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采用局部多项式方法作为非线性模型拟合工具进行建模分析,比较了接装纸激光、静电两种打孔方式对焦油、烟气烟碱、总粒相物、烟气水分、一氧化碳等卷烟烟气成分释放量的影响,研究了两种打孔方式下不同透气度与卷烟烟气成分释放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激光打孔的接装纸透气度稳定性优于静电打孔,激光打孔的透气度在150~300 CU,烟气成分处于相对较低的释放量范围,且变化稳定.  相似文献   

2.
通过均匀设计安排试验,采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释放量与卷烟材料参数的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了主效应、单因素效应、双因素交互作用、边际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各卷烟材料参数对苯酚释放量影响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滤嘴添加剂B滤嘴添加剂A滤嘴丝端丝束规格卷烟纸透气度=接装纸透气度成型纸透气度滤嘴嘴端丝束规格,其中滤嘴嘴端丝束规格的贡献率为0,表明滤嘴嘴端丝束规格对苯酚释放量影响不显著。两两交互作用较强的有卷烟纸透气度和成型纸透气度、卷烟纸透气度和滤嘴添加剂A、成型纸透气度和滤嘴添加剂B、滤嘴丝端丝束规格和滤嘴添加剂B、滤嘴添加剂A和滤嘴添加剂B;卷烟纸透气度、接装纸透气度、成型纸透气度、滤嘴丝端丝束规格与苯酚释放量呈负相关,适当提高这些参数的水平有利于降低苯酚释放量;滤嘴添加剂B对苯酚释放量的影响最显著,适量的滤嘴添加剂B对降低苯酚释放量效果明显,但是过量的滤嘴添加剂B对降低苯酚释放量有反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细支卷烟主流烟气氢氰酸释放量受不同卷烟材料参数,即卷烟纸透气度(X_1)、接装纸透气度(X_2)、成型纸透气度(X_3)和滤嘴丝束规格(X_4)的影响,运用均匀设计实验制备了不同材料组合的实验卷烟样品,采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法,建立细支卷烟主流烟气氢氰酸释放量与不同材料参数的数学模型,再对模型进行主效应分析、单因素效应分析、边际效应分析,并进一步开展参数优化和实验验证,明确了以上4种卷烟材料参数对细支卷烟主流烟气中氢氰酸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4种卷烟材料对氢氰酸释放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依次为X_2X_4X_1X_3;②接装纸透气度X_2、卷烟纸透气度X_1和滤嘴丝束规格X_4的交互与细支卷烟主流烟气氢氰酸释放量呈负相关,接装纸透气度X_2的平方、成型纸透气度X_3和滤嘴丝束X_4的交互作用与细支卷烟主流烟气氢氰酸释放量呈正相关;③细支卷烟主流烟气氢氰酸释放量较低的材料参数组合为卷烟纸透气度为100 CU、接装纸透气度为800 CU、成型纸透气度为6 000 CU、滤嘴丝束规格为6.0 Y/17000;④与实验组的最低值相比,氢氰酸释放量降低了40.3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透气度水平的自透接装纸与不同无胶区宽度胶辊的组合对卷烟产品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的自透接装纸与不同无胶区宽度的胶辊进行组合试验卷制卷烟样品,并与常规的激光打孔接装纸卷烟样品进行比较,通过标准方法进行相关评价。[结果]当胶辊无胶区宽度由4 mm增加到6 mm时,卷烟总通风率增加比较明显,焦油、烟碱、CO值降低比较明显,烟香更丰满、细腻、谐调,余味更纯净舒适。[结论]自透接装纸的卷烟内在质量普遍好于激光打孔接装纸的卷烟样品。  相似文献   

5.
细支卷烟材料参数对主流烟气氨释放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主流烟气氨释放量受不同细支卷烟材料参数[卷烟纸透气度(X_1)、接装纸透气度(X_2)、成型纸透气度(X_3)、滤嘴丝束规格(X_4)]的影响规律,运用均匀设计法制备不同试验样品,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法建立模型,通过分析单因素效应和边际效应,并进行参数优化和试验验证,明确了细支卷烟4种材料参数对主流烟气氨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材料对氨释放量影响排序为:X_2X_3X_4X_1。主流烟气氨释放量较低的材料参数组合为:卷烟纸透气度为70 CU,接装纸透气度为800 CU,成型纸透气度为6 000 CU,滤嘴丝束规格为5 303.3 I。  相似文献   

