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广西蚕区的野外昆虫菜粉蝶、桑尺蠖、斜纹夜蛾的体内收集到5种微孢子虫,以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为对照,检测不同来源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力,并调查各种微孢子虫在体外用家蚕肠液与KOH混合液(pH10.5)处理后的发芽率。从菜粉蝶分离的微孢子虫(PrL M)、从不同来源桑尺蠖分离的2种微孢子虫(PaB MⅠ和PaB MⅡ)、从不同来源斜纹夜蛾分离的2种微孢子虫(Sl MⅠ和Sl MⅡ)以及家蚕微孢子虫对家蚕(蚁蚕)的半数感染浓度(IC50)分别为2.15×105、2.90×105、5.62×106、3.38×107、9.05×106和1.86×105mL-1;PrL M、PaB MⅠ、PaB MⅡ、Sl MⅠ、Sl MⅡ和Nb的体外发芽率分别为76.75%、76.00%、12.50%、2.25%、2.75%和59.25%。PrL M和PaB MⅠ对家蚕的半数感染浓度与Nb接近,对家蚕的致病性较强,2种微孢子虫经家蚕肠液与KOH混合液处理后的体外发芽率也较高;PaB MⅡ、Sl MⅠ和Sl MⅡ对家蚕的半数感染浓度依次是Nb的30倍、182倍、49倍,说明这3种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力较弱,并且3种微孢子虫的体外发芽率也很低。  相似文献   

2.
以翠冠×圆黄、翠冠×华梨2号、丰水×圆黄、丰水×华梨2号四个杂交组合砂梨果实为试材,经2℃条件冷藏后,采用组织培养法,研究了消毒方法、种皮、不同浓度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吲哚丁酸(IBA)组合、暗培养时间对砂梨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砂梨杂交果实冷藏后根据果实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消毒处理,可提高种子组织培养效率。四个组合砂梨杂交种子去种皮后接种在MS+0.5 mg.L-1 6-BA+0.05 mg.L-1 IBA的培养基中暗培养7d后,转入光照14h、黑暗10h条件下培养,发芽率为60%-86.67%,苗健壮,生长速度快。  相似文献   

3.
制造春用散卵在冬季的一系列操作中消毒这个环节很重要,消毒彻底与否对蚕卵品质关系极大,消毒能否彻底,主要受漂白粉有效氯浓度,液温的浸渍时间影响,浙江省春用散卵消毒标准是: 1.漂白粉有效氯浓度为0.3—0.35%,以0.33%为中心。 2.消毒溶液夜温为55°F—60°F,以58°F为中心。 3.浸渍时间为10分钟。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一项不合标准,就会消毒不彻底,影响散卵品质。液温和浸渍时间比较  相似文献   

4.
关于家蚕杂种优势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为了充分利用杂种优势,我们于1979年用一些现行品种和保存种,组成种种杂交组合,对17个经济性状和不同地理种的杂种优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家蚕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可分为四个类型:有中国系统参加的组合,均有强大的杂种优势,即杂种优势大小顺序为中×日>中×中>中×欧>日×欧>欧×欧>日×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产品推介     
产品推荐057255不锈钢手提式蒸汽消毒器这是电脑型的蒸汽消毒灭菌器,设有温度控制器、消毒器达到设定的灭菌温度时,会自动进行恒温、恒压控制。设有计时器,当消毒物品达到设定灭菌时间,会自动关闭加热电源,同时蜂鸣响,以告消毒完毕。设有安全阀、放汽阀、压力表,当压力蒸汽超过0.165Mpa时安全阀会自动释放过高压力蒸汽至达到可靠的安全性,在压力表表面刻度上设有兆帕和温度读数。技术参数:消毒容积0.018立方米,额定工作压力0.14-0.16MPa,温度调节范围110℃-26℃,电源/功率:220V.50Hz/I.5KW,消毒桶尺寸:φ270×265mm,运输体积:42×42×63…  相似文献   

