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对苏联的环境管理体制、环境保护法令、环境教育体系、环境规划、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等问题,作了简要介绍。苏联没有设立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的任务分别由各有关部负责。苏联农业部在自然保护体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负责保护农业环境,而且对整个自然保护、自然保护区建立与管理、野生动物保护、土地规划、管理与保护、农药的使用与管理等负有主要责任。为此,苏联农业部成立了自然保护局、土地管理局和自然保护科研中心实验室。苏联解决环境污染的办法是采用“目标纲要规划”的方法。这种规划方法是立足于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尽可能少产生环境污染。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所有制上基本与我国相似。苏联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一些作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2.
1955年初苏联土壤学家在黑龙江省友谊农场进行土壤调查工作时,会介绍苏联所常用的半圆筒土钻(我们称为苏联式土钻),我们会仿制,并在山东临清泛滥平原地区试用此种土钻,可深达2米,拔钻省力,但下钻吃力,取土亦多困难。  相似文献   

3.
1954年底,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柯夫达教授受苏联科学院主席团之讬,转交给中国科学院一幅新的世界土壤图,这幅新的世界土壤图是苏联道库恰耶夫土壤研究所编绘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教授会因这一份微薄的礼物向我——这幅图的编者致  相似文献   

4.
熊毅  席承藩 《土壤学报》1956,4(2):1997-199
1955年初苏联土壤学家在黑龙江省友谊农场进行土壤调查工作时,会介绍苏联所常用的半圆筒土钻(我们称为苏联式土钻),我们会仿制,并在山东临清泛滥平原地区试用此种土钻,可深达2米,拔钻省力,但下钻吃力,取土亦多困难。  相似文献   

5.
信息     
<正> 美国和苏联官方宣布,两国已同意在7个新的环境项目进行合作研究,包括北极的臭氧层耗损、气候变化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放射性污染物。在为期3天的美苏环境官员出席的新的环境会议结束时,苏联环境官员前所未有地向美方提供了由政府提出的有关苏联面临的大量的环境问题的报告。苏联查明了103个城市大气污染水平10倍于政府规定的健康标准,68个城市的空气污染超出了法律允许量。为此,苏联政府已采取了应急措施以降低有  相似文献   

6.
陈廷伟 《土壤学报》1954,2(4):343-348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9月全会“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农业的措施”的决议中,已拟定出保证我国这一最重要经济部门急速高涨的规模宏大的计划措施。这一任务就是在最近两三年内,要充分满足我国居民对粮食产品日益增长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苏联土地保护的进展概况作了简要阐述。苏联已建立了比较系统和完善的土地保护立法和一套监测评价办法与管理体系,对促进土地保护起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对苏联的农业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简要介绍。苏联等国尽管没有设立专门的农业环境保护机构,但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却始终是自然保护或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苏联农业环境保护的主要趋势是管理规范化,生产生态化与废物处理沼气化。农业环境管理与保护工作的重点集中在土地与水资源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上。文章最后对我国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方向提出了一些很不成熟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毛主席在1958年11月郑州会议上,在1959年8月庐山会议上,两次向全党干部建议读书,读斯大林写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社会主义部分”。庐山会议以后,毛主席觉得国内、党内的问题解决了,  相似文献   

10.
褐色土作为独立的土类是本世纪二十年代由苏联学者提出的。1924年C.A.查哈罗夫首先提出在苏联格鲁吉亚境内分布有褐色土。以后,许多苏联学者对苏联克里米亚和高加索黑海沿岸、外高加索、大高加索北部和中亚山地的褐色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大量关于这些地区褐色土分布、形成条件、化学组成和机械组成的资料[2]。格拉西莫夫对褐色土的地理分布、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和土壤性质等作了较全面的总结与阐述,并且把褐色土分为典型的,淋溶的和碳酸盐的三个亚类[1,3]。  相似文献   

1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开发的途径与前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分析黄土高原资源潜力的基础上,对黄土高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基本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指出黄土高原综合治理与开发是一项世纪性的宏伟的系统工程。国家设在黄土高原的11个试区经过10a多的科技攻关,已初步显示出可观的资源潜力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
略述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经济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今后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研究与实践的需要,必须强化经济问题研究。为此,笔者分析屯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经济问题研究所处的地位、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等。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是加快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力,繁荣农村经济的基础,该论述了黄土高原地区广大干群和科技人员,在10多年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狠抓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并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中,进行了多方面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阐述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含义、相互关系、评估原则等有关理论的基础上,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与农业综合发展研究隰县试区为例,对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权重确定、综合指标值计算的模型方法设计、应用分析等开展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绩效评估与生态重建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国 5 0 a来 ,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其中亦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面上治理程度差 ,整体治理水平低 ,治理速度慢 ,治理绩效主要集中在重点治理区和典型流域 ;(2 )黄土高原人口密度远远超过该区合理的人口容量 ,人、地、林、粮矛盾突出 ,黄土高原的治理一直以解决粮食问题 (温饱问题 )为主线 ,这是其治理难以深入和取得应有效益的关键所在 ;(3)单纯的政府行为和无偿的投资方式不利于综合治理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 ,黄土高原治理方针和设施方略未能切实地与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融为一体来考虑 ,即未能把治理变为当地群众的自觉行动 ,因而 ,生态环境恶化 ,水土流失严重和贫困依然是该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为迅速改变黄土高原贫困落后面貌 ,必须调整治理思路 ,重新构建新的治理模式 ,其中最根本的战略是生态重建。  相似文献   

16.
治黄之本在于水土保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论证了在漫长的地质时期,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强度变化幅度很大,有时异常强烈,有时则很轻微。根据子午岭地区土壤侵蚀由强变弱的实例,以及许多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先进典型,说明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完合可以治理。只有水土保持才是根治黄河水害,促进当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土高原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布局中居于承东启西、协调东西关系的重要战略地位,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对于西部大于发具有较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在全面分析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对本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和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设计出了包括高级综合指标、基本指标和元素指标3个类型的层次性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结构框架、熵技术支持下确定可持续发展指标权重的层次分析法以及用于黄土高原地区  相似文献   

18.
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探讨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模式类型分区方法,其中包括基本原理和模型结构。在定量计算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经验定性分区方法,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区划分成8个综合治理与开发模式类型区。  相似文献   

19.
建国50a来,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其中亦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1)面上治理程度差,整体治理水平低,治理速度慢,治理绩效主要集中在重点治理区和典型流域;(2)黄土高原人口密度远远超过该区合理的人口容量,人、地、林、粮矛盾突出,黄土高原的治理一直以解决粮食问题(温饱问题)为主线,这是其治理难以深入和取得应有效益的关键所在;(3)单纯的政府行为和无偿的投资方式不利于综合治理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黄土高原治理方针和设施方略未能切实地与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融为一体来考虑,即未能把治理变为当地群众的自觉行动,因而,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和贫困依然是该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为迅速改变黄土高原贫困落后面貌,必须调整治理思路,重新构建新的治理模式,其中最根本的战略是生态重建。  相似文献   

20.
 为加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健康发展,在深入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生物措施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作用的基础上,按照黄土高原河谷平原区、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原沟壑区、鄂尔多斯高原区和土石山区5个类型区,提出以植被建设和保护为核心的生态建设思路和治理对策,同时指出了采取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时需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