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镁是骨骼的组成部分,是动物正常生命活动及代谢过程中许多酶系的辅助因子,具有重要的生理生化作用。研究表明,日粮中镁还具有缓解动物应激、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改善肌肉的嫩度及减少滴水损失等作用。本文概述了镁对猪肉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全基因组扫描,鉴别影响猪肉滴水损失数量性状位点(QTL)。【方法】采用EZ-滴水损失测定法和袋测定法,测定了白色杜洛克×二花脸资源群体884头F2代个体的背最长肌和半膜肌在采样后24和48 h的滴水损失。利用SAS软件分析了6个滴水损失性状间的相关性,以及滴水损失与其它肉质性状的相关性。检测了3个世代个体在19条染色体上194个微卫星的基因型。据此,应用QTL Express在线进行了影响滴水损失QTL的定位分析。【结果】滴水损失在两种肌肉间或两种测定方法间有较高的相关性(r = 0.50—0.58,P<0.01),而在两个连续测定时间点间相关性更高(r = 0.72,P<0.01)。滴水损失与24 h的pH、肉的亮度(Minolta L),肉色评分、大理石纹、水分含量及肌内脂肪含量呈中等或较低的显著相关(r = 0.09—0.35,P<0.05)。QTL分析共检测到9个影响滴水损失相关性状的QTL,6个背最长肌滴水损失QTL,分别位于SSC1、SSC10和SSC12,其中SSC10上的QTL达到5%基因组显著水平;影响半膜肌滴水损失的3个QTL分别位于SSC2、SSC6和SSC17上。【结论】在SSC6、SSC10、SSC12及SSC17上首次检测到滴水损失QTL。多个滴水损失QTL与早先定位的pH QTL或肌内脂肪含量QTL的置信区间重叠。检测到的QTL无一个既影响背最长肌滴水损失,又影响半膜肌滴水损失。大部分QTL有利等位基因(减少滴水损失)源自二花脸猪。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复合膜对冷却肉保水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猪背最长肌为原料,以滴水损失、贮存损失、水分含量等为评价指标,研究贮藏温度为4℃时不同配方壳聚糖涂膜液对冷却肉保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配方壳聚糖涂膜液处理均可降低冷却肉的滴水损失和贮存损失,减缓水分含量下降速率.0.9%壳聚糖、0.6%山梨酸钾、0.25%Nisin溶于0.5%醋酸制成的涂膜液显示了较好的保水性能,用其处理的冷却肉滴水损失为0.823%,贮存损失为5.885%,分别比对照组减少了46%和14%.  相似文献   

4.
不同磷酸盐对肉品保水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猪背最长肌为原料,选择常用的多聚磷酸盐、六偏磷酸盐、焦磷酸盐对样品进行单因素试验设计,主要测定滴水损失、蒸煮损失、灌肠成品率、离心损失等指标,研究磷酸盐对肉的保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磷酸盐对肉品保水性的不同指标影响不同,其中以焦磷酸盐对肉品的保水性能较好.含量为0.2%,0.3%的焦磷酸盐可降低滴水损失、减少蒸煮损失和提高灌肠成品率,差异显著;含量为0.2%多聚磷酸盐可显著减少滴水损失;0.3%的六偏磷酸盐却显著增大了离心损失,保水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选用体重相近的氟烷基因杂合子(HalNHaln)大长猪(大白猪×长白猪)36头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乙酸镁组,每组18头。乙酸镁组试猪在屠宰前5 d基础饲粮中添加1 500 mg/kg镁(以乙酸镁形式),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研究屠宰前饲粮中短期添加镁对氟烷基因杂合子猪肉质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在猪屠宰前饲粮中短期添加1 500 mg/kg镁对试验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没有明显影响(P>0.05);可以提高肌肉起始pH值,同时还具有降低肌肉的滴水损失的作用(P<0.05)。  相似文献   

