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柑橘是上海主要地产果品之一,其风味可口、营养丰富。为减少上海地产柑橘因采后贮藏不当造成的损失,现结合上海柑橘的生物生态学特点,从贮藏准备、采摘时间与方式、防腐、预贮、包装及贮藏保鲜等方面,介绍了上海地产柑橘采后贮藏保鲜技术要点,以期为上海地产柑橘采后保鲜处理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湖南省是柑橘大省,每年柑橘产量有500多万吨,但目前具有储存保鲜能力的设施储量只有50万吨,不到四分之一。柑橘采后贮藏和粗加工能力还比较薄弱,柑橘主产区由于产地初加工设施简陋、方法原始、工艺落后,大量的产后损失,不仅严重侵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础,也给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带来较大  相似文献   

3.
多数橘农认为柑橘保鲜是采后的事.很少考虑采前因素。实际上采前因素对柑橘保鲜起着重要作用?如果采前因素不利于柑橘保鲜,不管采后管理措施如何周到,都可能因“先天不足”而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采前采取一些有利于提高果实耐贮性的措施,则采后保鲜措施的效果会有明显的提高。故柑橘保鲜要从橘园开始。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2017,(5)
<正>加强蔬菜采后的贮藏保鲜和加工,对保持蔬菜新鲜度,调剂供应,促进菜农增收等具有重要意义。其贮藏保鲜和加工要点如下。1.预冷蔬菜保鲜需要适宜的低温环境,其采后产品高于适宜保鲜温度的热量称为"田间热",预冷就是将新采收的蔬菜在运输、贮藏、加工前,迅速除去田间热的过程,也是为蔬菜采后保鲜创造良好温度环境的第一步。常用预冷方式有三种。(1)水预冷用水冲、水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甘蓝蔬菜采后贮藏情况及影响甘蓝类蔬菜保鲜贮藏的因素,并提出减少蔬菜损失的方法,以期指导菜农采后保鲜贮藏。  相似文献   

6.
柑橘贮藏期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艳 《农技服务》2009,26(1):79-80
分析了柑橘贮藏期发生的侵染性病害的症状及发生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法,以指导广大果农做好柑橘采后的贮藏保鲜工作。  相似文献   

7.
叶菜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菜因叶表面积大、含水量高、组织脆嫩等特点而难于贮藏,在运输过程中常因保鲜问题造成较大损失。就目前叶菜的保鲜技术进行了综述,包括采前药剂浸种、叶面喷洒保鲜剂以及采后简易贮藏保鲜、低温保鲜、保鲜剂保鲜、磁场贮藏保鲜、气调保鲜、减压贮藏保鲜等,以期为叶菜贮运人员的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并对叶菜保鲜技术进一步的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柑橘采后储存和运输方法不当容易失水、干瘪,受到真菌侵染而腐烂,严重影响果品的质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柑橘采后保鲜采用的的方法,以期为柑橘的贮藏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及联合处理法。其中物理方法成本较高;采取化学药剂防治柑橘霉菌病害有危害人体健康的隐患及污染环境等问题;而生物防治高效无污染,其中采用拮抗菌处理是研究的热点,但目前还存在处理效果不稳定等问题。单独一种保鲜技术往往存在不足,不能同时满足防腐、保质从而延长货架期的需求,因此采用联合处理的方式将成为未来柑橘保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土壤酸化板结的形成及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昌处于长江三峡,典型的河谷地貌,种植作物有玉米、蔬菜和柑橘,由其最适宜柑桔栽培,宜昌有柑桔种子——宜昌橙,近几十年以来宜昌土壤不断受到不良耕作习惯的影响,土地质量严重下降,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病害难防治。增加管理难度,柑农特别头疼。  相似文献   

