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规模化牧场奶牛屡配不孕的综合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勇  林晖  孟艳娟 《中国奶牛》2006,(12):57-58
奶牛屡配不孕是指奶牛性周期正常或基本正常、生殖系统临床无异常、且配种两次及两次以上未妊娠的病症,是影响规模化奶牛场受胎率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由于其临床症状不明显、病因复杂,治疗效果往往不佳。有些奶牛因长期不孕,最后被迫淘汰,其淘汰率占繁殖疾病的20%-30%,给奶牛场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笔者采用多种药物和不同给药途径综合治疗奶牛屡配不孕197例,共受胎126头,情期受胎率为63.96%,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锐 《中国奶牛》2008,(1):59-60
奶牛屡配不孕是指奶牛性周期正常或基本正常、生殖系统临床无异常、且配种两次以上未妊娠的病症,是影响奶牛养殖场受胎率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由于其临床症状不明显、病因复杂,治疗效果往往不佳。有些奶牛因长期不孕,最后被迫淘汰,其淘汰率占繁殖疾病的20%-30%,给奶牛场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我们采用多种药物和不同给药途径综合治疗奶牛屡配不孕197例,共受胎126头,情期受胎率为63.96%。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综合方案治疗奶牛屡配不孕的受胎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屡配不孕是规模化奶牛场较为常见的疾病。本试验通过临床观察、直肠检查和B超诊断将屡配不孕的奶牛分为三组进行治疗,其中两组运用两种不同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常规处理方法组奶牛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综合治疗方案组之间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综合方案处理组总的受胎率与对照组受胎率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综合治疗方案组受胎率分别为42.86%、42.31%,而对照组为27.28%。综合方案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受胎率明显提高,说明用综合治疗方案处理屡配不孕奶牛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4.
奶牛屡配不孕是指奶牛性周期正常或基本正常、生殖系统临床无异常,且配种2次以上未妊娠的病症,是影响奶牛受胎率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由于其临床症状不明显、病因复杂,故治疗效果往往不佳。有些奶牛因长期不孕而被迫淘汰,其淘汰率  相似文献   

5.
<正>奶牛屡配不孕是奶牛在其无生殖疾病、处于性周期情况下,超过两次配孕失败的一种病症,该病症造成了奶牛场繁殖受胎率降低。临床中奶牛的该症状受到多方面的影响,病情也是比较复杂,所以治疗起来成效不显著。部分奶牛在其长期的配孕过程中仍然无法受孕而必须被淘汰,因此给养殖场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根据药物以及非药物的治疗方法,对197例屡配不孕奶牛的综合治疗效果分析,经过治疗以后,有126头奶牛受孕成功,治疗有效率是  相似文献   

6.
激素治疗奶牛屡配不孕效果好○杭州市奶业公司一牧场(310000)蔡建章母牛发情周期正常,临床上检查未见卵巢和子宫异常,但连续3次或3次以上发情配种不受孕,即可认为是屡配不孕。据有关资料表明,奶牛屡配不孕的发生率在10%-18%之间,平均发生率约12....  相似文献   

7.
奶牛胎衣不下在兽医临床上比较常见,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治疗时多采用手术剥离,并且很难将胎衣完整剥离,往往引起子宫出血,继发子宫内膜炎、子宫瘀血等子宫疾患,使子宫复旧时间长,受胎率低,或屡配不孕。笔者在多年兽医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胎衣不下76例,治愈率达100%。治愈的奶牛受胎率与正常排出胎衣的奶牛受胎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奶牛不孕症是长期阻碍奶牛业发展的一大难题。世界上有12.7%的奶牛常年不孕。我国屡配不孕牛竟达15%左右,淘汰牛中屡配不孕牛竟占50%,给奶牛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探讨与解决奶牛不孕症是畜牧工作者长期以来的攻关目标。近年来,我们把奶牛屡配不孕作为攻关重点,对屡配不孕的母牛进行了治疗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奶牛屡配不孕是指连续3次或3次以上发情配种不妊娠。屡配不孕的母牛通常发情周规正常,生殖道没有明显异常现象。卵巢囊肿、子宫感染或没有性周期活动的母牛不属屡配不孕。几个研究结果表明,一次配种的受胎率平均为50%左右.如果第一次和第二次配种的受胎率都在50%以上,那么,屡配不孕的发生率就是低的了.然而,屡配不孕常发生于第一次和第二次配种受胎率均低的牛群。  相似文献   

