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下丘脑弓状核与骨质疏松有密切关系,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弓状核调控骨代谢,这是中枢神经系统调控骨代谢的重要途径。该文从下丘脑弓状核与骨质疏松关系;各型骨质疏松与下丘脑弓状核的关系;骨质疏松的发病和骨质疏松的有效治疗与下丘脑弓状核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围绕下丘脑在骨质疏松发病中的作用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苯甲酸雌二醇(EB)对L广谷氨酸单钠(MSG)损毁弓状核雌性大鼠体质量、脂肪湿质量及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皮下注射MSG建立新生SD雌性大鼠弓状核损毁模型。造模大鼠于30日龄时分别肌肉注射EB0.24mg/kg(MSG+EBL组)、0.48mg/kg(MSG+EBH组),隔天1次,共30次;停止注射后15d处死大鼠,检测体质量、脂肪湿质量、血脂、血清雌二醇(E2)。结果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脂肪湿质量/体质量、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都明显升高(P〈0.05),而E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降低(P〈0.05)。EB处理后大鼠的体质量、脂肪湿质量/体质量、TC、TG、LDL-C均显著回降(P〈0.05),而E2、HDL—C显著回升(P〈0.05);MSG+EBH组与MSG+EBI组比较,其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对弓状核损毁的雌性大鼠血脂代谢紊乱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取成年SD大鼠的下丘脑、垂体、卵巢组织制成石蜡切片,采用PV-9000两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GHS-R1a在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上的定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HS-Rla mRNA在不同发情周期大鼠F丘脑-垂体-卵巢轴上的表达.结果表明:GHS-R1a主要分布在下丘脑的弓状核、腹内侧核、正中隆起等,腺垂体的嗜色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初情期启动前、启动中、启动后大鼠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中神经激肽B(Neurokinin B,NKB)的表达变化。【方法】以SD雌性大鼠为研究对象,分别取大鼠的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组织制作冰冻切片,运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SD大鼠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上NKB的分布。【结果】NKB主要分布于各时期大鼠下丘脑的弓状核、腹内侧核、室旁核、腺垂体以及卵巢的黄体细胞、间质细胞。但NKB在不同时期表达水平不同,在初情期启动前(出生后25d)和启动后(出生后60d)表达最强,在初情期启动中最弱(P0.05)。同一时期不同核团之间NKB表达水平也不同,初情期启动前和启动中室旁核最强,弓状核次之,腹内侧核最弱(P0.05);在初情期启动后,弓状核和腹内侧核中NKB的表达显著高于室旁核(P0.05)。腺垂体中NKB在初情期启动时表达最强,初情期启动前次之,初情期启动后最弱(P0.05)。卵巢间质细胞中NKB在初情期启动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初情期启动前、后(P0.05)。卵巢黄体细胞中NKB在初情期启动后表达最强,初情期启动时最弱。【结论】NKB可能与初情期启动的调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对近年来研究较多的神经元在动物下丘脑各个神经核中的分布情况作了介绍,指出神经元在下丘脑各个神经核均有分布,甚至有几种神经元同时分布在某些神经核中,视上核(SON)、室旁核(PVN)及弓状核(ARC)是多种神经元集中分布的主要神经核,为进一步研究下丘脑的生理功能提供了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Nesfatin-1在大鼠生长轴(下丘脑、腺垂体、肝脏、胰腺、肌肉)中的定位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对雌性大鼠进行深度麻醉灌注后,采集下丘脑、腺垂体、肝脏、胰腺、腓肠肌肌肉组织,放入4%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DAB显色技术检测Nesfatin-1在生长轴上的分布,另取雌性大鼠断头处死,取相同组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其中Nesfatin-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Nesfatin-1主要分布于下丘脑的室旁核、背内侧核、室周核、外侧区、弓状核、视上核、腺垂体、胰腺的胰岛和腺泡及肝脏与肌肉中。平均光密度分析显示,Nesfatin-1在室周核和胰岛的表达量显著地高于其他组织(P0.05),在胰腺腺泡、肝脏及肌肉中的表达量则显著地低于其他组织(P0.05),在下丘脑背内侧核、外侧区和室旁核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视上核、弓状核和腺垂体(P0.05)。Nesfatin-1mRNA在胰腺中表达量最高,腺垂体次之,下丘脑和肝脏较低,在胰腺和腺垂体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下丘脑和肝脏,但下丘脑与肝脏差异不显著(P0.05);在腓肠肌中未检测出Nesfatin-1mRNA的表达。【结论】Nesfatin-1及其mRNA在生长轴中的广泛表达,表明Nesfatin-1可能对大鼠生长发育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雌二醇(Estradiol,E2)对大鼠下丘脑神经激肽B(Neurokinin B,NKB)表达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PV-9003二步法以及DAB显色技术,对外源性E2处理组(E2组)、花生油处理组(C组)、卵巢摘除+E2组(OVX+E2组)和卵巢摘除组(OVX组)大鼠下丘脑的NKB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大鼠阴门开启时间E2组(29.00±0.707)与OVX+E2组(30.20±0.084)早于对照组(43.60±2.074)(P0.01)。