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2013年采用扇形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云豌8号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水平和种植模式影响云豌8号的单株分枝、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和单株产量,最终影响该品种的单产水平。在施用农家肥的情况下,选择株距7.5 cm,播种密度57万株/hm~2能获得最高单产;选择株距5 cm,播种密度61万株/hm~2能获得最高单产。在不施用农家肥的情况下,选择株距7.5 cm、播种密度57万株/hm~2能获得最高单产;选择株距5 cm,播种密度54万株/hm2能获得最高单产。  相似文献   

2.
张源平  梁晔  张集林 《农技服务》2009,26(9):12-12,16
密度是农作物产量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种植密度是助农增收的关键技术环节。桐梓县长期以来的种植习惯严重制约着马铃薯的单产和总产,为客观地得出该县马铃薯主导品种会-2号在该县的合理种植密度,在县农技站的指导下进行了马铃薯会-2号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大薯个数随着密度的递增依次递减,中薯、小薯个数及产量都随着密度的递增呈现抛物线分布;其生育期随着密度的递增依次缩短,密度6万株/hm2和6.75万株/hm2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几个处理的产量,可作为最佳密度在桐梓县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种植方式对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均霞 《农技服务》2009,26(12):20-2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的马铃薯单位产量、个体重量及经济性状指标。结果表明:一方面同一种植密度条件下,切块播种比整薯播种单产高,说明切块播种有利于马铃薯产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无论是整薯播种还是切块播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马铃薯单产也在增加。但高密度条件下尽管有利于马铃薯总个数以及总产量的提高,但经济效性状受到影响,所以适当控制种植密度有利于马铃薯大薯和中薯的增加,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进行了冬种马铃薯免耕栽培不同种植密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株行距为22-24cm×45cm的种植密度可使马铃薯获得高产,并可提高薯产品的商品率,适合在桂东南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密度对甘薯鄂薯3号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就不同密度处理对甘薯鄂薯3号产量构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行窝距50cm×20cm,单产马铃薯31164kg/hm2,为最高产量种植密度。行窝距50cm×25cm,单产大薯9447kg/hm2,为最佳商品薯种植密度。说明密度大不利于薯块膨大;密度小,大、中薯多,但产量不一定最高。  相似文献   

6.
玉米一穴双株与一穴单株种植模式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了玉米一穴双株与一穴单株种植模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种植密度的情况下,一穴双株种植的玉米比一穴单株种植的玉米单产高,高出的产量范围为333.3~1 428.6 kg/hm2,高出的百分比范围为3.4%~42.4%。对于一穴双株玉米种植模式,在7.50万~9.00万株/hm2的种植密度范围内,玉米单产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当种植密度为9.00万株/hm2时,即行距为70 cm×70 cm,穴距为32 cm时,一穴双株种植的玉米单产达到最高值11 285.7 kg/hm2。  相似文献   

7.
冬种马铃薯种植方式对其产量影响:免耕覆盖稻草栽培平均产量达2200.4kg/亩,比常规栽培平均产量1845.3kg/NN355.1kg/亩,增幅19.4%,增产效果明显;不同种植密度与施肥量对马铃薯产量影响的配套栽培试验表明:种植密度应掌握在4500-5000N/#为宜,适宜种植规格为40cm×26-28cm.基肥用量控制在三元硫酸钾复合肥55kg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8.
在全世界所有的粮食作物中.马铃薯是仅次于玉米、水稻和小麦的第四大作物。全球每年种植面积1900万hm^2左右。2001年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达472万hm^2,约占世界总面积的25%。但是中国马铃薯现平均单产只有l4t/hm^2左右.低于世界马铃薯平均单产16t/hm^2与荷兰等发达国家45t/hm^2差距更大。造成单产不高的主要原因,一是种薯生产体系不健全、种薯质量差;二是耕作栽培管理原始粗放;二是投入严重不足;四是新品种新技术普及利用率低等。提高马铃薯栽培技术水平是提高马铃薯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下面将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9.
陕北地区是全国马铃薯优生区,但以种植晚熟品种为主,鲜薯大多数于9月中、下旬上市。本文通过早、中熟菜用马铃薯增密度栽培技术研究,集成了夏马铃薯宽垄双带增密栽培技术,种植密度增加25%~30%,单产水平明显提高。该项技术要点包括播前准备、种薯处理、播种规格、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地膜回收。在榆林市利用该技术种植马铃薯,净收入达到6.71万元/hm2,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低海拔地区脱毒马铃薯栽培密度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进行了海拔300m地区马铃薯的适宜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脱毒马铃薯的产量有较大影响,在品种和施肥水平相同的条件下,以种植7.5万穴/hm2的经济性状和经济效益最好,单产最高,达22849.5kg/hm2,收益达17482.5元/hm2,分别比4.5万、6万、9万、10.5万穴/hm2增加产值6945、4216.5、2181、8553元/hm2。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自实施脱毒马铃薯高产示范工程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以来,全省马铃薯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通过项目推广的高产栽培技术,使马铃薯单产水平提高、种植效益增加、脱毒种薯的普及率提高。2003年,项目面积由2002年的3.33万hm^2增加到6.67万hm^2。  相似文献   