10.
奶牛特异性抗精液抗体免疫不孕症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牛屡配不孕(repeat breeder)是指发情周期及发情时间正常,临床检查生殖道无明显可见的异常,但输精3次以上仍不能受孕的繁殖适龄母牛及青年母牛。屡配不孕并非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不同原因引起繁殖障碍的结果,据报道其发生率高达10%-25%,给奶牛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有些奶牛屡配不孕是暂时性的,部分通过治疗可以恢复生殖机能。  相似文献   

11.
奶牛不孕症是长期阻碍奶牛业发展的一大难题.目前世界上有12.7%的奶牛常年不孕,而我国屡配不孕牛竞达15%左右,淘汰牛中屡配不孕牛竞占50%.给奶牛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探讨与解决奶牛不孕症是畜牧工作者长期以来的攻关目标。近年来.笔者把奶牛屡配不孕作为研究重点.利用激素和维生素对屡配不孕的母牛进行了治疗试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的常见病,影响到奶牛的受胎率和奶业生产,是限制养牛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多数配种人员使用抗菌素等常见药物进行传统治疗效果不理想,虽然症状消失,但仍屡配不孕,  相似文献   

13.
奶牛不孕症与惯性性流产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我们自2002年以来多采用青霉素、链霉素洗宫和三合激素诱导母牛同期发情治疗母畜不孕症,对奶牛习惯性流产多采用黄体酮治疗。2005年以来我们在以往方法的基础上又结合中药激妊保、安胎保治疗奶牛不孕症和奶牛习惯性流产.治愈效果有了明显提高。通过对58头屡配不孕奶牛和32头习惯性流产奶牛的治疗观察.结果奶牛屡配不孕症受胎率提高到85%以上,习惯性流产保胎率提高到90%以上。现将观察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应用激素治疗奶牛屡配不孕症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所(石河子832000)魏学良,王新华南京动物激素厂张斌乌鲁木齐市五一农场奶牛场仝道才,仝太军屡配不孕是奶牛繁殖生产中一种常见症。造成奶牛屡配不孕的因素很多,对于因母牛内分泌失调、胚胎发育异常等因素引起...  相似文献   

15.
提高奶牛受胎率是办好奶牛场、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关键,为此,我站几年来对提高受胎率问题进行一些探索。对产后母牛、发情母牛、几个情期配种不受孕母牛和屡配不孕母牛等分别进行不同处理与治疗,取得了一些成效。我站奶牛群全部是纯种黑白花,为了提高母牛的受胎率,1988年起,我们对不同情况的母牛分别进行不同处理。从而空怀率大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吸收光谱法对14头屡配不孕奶牛和10头正常奶牛血清铜、锰、锌及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进行检测分析,旨在了解重庆市某奶牛场奶牛屡配不孕与血清中部分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水平的关系。结果显示,屡配不孕奶牛血清锌、维生素A和维生素E含量与正常奶牛相比差异显著(P0.05),血清铜、锰含量与正常奶牛无明显差异(P0.05)。从检测结果分析推测,血清锌、维生素A和维生素E水平过低可能是造成奶牛屡配不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坤草四物汤治疗奶牛不孕症王永仁(甘肃省临夏州畜牧站731100)奶牛不孕症是指奶牛屡配不孕的一种疾病,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大致可分为器质性不孕和功能性不孕两类。前者多难治愈,后者则易于治疗。笔者在1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采用“坤草四物汤”治疗奶牛不孕...  相似文献   

18.
奶牛屡配不孕是指连续3次以上发情配种不妊娠。屡配不孕的奶牛通常发情周期正常,生殖道没有明显异常现象。卵巢囊肿、子宫感染或没有性周期活动的母牛不属于屡配不孕。国外兽医专家研究出一种  相似文献   

19.
笔者从事奶牛冻精冷配、兽医临床工作多年,据临床统计资料表明,奶牛不孕症中,发情周期正常却屡配不孕,一般为子宫隐性炎症性疾病,约占该病的65%~70%;而发情周期不正常、不发情或异常发情则多为卵巢疾病,约占35%~55%,卵泡囊肿大约占75%,黄体囊肿占25%,治疗较为困难。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大卵泡囊肿8例,其中7例怀胎顺利产犊,一例因管理不善流产,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对屡配不孕奶牛在发情周期第11天肌注PMSG,第13天肌注氯前列烯醇,发情后输精.可有效提高情期受胎率,另对产后60天以上未配过的奶牛作同期发情处理,在第11肌注PMSG,第13天肌注氯前列烯醇,发情后输精,也明显可提高情期受胎率。结果显示:在屡配不孕牛组中A1组的受胎率40%(4/10),A2组的受胎率10%(1/10);同期发情组中B1组的受胎率43.8%(7/16).B2组的受胎率30.8%(4/13)。以上结果显示应用PMSG可明显提高奶牛情期受胎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