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白蚧(Lopholeucaspis gaponica Cockerell)是国内主要茶树害虫,据报道,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台湾等省均有发生,为害较严重。目前,长白蚧的综合治理,化学防治仍是主要的措施,如何掌据防治适期,预测预报是关键。根据长白蚧第一代孵化期较整齐,卵期  相似文献   

2.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hypulinaWehrli)属鳞翅目尺蠖蛾科(Geometridae),是我国主要茶树害虫之一。主要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苏等省,此外,福建、江西、湖南等省也有分布。近十年来,在皖南丘陵茶区猖獗发生,使茶叶生产遭到极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中国茶叶》2008,30(1):32-33
茶小卷叶蛾(Adoxophyes honmai Yasuda)又称小黄卷叶蛾、棉褐带卷叶蛾,主要以幼虫取食茶树成叶,影响茶树的生长和茶叶产量。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湖北、河南、陕西、山东、台湾等省。除为害茶树外,尚能加害油茶、柑橘、梨、苹果、棉花等植物。  相似文献   

4.
茶硬胶蚧     
茶硬胶蚧 Paratachar-dina theae(Green)是近年来在部分茶区发生蔓延的一种茶树蚧壳虫,为害后招致严重的煤菌附生,严重地影响茶树的代谢功能,使茶树发芽密度下降,造成茶叶产量的损失,一般可使茶叶减产5—10%,严重时可达25—40%,是一种毁灭性的茶树害虫。此蚧国内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福建、  相似文献   

5.
茶丽纹象甲成虫消长动态及其食叶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文明 《中国茶叶》1993,15(1):30-31
茶丽纹象甲(Myllocerinus aurokineatus Voss)又称茶叶象甲,在浙江、安徽、江苏、江西、福建、湖南、云南等省均有发生,近年来在某些茶区为害猖獗,主要为害夏茶,使夏茶损失严重。以往对该虫的生活习性有过一些报道,但与防治至关重要的如成虫消长动态和食叶量等方面还未见详细的研究报告。为了掌握该虫的  相似文献   

6.
正蝉、螨、蚧、蛾历来是浙江新昌县四类主要茶树害虫,以蝉为首。小绿叶蝉在新昌发生面广、繁殖快、危害重。小绿叶蝉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汁液,为害幼嫩芽叶,形成焦边、焦叶,严重的茶园似火烧状,既影响茶树营养物质的运输与积累,又影响茶树的生育,导致茶叶产量减少,质量下降。由于小绿叶蝉发生时间长,繁殖代数多,跳来飞去活动力强,不但为害茶树,又可食害豆类、蔬菜等多种作物以及嫩绿杂草,因此防治较难。  相似文献   

7.
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Quaintance)又名桔刺粉虱,主要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幼虫刺吸叶汁,并招致煤病发生,严重为害茶树生长。据在无锡地区调查,局部地区茶园成片发黑,老叶脱落,茶芽不发,大部分茶区减产30—50%,高的达80%。为了进一步摸清黑刺粉虱  相似文献   

8.
角蜡蚧Ceroplastes ceriferus Anderson又称角蜡虫、白蜡蚧,属同翅目蚧总科蜡蚧科,是茶树上一种主要蚧虫。国内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四川、江苏、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台湾、广东、贵州、云南、山东、河北、河南、陕西等省区。除为害茶树  相似文献   

9.
科技简讯     
茶尺蠖防治标准茶尺蠖(Boarmia obliquahypulina Wehrli)是浙江、江苏、安徽等省茶树主要食叶害虫,对茶叶生产影响颇大。为了经济有效地防治茶尺蠖(既减少防治次数,又能将茶尺蠖控制在经济为害水平以下),作者于1983~1988年对茶尺蠖防治标准进行了研究。 (一)几项技术参数的研究 1.茶尺蠖幼虫食叶量和鲜叶产量损失试验。根据室内1731头幼虫食叶量测定,1头幼虫一生食叶量为0.61±0.06克,其中4龄和5龄期的食叶量约占总食叶量的  相似文献   

10.
云纹尺蠖(jankowskia athleta ober)属鳞翅目、尺蛾科.为广东茶树主要害虫之一.每年发生六代,以幼虫咀食茶树叶片,发生多时可把茶树叶片吃光,使茶树生势不良或造成死株现象.现将初步观察结果报导如后.一、分布与寄主该虫在我国分布于广东、湖南、江苏、湖北等茶区.  相似文献   