6.
苏淮猪肉滴水损失相关候选基因突变位点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试验旨在鉴别影响苏淮猪肉滴水损失的关键基因及位点,为苏淮猪肉品质选育提供重要分子标记。[方法]屠宰301头苏淮猪(胴体重平均为58.67 kg),测定肌肉滴水损失,分析含有胁迫相关蛋白(SAP)结构域的肌肉增强因子2激活基因(MAMSTR)rs337473375(CT)位点、抵抗素基因(RETN)rs327132149(GA)位点、兰尼定受体基因(RYR1)g.1843CT位点、磷酸化酶激酶γ1基因(PHKG1)g.8283CA位点以及一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γ3亚基基因(PRKAG3)p.Arg200Gln位点和p.Ile199Val位点等6个已知影响滴水损失的候选基因功能位点在301头苏淮猪群体中的遗传多态性,使用SAS 9.2软件的混合线性模型分析上述基因多态性与苏淮猪肌肉滴水损失的关联性。[结果]苏淮猪群体肌肉滴水损失平均为1.83%,变异系数为67.88%。其中,母猪肌肉滴水损失极显著低于阉公猪。5个候选基因的6个功能位点在苏淮猪群体中均存在多态性。其中,MAMSTR基因rs337473375(CT)位点C、T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0.661和0.339,该位点与猪肉滴水损失极显著关联;RETN基因rs327132149(GA)位点G、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032和0.968,该位点与苏淮猪肉滴水损失无关联;RYR1基因g.1843CT位点C、T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0.967和0.033,该位点与猪肉滴水损失显著关联,CC型为有利基因型;PHKG1基因g.8283CA位点在苏淮猪群体中未发现遗传多态性,但我们在该位点前一个碱基处发现新的突变rs697732005(AG)位点,其G、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264和0.736,此位点与苏淮猪肉滴水损失显著关联,GG型为有利基因型;PRKAG3基因p.Arg200Gln位点在苏淮猪群体中未检测到多态性,但该基因p.Ile199Val位点有多态性,G、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34和0.166,且此位点与滴水损失有关联的趋势。[结论]MAMSTR基因rs337473375位点、RYR1基因g.1843CT位点和PHKG1基因的rs697732005位点是影响苏淮猪肉滴水损失的候选基因位点,可作为降低苏淮猪肉滴水损失的潜在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7.
以猪整联蛋白α9(Integrin alpha 9,ITGA-9)基因为候选基因,通过相关分析发掘该基因与三元杂种猪滴水损失性状关联的分子遗传标记。采用PCR-SSCP和RT-PCR方法对98头洋三元杂种猪ITGA-9基因第3内含子进行多态性检测,分析其与滴水损失性状和ITGA-9基因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在ITGA-9基因第3内含子1791碱基处发现c.158+1731CT突变,C和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469和0.531。统计分析表明,CC型个体的滴水损失显著低于TT型个体(P0.05),且CC型个体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TT型个体。ITGA-9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相应的滴水损失性状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459,P0.05),且在滴水损失高低组间存在显著差异。ITGA-9基因c.158+1731CT突变与猪肉滴水损失性状及ITGA-9基因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在基础日粮中短期添加不同水平的硫酸镁对杂种野猪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2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试验进行5d,处理组镁(硫酸镁)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1000、2000和3000mg/kg。结果表明,在屠宰前5天饲粮添加2000mg/kg、3000mg/kg硫酸镁显著提高了杂种野猪肉的品质,显著提高了猪肉的初始pH(pH1)和肉色评分(p<0.05),分别比对照组提高5.92%、5.10%和17.77%、16.94%;显著降低了滴水损失(p<0.05),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13.13%和17.90%。此外,2000mg/kg组血清镁和肌肉镁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6.15%和13.81%;3000mg/kg组血清镁和肌肉镁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0.77%和15.98%。  相似文献   

9.
不同储存温度、时间对长白猪肌肉pH及失水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长白猪屠宰后13 h肌肉pH的下降速度、极限值、不同储藏温度和时间对肌肉pH及失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屠宰后0~5 h长白猪肌肉pH下降速度较快.4℃和-20℃条件下,储藏时间对肌肉pH影响显著,pH随储藏时间逐渐升高而后趋于降低和平稳,且以-20℃的pH升幅较大,4℃的较小;储藏时间对滴水损失影响明显,对解冻失水率影响不明显,但滴水损失和解冻失水率都随时间逐渐降低.温度对pH的影响不明显,对滴水损失和解冻失水率有极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土柱淋溶法,研究了镁石粉(MgCO3)、轻烧氧化镁(MgO)、硫镁肥(MgSO4.H2O)和硼泥等镁肥在土壤中的淋溶情况。结果表明,水溶性镁肥在土壤中易淋溶损失,不宜在多雨地区施用;肥沃土壤镁的淋溶较多;肥料活化剂能提高镁的有效性,可考虑研制控释镁肥降低淋溶。  相似文献   

