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随着通辽市生态建设步伐的加快,科尔沁沙地逐渐成为国内外客商和机构投资热点。仅两年,通辽市就引进沙地治理开发资金近3000万元,造林20万亩,治理沙地50多万田。 位于科尔沁沙地腹部的通辽市,总土地面积近6万平方公里,其中沙漠化土地面积4086万亩,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52.7%。今年春季,通辽市政府出台了《科尔沁沙地治理开发招商引资实施办法》,以吸引国内外各种经济成份和投资主体参与全市生态建设。按照先治后开(先治理后开发)、先内后外(先对内部农牧民承包治理,后对外招商引资治理)的原则,大胆实施。…  相似文献   

2.
据全国第四次荒漠化沙化监测结果,内蒙古荒漠化土地面积比2004年减少了700万亩,沙化土地面积减少了188万亩,实现了持续"双减少"。重点治理的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呼伦贝尔沙地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等区域生态明显改善。这是内蒙古自治区给力生态建设取得的巨大成果。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林业》2006,(7):47-48
通辽市地处科尔沁沙地腹部,全市沙化土地面积4086万亩,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75%。是沙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通辽市各级党委、政府把沙地治理作为立市之本,抓住“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国家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在本市实施的有利时机,以科技为支撑,不断深化林业改革,活化机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投身生态建设,加快了防沙治沙步伐。  相似文献   

4.
<正>翁牛特旗位于全国四大沙地之一的科尔沁沙地西缘、西辽河上游,是赤峰市境内沙地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沙化最重、治理最难的地区。全旗沙化土地面积727.4万亩,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40.8%,占全市沙化土地面积的25.5%,占科尔沁沙地面积的7.3%。8个苏木乡镇、92个嘎查村地处风沙区内,沙区人口约14万人。对于沙区群众来说,依托林长制制度优势,传承“坚守初心、科学治理、甘于奉献、不畏困难”的翁牛特治沙精神,全力开展防沙治沙工作是翁牛特旗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5.
敖汉旗位于内蒙古赤峰市东南部,科尔沁沙地南缘,是阻挡科尔沁沙地南进的前沿阵地。全旗总土地面积1245万亩,总人口5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3万人,林业用地600万亩,是一个以农牧业为基础产业的国家级贫困旗县。其东南临我国东北重工业基地,西南临京津唐地区,生态环境的好环直接影响到首都北京和环渤海经济圈的环境质量。多年来,敖汉旗始终坚持“生态立旗”的发展战略,以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为依托,加快生态建设步伐,不断推动敖汉旗生态环境的持续好转。自从2001年启动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截止2005年末,共承担退耕还林工程56万亩,…  相似文献   

6.
《国土绿化》2006,(7):1-1
经过长期治理,我国北部的毛乌素沙地、科尔沁沙地区域内年降雨量250毫米以上,地下水资源丰富,具备自然修复与沙化治理的气候和地理条件。科尔沁沙地及其周边地区的沙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506万公顷减少到现在的420万公顷;占毛乌素沙地面积近一半的陕西榆林市林草覆盖率由0.9%提高到25%,全市境内860万亩流沙有600多万亩得到固定、半固定,实现了地区性的荒漠化逆转。  相似文献   

7.
<正>敖汉旗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总土地面积1245万亩,是京津冀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圈重要生态屏障。20世纪70年代,全旗沙化土地面积达259万亩,水土流失面积达960万亩,分别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20.8%和77.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敖汉旗秉承“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和“不干不行、干就干好”的生态建设优良传统,几届班子、几代人几十年如一日,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攻坚行动。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林业》2011,(9):47-47
通辽市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沙地面积4086万亩,占科尔沁沙地面积的52.7%。多年来,该市依托“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9.
对近自然林生态治理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辽市地处科尔沁沙地腹部,沙地面积4086万亩,山地和黄土丘陵面积2679万亩,分别占总土地面积的45.4%和29.8%。近年来,通辽市按照“造、封、飞结合,以封为主”的生态建设思路,以保护植被为核心,根据本市坨沼区和浅山丘陵区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总结出  相似文献   

10.
通辽市经济林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科尔沁沙地腹部,总土地面积6万平方公里。其中沙地面积272.4万公顷,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52.7%。是全国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几年来,科尔沁沙地在通辽范围内的沙漠化面积已减少了77万公顷,在全国四大沙地中率先实现总体逆转,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7.8%提高到22.04%,生态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今年初,从中科院兰州沙漠研究所传出一条令内蒙古通辽林业人为之自豪、为之振奋的信息:根据中科院沙漠化土地空间分布遥控监测,近15年间,科尔沁沙地在通辽市范围内的沙漠化面积已减少了1200万亩,在全国四大沙地中,科尔沁沙地惟一出现了总体逆转的趋势。是年9月初,通辽市召开“5820”工程竣工总结,郑重宣布:“5820”工程已经成为全市林业生态建设的核心工程、支撑工程和示范工程,不仅自身取得了显著的效益,而且也带动了全市林业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五年间,全市净增森林面积642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7个百分点。这接踵而来的好消息,让通辽市林…  相似文献   

