雨季节,气温高、天气变化较快、雨水多、湿度大,容易引起高温应激反应,导致鸡群的采食量比平时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影响鸡的产蛋量和增长速度,如  相似文献   

9.
在炎热的夏季,酷热难挡,许多养户的鸡舍简陋,绿化不好,通风不畅,导致鸡舍内温度过高,引起鸡群烦躁不安。加上密度过大,没有运动场所,更加容易诱发鸡群打架、啄毛,导致高温季节肉鸡光毛率的上升。针对引起光毛的一些原因,根据我们服务部的经验,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一、高温天气注意防暑降温如鸡舍通风不良,环境绿化差,又有简易沥清纸瓦面结构,容易造成舍内温度过高,引发鸡只啄毛,甚至中暑。为给鸡群创造一个阴凉的环境,应采取一些必要的防暑降温措施:在鸡舍周围运动场上种树,减少强烈阳光射人舍内,降低舍温;在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动物保健》2012,(9):I0001-I0001
中秋佳节,金秋将至,在夏末秋至的交替时节,如何做好鸡群养殖从夏季饲养到秋季饲养的转换,使鸡群安全换季?考虑到,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同一时节难免气候有所差异,本期策划从夏季鸡群的饲养横贯秋季鸡群的饲养,并针对夏秋两季鸡群常发病的治疗进行介绍。在夏季,特别是在南方的梅雨季节,气温高、天气变化较快、雨水多、湿度大,容易引起高温应激反应,导致鸡群的采食量比平时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影响鸡的产蛋量和增长速度,如果饲养管理不到位,容易导致经济效益下降造成经济损失。所以,降温防暑是夏季养好鸡的关键,应加强环境绿化改善局部小气候,加强鸡舍通风换气,降低饲养密度,并采取洒水降温等措施控制鸡舍温度;还要调整日粮结构,改变饲喂时间及方法,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并搞好环境卫生,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尽可能降低或消除高温等不良因素对鸡群的影响,使鸡群表现出良好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1.
产蛋鸡群在产蛋期应该有良好的环境,才能保持群体最佳的产蛋性能。环境温度对产蛋鸡的生产性能影响极大(最适宜的温度为13~23℃)。近几年,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我国北方地区也受到高温的影响,使产蛋鸡出现明显的热应激,影响生产性能。笔者结合近几年对鸡群的管理,针对高温引起产蛋鸡群热应激的表现,谈谈自己的观点,供养鸡生产者参考。一、高温对产蛋鸡群的危害(高温是指环境温度超过28℃)1.采食量明显减少,饮水量增加,排稀粪。2.机体内分泌机能紊乱,产蛋率下降,蛋壳变薄,蛋重减轻,蛋白变稀,破蛋增多,严重时产…  相似文献   

12.
鸡舍内环境季节性变化与鸡群死淘率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季节环境因素对鸡群死淘率的影响,本文对12个规模化肉鸡场、15个肉鸡养殖户和10个规模化蛋鸡场、6个蛋鸡养殖户的鸡舍内环境与鸡群死淘率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发现:在低温季节,鸡群死淘率极显著高于常温季节(P<0.01);在高温季节,鸡群死淘率显著高于常温季节(P<0.05)。规模化鸡场鸡群死淘率显著低于养殖户(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低温和高温季节的鸡舍内环境条件相对恶劣,尤其是低温季节鸡舍内氨气浓度和空气中细菌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季节;相对于规模化养鸡场的鸡舍环境条件,养殖户鸡舍环境条件更差。因此,在低温和高温季节,保持鸡舍良好的环境条件是提高鸡场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温室效应的影响,我国南方地区每年约有4~5个月的高温高湿季节,成为畜禽养殖场集约化、规模化、效益化饲养无法避免的制约因素.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可使猪只发生呼吸急促、心跳加快、体温升高、肌肉僵直、后肢呈现痉挛性收缩,并伴随突然死亡等现象;可使鸡群出现产蛋量下降、蛋重变轻、蛋壳变薄、死亡增多,甚至引起大批死亡等现象.生产实践表明,由于持续高温可引起畜禽抵抗力下降,抗病力减弱,造成疫病多发.  相似文献   

14.
(一)高温对鸡群的影响夏季高温炎热,对鸡群的影响极其严重,当鸡舍环境温度高于27℃时,鸡群常出现以下变化:  相似文献   

15.
炎热的夏季,因高温常会引起鸡群的热应激,导致蛋鸡的产蛋率下降。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高温季节要想提高蛋鸡的产蛋性能,可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6.
高温天气,特别是35~38℃的持续高温,可对鸡群造成强应激影响。直接的影响是鸡群出现喘性呼吸,采食量下降,饮水急增,腹泻,营养吸收不全,鸡群体重偏轻。如果持续强高温使鸡只体温达到45℃时,鸡群将出现病理性呼吸、软瘫、热休克甚至中暑死亡。所以,如何有效地搞好防暑降温工作是夏季养  相似文献   

17.
夏季鸡舍防暑降温综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炎热的夏季,鸡舍内环境温度超过鸡群的适宜温度,就会引起鸡群热应激反应,严重影响了肉鸡的生产性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所以,生产实践中,标准化环境控制鸡舍在高温季节如何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鸡鸡舍温度和鸡群热应激,以减少不必要损失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就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和业界同行作一交流.  相似文献   

18.
今年夏季气温较高,鸡群处于“酷热高温闷燥”的漩涡之中,饲养管理稍不注意。鸡就难免受到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引起疾病。一些流行性传染病更容易直接威胁鸡群的健康。给养鸡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最大限度减少鸡群疾病的发生,必须尽快采取必要的措施。做好下列几种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炎热的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持续较长时间经受30℃以上的高温,鸡群在高温环境下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及产蛋减少,甚至引起一定比例的死亡。笔者从事蛋种鸡饲养管理多年,现就蛋种鸡夏季如何保持高产提供几项措施建议,供业内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与对适宜环境温度中的种鸡群管理相比,高温环境下管理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种鸡群(同样的配套系)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在育成期与产蛋期,种鸡群的有效管理涉及多个因素:体重;群体均匀度;光照程序;饲喂技术;种公鸡管理;种蛋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