11.
选取体重约94.5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16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加MgSO4(500 mg/L)组,考察宰前饮水添加硫酸镁对试猪血液理化指标、猪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宰前饮水添加MgSO4能显著提高血清镁含量,降低了L24*h(P<0.05),提高了a24*h(P<0.05),并有降低滴水损失和剪切力的趋势.这些结果表明饮水中加MgSO4改善了肉色,提高了肉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测定了杜洛克猪屠宰后10 h肌肉pH、糖原、乳酸和脂质氧化的变化,分析了不同储藏温度和时间对肌肉pH值、失水率、糖原、乳酸及脂质氧化的影响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宰后10 h杜洛克猪背最长肌pH值显著降低,乳酸含量显著升高,肌肉糖原和TBA值含量变化不显著。4℃冷藏条件下,储存时间对杜洛克猪肌肉pH、糖原、乳酸和TBA含量影响不显著,对滴水损失影响显著。-20℃冷冻条件下,储存时间对杜洛克猪肌肉pH影响极显著,对解冻失水率、糖原、乳酸和TBA值含量影响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宰后10 h TBA值与糖原呈显著负相关,与乳酸呈显著正相关,pH与乳酸极显著负相关;4℃冷藏条件下,TBA与滴水损失和乳酸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pH与滴水损失极显著正相关;滴水损失与乳酸显著正相关,其他相关性不显著。-20℃冷冻条件下,TBA与pH极显著负相关,与解冻失水率显著正相关,pH与解冻失水率极显著负相关,解冻失水率与乳酸呈显著负相关,其他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杜洛克猪屠宰后10 h肌肉pH、糖原、乳酸和脂质氧化的变化,不同储藏温度和时间对肌肉pH值、失水率、糖原、乳酸及脂质氧化的影响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宰后10 h杜洛克猪背最长肌pH值显著降低,乳酸含量显著升高,肌肉糖原和TBA值含量变化不显著。4℃冷藏条件下,储存时间对杜洛克猪肌肉pH、糖原、乳酸和TBA含量影响不显著,对滴水损失影响显著。-20℃冷冻条件下,储存时间对杜洛克猪肌肉pH影响极显著,对解冻失水率、糖原、乳酸和TBA值含量影响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宰后10 h TBA值与糖原呈显著负相关,与乳酸呈显著正相关,pH与乳酸极显著负相关;4℃冷藏条件下,TBA与滴水损失和乳酸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pH与滴水损失极显著正相关;滴水损失与乳酸显著正相关,其他相关性不显著。-20℃冷冻条件下,TBA与pH极显著负相关,与解冻失水率显著正相关,pH与解冻失水率极显著负相关,解冻失水率与乳酸呈显著负相关,其他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不同日粮水平和成熟时间对牛肉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3组未去势公牛分别采用不同日粮水平饲养并按照标准的屠宰工艺屠宰,对具有代表性的牛肉切块(背最长肌、腰大肌、半膜肌、臀中肌、臂三头肌、半腱肌)的质量指标如滴水损失、pH值、颜色、蒸煮损失、剪切力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低日粮水平下牛肉pH值偏高(P<0.05),除腰大肌、臀中肌、臂三头肌的剪切力差异显(P<0.05)外,对其余各项指标的影响不显。成熟时间除了对牛肉的pH值无影响外,对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显影响(P<0.05),随着成熟时间的延长,牛肉的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呈增加的趋势,而剪切力、颜色得分呈降低趋势。牛胴体主要分割切块对成熟时间的反应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一种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肉驴生长性能、屠宰率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胎次体重相近健康的育肥期华北驴,饲喂添加不同比例复方中草药添加剂的基础日粮,比较在平均日增重、屠宰率、滴水损失、蒸煮损失等方面与饲喂基础日粮的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复方中草药添加量为1.0%,1.5%,2.0%时,饲喂120 d能...  相似文献   