6.
为使接装纸透气度及滤嘴通风率在指标范围内保持稳定,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接装纸涂胶量对接装纸透气度及滤嘴通风率的影响,以及接装纸涂胶量随接装机运转速度和接装纸包角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1接装纸涂胶量对接装纸透气度及滤嘴通风率的影响显著;2接装纸涂胶量随接装机运转速度的提高而减少;3接装纸涂胶量随接装纸包角的增大而增加。并建立了接装纸涂胶量与接装机运转速度和接装纸涂胶量与接装纸包角之间的函数关系,经过分析计算得到了接装纸包角与接装机运行速度的数学模型。当接装机运转速度发生变化时,该模型可通过调节接装纸包角使接装纸涂胶量保持稳定,进而使接装纸透气度及滤嘴通风率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7.
卷烟包装材料中荧光增白剂的UPLC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卷烟滤嘴接装纸、成型纸中荧光增白剂ABP、VBL检测的UPLC方法。样品采用N,N-二甲基甲酰胺超声提取30 min,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50 mm×2.1 mm,1.7μm)色谱柱分离,用乙腈/水(V/V=20∶80,流速0.3 m L/min)混合液洗脱,荧光检测器检测。该法前处理简单,回收率高,精密度好,适用于卷烟滤嘴成型纸和接装纸荧光增白剂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卷烟辅材接装纸透气度变化对不同规格卷烟感官质量和烟气化学成分的影响,以相同烟丝制备的不同接装纸透气度的常规、中支及细支卷烟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接装纸透气度变化对3种规格卷烟的物理指标、感官质量、烟气指标、烟气化学成分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1)接装纸透气度同卷烟吸阻呈线性负相关关系,同卷烟的总通风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影响程度均随烟支圆周的降低而变大;2)接装纸透气度对常规和中支的感官影响均比细支卷烟显著,随接装纸透气度增加,常规和中支的感官质量总分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对于细支烟,感官质量总分呈先上升又略有下降的趋势;3)接装纸透气度与卷烟的单口焦油、单口CO及单口烟碱释放量均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对单口焦油、单口CO的影响程度常规及中支大于细支卷烟,对单口烟碱的影响程度中支及细支大于常规卷烟;4)每克烟丝所释放的烟气化学成分,总量上由大到小为中支卷烟,细支卷烟,常规卷烟.其中,酮类、醛类质量分数细支明显高于常规及中支,酚类质量分数细支明显低于常规及中支,烯类、酯类、呋喃类及醇类质量分数细支与中支卷烟相当,高于常规,氮杂环类、酸类质量分数细支与常规相当,低于中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532 nm激光选育高维生素C白菜的可行性.[方法]以白菜为实验材料,采用不同功率密度(2、6、10、14和20 mW/mm2)和不同辐照时间(1、2、3、4和5 min)的Nd:YAG倍频激光对白菜种子胚进行辐照,研究激光作用方式对白菜幼苗功能叶片面积、叶绿素和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功能叶片面积的测定:培养10 d时,取每颗白菜上最大的叶片,利用复印称重法对其面积进行测定,即将白菜叶片用激光复印机复印,沿叶片边缘剪下,准确称量其质量;用直径1.46cm的打孔器打50个纸圆片,算出单位面积纸张的质量(g/cm2),计算后得出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每组取白菜叶片10 g,以2 ml磷酸缓冲溶液(50 mmoL/L,pH≈6.8)将其研磨成均质.吸取上清液40μl,注入1.5 ml的Eppendorf管中,再加入960μl的无水乙醇,置于4℃黑暗条件下30 min,然后于4℃下以1 000 r/min离心15 min.以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做空白对照,利用U-2800分光光度计(日立)分别测定待测液的A665和A649,由叶绿素总量=6.10×A665+20.04×649来计算其含量.Vc含量的测定:利用库仑滴定法测定Vc含量,即在预电解后的电解池中准确加入2.0 ml样品溶液,开动搅拌器,按下库仑仪工作键进行10 mA恒电流电解,滴定终点时指示灯亮,记录电解所消耗电量,通过法拉第定律计算Vc含量.[结果]激光辐照功率为2~20 mW/mm2时,功能叶片面积和叶绿素含量与激光辐照功率、作用时间有关.适当辐照功率、短时间激光处理白菜种子对功能叶片面积表现为刺激效应,当较高功率密度激光辐照时间超过一定阈值(为4 min)时,激光处理表现出抑制效应.短时间激光处理白菜种子对叶绿紊含量表现为刺激效应,当激光辐照时间超过一定阈值(5 min)时,激光处理表现出抑制效应,其中以14 mW/mm2激光预处理白菜种子1 min的效果最佳.激光辐照功率密度为2~10 mW/mm2时,白菜Vc含量随辐照时间增加而增加;辐照功率密度为14和20 mW/mm2时,白菜Vc含量与辐照时间呈正态分布,白菜Vc含量与激光辐照能量呈正态分布.其中以2.8 J(20 mW/mm2,3 min)激光预处理白菜种子效果最佳.当辐照剂量超过一定阈值即3.8 J(20 mW/mm2,4 min)时,激光处理表现出抑制效应.[结论]适当辐照剂量的532nm激光辐照白菜种子胚,可显著提高其幼苗维生素C含量.  相似文献   

