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牛气肿疽病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黄牛、水牛、牦牛均可感染,临床上黄牛易感性最高。本病呈地方流行,有一定季节性,夏季放牧容易发病。现将西布河乡石格拉村委会干海子村小组发生的一起牛气肿疽病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13年6月8日,接到畜主刘某报告:本村共有牛养殖户9户,牛存栏92头,6月2日早晨放牧时发现所饲养的1头黄牛死于圈内,尸体膨胀,以为牛因  相似文献   

2.
正牛气肿疽又称黑腿病,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牛发生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在肌肉丰满处出现气性肿胀,触诊有捻发音。本文以澜沧县南岭乡下南现村下新寨组饲养的本地黄牛突然发病,迅速死亡,5 d内有6户农户饲养的6头黄牛发病死亡为例,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观察黄牛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尸体剖检,确诊为牛气肿疽传染病。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3.
牛巴氏杆菌病又名牛出血性败血病 ,俗称“清水喉”、“锁喉风”、“肿颈癀” ,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牛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在贵州流行历史较长 ,是危害贵州耕牛的主要传染病 ,全省各地时有发生 ,发病死亡率可达 51%以上。进入 90年代后 ,由于因病设防 ,推行双轨防疫 ,使本病的流行得到了有效控制。1997年我县旧治镇的 3个村呈爆发此病 ,现将综合防治措施笔录如下。1 流行情况1997年 9月 5日 ,我县旧治镇 3个相邻的村发生牛疫情 ,9月 8日我站接到报告 ,即前往诊治。在疫区路上巧遇 2头水牛刚在河中滚水回来在途中发病。出现呼吸困难 ,…  相似文献   

4.
气肿疽又被称为黑腿病,为气肿疽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症的传染病,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气肿疽梭菌在深层肌肉产酸产气导致气肿坏疽为特征。主要通过春秋两季气肿疽疫苗注射来防控气肿疽传染病。2016年4月7日,宁洱县勐先镇黄寨村箐头组鲁明文、鲁升2户养殖户的黄牛发生疫病,在饲养的27头黄牛中发病7头,死亡5头。经普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宁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勐先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技术人员通过黄牛发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场病理解剖、采样送实验室检测诊断为牛气肿疽病。及时采取牛气肿疽病的防控治疗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的流行蔓延,按期回访没有出现黄牛发病死亡情况,减少了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巩固了本地山区养牛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气肿疽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牛羊的一种急性、发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在贵州流行历史较长,是危害贵州耕牛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全省各地时有发生,发病牛死亡率很高,本病在未发生地区出现,发病率可达40%~50%.进入90年代后,由于因病设防,推行了畜禽双轨防疫制度,使本病的流行得到了有效控制,1995年我县戈糖镇二个村暴发此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气肿疽又称黑腿或呜疽,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主要感染牛的一种急性发热性传染病。病牛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土壤,牛采食了含有气肿疽梭菌的土壤、草料、饮水而发病,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主要特点为肌肉肿胀,压之有捻发音。本病发病快,病程短,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给养牛业带来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2008—2009年,玉龙县呜音乡2个村发生了牛气肿疽病,现把此病的诊断和防治经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气肿疽是草原上常见的牛传染病。病原为气肿疽梭菌,该菌是一种专性厌氧,能产生毒素和形成芽孢的细菌。呈地方性流行,一年四季都有发病,四岁以下的牛发病最多。病畜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牛的一种急性发热性传染病。阿巴嘎旗查干淖尔镇毗邻湖边的几个嘎查陆续有气肿疽病疫情报告,查干淖尔镇乌兰敖都几个牧户陆续有多头牛因病死亡。通过兽医人员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初步诊断为牛气肿疽病。经过综合防控,控制了该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8.
正牛气肿疽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原体是气肿疽梭菌。该病的主要特征为肌肉肿胀,按压有捻发音,剖解肌肉肿胀部,切口有暗红色带泡沫的酸臭液体流出。疫源地夏秋季、阴雨天多发,呈散发或者地方流行。2019年8月,融水县杆洞乡尧告村田边屯,有4头耕牛突然发病,其中1头死亡。经临床检查、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牛气肿疽。1 发病情况2019年8月融水县杆洞乡兽医站接到本乡尧告村田边屯梁某报告,称其饲养的10头耕牛中,有4头突然发病,  相似文献   

9.
正牛气肿疽病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感染黄牛为主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牛的股、臀、胸等肌肉丰满处出现炎性、气性肿胀为特征。发病快,死亡率高,对养牛业危害极大。2016年6月本县计划乡摆拉村曾发生此病,发病9头,死亡8头,病死率达89%,损失巨大。现就对该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一)流行经过计划乡摆拉村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边远、贫困的自然村寨,距离乡政府40公里,无公路河流经过,只有一条简易通村公路由乡政  相似文献   

10.
2005年9月中旬,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先后接到六盘山镇畜牧站、黄花乡畜牧站、香水镇畜牧站的报告:所属乡镇部分村社黄牛发生“疥癣”,治疗无效,要求县畜牧兽医工作站确诊治疗,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及流行情况六盘山镇和尚铺村黄牛存栏369头,发病191头,发病率52%,苏堡村黄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