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郑单 17号 (郑试 2 2 1)是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最新选育的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杂交种 ,2 0 0 1年 6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郑单 17号在 1998年省区试直播组试验中 ,平均亩产4 91.8kg ,比对照种豫玉 12号增产 17.4 % ,差异极显著 ;在 1999年试验中平均亩产 5 87.5kg ,比对照种豫玉 12号增产 15 .7% ,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亩产 5 39.7kg ,比对照种豫玉 12号增产 16 .5 % ,居第 2位 ,2 0 0 0年在河南省玉米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 4 89.4kg ,比对照种豫玉 2 3号增产 10 .8%。该品种产量高、稳产性好。品质优良 ,蛋白质…  相似文献   

2.
豫麦 69号 (新麦 9号 )是新乡市农科所选育的超高产小麦新品种 ,在黄淮平原麦区推广种植面积达 60万hm2 以上 ,小面积高产纪录达 683.5kg/亩。探明其超高产栽培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规律 ,对进一步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意义重大 ,并可为超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和方法1 998~ 2 0 0 0年在河南省新乡市农科所 3号地进行超高产攻关试验。土壤为粘壤 ,含有机质1 7.32 g/kg ,全氮 1 .0 3g/kg ,P2 O51 2 .1mg/kg ,K2 O 1 0 8.4mg/kg。试验地施腐熟牛圈粪 5 0 0 0kg/亩 ,全生育期施纯氮 2 4kg/亩 ,P2 O5 1 2kg/…  相似文献   

3.
豫玉 33号 (郑单 95 8)由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 1996年育成 ,2 0 0 0年通过国家和冀、鲁、豫三省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多抗、耐密植、适应性广等特点。1 高产1997和 1998年河南省夏玉米区试平均亩产 5 5 8.0kg和 5 12 .8kg ,比对照种豫玉 12号增产 15 .1%和2 2 .4% ,均居第 1位 ;两年平均比对照种增产 18.5 %。1998年和 1999年全国夏玉米区试 (7省市 ) ,平均亩产 5 77.3kg和 5 83.9kg ,比对照种掖单 19号增产 2 8.0 %和 15 .3% ,均居第 1位 ;两年平均比对照种增产 2 1.8%。1999年河南省玉米生产试验 ,平均亩产 6 30 .2…  相似文献   

4.
钾素是小麦正常生育所必须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小麦对钾素的需要量也越来越大,补施钾肥已成为小麦高产更高产的重要措施。为探讨亩产600kg小麦产量水平钾素的增产作用,根据国家“重中之重”攻关课题组计划,于1997~1998年在本市二里头村进行了小麦施钾肥试验。1 试验设计及安排试验田为潮土二合土,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属于高水肥田块,前茬玉米,亩产500kg左右,小麦产量水平500kg/亩左右。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9.135g/kg,全氮1.35g/kg,速效磷34.5mg/…  相似文献   

5.
棉花为喜钾作物 ,钾肥对其有明显的影响 ,但随着我市耕地钾含量的下降及补钾措施的实施 ,钾肥用量不断加大。为探讨南阳砂姜黑土棉花施钾的效应及钾肥经济用量 ,特进行了试验。1 材料与方法试验设在新野县五里窑原种场 ,试验地土壤为砂姜黑土。土壤有机质含量为 1 3.3g/kg ,碱解氮为 1 5 6.4mg/kg ,速效磷 (P2 O5)为 1 1 .5mg/kg,速效钾 (K2 O)为 95mg/kg。试验共设 5个处理 (详见表 1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3次重复 ,小区面积 30m2 。供试棉花品种为苏棉 9号 ,麦棉套种 ,小麦亩产 35 0kg。供试钾肥为加拿大产氯化钾…  相似文献   

6.
风沙半干旱区地膜覆盖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半干旱区地膜覆盖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予以报道。1 试验设计试验于 1 996~ 1 997年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他本扎兰镇沙扎兰村进行。试验分为地膜覆盖和不覆盖 (CK)两个处理。排比法设计 ,行长 1 0m ,6行区 ,小区面积为 3 0m2 ,种植密度为 3 50 0株 /667m2 ,供试玉米品种为铁单 1 0号。农肥施用量为 2 50 0kg/667m2 ,随种施用磷酸二铵 1 5kg/667m2 ,氯化钾 7 5kg/667m2 ,尿素 3 5kg/667m2 。不覆膜处理的尿素 1 /3作种肥 ,2 /3作追肥。追肥时期为 6月 2 0日。2 试验结果与分析2 1 地膜覆盖对玉米生…  相似文献   

