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以江苏沿江经济带各市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土地集约度评价模型,对江苏沿江经济带各市2011-2014年土地集约度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江苏沿江经济带各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总体较好,但是两极分化较为明显,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土地集约利用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广西各市2005-2017年土地经济密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发现广西各市土地经济密度总体上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土地经济密度增长率呈先高速增长后放缓的发展趋势,在经济发展中,各市要更加注重对土地的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环长株潭城市群8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相对发展度模型探讨二者耦合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引入障碍度模型分析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各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各市之间发展差距不断扩大;(2)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性趋向优化,发展状态由失调衰退阶段进入基本协调阶段,且同步发展型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两大子系统明显得到改善;(3)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人均旅游外汇收入、每万人国际互联网户数、货物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是阻碍城市群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主要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4.
土地集约利用受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作用,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发展趋势,由此可判断各地区所处土地集约利用阶段及水平,结合资源发展潜力等因素,作为土地集约利用分区和差别化政策的依据.该研究对安徽省16个市的经济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安徽省土地集约利用发展曲线拐点发生在人均GDP 71 050元时;结合2009 ~2013年安徽省各市存量建设用地总量数据,将安徽省划分为4类土地集约利用管控区域——土地集约利用提升区、土地集约利用优化区、土地集约利用挖潜区、土地集约利用滞后区,并从土地供应数量投放、土地供应强度门槛、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城乡建设用地互动等方面提出各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差别化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评价2005~2014年土地集约利用度与城市化水平,运用系统相对状态发展模型测算两者之间的协调度,并对其进行时空维度上的差异分析。协调度测算结果显示,2008年以后圈内各市多处于协调阶段;从时间轴上看,武汉、黄石、孝感、潜江市的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水平协调度总体趋于逐年增强,但在空间格局上各市呈现不规则变化态势,不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  相似文献   

6.
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从土地利用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及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质量4个维度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2005—2012年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秩相关系数分析表明,在此期间广东省多数城市(10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度提高幅度不明显,仅广州、清远两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度显著下降;广东省各市的土地集约利用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以深圳、广州和佛山为主的珠三角地区土地利用表现以中度集约甚至高度集约的特点,而粤北和粤西的广大地区土地基本是中度粗放甚至是高度粗放利用的方式;影响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区位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广东省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利用呈现出了不同的时空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阿克苏地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动态。[方法]以阿克苏地区8县1市为研究区,从社会-经济-生态3个层面选取12项指标构建SEE模型,结合变异系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综合权重,进而研究2012—2017年阿克苏地区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动态变化,并对"社会-经济-生态"协调性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时间尺度上,阿克苏地区在2012—2017年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显著的波动上升,由2012年土地粗放利用到2017年基本都实现土地中度集约利用;空间尺度上,地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空间差异性和聚集性,其中阿克苏市土地实现高度集约利用;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水平和协调度水平2组数据的线性走势有极大的一致性,得到其Pearson相关性系数为0.664,两者相关性显著。[结论]阿克苏地区可以结合各县市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土地利用管理措施,提高社会、经济、生态三者间的协调度,进一步加强地区土地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8.
为余庆县土地集约利用与合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利用该县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九级评分体系定性与定量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各乡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余庆县各乡镇总体土地集约利用平均综合得分为0.47,总体土地集约利用处于中度利用水平;10个乡镇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均在低度利用水平以上,不存在粗放利用。其中,小腮镇土地集约利用综合得分值最高,为0.609,达到集约利用水平,其余乡镇为中度利用和低度利用水平;余庆县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受经济区位因素和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较大,东南部和位于县域中心交汇处的乡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西北部,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高的乡镇比低的乡镇地势平坦,水系密布,平坝地区占地面积多。  相似文献   

