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江苏省徐州市云龙湖观察了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 L.)的营巢、产卵、孵化过程,测定了黑水鸡雏鸟阶段的几个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黑水鸡的营巢期从5月初至5月末,巢营建于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Cav.)Trin.ex Steud.]和水烛(Typha angustifolia L.)丛下部,并以芦苇和水烛茎叶织巢;巢底距离水面(10.7±5.4)cm,巢-岸距离(7.38±2.18)m,巢-敞水区距离(2.58±2.13)m;巢密度为0.25~0.40个/100 m~2;巢深(5.5±1.3)cm,巢内面积(241.4±79.6)cm~2;窝卵数(8.9±3.1)个,卵体积(20.15±2.57)cm~3,卵重(20.72±2.46)g;窝卵数与巢内面积呈正相关(r=0.678 5),窝卵数与总卵重呈正相关(r=0.941 8);孵化期为20~21 d,孵化率大于90%;各项形体指标随发育日龄而增长,其中体重增幅逐渐大于体长。由此对黑水鸡栖息地的管理和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野生资源日益枯竭,食用和药用压力巨大,亟需开展人工养殖.目前尖吻蝮的人工养殖技术还不够成熟,大多数养殖场采用半地下室饲养尖吻蝮,有关该条件下尖吻蝮的繁殖特性报道较少.为促进尖吻蝮的人工养殖,2010年4-9月,在湖南永州市对半地下室圈养的尖吻蝮成体的体型指标、窝卵数、窝卵重、卵重等繁殖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圈养尖吻蝮成年雌体产单窝柔性卵,平均窝卵数为23.0±7.8(13-37)枚(n=23);将产后雌体体重和窝卵重相加记为产前雌体体重,采用SPSS 13.0软件处理数据,设置α=0.05和α=0.01,发现产前雌体体重分别与窝卵数、窝卵重、卵重均呈显著相关性;产前雌体体长分别与窝卵数、窝卵重、卵重无显著相关性;窝卵数与卵重无显著相关性,卵重分别与卵短径、卵长径均呈显著相关性.产前体重在1000-1200g之间的雌蛇所产窝卵数和单枚卵重的数值均较大且最集中,这保证了雌体繁殖输出后代的生存优势,对尖吻蝮人工养殖挑选雌性种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2000年和2001年的4—7月,在内蒙古扎赉特旗草原,采用野外直接观测法对野生大鸨的窝卵数、营巢成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鸨种群的平均窝卵数为(2.52 0.98)枚/巢(n=53);窝卵数与产卵期值、出巢数与产卵期值、窝卵数与卵大小之间呈负相关;产卵期值与孵化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巢径与窝卵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巢的其余指标均与窝卵数呈正相关;大鸨的孵化率24.53%,营巢成功率为38.10%,雏鸟存活率为38.46%。  相似文献   

4.
冠纹柳莺的繁殖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9—2011年在山西芦芽山保护区对冠纹柳莺的繁殖习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冠纹柳莺在该区为夏候鸟,春季最早迁来日期为4月16日,最晚迁离日期为9月12日,居留期143~148 d,每年的迁徙日期相对稳定;繁殖期为5—7月,最早4月下旬开始配对筑巢,雌雄鸟共同营巢,营巢期6~7 d;5月中旬开始产卵,窝卵数4~5枚,卵产齐后第2天由雌鸟担任孵化任务,孵化期11~12 d;巢内育雏约9~10 d,巢外育雏8~9 d;孵化率为88%,成活率为93.0%。冠纹柳莺主要以昆虫为食,昆虫食物占总食物频次的97.3%,是重要的农林益鸟。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武汉人工修复湿地黑水鸡的繁殖特性,为黑水鸡的保护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2月,对武汉园博园中的黑水鸡进行系统调查,持续观察并记录黑水鸡的行为和个体数量;繁殖期测量巢特征、繁殖生态特征,并与其他繁殖种群进行对比。[结果]武汉黑水鸡繁殖期为3—10月,主要以香蒲作为筑巢植物。黑水鸡的平均孵化期为20 d,比候鸟种群长3~4 d,孵化率达97%。平均窝卵数为(6.88±1.86)枚,卵质量(20.03±1.82) g,卵长径(42.20±1.75) mm,卵短径(29.90±1.03) mm,卵体积(19.28±1.74) cm3。单样本T检验表明,武汉黑水鸡种群与其他种群的窝卵数和卵大小均没有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卵质量与卵长径、卵短径均极显著相关,且与卵短径相关系数更大。[结论]黑水鸡对武汉人工湿地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繁殖期明显长于其他种群。  相似文献   

