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许晶 《当代畜牧》2013,(5):42-43
鹌鹑刚出壳至2周玲为鹌鹑的育雏期。刚出壳的雏鹌鹑个体小,绒毛短稀,体温较低,必须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在饲养管理中应该注意关键技术如下:1温度,雏鹌鹑对温度非常敏感,在育雏期应该注意保温。1~3日龄35~38℃,4~7日龄33~35℃,8~14日龄30~33℃。室内恒温保持在28~30℃为宜。2育雏前期的准备。育雏舍内及育雏设备的消毒和防疫,为了搞好育雏工作,获得理想的育雏效果,直接关系到养殖的好坏。3合理的的控制好鹌鹑密度,湿度,光照等。这些措施可以使得养殖经济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吕永飞  张红 《中国家禽》2001,23(9):54-56
根据鹌鹑的生长发育特点,大致分为雏鹑、仔鹑(肉用仔鹑,种用仔鹑,蛋用仔鹑)和产蛋鹑三大阶段。现将其饲养管理分述如下。1 雏鹑的饲养管理(0~14天)1.1 温度刚出壳的雏鹑由于体温调节能力极低,尤其是出壳后3天,雏鹑的体温平均为39℃,而成鹑的体温在41~42℃,雏鹑出壳1周后才能达到成鹑的体温。因此,雏鹑1周龄内的保温尤为重要,它是雏鹑成活的关键。可选用保温伞、煤炉、电热丝、红外线灯等作为热源。不论采用何种热源,局部温度均要求达40℃,室温一般要求在30~35℃。使用育雏箱、育雏器的温度一般为:1~3日龄,35℃;7日龄,32…  相似文献   

3.
任志 《水禽世界》2013,(6):30-30
温度是育雏鸭成败的关键。由于雏鸭出壳后御寒能力较差,因此育雏初期需要一个稍高的温度环境才能保证雏鸭正常的生长发育。雏鸭出壳后1~3日龄的温度应该稳定在26~28℃之间,因此必须人工给温。然后根据雏鸭的生长情况每日龄降1-2℃。  相似文献   

4.
正雏鹑是指出壳1~3周以内的小鹌鹑。刚出壳的雏鹌鹑个体小,绒毛短稀,体质较弱,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能力很差,既怕冷又怕热,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很容易造成死亡。育雏期间必须进行保温,雏鹑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5~37℃。雏鹑生长发育很快,初生雏平均重7~8 g,1周龄时可达20~23 g,2周龄时可达40~42 g。1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1选择优良鹅种选体型大、生长快、耐粗饲的鹅种。雏鹅保温饲养刚出壳的仔鹅,要进行温室饲养,室内温度为1~2日龄32℃;3~7日龄28℃,以后22℃~26℃。气温高时育雏气温高时育雏10天,气温低时育雏20天。温室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8~12只。饲喂室要  相似文献   

6.
刚出壳的雏鹅体温调节能力差,育雏舍的适宜温度和湿度为:1~2日龄28~29℃,相对湿度60%~65%;3~6日龄26~28℃,相对湿度60%~65%;7~14日龄23~25℃,相对湿度65%左右;15~20日龄19~22℃,相对湿度65%~70!日龄以后可逐渐脱温.  相似文献   

7.
<正>温度是育雏鸭成败的关键。雏鸭出壳后御寒能力较差,因此育雏初期需要一个稍高的温度环境才能保证雏鸭正常生长发育。雏鸭出壳后1~3日龄的温度,应稳定在26~28℃之间,因此必须人工给温,然后根据雏鸭生长情况每日龄降温1~2℃。现介绍育雏鸭人工给温的三个方法,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本地资源,采用比较简便、节能的加  相似文献   

8.
<正>雏鹑是指出壳1~3周以内的小鹌鹑。刚出壳的雏鹌鹑个体小,绒毛短稀,体质较弱,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能力很差,既怕冷又怕热,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很容易造成死亡。育雏期间必须进行保温,雏鹑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5~37℃。雏鹑生长发育很快,初生雏平均重7~8g,1周龄时可达20~23g,2周龄时可达40~42g。  相似文献   

9.
一、幼雏期: 1.1~10日龄雏雉应养在装有控温仪、规格为100×50×50厘米的育雏箱内。密度每平方米60~70只,一箱30只左右。一日龄温度为35℃,以后每两天降1℃,至第10天降到28~30℃。雏出壳24小时后开食、供温水,每天饲喂8次。7日龄后适当  相似文献   

10.
我场是一座年存栏30000只产蛋鹌鹑饲养场,从1990年11月开始,我们对自场繁殖的7120只朝鲜龙城蛋用鹌鹑进行了饲养观察,现将积累资料介绍如下。一、育雏期、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1.在接雏之前,对育雏、育成室清扫、冲洗、熏蒸消毒,接雏前一天,室内预温达38℃。鹌鹑育雏温度为:1~3天时,室温为38~36℃;从4日龄起,每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