10.
猕猴桃因其独特口感及富含维生素C等特点,越发受到消费者所喜爱。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同时猕猴桃采后配套设施的缺失,使得果贱伤农事件频频发生。气调保鲜贮藏是指通过对贮藏环境中O_2与CO_2的比例进行调节以实现保持果蔬品质、延长果蔬贮藏保鲜期的目,本文通过对猕猴桃采后气调保鲜贮藏技术分类、气调保鲜技术分析、气调保鲜技术注意事项和采用气调保鲜贮藏技术的优势方面来介绍气调保鲜贮藏技术在猕猴桃中的运用,以期为猕猴桃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荔枝保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存在收获时间短、采后果皮褐变严重、耐贮运性差等特点,对荔枝的生产与销售极为不利。因此,掌握荔枝采后的生理变化规律,探索荔枝的贮藏保鲜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文章主要从荔枝的结构、采后生理特性、果皮褐变等方面综述荔枝保鲜机理的研究进展,分析目前比较常用的荔枝贮藏保鲜技术,总结荔枝保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荔枝保鲜研究的方向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玉林市水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资源布局、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3方面分析了玉林市水果生产现状,针对目前玉林市水果生产中存在的区域布局不够合理、果品采后处理及贮藏保鲜加工滞后、果业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产业化程度低、果农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提出强化宏观调控,健全管理体系,完善扶持政策,加快新老品种更替,提高科技含量及创果品名牌效应等对策,以促进玉林市水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蜡液处理对天草常温贮藏果实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的影响,为天草果实采后的科学贮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天草果实为试验材料,经2% SOPP处理5~8 min后,分别采用Decco Fruitshine 402F(简称402F)、FMC890和自备蜡进行蜡液处理,以未涂蜡果实作空白对照,常温贮藏,并对各处理果实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天草果实常温贮藏前期,各处理果实亮度无显著差异,贮藏后期蜡液处理却显著高于空白对照,且402F、FMC890可明显提高果实亮度;蜡液处理能显著减少果实贮藏过程中水分的散失,以自备蜡最佳,但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蜡液处理与空白对照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在整个常温贮藏期间,无论是蜡液处理还是空白对照处理,果实硬度、果实可溶性同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各处理贮藏34 d后果实腐烂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自备蜡与其他两种蜡液(402F和FMC890)相比,对减少天草果实失重和保持果实新鲜度效果较好,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相近,但在提高果实亮度方面仍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生姜大蒜提取物复合保鲜剂对红橘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228-6230
[目的]为了开发红橘贮藏保鲜的新途径。[方法]以红橘为原料,按壳聚糖8种浓度添加或不添加生姜大蒜提取物构成涂膜液的8个处理,研究了室温条件下不同配比的壳聚糖与生姜大蒜提取物的复配涂膜液对果实的保鲜效果。[结果]处理3(1.5%壳聚糖添加生姜大蒜提取物)其50d腐烂率最低,为5.9%;贮藏期间果实失重率抑制以处理3和4(1.5%和2%壳聚糖分别添加生姜大蒜提取物)与处理7和8(1.5%和2%壳聚糖分别不添加生姜大蒜提取物)的效果较为明显,分别为11.1%、11.3%、12%和10.9%;果实总酸含量、Vc含量影响最小的是处理3。[结论]处理3对果实涂膜保鲜效果最好,该处理显著的抑制了果实腐烂率和失重率的上升,延缓了果实总酸和Vc含量的下降,且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各组处理。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保鲜处理方法结合不同贮藏堆放方式对中熟温州蜜柑尾张果实的防腐保鲜效果。对贮藏30、45、60 d的果实失重率、腐烂率及果实品质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贮藏后60 d,采用木箱装果并覆盖透气膜的贮藏方式的保鲜效果较好,中熟温州蜜柑尾张的腐烂率可控制在1.2%~1.5%,保鲜效果显著优于地面堆放加覆盖聚乙烯膜处理(5.5%~9.5%)。  相似文献   

16.
柑橘果实粒化过程中木质素生物合成与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果实粒化是成熟期以及贮藏期容易发生的一种生理性病害。木质素的积累与柑橘粒化的形成密切相关,汁胞木质化作为柑橘果实粒化过程中最明显的现象之一,备受果树研究者们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本文以木质素的生物合成及其调控方式作为研究柑橘果实汁胞粒化的切入点,对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以及相关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木质素合成途径调控柑橘果实粒化形成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柑橘果实粒化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酵母菌防治果蔬采后病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柑橘果品安全(无毒)防腐保鲜是国内外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人体的健康及果品贸易、柑橘产业和农业经济的发展。阐述了国内外利用微生物拮抗菌对果蔬采后病害的防治的研究成果,分析了酵母菌在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枇杷的采后贮藏和运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五星"枇杷为试材,用浓度为0.1、0.3、0.5 g/L水杨酸(SA)溶液浸泡枇杷果实20 min后进行冷藏,研究SA处理对枇杷果实冷藏期品质的影响。[结果]与清水处理(对照)相比,0.1 g/L SA处理可明显抑制枇杷果实的腐烂,降低失重率,维持较高的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Vc的含量,从而提高枇杷果实贮藏期品质、延长贮藏期;而0.3、0.5 g/L SA处理能增加枇杷果肉冷藏期的硬度,但对其他生理指标的影响不明显。[结论]该研究对研究枇杷的保鲜贮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不同贮藏方式对新疆梨枣采后生理和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鲜枣极不耐贮,研究不同贮藏方式对新疆梨枣(Zizyphus jujuba Mill.)采后生理和贮藏效果的影响,为其贮藏保鲜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7种不同贮藏方式的处理,分析了新疆梨枣贮期腐烂率、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等10个生理和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预冷和温度直接影响梨枣的贮藏效果:及时预冷处理和冷藏环境(0℃)能有效抑制梨枣的腐烂发生、呼吸、乙烯释放、总酸含量下降、SSC含量减少和转红速率,有利于维持果肉细胞膜透性、硬度和可食率,贮藏效果好;而其它的推迟预冷处理与常温环境的梨枣生理代谢水平活跃,品质下降较快,贮藏效果差.[结论]梨枣贮藏时首先应及时预冷,预冷后冷藏在较低的温度环境才能获得较好的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仲丁胺是国家在1987年批准使用于果蔬的保鲜剂。仲丁胺衍生物在柑桔贮藏上的系统应用是我国近十年新兴的一项柑桔保鲜技术,现已普遍应用。其效果比2,4—D加多菌灵或托布津的常规处理好,处理后的果蔬食用安全,尤其在成熟中期采收的红桔和成熟晚期采收的甜橙效果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