6.
山西芦芽山保护区黑枕黄鹂繁殖习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08年在山西芦芽山保护区对黑枕黄鹂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鸟在芦芽山区为夏候乌,居留期108~112d;种群密度为0.85只/km;繁殖期5~8月,年繁殖1窝。5月下旬开始营巢,6月中旬产卵,窝卵数3~4枚,孵化期为16~17d,出壳率90%,繁殖成功率89%,巢内喂育16~17d。离巢后的幼鸟仍需亲鸟喂育5~6d,方可独立生活。  相似文献   

7.
池鹭繁殖生物学与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池鹭Ardeola bacchus约于每年4月23日到达浙江安吉西亩林场。4月底开始营巢,巢平均距地高5.36m,营巢4~5天。5月上旬开始产卵,每窝3~6枚卵,平均4.2枚。卵径为43.6×33.7mm,最大为47×37mm,最小为39×30mm。卵重18.55g(16~20.8g),隔日产卵为主,产卵期约6~9天。双亲孵卵,雌鸟孵卵时间占64.9%,雄鸟为25.1%,空巢晾卵为10%。 5月底、6月初孵出雏鸟,雏鸟均重13.84g,30~31日龄后离巢。第二窝于7月底孵出幼雏,年繁殖力3.21只/对。9月下旬迁离,居留期约152天。文中对食性、觉醒亮度、鸣叫频率和鸟粪成份进行了精确分析,探讨了池鹭种群与林业经营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2009—2011年,在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对山鹛的繁殖生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该鸟在芦芽山自然保护区为留鸟。繁殖前种群遇见率为0.12只/km,繁殖后为0.21只/km,繁殖后比繁殖前增长0.09只/km。该区山鹛的繁殖期为5—7月,最早4月下旬开始求偶配对,5月中旬开始产卵,最晚6月末至7月初产卵。最早营巢期为5月13日,营巢天数6-7 d,巢筑好后3-4 d开始产卵,日产1枚,窝卵数3-5枚,由雌雄鸟轮流抱窝孵卵,孵卵期为12-13 d。巢内育雏11-12 d后离巢,巢外育雏6-7 d,平均孵化率为80.0%,平均成活率为91.7%。食物主要以昆虫为主,占食物总频次的77.3%,是重要的森林益鸟。  相似文献   

