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不同兼业水平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明艳  陈利根  马贤磊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0):185-188,191
分析了不同兼业水平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特征和规律,并利用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对2005年江西省农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兼业水平对农户土地利用方式和行为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兼业水平的提高,土地经营规模呈下降趋势;兼业水平高的农户往往投入较多的雇工或使用机械,兼业水平低的农户则倾向租入土地;一定水平的兼业化有助于农户优化家庭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但兼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则会降低土地利用效率,而兼业化对土地资源的长期生产能力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在郊区或城区从事非农兼业活动越来越普遍。根据兼业程度的不同,将传统农户划分为纯农户、一兼农户、二兼农户和非农户,对江苏省内3个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市县进行调研,研究农户兼业是否对土地利用行为有显著影响,以及此现象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地区间的差异。调研结果表明:农户兼业在江苏省普遍存在,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兼业水平越高;江苏省农户兼业对土地利用行为有显著性影响;农户兼业的选择对于其在土地上的资金投入、劳动投入、肥料投入、以及土地经营规模等方面有显著性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农户兼业结构的优化、对土地利用行为的积极导向和实现土地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3.
选取典型移民示范区宁夏永宁县闽宁镇为研究区域,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在划分农户生计方式的基础上对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的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地利用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的土地利用方式与用地效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纯农户种植结构单一,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非农户种植结构单一,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兼业户的种植结构最为复杂。兼业户和非农户的土地利用效率高于纯农户。比较3种土地利用方式,纯农户所获得的收益最高。农业兼业化现象,使得农户对农业的投入减少和农业管理弱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在由传统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农户兼业现象随之出现并逐渐深化,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保持下去。因此,农户兼业这一普遍的经济形态必定对农村的资源配置产生影响;以兼业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为切入点,在农户的微观层面上,理论分析了兼业所引发的配置效应、兼业效应以及投资效应,并用实证方法对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土地流转的配置效应和农业劳动力减少的兼业效应大体上得到验证,但是兼业所增加的收入并未能提高兼业农户的农业生产性投资,即投资效应不明显;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兼业收入也没有用于建房。最后,预期了兼业收入的可能投向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农户兼业水平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芳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3):2801-2806
随着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户兼业水平逐渐提升;与此同时,严重的水土流失与地力衰退加剧了人地关系的矛盾。因此,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关系到农业的健康发展与国家的粮食安全。利用计量经济学工具分析了土地利用的诸多形态,如土地的抛荒与粗放经营、木本植物与多年生作物的种植、季节性作物的种植、保持灌溉和排涝沟渠的畅通、农家肥比重和建沼气池等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农户兼业水平对其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农户兼业水平对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双重效应,既有助于克服水土保持的资金约束,又因兼业导致农户对农业的依赖性降低而减弱了对水土保持投资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人力与机械投入对农户经营规模决策意愿的综合影响,基于江西省1 080户水稻种植户调研数据,用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检验了不同兼业程度下机械化投入给水稻种植农户规模决策意愿带来的差异化影响。结果表明:1)稻农兼业对农户扩大经营规模意愿呈消极影响;2)就兼业程度较低的纯农户和一兼农户来看,机械化生产程度越高越倾向于扩大经营规模;3)相反,二兼农户和非农户等兼业程度较高的农户并不倾向于提高机械化投入来维持或扩大现有水稻生产经营规模,且二兼农户的不种倾向行为表现显著。因此,健全社会化机械生产服务体系,鼓励小农扩大经营规模、深化农业分工的同时,注重合理引导兼业程度高农户退出土地经营权和水稻经营,是我国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7.
分析土地产权稳定性对农户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以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的常熟市、奉贤区、江都市和阜南县为例,利用807份农户调查问卷,选取区域差异、农户家庭区位、户主基本状况、农户家庭特征、土地资源禀赋、土地产权稳定性等因素,采用二元Logit模型,构建农户土地利用变化影响模型。结果表明:1)地区、户主年龄、土地经营面积对农户土地利用变化影响显著;2)土地利用变化可能性随经济发展水平递增,经济相对发达的奉贤区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阜南县的5.5倍;3)户主年龄增加会减小农户土地利用变化可能性,年龄每增加1岁,土地利用变化发生率减少3.1%;4)农户土地利用变化可能性随农户土地经营面积的增大而减小,经营面积每增加1 hm2,土地利用变化发生率减少68.7%;5)土地产权稳定性对土地利用变化有一定影响,土地产权越不稳定,土地利用变化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8.
