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FA旱地龙应用试验及推广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着重研究FA旱地龙采用不同的施用方法以及施用在不同的作物上而产生不同的抗旱、节水、增产效果 ,分析FA旱地龙的最佳施用作物、施用时间及最适用的地区 ,探讨旱地龙在我国北方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应用方向及相应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辽西地区是我国最缺水的地区之一,玉米在辽西地区粮食作物生产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膜下滴灌技术的引进与应用,为当地雨养农业、旱作农业提供了一条新的节水途径。介绍辽西地区膜下滴灌技术的引进与应用效果,结合项目实施分析该技术的经济效益,分析膜下滴灌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AEA膨胀剂在防水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铝酸钙膨胀剂在水泥混凝土中应用后 ,具有防水、抗裂等作用 ,介绍了AEA在我国西北部大温差地区施工应用的要点及防水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对蛇莓的形态特征、生长过程、绿化效果、不同环境对其生长的影响、繁殖方法、栽培技术等进行观察、分析与研究,总结出蛇莓在北方寒地抚顺地区栽植的最佳技术方案,为蛇莓在抚顺地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与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微耕机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在山地、丘陵、果园等地区的应用效果好,能有效替代传统的人力劳动,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与生产效率的提升。针对微耕机的应用情况和原理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现阶段微耕机旋耕刀具的结构形式和关键技术特点,并对刀具的功能结构进行了优化和技术分析,有利于提高微耕机的作业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6.
水稻机插秧是当前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也是薄弱环节。通过分析近年来康平地区的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应用效果,剖析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农机管理部门、农机推广部门、农机服务组织及购机户不同层面视角,提出了进一步搞好水稻机插秧工作的对策,为实现康平地区水稻全程机械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地区地处海河流域,其干旱及水资源短缺状况对农业用水十分不利。基于京津冀地区24个气象站点1950-2013年逐月降水、气温数据,应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定量描述京津冀地区的干湿状况,利用反距离加权平均法(IDW)进行空间插值,分析京津冀地区旱涝的空间分布特征。根据研究区历年农业用水数据,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农业用水变化特征及旱涝事件对农业用水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概念性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由于其性较好的实用性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基于蓄满产流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已经在湿润地区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却得不到很好的应用效果。现选取基于物理基础的采用超渗产流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进行应用,通过对陕西地区的3个流域的29场洪水进行模拟,研究CASC2D模型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水文模拟及洪水预报情况,认为模型可以用于中小尺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并且有较好的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山西农村饮水水质不达标成因及其对饮用者危害,结合我省水质、地形实际特点,提出了全省解决农村饮水水质问题采取的措施,并以工程实例分析了每种措施的应用效果,为同类地区开展水质处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西北农村地区集雨水窖污染物数量多、种类繁杂,窖水水质不能满足居民安全饮水标准。利用一种新型节能、高效的净水处理工艺(重力流超滤技术)是改善窖水水质的重要手段。在描述西北地区集雨水窖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膜材质、膜组件、进水水质和膜清洗方式等因素对影响膜出水量、膜污染或膜堵塞的运行效果和机理。深入探讨和分析了重力流超滤技术在西北农村地区应用和推广方面的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提出重力流超滤技术适用于我国西北农村缺水地区发展,以期为提高和改善窖水水质及居民安全饮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合理的供水规模是保证农村供水工程可持续运行的必要前提条件,结合南方平原地区已建工程的实际数据及成本构成的分析,建立投资、成本与供水规模的定量模型。采用年值法进行规模效益优化分析,以净效益年度等值最大为目标函数建立规模效益优化的非线性规划模型,结合南方平原典型地区对最优规模、水价及相互间的关系进行讨论,以期能对农村供水结...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过程中,高氟水源地区的工程建设和管理是一项难题.调查分析了河北省沦州地区目前存在的桶装分质供水、单管道分时分质供水和双管道分质供水等分质供水模式,分析了分质供水在高氟水源地区的适用性,为分质供水模式在特殊水源地区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沧州东部地区饮用水水源地、供水水质与自来水水厂现状,分析了目前净水厂闲置的供水能力,提出了以大浪淀、杨埕两座平原水库为供水水源,以现有基础设施为支撑,以净水厂为水处理中心,依托供水管网辐射至周围用户及配水厂的整体思路,优化了水资源配置,打破现状行政区划后重新分为4区11片,实行供水统一调度管理,实现了城乡一体化供水的网络格局,彻底解决240多万农村人口长期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生态涵养区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划分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土地利用类型,并对其结构进行系统分析,是编制村庄发展规划和实施差异化整治措施的基础.以北京市密云区为例,基于细化分类的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数据和密云水库保护区范围,综合运用Weaver-Thomas组合系数法、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景观格局分析等方法,分析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密...  相似文献   

15.
2022年1月,新国发2号文件对贵州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时代要求,也为西南民族地区在乡村振兴上闯新路、开新局指明方向。改革创新,需立法先行。通过考察发现,目前我国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生态法治建设面临多重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乡村居民参与生态治理意愿不强、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供给不足、司法保障机制运行不畅、执法监督质效较难保障等。因此,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生态振兴法治保障应立足于西南民族地区社情乡情与资源优势,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法治思想为引领,以人才振兴和科技振兴为支撑,通过健全乡村绿色生态立法体系、完善乡村绿色生态司法保障机制、强化乡村绿色生态执法监管职能等路径寻求破局之道。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农村人口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供水安全和质量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分析目前我国农村供水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发展规模集中供水、加强水质检测、供水制度管理、供水工程水价核定和水费征收、工程运资质管理等方面提出对策,以推进村镇供水工程建设管理运行。  相似文献   

17.
邢杰炜 《农业工程》2020,10(1):57-59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水资源总量少且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随着社会经济和人口规模的快速发展,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大部分河流出现严重污染并失去自我修复、净化能力,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广大城镇和农村地区出现严重的人畜饮水困难。以汾河流域为例,详细分析该流域用水环境及水生态不断恶化的现状,针对性地提出综合改善措施:在生态脆弱的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生态优先的新时代水利发展理念,彻底摒弃水利工程以工业和农业用水为主的传统观念,优先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和生态环境建设用水,以民生水利工程大建设、大发展为抓手,统筹解决城乡引水、给排水工程及饮水安全工程、污水处理工程。   相似文献   

18.
农村供水单位岗位合理设置,是农村供水工程长效运营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分析了农村供水单位岗位设置现状和存在问题,确定了岗位设置原则和方法,提出了适宜农村供水单位操作的岗位划分和相应职责,并给出了对应不同定员级别下的岗位人数控制范围,为农村供水单位的岗位设置和日常管理提供了技术依据,以期切实保障农村供水工程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9.
首先对农村供水管网管段流量设计计算的传统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其适用条件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权人畜用水当量法。该方法结合农村供水的实际情况,既考虑了人畜分布的不均,又考虑了用水量的差别,并且计算公式简单,设计易与实际相一致,是一种计算农村供水管网管段设计流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辽河流域农村饮用水问题是我国农村饮水问题典型之一。辽河流域水资源量严重短缺,季节性变化大,农村饮用水供水量得不到保障;农村饮水水质污染问题严重,高氟水、高铁水、高砷水、低碘水、苦咸水、污染水(硝氮、总硬度、氨氮等超标)等普遍存在;供水设施落后、多数无净化设施。本文在分析辽河流域农村饮用水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从源头控制污染物、采取适宜的水处理技术、完善供水设施,为改善农村饮水现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