12.
通辽市位于科尔沁沙地腹部,总土地面积8891万亩,其中沙地面积占45.5%,是全国沙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经过多年的生态建设,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2051万亩,生态环境日趋好转。随之而来,发展林业产业,提高经济效益显得越来越重要。2008年,通辽市把文冠果产业作为发展重点,为了促进文冠果产业的健康发展,现对文冠果的发展历史、经验教训、前景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3.
通辽市位于科尔沁沙地腹部,辖五旗一县一市二区,总人口310万,其中蒙古族人口139万,是全国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总土地面积8989万亩,其中沙地面积4086万亩,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45.5%,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52.7%,是全国沙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沙化面积扩展  相似文献   

14.
学习赤峰经验搞好生态建设呼和浩特市副市长王振义呼和浩特市六个农业旗县区总土地面积为2605万亩,其中山区176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69.6%;沙区24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9.7%。截至到1996年底,已经绿化治理360万亩,目前尚有宜林荒山约30...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敖汉旗位于燕山山脉与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 ,属于科尔沁沙地南缘 ,全旗总土地面积8300平方公里 ,辖30个乡镇苏木 ,总人口57万人 ,中北部的12个乡镇有土地面积608万亩 ,其中沙化土地面积259万亩。解放后 ,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敖汉旗坚持不懈地开展了旨在根治沙害 ,改变生态环境和生存条件的治沙造林种草运动。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敖汉旗委、旗政府抓住三北防护林建设这一有利契机 ,采取草、灌、乔结合 ,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每年以25~30万亩的速度连片治理、规模治理 ,加快了沙区治理速度。…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地处科尔沁沙地西北方选定典型区域2001、2004年TM卫片的解译判读、现地核实调查,查清了区域内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前、后两期的土地变化状况;即土地利用类型和沙化土地类型的变化与现状,包括:沙化土地类型、森林资源与草地资源类型、其它土地类型及其分布。对比分析这些因子的动态变化和变化趋向,进而评价科尔沁沙地近几年林业生态建设之成效;为国家制定防沙治沙工程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哲里木盟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是沙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地区。全盟总土地面积599.2万hm2,沙地面积就占54%,而且沙化面积还在逐年扩大。据统计,在近40a中,仅被流沙吞没的草场就有40万hm2,农田26.6多万hm2,每年因遭受沙害而减产的农田面积占播种面积的30%以上。因此治理沙化,搞好生态建设,已成为哲盟经济振兴的根本出路,同时也是我盟林业工作者所面临的迫切任务。近十年来,通过飞播造林的实践证明:飞播造林作为一种加快治沙绿化的造林方式,在恢复生态平衡,防止沙化进一步扩大,解决农村能源短缺及农牧民脱贫致富等方面都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科左后旗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总土地面积1736万亩,总人口39.5万人,森林覆盖率12.93%,是一个沙多林少的旗县。为了抵御风沙危害,为人民群众营造优良的生产环境和优雅的人居环境,科左后旗旗委、政府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将生态立旗作为立旗之本,在抓好大面积生态建设的同时,把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第七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为平台,采用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方法对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森林(有林地与灌木林地)防风固沙功能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森林防风固沙价值量为827073.75万元,5个治理区中科尔沁沙地南缘沙化土地治理区防风固沙价值最高,锡林郭勒高原—乌珠穆沁沙地退化草原治理区最低,分别为423929.96万元、39725.99万元。沙源工程区灌木林防风固沙功能明显,其防风固沙价值量达到518185.15万元,固沙面积为201.42万hm~2。5个治理区灌木林防风固沙价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科尔沁沙地南缘沙化土地治理区浑善达克沙地沙化土地治理区乌兰察布高原退化草原、荒漠草原治理区华北北部丘陵山地水源涵养治理区锡林郭勒高原—乌珠穆沁沙地退化草原治理区。灌木林防风固沙功能价值占总价值比重较高。  相似文献   

20.
<正>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始于1999年,是迄今为止我国政策性最强、投资量最大、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也是最大的强农惠农项目。退耕还林的20年,宁夏森林覆盖率由最初的8.4%提高到目前的14.6%,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累计治理面积达到2.37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40%以上;全区沙化土地面积由20年前的1812万亩减少到1686万亩,荒漠化土地面积由4811万亩减少到4184万亩,率先在全国实现了沙漠化逆转,连续20年沙化、荒漠化土地"双缩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