农户兼业是社会发展及农业现代化的产物之一。发达国家率先出现农户兼业现象,虽然其国情和具体发展历程各异,但其中仍有共性经验可以总结,即正视农户兼业的积极影响、制定相应的农业发展政策、发挥农户兼业的经济社会改善功能。当下我国农户兼业,加强农业技术投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重视农户教育培训,提升兼业农户素质;适度调整土地政策...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欠发达地区农户兼业对土地转出的影响,基于云南省的调研数据,利用Logit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欠发达地区农户兼业对土地转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以村级平均受教育水平作为工具变量,通过IVProbit模型和2SLS模型控制了内生性问题。结果表明:单一的认为农户兼业促进或抑制土地流转是欠妥的,事实是农户流转土地与其兼业程度有关;不同兼业类型的农户选择转出土地的概率存在显著差异,Ⅰ兼农户转出土地的概率显著低于纯农户,而Ⅱ兼农户与非农户选择转出土地的概率更高;农户转出土地面积比重与农户兼业程度呈现U型曲线关系。基于此,欠发达地区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时可以通过出台相应的引导性政策,充分发挥兼业农户内在土地转出需求的作用,促使欠发达地区广泛且分散的兼业小农自发的转出手中的土地。  相似文献   

10.
基于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利用科左后旗农牧户的调研数据,研究农牧交错区农牧户生计策略与土地利用状况。结果表明:1)农业依旧是当地最主要的生计来源,农户生计与土地利用状况与区域自然环境有密切联系,水土条件差、蒙族聚集的区域,农户生计以种养结合为主,土地利用的投入集约度偏低;而土壤条件好,降雨充沛的区域,农户生计以种植为主,土地利用投入集约度明显较高。2)不同自然条件下的农户家庭生计策略选择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趋同,表现为农户的土地投入集约度随种植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的升高有明显变大的趋势。3)农户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开垦行为,这种行为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区域表现的更加显著。基于以上分析,以减少农户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提高生计水平为目标,采取分区、分对象的手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主要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农村地区推进水环境友好型的土地利用模式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以沙颍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访谈农户调研获得210份调查问卷,分析农户土地利用的投入行为和种植行为特征,并从农户家庭因素、农业经济因素、环境意识和政策认知因素中选取变量,分别构建农户土地利用的投入行为和种植行为模型,分析各因素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影响。【结果】农户土地利用的投入行为特征表现为农业生产劳动力人数减少、投入农业生产时间缩短、生产资金投入增加。农户学历、农作物总产量、农业收入、土地流转状况与其对土地的劳动力投入负相关;农业劳动时间和耕地质量与其对土地的劳动力投入正相关,耕地面积、家庭总收入、农业收入及其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与其对土地的劳动力和资金投入均正相关。农户土地种植行为特征表现为种植规模有限、种植作物种类以粮食作物为主、土地利用强度大。户主年龄、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收入、粮食作物产量和价格对农户选择种植粮食作物有正影响;户主学历、农业劳动力数量、油料作物产量、农业是否污染水环境对农户选择种植油料作物有负影响;蔬果作物产量和价格对农户选择种植蔬果作物有正影响。【结论】在耕地面积和劳动力数量有限、农业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的现实条件下,农业经济因素对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影响最大,其次是农户家庭因素,环境意识因素影响较小,政策认知因素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朱柏烽 《农业展望》2023,(6):112-118
探究农户兼业对农村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对促进农村地区消费市场、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8年3 778条中国农户家庭问卷调查数据(CFPS),建立基准回归实证分析农户兼业行为对家庭消费的影响,通过改变变量及进一步验证模型实证结果,分析了农户兼业行为对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户兼业行为使家庭消费水平提高,进行稳健性检验后此结论依旧成立,且家庭消费水平在不同分位点上农户兼业行为对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程度不同,呈“U”型分布。(2)农户兼业行为使家庭消费结构转变,生存型消费占比升高,享受型消费占比降低;农户兼业行为使家庭收入显著提高,提高了劳动力闲暇成本,降低了享受型消费的占比。(3)农户兼业行为对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显著性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且不显著。基于此,政府应更加重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引导农户兼业向科学化发展,助力中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农户兼业是我国转型期间一个十分重要的经济现象,本文通过分析江西省的农户兼业现状,总结了当前农户兼业的特点,并为进一步改善兼业现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因地制宜,制定差别化政策;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促进土地规模经营;逐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促进农户身份的真正转变;增加农村妇女就业机会,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为讨论当前农户兼业行为是否会阻碍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基于云南省的实地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户兼业行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兼业行为不是阻碍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其中转出土地的概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非农户、Ⅱ兼农户、Ⅰ兼农户和纯农户,转入土地的概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纯农户,Ⅰ兼农户,Ⅱ兼农户和非农户。  相似文献   

15.