9.
2014年3—5月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段片马垭口共找到20个白眉雀鹛鸟巢,对其繁殖生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繁殖的各个阶段均有双亲共同参与,筑巢期、孵卵期和育雏期分别为10、17 d和14 d(n=1);窝卵数为(2.64±0.93)枚(1~4枚,n=14),卵的大小为(1.67±0.08)cm×(1.28±0.05)cm(n=33),鲜卵质量为(1.47±0.13)g(n=14);在孵卵期,亲鸟每次孵卵时间为(32.07±14.72)min,每隔(14.13±13.80)min翻卵1次;每(16.11±14.14)min亲鸟喂食1次;至5月18日,20个巢中,仅1个巢幼鸟成功出飞,7个巢繁殖尚未结束,12个巢由于被蛇、小型兽类捕食等原因而导致繁殖失败,大风和降水对白眉雀鹛繁殖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2004—2006年,利用人工巢箱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次生林中对大山雀(Parus major)的窝卵数与繁殖成功的关系开展了研究。研究表明:大山雀对人工巢箱的利用率逐年减少,年份间差异显著(P〈0.05)。营巢成功率为74.3%,营巢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人为破坏和天敌占用。大山雀的窝卵数为6—14枚,平均10.2枚,常见窝卵数为10—12枚,卵质量平均为(1.47±0.12)g,卵大小平均为16.5min×12.9min。孵化期平均为(13.8±1.4)d,平均出雏率为(88.4±1.3)%,育雏期平均为(17.3±0.9)d,平均出飞率为(78.1±2.0)%。大山雀窝卵数与孵化期、出雏率、育雏期和出飞率显著正相关.大山雀繁殖成功率逐年增加,不同年份间繁殖成功率差异极显著(P〈0.01),窝卵数与繁殖成功率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和2011年3月-6月,对内蒙古达赉湖国家级保护区达赉湖西岸地区大鵟(Buteo hemilasius)的巢穴结构和巢址选择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采用野外观察和样方法定位了13个大鵟巢址,并对巢址样方的20个生态因子进行测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大鵟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进行了分析.测量显示,大鵟巢穴的基本结构特征为:外径(94.7+4.2) cm;巢高度(46.1±2.7) cm;内径(24.8±1.5)cm;巢深(14.0±+0.9)cm.生境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达赉湖西岸地区大鵟的巢集中分布在湖岸或水塘附近的悬崖,营巢点坡度为15°-45°之间的阳坡或半阳坡;隐蔽度高于20%;草本密度大于5株/m2;植被均高大于30cm;巢距悬崖上部距离2-5m;距水源l00m以内;距居民点距离大于lkm;距草原道路的距离大于0.5km;而对于物种丰富度没有特殊要求.主成分分析显示,影响大鵟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有3个,依次为:隐蔽性因子(主要包括巢址区域的植物特征和地形特征)、干扰因子和食物因子.各主成分中,相对系数绝对值最高的变量依次是:植被盖度、距居民点距离、巢的高度和距草原道路距离.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人为观察法对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东北部区域内繁殖期栗斑腹鹀(Emberiza jankowskii)栖木与巢的距离及双亲是否对栖木重复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栗斑腹鹀在不同繁殖时期内,其栖木与巢的距离具有极显著差异(F=130.265,自由度为2,P≤0.001),产卵期为(21.90±5.06)m,孵化期为(16.80±5.10)m,育雏期为(7.80±3.85)m,且双亲均有重复利用同一栖木的习性,在育雏期栖木的重复利用最高.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在一个由土著燕鸥占据的繁殖岛上,进入一种新的燕鸥定居,由此产生的种间竞争是否会改变它们的资源利用模式、巢址选择偏好和繁殖生态等。为此,我们于2019年,研究了乌屿岛粉红燕鸥,褐翅燕鸥和大凤头燕鸥的巢址选择偏好和繁殖生态,并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了新的种间竞争如何影响到它们巢址选择和繁殖生态。结果显示:(1)大凤头燕鸥占据了粉红燕鸥的巢址,迫使粉红燕鸥侵占褐翅燕鸥的巢区,出现粉红燕鸥和褐翅燕鸥最佳巢址重叠的现象;(2)在大凤头燕鸥的竞争压力下,褐翅燕鸥倾向于低密度的繁殖方式,而粉红燕鸥则偏向于高密度的繁殖方式;(3)大凤头燕鸥进入后,粉红燕鸥平均窝卵数由1.17±0.07增加到1.76±0.43,有2枚卵的巢占比由1/6增加到3/4。  相似文献   

14.
黄眉柳莺的繁殖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08的年4~10月在山西芦芽山保护区对黄眉柳莺的繁殖习性作了研究,结果表明,黄眉柳莺于每年4月下旬~5月上旬迁来本区,9月上旬迁离本区。最早产卵时间为5月下旬,日产1枚,平均窝卵数4.4枚,由雌鸟承担孵化,孵化期12d,育雏期14d。孵化率、出巢率分别为88.6%、91.2%。  相似文献   