6.
蚕沙是家蚕病原物的主要载体之一。为了探讨蚕沙产地无害化处理技术的可行性,调配80%蚕沙+20%蘑菇基料(蚕沙与蘑菇基料混合)、80%蚕沙+20%蘑菇基料+0.1%生物菌剂(蚕沙与蘑菇基料混合)、80%蚕沙+20%蘑菇基料+0.1%生物菌剂(蚕沙与蘑菇基料不混合)3种静态好氧堆肥,调查3种改良蚕沙静态好氧堆肥的发酵温度以及对家蚕重要传染性病原的灭活效果。结果显示:3种蚕沙静态好氧堆肥上、中、下各部位发酵温度≥50℃的时间均超过10 d,发酵温度≥60℃有4~24 d;家蚕微孢子虫和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在(60±1)℃堆温下经过3 d即被完全灭活。研究结果表明:3种配料的改良蚕沙静态好氧堆肥不同部位均具有良好的发酵条件,能产生杀灭家蚕传染性病原的高温,达到蚕沙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著者等研究了寄生于蜀柏毒蛾体内的微孢子虫对家蚕的致病性。实验证明:蜀柏毒蛾微孢子虫对家蚕有明显的致病性,感病蚁蚕久不疏毛,生长发育缓慢。群体发育不齐,迟小蚕,病弱蚕大量发生,病死蚕有缩小、焦尾、黑斑等典型病征。蚁蚕一次添食7.2×10~3—7.2×10~7蜀柏毒蛾微孢子虫的供试蚕逐头镜检,各浓度梯度区的平均带毒率为13.46%,用3×10~7蜀柏毒蛾微孢子虫对同一品种不同龄期的家蚕添食,各龄期带毒率有明显差异。但是,致病力低于家蚕微孢子虫添毒区。  相似文献   

8.
干热空气处理是一种物理消毒方法,通过相对湿度在50%以下的高温环境破坏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质与核酸结构而达到灭菌效果。以操作简便、性能稳定、安全可靠为目标,研制出一种专门用于蚕种消毒预防家蚕微粒子病胚种传染的双控干热空气处理设备。该设备采用导热系数、阻燃等级高的双面不锈钢板聚氨酯保温夹心材料,应用双加热控温技术为蚕种容纳室内提供精确稳定的目的温度,以确保干热空气处理的消毒效果和蚕种安全,设备单次处理蚕种的最大容量为600大张种(1大张蚕种相当于4张市售蚕种)。将家蚕一代杂交种置于该设备中以46℃干热空气处理60 min,对微孢子虫进行灭活消毒,当供试蚕种含家蚕微孢子虫的病卵率为22.35%~69.83%时,其防治效果达到93.98%~98.79%,而对病蛾率约30%的超毒批蚕种的防治效果达到97%~99%;在该设备中进行干热空气处理后的蚕种,其孵化率及幼虫饲养的产茧量等主要经济性状与未处理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双控干热空气处理设备可应用于蚕种生产预防家蚕微粒子病胚种传染,干热空气对家蚕微孢子虫的杀灭效果显著,且对蚕种的生产性能无显著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桑树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二倍体、四倍体桑作亲本,选配成不同的杂交组合,研究不同倍数体桑杂交性能.结果表明:结实率以2_X×2_X类型杂交组>2_X×4_X;受孕率2_X×2_X、2_X×4_X、4_X×2_X三种类型杂交组都在60%以上,且以2_X×2_X类型杂交组>2_X×4_X>4_X×2_X;发芽率除403×育2杂交组外,其它杂交组合都在85%以上;成苗率为2_X×4_X类型杂交组>4_X×2_X.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为蚕种生产与流通贸易提供快速、灵敏、准确检测家蚕微孢子虫的方法,以家蚕微孢子虫小亚单位核糖体RNA基因66 bp片段作为靶标,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用构建的重组质粒制备标准品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通过优化PCR反应体系,测定线性范围,评价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成功构建了家蚕微孢子虫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研制出诊断试剂盒。该方法的检测线性范围为1×108~1×102拷贝/mL的7个线性梯度,检测家蚕微孢子虫的敏感度达1×102拷贝/mL,特异性高,3次重复性检测应用试验的批内变异系数为3.6%~7.2%,批间变异系数为5.2%~7.8%。结果表明,建立的家蚕微孢子虫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准确、灵敏、快速、特异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模拟感染家蚕微粒子病的蚕卵、蚕蛾PCR检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比较研究不同浓度家蚕微孢子虫 (Nosemabombycis,N .b)孢子与模拟染毒N .b孢子蚕卵、蚕蛾的模板DNA制备方法的基础上 ,选用MP1/MP2和V1F/ 5 30R两对引物进行PCR扩增检测。结果为 :碱性条件预处理N .b孢子后再抽提的DNA ,其得率略高于常规方法抽提的DNA ,但两者的模板质量相同 ;MP1/MP2和V1F/ 5 30R两对引物均可有效地检出N .b孢子DNA ,前者的检测灵敏度为 1μL 3× 10 6mL-1以上浓度的N .b孢子DNA ,后者为 1μL 3× 10 5mL-1以上浓度 ;对不同浓度N .b孢子DNA与蚕蛾DNA混合后进行PCR检测 ,V1F/ 5 30R引物的检测灵敏度为1μL 3× 10 6mL-1N .b孢子DNA。  相似文献   