农户兼业经营中国古已有之,且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现象。目前,农户兼业经营的研究多集中在农户对生产要素投入、土地流转与组织化、农业生产效率等问题的分析,缺少对农户兼业转型及其路径的探讨。未来可以对农户兼业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动力机制、转型的国际经验及制度安排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户兼业化发展,务农劳动力流失效应日趋严重,农机社会化服务急需加强。但我国户均承包的小规模经营方式以及土地肥瘦搭配的细碎化问题又阻滞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其间矛盾亟待解决。基于理性小农理论,利用江西省水稻种植户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二元Probit模型,分析农户兼业化与土地细碎化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并通过工具变量法解决农户兼业化与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用之间的内生性问题。结果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已成为大多数农户的选择,82.41%的农户在其农业生产任一环节使用了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户在收割和整地两大生产环节的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用比例分别为84.01%和59.53%。矫正内生性后,农户兼业化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采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土地细碎化负向调节农户兼业化对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用的积极影响。同时,农机社会化服务满意度、户主年龄、受教育情况、健康状况、家里到县城距离对农户采用农机社会化服务有显著的影响。据此,提出应抓住高标准农田建设机遇,降低土地细碎化程度;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农机社会化服务供需协调;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7.
以毕节试验区典型村域的150户农户2009年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喀斯特山区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农户兼业行为的动因、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农户兼业行为具有农户的兼业收入与家庭收入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兼业农户的年轻化明显、农户兼业行业的相对集中性、文化程度对农户的兼业收入影响显著、农户兼业意愿强烈等特征;信息、资金、技能、市场意识是影响农户兼业行为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农户兼业行为的优化对策和措施:加强对农户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户的文化素质;构建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户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建立农村劳动力信息库,为农户兼业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渠道;加强对农户市场意识的培育,提升其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以Logistic模型作为分析方法,以肥西县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根据非农业收入所占其家庭收入的比重,对处于不同兼业程度下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具有兼业程度差异的农户在做出流转决定的过程中,农户的年龄、兼业用工量比重和养老保险等3个因素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作用。对于纯农户来说,对相关土地流转政策的了解程度是决定他们是否希望进行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而是否参加过技能培训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Ⅰ兼、Ⅱ兼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但对于Ⅱ兼农户,其土地流转意愿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其务农经商经历的影响。通过分析关键影响因素,可以使政府在制定土地流转政策时有的放矢,更加有序地引导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深入考察民族地区农户兼业意愿及影响因素,为民族地区农户兼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重庆市石柱县进行实地调查,以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并利用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兼业影响因素。【结果】民族地区农户兼业意愿强烈,农户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规模、是否拥有专业技能、小孩能否在父母打工地入学、土地是否容易转租、兼业信息渠道和致富意愿等因素均显著影响农户兼业意愿。【建议】地方政府应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农户兼业信息网络体系等,以推动民族地区农户兼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探讨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二者之间的关系对实现农户可持续生计具有重要意义。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在分析农户生计资本分化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多分类逻辑回归模型对农户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化模拟,以揭示影响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作为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发达地区,农户生计策略类型分化为传统农业型、专业农业型、农业兼业型、非农兼业型和非农型等多种形态。2)不同生计策略类型农户的资本状况存在差异,大小顺序依次为专业农业型、非农兼业型、非农型、农业兼业型和传统农业型。其中,专业农业型农户在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非农型农户在人力资本方面具有优势,非农兼业型农户在社会资本方面表现最佳。3)多分类逻辑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家庭整体劳动能力等7个变量是影响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其中,户均家庭年收入起到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农户所拥有的生计资本状况影响着其生计策略的选择,政府可以通过对不同生计类型农户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改善其生计资本状况,以实现农户生计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