9.
以昆明市为例,结合近15年昆明市的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对昆明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增长水平进行了有关分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通过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昆明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与经济发展状况均为二阶单整序列且具有协整关系,即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短期会受到外界的扰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昆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的格兰杰原因,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却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经济增长使得土地的功能由最基础的承载功能逐步转变为资产增值功能,也就是说经济发展带来经济结构的变动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土地的利用结构及具体利用方式发生了变化,并对土地利用效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广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有助于遏止城市土地的粗放利用,实现城市土地高效、集约、可持续利用。本文以广西为例,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将广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水平划分为4个集约利用梯度区。从整体上说,广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还相对落后,应加大对城市土地的投入,努力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以江苏省启东市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高低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区位条件是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动态发展趋势总体良好,但是拥有"开发区"和"园区"的区域,其二、三产业增加值与用地增长弹性系数较其他区域低,表明其建设用地快速扩张过程中存在土地利用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12.
以耕地资源集约利用中的人地关系为依据,构建基于PSR模型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四川省实际情况,共选取15个评价指标,采用改进的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方法分析四川省21个市(州)的耕地集约利用度,并将其划分为高度集约区、中度集约区、一般集约区和不集约区。结果表明:在不同区域间,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明显差异;平原地区如成都等地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甘孜、阿坝等地较为典型,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引起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市(州)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采用PSR模型、熵值法和综合指数方法评价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是合理的,研究结果为四川省耕地集约利用提供进一步指导。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城市用地效益水平综合测度及障碍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江苏省13个市2004年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和障碍度诊断。结果表明,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整体水平较低,区域差异显著,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水平的主导障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亟待提高,区域经济障碍因子各具特色。因此,在大力发展城市经济的基础上提出了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科学规划与管理、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重视城市环境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根据1996—2008年全国统计数据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对我国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揭示变化规律和趋势,为我国制定建设用地的调整方向和利用目标提供决策依据。从建设用地利用结构、承载能力和利用效率3个方面构建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以省级尺度为评价单元,从不同评价指标出发,分析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时间和空间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8年,我国建设用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和承载能力有所提高,但利用效率存在下降趋势,同时各省份评价单项指标的集约利用幅度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我国各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总体趋势为东南沿海区高于西北内陆区,经济发达区高于经济落后区;针对不同省份,未来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应根据时空变化规律着力于不同方向。  相似文献   

15.
魏菁华  许皞  邓红蒂  左玉强  苏航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848-11851
将"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引入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采用主成份分析方法,对江苏省20个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SR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及主成份分析方法,能较好地适应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需要;江苏省国家级开发区主要受土地资源条件、土地利用程度、用地结构状况及经济效益影响,开发区所在母城经济状况及区位条件也是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不仅要注重提高土地利用的产出效益,还要特别重视土地使用面临的压力和反馈能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叶刚  王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716-8720
以辽宁省14个地级市城市建成区为研究对象,从土地投入强度、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益和土地利用可持续性4个方面选取15个评价指标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突变评价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辽宁省14个市2003~2011年的土地集约利用度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辽宁省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上是上升的,但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表现为以沈阳、盘锦、大连为中轴线向东西两侧降低,且东部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西部;②从经济区域规划来看,沿海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最高已进入一般集约利用阶段,其次为沈阳经济区处于粗放利用水平,最差的为辽西北地区,一直处于高度粗放利用水平;③运用基尼系数判断辽宁省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距变化,结果显示辽宁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区域差距整体上减小,但分布曲线呈"U"型,从2009年开始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基于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利用科左后旗农牧户的调研数据,研究农牧交错区农牧户生计策略与土地利用状况。结果表明:1)农业依旧是当地最主要的生计来源,农户生计与土地利用状况与区域自然环境有密切联系,水土条件差、蒙族聚集的区域,农户生计以种养结合为主,土地利用的投入集约度偏低;而土壤条件好,降雨充沛的区域,农户生计以种植为主,土地利用投入集约度明显较高。2)不同自然条件下的农户家庭生计策略选择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趋同,表现为农户的土地投入集约度随种植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的升高有明显变大的趋势。3)农户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开垦行为,这种行为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区域表现的更加显著。基于以上分析,以减少农户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提高生计水平为目标,采取分区、分对象的手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昆明市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根据昆明市实际情况建立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法测算出各区县的集约度,对各重要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将各区县按集聚程度分为3类,同时以主体功能区为单元,从5个影响因素层面对昆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基于功能定位一致的对策与建议。结果表明:昆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差异明显,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省级层面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层面农产品主产区集约利用程度递减。其中重点开发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其功能定位一致,重点开发区内部集约水平差异较大,重点针对处于低度集约区的呈贡区、晋宁县、富民县、寻甸县和宜良县制定差异化的调控对策以提高集约利用水平;但农产品主产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与其定位要求有所差距,需从整体上提高集约利用度,以平衡各主体功能区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城市边缘区村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村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需求,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引入空间聚集度指数,构建了城市边缘区村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法对各评价单元进行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通过对北京市房山区各乡镇2006年建设用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到2006年房山区各乡镇的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由此为研究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研究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研究方法:基于改进C-D生产函数修正的STIRPAT模型和岭回归方法。研究结果: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总人口每增加1%,将导致建设用地增加0.2110%,城市化率每提高1%,将导致建设用地增加0.0542%,人均可支配收入每提高1%,将导致建设用地增加0.0255%;货币资本投入每增加1%,将导致建设用地增加0.0157%。研究结论:(1)人口增长是中国建设用地扩张的最主要驱动力。(2)城市化是中国建设用地扩张的重要驱动力,城市化率的提高并没有导致建设用地总量的减少。(3)社会富裕水平和建设用地总面积之间不存在环境Kuznets曲线。(4)货币资本和建设用地之间的替代关系不明显,技术进步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