12.
严会超  林健荣 《蚕业科学》2005,31(2):218-220
以9·芙×7·湘及其原种为材料,通过幼虫期不同给桑量饲养、蛹期不同温度保护、不同交配时间及交配前后药物处理,调查家蚕的遗腹卵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幼虫期良桑饱食,蛹期以24~25℃保护可减少遗腹卵的发生;延长交配时间和使用催产素等药物对减少遗腹卵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家蚕体内分离得到一株新的病原性微孢子虫,编号为GXM1。光学显微镜下观察GXM1微孢子虫为长卵圆形,大小(1.85±0.15)μm×(4.19±0.18)μm,在生活史的各发育阶段均为双核,以二分裂方式增殖,发育速度缓慢,发育周期约8~10 d。GXM1微孢子虫与家蚕微孢子虫(Nb)的抗血清产生阳性凝聚反应。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GXM1微孢子虫的超微结构具双核,极丝11~12圈,极丝倾斜角约45°。以上生物学性状显示GXM1微孢子虫具有微孢子虫属(Nosema)的基本分类特征。依据GXM1微孢子虫与其它昆虫微孢子虫的SSU rRNA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以及序列相似性和遗传距离分析,进一步证实GXM1微孢子虫属于Nosema属。GXM1微孢子虫对蚁蚕的半数感染浓度(IC50)为6.06×105mL-1,对家蚕的胚种传染率可达23.28%,是一株具有较强致病性和危害性的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家蚕微孢子虫防控技术,研究了高温蒸汽对家蚕微孢子虫的防治效果和对蚕卵孵化率的影响.将产下16 h后的蚕卵在不同温度的蒸汽中处理不同时间后,于室温保存4 h后进行常规浸酸,然后正常催青、孵化,检测蚁蚕微孢子虫相对防治效果及蚕卵孵化率.结果表明,46~47℃处理30~40 min能很好地杀灭家蚕微孢子虫,同时对蚕卵...  相似文献   