15.
黄喉拟水龟母体大小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喉拟水龟Mauremys mutica同一种群中3种规格(小型个体783.0 g±55.2 g、中型个体991.3 g±62.3 g和大型个体1248.5 g±122.9 g)母体的繁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繁殖季节,不同规格母体的月产卵量差异较明显,其中小型母体在产卵期首月和末月产卵量所占比例相对较高;3种规格母体的平均产卵量、受精率和孵化率与母体的大小呈正相关,平均窝数与母体大小则呈负相关;窝卵数、卵重、卵宽也与母体规格呈正相关,其中窝卵数的差异极显著(P〈0.001)。在代表卵形状的卵长径与短径比值中,小规格母体产的卵略长,但差异不显著;大规格母体产的稚龟则显著大于小规格母体产的稚龟(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以大规格母体作为繁殖亲本,可以获得更多的后代。  相似文献   

16.
黑翅长脚鹬一般在我国北方繁殖,其在南方的繁殖地鲜有报道。本研究于2021年5月-6月在广东省海丰鸟类自然保护区对鸟类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黑翅长脚鹬的繁殖种群,并对其繁殖生态进行了初步观察与测量。本研究共发现80个黑翅长脚鹬巢,其中有鸟卵的为37个,黑翅长脚鹬大多将巢修筑在离开水面的滩涂芦苇中,巢距水面平均距离为49 m(0~400 m),巢址处的植被密度为9.4棵/m2,巢周围的植被密度为23.7颗/m2。巢比较简陋,巢材以无瓣海桑、芦苇为主,另有少量小木块、枯树枝、莎草科茎秆;巢外径平均为16.7 cm(14~20 cm),巢内径平均为15.6 cm(13~20 cm),巢深平均为2.9 cm(1.5~4 cm);巢外径、内径均显著大于北方的巢,而巢深没有显著差异。海丰的黑翅长脚鹬窝卵数以4枚居多,平均为3.175枚,卵的长径为42.8 mm(39.9~47.1 mm),短径为31.2 mm(29.4~32.9 mm),与北方的卵大小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Sinervo B  Licht P 《Science (New York, N.Y.)》1991,252(5010):1300-1302
Proximate constraints on egg size, number, and total clutch mass in side-blotched lizards were examined by experimentally reducing average clutch size from 4.6 eggs to one, two, and three eggs. Eggs from experimentally altered clutches were larger than those from controls, reflecting the trade-off between egg size and number. Moreover, the increased frequency of females with oviducally bound eggs or eggs that burst at oviposition suggests that egg size in clutches with very few eggs are at a functional upper size limit. These proximate constraints may also limit evolution of egg size in another group of lizards (Anolis) that only produces one-egged clutches.  相似文献   

18.
5种中药对茄二十八星瓢虫孵化、产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有效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通过孵化率试验和强迫取食试验测试黄连、黄柏、丹皮、百部、野菊花的水提取物对茄二十八星瓢虫卵的孵化、成虫产卵的影响。[结果]黄柏提取物处理的卵的孵化率为(48.7±4.7)%;野菊花和丹皮提取物的分别为(54.6±10.1)%和(61.7±24.5)%;黄连和百部提取物的分别为(89.7±4.3)%和(94.6±4.8)%。黄连提取物处理的成虫的产卵量为(89.3±7.6)粒;丹皮和野菊花提取物的分别为(106.7±12.1)和(110.3±11.2)粒;百部和黄柏提取物的分别为(154.2±9.8)和(165.3±20.3)粒。[结论]这5种中药水提取物对茄二十八星瓢虫卵的孵化、成虫产卵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黄柏水提取物对其孵化率影响最为显著,黄连水提取物对其成虫产卵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