12.
采用马铃薯稻草包芯栽培技术和水稻-马铃薯水旱轮作方式,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产量、商品薯率、大薯率的影响,及对稻田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稻草包芯栽培的马铃薯产量均比不包芯的增产,以30 cm×20 cm株行距种植马铃薯产量及商品薯率最高;稻草包芯种植马铃薯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但对土壤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土壤酸碱度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马铃薯会-2号为研究材料,探索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其产量和结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会-2号以密度6万株/hm2为最佳,平均单产达34 300 kg/hm2,比4.5万株/hm2和8.25万株/hm2的处理分别增产47.0%和24.1%,差异达0.01极显著水平;大薯率最高,为25.8%。会-2号在桐梓县以6万株/hm2种植既能获得高产,又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14.
据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统计,2006年云南省红薯种植面积10.13万hm^2,总产169.60万t,单产16.8t/hm^2,单产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5t/hm^2。如果经过努力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马铃薯单产已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在宁南山区全膜覆盖栽培条件下,以晋薯7号脱毒种薯为供试材料,研究种植密度3.75万~7.50万株/hm2下的产量,以7 500株/hm2为1个处理梯度。结果表明:密度在6.0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为30 366.7 kg/hm2,较密度3.75万株/hm2增产30.1%,增产效果显著。因此在高产栽培管理水平条件下,最佳种植密度增加到6.00万株/hm2,对于提高马铃薯单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加工型马铃薯原原种扩繁的种植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加工型马铃薯泉引1号脱毒原原种为材料,按6个密度进行种植试验(行距均为50cm,株距分别为ll、12.5、14.0、16.0、18.5和22.0cm)。结果表明,在闽南泉州的自然条件下,泉引1号种薯产量和单个块茎平均重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单位面积块茎数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对植株地上部鲜重和叶面积指数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较高密度群体具有发育快、生长旺的特点。在本试验中,株距为11.0cm(每公顷15.0万株)和12.5cm(每公顷13.5万株)时.虽可获得更多的块茎数,但其叶面积增长过快,相互遮荫,光合效率降低,产量低下.小薯比例增多;株距为14.0cm(每公顷12.0万株)和16.0cm(每公顷10.5万株)时,可获得较高的块茎产量,同时.由于株距为14.0cm处理的块茎数目明显多于后者,因此,它是泉引1号原原种扩繁的适宜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7.
景东县冬季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3.8万亩,总产7.0万t,总产值达1.4亿元。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单产水平也不断提高。2015年冬季,有的农户平均单产高达3.5 t、亩产值达1.1万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产业。现结合多年生产经验,总结分析当前景东县冬季马铃薯生产的有利条件及存在问题,提出景东县冬季马铃薯无公害高效集成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通过旱作区早熟马铃薯不同覆膜方式种植试验,总结出了全膜高垄单行播种技术,该技术能显著增加植株的有效茎数和单株结薯量,在保证种植密度的前提下,是提高早熟马铃薯单产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建平县是辽宁省马铃薯主产区,近几年,随着科技推广和技术培训的促动、鲜食薯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和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马铃薯种植面积稳步增加,单产水平不断提高。播种面积由2005年的20万亩,发展到现在的30万亩以上,其中一季作马铃薯播种面积25万亩左右,主要分布在建平县中北部的蹦河流域,平均单产1894千克。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不同密植规格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008~2009年的马铃薯垄畦栽培不同密植规格试验结果表明:垄畦带沟宽100~110 cm,穴距20~22 cm,行距35cm,双行种植,沟底宽30 cm,种植密度67500~69000株/hm2之间,能较好地利用土地与温光资源,有效地提高马铃薯产量,是垄畦栽培的适宜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