15.
由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感染引发的家蚕微粒子病可以通过胚种垂直传播,如能在蚕种人工孵化处理过程中杀灭家蚕微孢子虫,阻断其胚种传播,将有效控制病害对养蚕业尤其是蚕种制造业造成的危害。对家蚕二化性四元杂交组合两广二号的带毒卵进行高温即时浸酸处理,考察浸酸温度和浸酸时间对蚕卵中Nb的灭活作用及实用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卵后20 h的带毒蚕卵用47.5℃或48℃质量浓度为1.075 g/m L的盐酸溶液分别浸渍6.0、6.5和7.0 min,对蚕卵实用孵化率无明显影响;依据蚕卵孵化后饲养至3龄眠蚕用显微镜镜检Nb的数据,测算高温即时浸酸处理对家蚕微粒子病的相对防治效果可达90%~97%。此外,采用Real-time PCR扩增方法,检测高温即时浸酸处理组蚕卵孵化蚁蚕样本中的Nb孢子目标基因的相对拷贝数,较常规浸酸处理组蚕卵孵化蚁蚕样本下降了97%~99%。上述结果表明高温即时浸酸处理对蚕卵中的Nb孢子有显著的杀灭作用,能有效阻断家蚕微粒子病的胚种垂直传播,可作为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一种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微粒子病家蚕消化道内肠球菌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健康家要、感染微粒子病家蚕,以及感染细菌性肠道病家蚕的消化道分离了200株肠球菌,并进行了数值分类学鉴定,以探讨家蚕消化道中肠球菌的生态学分布和家蚕微孢子与肠球菌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与健康蚕相比,4龄或5龄起蚕添食微孢子的微粒子病家蚕消化道内,肠球菌的数量分别增加5.5×10~5倍和0.74×10~2倍;菌种数从6个分别下降为3个和4个;生化表型数从27个分别下降为13个和14个;在菌种分布上,Ent.avium的分布频率从健康蚕的56%分别下降至20%和38%,而Ent.faecium的分布频率从健康蚕的2%分别上升至40%和16%;分离菌株共有59个生化表型。  相似文献   

17.
提高假俭草扦插成活率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俭草多用扦插法进行建坪,由于假俭草生根较慢,在扦插后容易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试验结果说明,当温度为25℃~30℃比温度在17℃~21℃、22℃~25℃、28℃~33℃时扦插成活率分别提高36%、21%、14%;含5个节的插穗带有分枝比不带分枝、插穗含3个节,成活率分别提高25%、12%;通过4%的尿素溶液浸泡插穗茎叶5min可提高扦插成活率24%;通过100~80×10-6的NBA.60×10-6的IBA、80×10-6的ABT处理插穗可分别提高成海率40%左右.所以在假俭草扦插建坪时合理的选择扦插时间、插穗形态是非常重要,对插穗进行适当的处理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家蚕添食新鲜的和存放不同时间的家蚕微孢子虫,判断其微孢子虫的活力变化情况。利用不同株系新鲜的和分别存放在室内干燥自然环境中1年、2年的家蚕母蛾体内微孢子虫对4龄家蚕进行添食试验。添食新鲜的云南株和镇江株家蚕微孢子虫对家蚕都具有很强的感染性,云南株食下感染率达99.0%,镇江株食下感染率达96.5%;添食在干燥的自然环境中存放1年后的母蛾体内家蚕微孢子虫,家蚕的食下感染率云南株为5.5%,镇江株为0;添食在干燥的自然环境中存放2年后母蛾体内家蚕微孢子虫,云南株和镇江株食下感染率均为0。结果表明,在干燥的自然环境中的家蚕微孢子虫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失去活性。  相似文献   

19.
<正> 塑料薄膜在家蚕饲育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塑料膜的消毒便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消毒不彻底或者消毒方法欠妥,将会给家蚕饲养造成不良后果,现将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一、常用消毒药剂及配比浓度: 漂白粉——1%,石灰浆——1%,甲醛——2%。二、消毒方式:1、喷洒消毒;2、浸渍消毒。三、操作方法: (一)喷洒消毒:1、将塑料薄膜按  相似文献   

20.
对700个母蛾用N.b碳素凝集反应法进行检微,碳检检出率为95.45%,对检的镜检检出率为22.72%.碳、镜检检出率的比值是4.2倍(即碳检有微数>镜检有微数);碳检发生的阳性反应样品,再用显微镜复检有微吻合率达100%,准确性大,误判率为零.检出微孢灵敏度高,最高N.b浓度是7.5×10~6个/ml,最低N.b浓度是2.5×10~3个/ml,可视为碳检700个母蛾批的检微浓度范围,以上数据证实用N.b致敏碳素检查母蛾微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