7.
有关小麦施用磁化肥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 ,但对砂姜黑土区小麦施用磁化肥研究不多。为此 ,作者于 2 0 0 0年在砂姜黑土区设置了小麦施用磁化肥增产效应试验 ,旨在为砂姜黑土区小麦科学施用磁化肥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试验设在遂平县和兴乡良种繁育场。供试土壤为砂姜黑土。土壤有机质 1 1 .2 g/kg ,碱解氮46.5mg/kg ,速效磷 1 0 .6mg/kg ,速效钾 1 0 4 .5mg/kg。试验地前茬作物为玉米 ,常年产量 5 2 5 0kg/hm2 。试验设 6个处理 :①不施肥 (对照 ) ;②施磁化肥 60 0kg/hm2 ;③施磁化肥 1 2 0 0kg/hm2 ;④施磁…  相似文献   

8.
施硅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大量试验证明 ,缺硅土壤施用硅肥水稻增产显著[1] ,但有关施硅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却鲜见报道 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初步探讨了施硅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为优质稻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试验设对照 (不施硅 )和施硅 (80mgSiO2 ·kg-1) 2个处理 ,5次重复 底肥施用量一致 ,分别为N 10 0mg·kg-1、P2 O540mg·kg-1、K2 O 80mg·kg-1 硅肥为Na2 SiO3 · 9H2 O (含SiO2 2 1 0 % ) ,作基肥一次施用 土壤采自增城市朱村 ,为花岗岩发育的水稻土 ,采样深度为 0~ 15cm ,每盆装土 13.5kg 土壤…  相似文献   

9.
夏玉米亩产900kg栽培调控技术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玉米是河南省第一大秋粮作物,95%为夏播,亩产能否超过900kg,从1996年开始,我们连续进行了3年的高产攻关研究,现将1998年即第3年的攻关实践总结如下。攻关地点设在生产条件好,机械化程度高的西滑封村,1998年初建成自动化喷灌设施,土壤肥沃,质地为粘壤土,有机质含量19.3g/kg,碱解N为132.9mg/kg,有效磷54.63mg/kg,K2O为242.78mg/kg。在1996年亩产560kg,1997年亩产759.1kg基础上,1998年选用掖单22号为攻关品种,6月5日播种,9月…  相似文献   

10.
豫花 15号 (徐 75 0 6 - 5 7×P12 )是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优质早熟高产抗病花生新品种。1997~ 1999年参加河南省麦套花生区域试验 ,1999年参加河南省花生生产试验 ;1998~ 1999年参加安徽省花生生产试验 ;1998~ 1999年参加全国 (北方区 )早熟组花生区试 ;2 0 0 0年参加全国花生生产试验。 2 0 0 0年同时通过河南省和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1 河南省花生区域试验3年 2 6点次平均 ,豫花 15号亩产荚果 312 .85kg ,亩产籽仁 2 2 2 .43kg ,分别比对照种豫花 1号 (第 3年对照种为豫花 8号 )增产…  相似文献   

11.
我市选育的突破性玉米新品种 (原代号 6913 )于 2 0 0 0年 11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系十堰市农科所于 1994年组配 ,经多年多点试验 ,均表现高产、稳产。 1996年参加全省联合鉴定试验 ,平均单产 (公顷产量 ,下同 ) 8652 3kg ,比郧单 1号增产 3 3 2 % ;  相似文献   

12.
新丰王是新乡市农科所研制的一种混合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该研究系利用同位素N15、P3 2 示踪的方法 ,研究新丰王对作物生理功能的影响及其调控效果 ,为解决夏玉米高产与倒伏的矛盾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基本情况试验于 1999年、2 0 0 0年在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试验田进行 ,土壤类型为褐土 ,pH值 7.5 ,有机质含量 11g/kg ,土壤湿度 18%。供试玉米品种为豫玉 5号。1.2 试验药剂① 8%新丰王水剂 ,由新乡市农科所配制 ;②维他灵 2号 ,由江苏省淮阴市农科所生产。1.3 试验设计与处理共设 5个处理 :①每公顷施新丰王 45 0…  相似文献   

13.
D优 6 8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高异交率优良不育系D 6 2A作母本 ,用内江市农科所培育的多恢1号作恢复系组配而成。 1997年 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于 1996年引进信阳市 ,2 0 0 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在 1996~ 1999年的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 ,D优 6 8以高产、优质、抗性好而深受豫南稻区广大群众的欢迎。1 产量高1996年固始县品种比较试验 ,亩产稻谷 5 85 .0kg ,比对照 1汕优 6 3增产 10 .5 8% ,比对照 2D优 10号增产8.33 % ;1997年扩大示范 16 .7万亩 ,平均亩产稻…  相似文献   

14.
玉米杂交种豫玉22密度与产量数学模型研究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白银市平川区进行的玉米杂交种豫玉 2 2不同密度的试验结果表明 ,密度过高、过低对于高产玉米品种豫玉 2 2均不能获得高产 ,以种植密度为 6 0 0 0 0株 /hm2 时玉米产量最高 ,为 15 810 .0kg/hm2 ;其玉米产量与种植密度的数学模型为Y =X/ (0 .0 0 0 72 2 0 .0 0 0 90 2X)。  相似文献   