10.
李海锋  汤德芳  王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4022-14024,14027
[目的]为中式低焦油卷烟设计中应用沟槽滤嘴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研究不同透气度接装纸和不同吸阻沟槽滤棒对常规烟气成分、卷烟危害性评价指数的影响。[结果]尽管随着沟槽滤嘴中接装纸透气度或沟槽滤棒吸阻的增加,常规烟气成分、卷烟危害性评价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但对卷烟危害性评价指数中7种物质释放量的影响作用却有明显的异同。[结论]通过打孔接装纸和沟槽滤棒的配伍性,可以全面有效降低卷烟危害性评价指数中的7种物质,实现沟槽滤嘴在中式低焦油卷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东北黑土实施深松结合秸秆还田对土壤孔隙结构影响的研究缺乏明确性结论,为此开展本研究,旨在研究深松结合秸秆还田对黑土结构的影响机制,为合理耕层创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在东北典型黑土区——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开展的5年田间定位试验为平台,设置农民常规耕作(FP)、单独深松25 cm(T2)、深松25 cm结合秸秆还田(T3)和深松35 cm结合秸秆还田(T4)等处理,采用CT扫描技术开展土壤孔隙结构可视化和定量化研究,并结合田间持水量和容重等指标,探究深松结合秸秆还田对黑土孔隙结构的影响。【结果】通过土壤孔隙二维和三维图像可以清晰看出,各处理0—20 cm土层孔隙分布均明显少于20—40 cm土层,深松结合秸秆还田(T3、T4)的孔隙分布明显多于FP,增加了结构更为复杂的大孔隙。定量化分析表明,相较于FP,单独深松25 cm(T2)显著提高20—30 cm土层总孔隙度103.0%(P<0.05),主要通过显著提高小孔隙(孔隙直径d≤0.50 mm)孔隙度91.3%和中孔隙(0.50 mm相似文献   

12.
以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为实验材料,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中蜂雄蜂封盖气孔形成过程和不同封盖结构,利用全自动数字式物透气量仪测定不同封盖透气性。结果表明:中蜂雄蜂封盖第7天,已形成气孔结构,直径0.4~0.5 mm;中蜂雄蜂封盖透气性显著低于中蜂工蜂、意蜂工蜂和雄蜂、封盖,并且中蜂雄蜂封盖质地结构紧密。人工封盖中蜂雄蜂气孔实验表明:中蜂雄蜂封盖气孔对雄蜂发育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序列图像的土壤孔隙网络模型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土壤序列数字图像基础上,利用3S图像分析技术进行预处理,结合形态学网络模型理论和孔隙拓扑结构,实现了孔隙网络模型的构建。模型确定了适合描述土壤孔隙空间拓扑特征的网络模型数据结构,研究了提高序列数字图像垂直方向分辨率的关键算法,以及切片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像元的连通判断问题。此模型是孔隙结构特征的直接映射,再现了孔隙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14.
巴旦杏核壳活性炭表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疆地区盛产的巴旦杏核壳为原料,采用微波辐照磷酸法制备了巴旦杏核壳活性炭,使用物理吸附仪、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方法研究了其性能。结果表明:巴旦杏核壳活性炭经热解、活化后,残留有机官能基团,活性炭晶型均以非晶态为主。巴旦杏核壳活性炭表面分布着大量孔洞,且孔洞以为微孔为主,BET比表面积达418.2 m2/g,总孔容达0.366 cm3/g,亚甲基蓝吸附值达231.5 mg/g。  相似文献   

15.
长22油层组属于研究程度相对较低的层位,主要通过对储层物性及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来全面分析该区的主力层,了解该地区的总体特征,从而得出研究区主力层主要表现为高孔低渗的特点,砂岩储层喉道以细喉和微细喉型为主,为寻找油气储备做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半经验半理论的Priestly-Taylor模型(PT)估算蒸散发(ET)时,主要依赖于精确确定该模型系数α在特定研究区内的适宜值,本研究就该模型系数α的适用性进行了本地化研究,以便更准确地估算干旱半干旱区的蒸散发。方法在中国西北干旱地区毛乌素沙地的一个生长季内,采用涡度协方差技术并结合气象数据信息,监测研究区典型油蒿灌丛地的水、热交换传输过程,以分析PT模型系数α的季节变化特征并确定其本地化估算参考值。结果在季节变化过程中,实际PT模型系数α整体变化较明显,展叶期内α系数呈单峰型变化趋势,完全展叶期和叶变色期内的α系数变化不明显;日均α系数最大值为0.66,最小值为0.03,全生长季α系数均值为0.23。油蒿生长季内α系数与冠层导度和饱和水汽压差呈对数正相关;土壤含水量(30 cm处)以及叶面积指数与α系数均为正相关关系。在季节变化过程中,PT模型常规系数α=1.26确定的蒸散量(ET1.26)估算值以及根据逐日温度和2 m高度处风速资料计算的PT模型系数α=0.50确定的蒸散量(ET0.50)估算值均显著大于实测蒸散发。改进的PT模型系数的本地化推荐适宜值为0.23,并且通过修正后的PT模型估算ET与实测值之间存在较好的一致性,线性斜率为0.72,R2为0.57。结论因此,修正的PT模型显著提高干旱半干旱区植被蒸散发估算精度,为区域植被水文过程模型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