16.
选用体重相近(85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20 头,随机分成5组,其中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余4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每日补饲CaCO37.5或15.0 g,连续补饲5或10 d即屠宰.通过对滴水损失、煮熟率的测定来评价补饲CaCO3对猪肉系水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补饲CaCO3不影响各部位猪肉的滴水损失和熟肉率(P>0.05),即不影响猪肉的系水力.  相似文献   

17.
肌内脂肪含量与猪肉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肌内脂肪含量是影响猪肉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决定肉质的嫩度、风味等重要的评价指标。文章总结了各猪种的肌内脂肪含量以及受肌内脂肪含量影响的大理石纹、失水率和滴水损失等肉质指标,并对肌内脂肪与猪肉品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尽管慢性低镁血症发生与饲料中镁缺乏有明显的关系 ,但急性低镁血症的病因却很复杂。对此的认识涉及到镁离子是如何被吸收的详细的分析。既然已明确确定 :网胃、瘤胃和瓣胃的鳞状上皮是吸收镁的主要部位 ,那么就可以了解急性低镁血症发作的原因了。如果镁的吸收率降低 ,不仅饲料中的镁不能被吸收利用 ,以补充第三胃末端消化道内分泌物中损失的部分 ,而且唾液中大量的镁也会损失掉。人们早已知道 ,家畜(尤其是泌乳期的奶牛)在食用大量施用过钾肥和氮肥的鲜青草时会使急性低镁血症发病率增高。有研究表明 ,钾摄入量的增加导致了它在瘤网胃内…  相似文献   

19.
纳米硒对肥育猪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亚硒酸钠为对照,研究了纳米硒对肥育猪肌肉品质的影响.234头体重45 kg左右的杜长大肥育猪按饲养试验要求分为1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将纳米硒和亚硒酸钠2种硒源分别以0.10、0.20、0.30、0.40、0.50、1.00mg/kg6个硒水平添加到基础日粮中,配制成12种试验日粮,基础日粮作对照.结果显示:①亚硒酸钠添加浓度在0~0.20 mg/kg,背最长肌滴水损失随着硒添加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添加浓度在0.30~1.00mg/kg,滴水损失随着硒添加浓度的增加而升高;1.00 mg/kg硒添加水平滴水损失显著高于0.20~0.50 mg/kg硒添加水平(P<0.05).纳米硒添加浓度在0.20~1.00mg/kg滴水损失始终保持在低峰平台.硒源添加浓度在0.40~1.00 mg/kg硒时,纳米硒组滴水损失显著低于亚硒酸钠组(P<0.05).②硒源添加浓度在0.10~0.30 mg/kg时,两种硒源对背最长肌GSH-Px活性、-AOC和MDA含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硒源添加浓度在0.40~1.00mg/kg硒时,纳米硒组GSH-Px活性和T-AOC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MDA含量显著低于亚硒酸钠组(P<0.05).③硒源添加浓度在0.10~0.30 mg/kg时,两种硒源对背最长肌硒含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在0.40~1.00mg/kg硒添加水平上,纳米硒组背最长肌硒含量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④空白组背最长肌肌红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加硒组(P<0.05),硒源和硒添加水平对背最长肌肌红蛋白没有显著影响(P>0.05).上述结果提示,纳米硒的Weinberg剂量-效应的最适剂量范围要宽于亚硒酸钠,高剂量添加时比亚硒酸钠更能提高肌肉组织抗氧化能力,降低肉的滴水损失;肌肉硒沉积率优于亚硒酸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药负离子制剂对猪肉品质的影响。[方法]将60头45日龄左右、健康、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A和试验组B,A组饲喂基础日粮相同,B组饲喂添加0.25%中药负离子制剂的日粮。[结果]试验组前腿、里脊和后腿猪肉持水力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贮藏的第4天和第8天后腿的TBARS值显著降低(P0.05),第6天前腿的TBARS值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组第2天后腿的L*值较对照组极显著提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第6天和第8天前腿、后腿和里脊的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第10天前腿和里脊的滴水损失极显著降低(P0.01),后腿的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日粮中添加中药负离子制剂,能够改善猪肉的品质,延长猪肉的贮藏期,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