15.
BB肥是近几年开发的新型掺混肥 ,是一种高科技肥料。为了加快BB肥在安阳市的推广速度 ,我们于 1 999~ 2 0 0 0年在内黄县科丰复混肥厂试验田进行了小麦施用BB肥的效果试验。施用BB肥的处理 (亩施BB肥 2 5kg)亩产439kg ,比群众习惯施肥 (碳铵 50kg/亩 +钙镁磷肥 50kg/亩 )增产 1 0 .3% ,亩穗数增加 1 .5万穗 ,穗粒数增加 1 .2粒 ,千粒重增加 0 .9g ,亩效益增加 41元。另据田间调查 ,施用BB肥的麦苗 ,苗期叶色浓绿 ,生长健壮 ;越冬期群体比群众习惯施肥增加 6.7万 ,拔节期增加 1 3.7万 ,单株分蘖增加 2 .3个。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围绕农业结构调整 ,以市场为导向 ,以增效为目的 ,我们经过几年的试验 ,在偃师市佃庄镇推广地膜小拱棚西瓜套种玉米间作蒜苗种植新模式 ,一般亩产西瓜 4 0 0 0~5 0 0 0kg ,产值 3 0 0 0~ 4 0 0 0元 ;玉米亩产 4 5 0kg以上 ,产值 5 0 0元左右 ;蒜苗亩产 2 0 0 0~ 4 0 0 0kg ,产值 15 0 0~3 0 0 0元。亩总产值 5 0 0 0元以上。其主要技术措施是 :1 栽培模式地膜小拱棚西瓜带宽 2 3 0cm ,每隔 180cm起一高垄 ,垄宽 5 0cm ,垄上种 2行西瓜 ;玉米按蒜苗带宽 14 0cm等行距种于西瓜带内 ,蒜苗种于玉米行间。2 栽培程序2 .1 西…  相似文献   

17.
试验采用2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分析方法,了玉米呼单三号不同的农艺措施组合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氮肥,磷肥的作用不大。获得亩产287.8kg的玉米产量,其栽培措施为密度3000株/亩。亩施氮肥10kg,磷肥5kg。  相似文献   

18.
玉米新品种铁单15号适宜种植密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 0 1~ 2 0 0 2年 ,对铁单 15号进行了密度试验 ,旨在确定其适宜的种植密度 ,为辽北地区铁单 15号的高产栽培提供依据。1 试验设计种植密度设 7个处理 ,3次重复 ,行长 5m ,5行区 ,行距 0 .6m ,小区面积 15m2 ,按密度调整株距 ,去边行收获中间 3行计产。2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院内试验田 ,土质棕黄壤 ,地力均匀 ,肥力中等 ,前茬大豆 ,土壤含有机质 1.5 9% ,全氮 0 .0 912 % ,速效氮 8.5 7mg/ 10 0 g土 ,全磷 1.0 5 % ,全钾 3.85 % ,速效磷 13.3mg/kg ,pH值 7。3 田间管理秋翻秋耙春起垄 ,施农家肥 30 0 0kg/ 6 6 7m2 ,玉米专用肥 5 0k…  相似文献   

19.
硅钙复混肥对玉米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报道 ,水稻施用硅肥后 ,能提高植株体内SiO2 含量 ,提高细胞壁的强度 ,进而株形挺拔、抗倒伏。小麦试验亦表明 ,施硅增加冬小麦表皮细胞壁厚度和硅化细胞数量 ,提高茎秆刚性。但到目前为止 ,关于施硅钙肥对玉米抗倒性能及产量影响的报导甚少。为此 ,我们探讨了在正常密度条件下 ,施用硅钙复混肥对玉米抗倒伏及其产量的影响 ,为科学施用硅钙肥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本项目于 1 996年布置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试验地上 ,土壤为壤质草甸土 ,其理化性质为有机质 2 8.45g/kg ,全氮 0 .0 93%,全磷 0 .8g/kg ,全钾 2 8.1 5g/…  相似文献   

20.
20 0 1年在孟州市城关镇对豫花 14号进行了超高产试验 ,试验采用地膜覆盖。虽然 2 0 0 1年严重干旱 ,但收获时实地测产 ,亩产仍高达 381.5kg ,比露地 (2 5 4 .1kg/亩 )增产 12 7.4kg/亩。按 2 0 0 1年市场价 2 .1元 /kg计算 ,每亩可增收 2 6 7.5 4元 ,扣除地膜 5 0元 /亩 ,除草剂 10元 /亩 ,亩净增收 2 0 0元 ,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地膜覆盖栽培与露地栽培相比 ,不仅产量大幅度提高 ,单株结果数和双仁果数显著增加 ,且饱果率也增加 ,秕果数、烂果数大大降低。现将高产栽培技术介绍于下。1 深耕细耙 ,精细整地一般耕深 30cm ,用 1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