11.
茶尺蠖防治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兴平 《中国茶叶》2003,25(3):15-17
茶树虫害是茶叶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茶树害虫种类繁多,全世界已记载有1000多种,我国常见害虫有400多种,其中重要的50~60种,常年造成茶叶产量损失约15%。茶尺蠖(EctropisobliquaProut),又称拱拱虫、量寸虫、吊丝虫。张汉鹄(2001年)认为该虫属鳞翅目(Lepidoptera)尺蛾科(Geometriidae)霜尺蛾亚科(Ennominae)。幼虫食叶,暴发时可将成片茶园食成光杆,致茶叶减产60%以上,还严重影响成茶品质。朱俊庆等(1999年)认为该虫在国内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和福建等省。但夏英三(1999年)于1988年发现山东日照…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夏季,高温干旱肆虐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浙江茶区遭遇创记录的持续高温干旱,杭州连续40多天基本无雨,最高气温达41.6℃,连续5次破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高温度,浙江奉化更是高达43.5℃,绍兴、新昌、嵊州和富阳等多个县市的最高气温超过42.0℃。我国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湖南、贵州和重庆等省市同样遭遇不同程度的高温。连续高温干旱对我国茶叶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据调查,浙江主要产茶县市的受害茶园多在5%~60%之间,部分严重受害的茶树甚至干旱致死,而受害较轻的茶园也有不同程度的枯株落叶和叶片灼伤症状。为了尽快恢复茶树生长,我们选用新壮态植物生长促进液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3.
茶黑毒蛾又名茶茸蛾。在浙江、安徽、贵州、福建、云南、广西、台湾等省均有发生。特别在管理粗放的茶园中发生较严重。茶黑毒蛾幼虫具有趋嫩为害的特点,对茶叶生产影响十分严重。福建邵武综合农场茅岗茶厂200hm2茶园,由于当地小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从1983年以来,茶黑毒蛾危害严重,造成茶叶减产。自1999年开始,茶厂采用综合防治特别是生物防治措施,经过几年的有效防治,茶黑毒蛾才得到基本控制。现将茶树黑毒蛾生长习性及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生长习性黑毒蛾属鳞翅目食叶类害虫,黑毒蛾成虫体黑褐色,毒毛黑色,其幼虫不仅咀食叶片,而且体表…  相似文献   

14.
《茶叶》1994,(4)
11月5~7日,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树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第三次全会。出席会议的包括来自北京、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和四川等省、市、自治区的全体委员。农业部农业司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有关领导莅会指导。会议由茶树专业委员会正副主任委员俞永明、刘祖生、黄继仁轮流主持。会上,通过认真评审和无记名投票,审定通过25个茶树品种为国家级良种。这些品种是:广西的桂红3号、桂红4号,安徽的杨树林783、皖农95,江苏的锡茶5号、锡茶11号,浙江的寒绿、龙井长叶、浙农113、青峰,河南的信…  相似文献   

15.
茶尺蠖成虫消长动态及其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尺蠖(Boarmia obliqua hypulina Wehrli)是茶树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在国内分布较广,尤其在苏、浙、皖等省发生最为普遍,为害严重。该幼虫喜食幼嫩芽叶,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严重,广大茶区对该虫的防治都比较重视。  相似文献   

16.
茶角胸叶甲(Basilepta melanopus Lefevre)是我国南方部分茶区近年来发生严重成灾的一种茶树害虫。1979年以来,该虫先后在湖南省的安仁、茶陵、临武、郴县等地发生成灾,现已遍及湘南、湘东30多个产茶县,郴州地区70%以上的茶园普遍发生严重,已成为当地最主要的茶树害虫之一。该虫以成虫咬食茶树叶片,幼虫取食茶树根系。为害严重的茶园,在春茶后期直至夏、秋季均无叶可采,严重影响了茶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7.
茶红翅天牛(Erythrus blairi Gresitt)是蛀食茶树和油茶树枝干的害虫。据记载,国内分布于江西、陕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江西南北大部茶区都有发生,且局部为害较严重。鉴于茶树上有关此虫的报道较少,近年来笔者在婺源茶区对该虫进行了较系统的生物学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茶毛虫是我省茶树的主要害虫,全省茶区都有发生。高山茶园全年发生三代,低山茶园发生四代。幼虫咬食茶树叶片,严重发生时连芽叶、嫩枝、花和幼果都会被吃光。由于虫体毛丝均有毒,人的皮肤接触后,会红肿痛痒,为害严重时,不但损伤茶树树势,而且妨碍采茶,损失产量二、三成以上。  相似文献   

19.
油桐尺蠼(Buzura suppressaria Guenee)在我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等省发生,是主要食叶害虫之一,除为害茶树外,还为害油桐、柿、梨、桃等果木。幼虫体大,食叶量多,暴发成灾时,往往将茶树叶片吃尽,仅留秃枝,给茶叶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该虫的生活习性等以往已有过研究,但其发生规律及预测技术尚缺乏研究,因而在防治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作者总结1982~1988年进行的研究,拟探明该虫的发生规律及提出可靠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长白蚧(Lopholeucaspis japonica Cockerell)是我国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以若虫和雌成虫附着于茶树枝干和叶片上刺吸茶树汁液为害,造成树势衰退,芽叶瘦小,为害严重时茶树大量落叶,甚至整丛连片枯死,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长白蚧在浙江一年发生三代,各代卵孵盛期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