NKB主要分布于所有大鼠下丘脑的弓状核、腹内侧核和室旁核,且OVX组和C组室周核上也有少量表达(P0.05),但各组间NKB的平均光密度值有差异,OVX组大鼠下丘脑弓状核(0.33±0.49)、腹内侧核(0.31±0.54)和室旁核(0.30±0.55)均显著高于OVX+E2、C和E2组(P0.05)。雌激素抑制大鼠下丘脑NKB的表达,NKB可能通过雌激素调节生殖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神经激肽B(NKB)中枢给药对大鼠初情期启动、下丘脑Kisspeptin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基因及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以及血清中性腺激素含量的影响,以了解NKB在调节初情期方面的作用。【方法】将初情期前SD雌性大鼠分为NKB组、NKB拮抗剂组和对照组,分别侧脑室注射60 pmol/μL NKB溶液、0.3 nmol/μL NKB拮抗剂和生理盐水,注射剂量为10μL/只,每日观察阴门开启情况,统计阴门开启时间。所有大鼠均在阴门开启时采集血样,分离血清,并采集下丘脑、卵巢、子宫,称卵巢、子宫质量。分别采用免疫荧光共定位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分析下丘脑中GnRH和Kisspeptin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分别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放射性免疫法(RIA)检测血清中NKB和性腺激素(雌二醇、孕酮)水平。【结果】NKB使大鼠阴门开启时间显著提前(P0.05),卵巢质量显著降低(P0.05),对子宫质量无明显影响(P0.05);NKB拮抗剂使阴门开启时间显著推迟(P0.05),对卵巢和子宫质量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NKB组SD大鼠下丘脑Kiss1和GnRH mRNA的表达显著提高(P0.05);GnRH~+细胞数量在室旁核(PVN)和正中隆起(ME)显著增加(P0.05),而在下丘脑弓状核(ARC)中显著减少(P0.05),Kisspeptin~+细胞数量在ARC和室周核(PeN)中显著增加(P0.05),在PVN中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中E_2和P_4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但在NKB拮抗剂组中,SD大鼠下丘脑Kiss1和GnRH mRNA的表达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 GnRH~+细胞数量在ARC中显著增加(P0.05),在室旁核PVN和ME则显著降低(P0.05),ARC和PeN中Kisspeptin~+细胞的数量显著减少(P0.05),且血清中E_2和P_4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NKB通过调节下丘脑Kisspeptin和GnRH的表达以及提高血清中E_2和P_4水平来促进大鼠初情期启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免疫功能在大鼠骨质疏松发病环节中的作用。方法 36只新生雌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6组,A、B、C、D、E、F组分别用生理盐水、谷氨酸单钠(MSG)、MSG+低剂量胸腺肽、MSG+高剂量胸腺肽、MSG+低剂量环孢素、MSG+高剂量环孢素灌胃,每周1次,连续7周。测定CD3、CD4、CD8和NK细胞数和体外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并进行骨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B组CD3、CD4、CD8、CD4/CD8、NK细胞及T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明显低于A组(P<0.01)。与B组比较,C、D组CD3、CD4、CD4/CD8、NK细胞及T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明显升高(P<0.01),骨质疏松明显减轻;而E、F组CD3、CD4、CD4/CD8、NK细胞及T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明显降低(P<0.01),骨质疏松明显加重。结论免疫功能低下诱发骨质疏松,而增强免疫功能减轻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Nesfatin-1在雌性大鼠生殖轴上的表达及其对初情期启动的影响。[方法]以雌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成年雌性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上的Nesfatin-1/Nucb2蛋白进行定位;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分析Nesfatin-1/Nucb2、Tac2、Gnrh mRNA在雌性大鼠的不同发育阶段(幼年期、初情期前、初情期和成年期)下丘脑转录水平的变化;对初情期前(25日龄)的雌性大鼠进行侧脑室注射Nesfatin-1,在阴门开启时取下丘脑、垂体、卵巢和血清,用RT-qPCR分析下丘脑中Gnrh、ERα,垂体中GnrhR、FSHβ、LHβ及卵巢中FSHR、LHR mRNA的转录水平变化,用ELISA检测血清E_2的水平。[结果]Nesfatin-1主要分布于弓状核(ARC)、室旁核(PVN)、下丘脑外侧区(LHA)、视上核(SON)、腺垂体、卵母细胞、黄体细胞、间质细胞、颗粒细胞。Nesfatin-1/Nucb2、Tac2、Gnrh mRNA在不同发育阶段大鼠下丘脑中表达水平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Nesfatin-1/Nucb2与Tac2 mRNA表达变化的趋势大体一致,呈正相关(r=0.940,P0.001),在初情期前表达水平最高(P0.01)。对25日龄雌性大鼠侧脑室注射Nesfatin-1可使初情期启动提前10 d左右,并显著增加卵巢重(P0.05)和血清中E_2浓度及生殖轴Gnrh、GnrhR、LHβ、LHR、FSHβ、ERα mRNA表达水平(P0.05),但不影响FSHR mRNA的表达。[结论]Nesfatin-1在HPOA轴均有表达,Nesfatin-1通过上调Gnrh及其受体等生殖相关基因的表达而促进大鼠初情期的启动。  相似文献   

11.
牛奶与钙强化豆奶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牛奶与钙强化豆奶对去势大鼠(OVX)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及组织学的影响.16只180~185 g的3月龄wistar雌性清洁级大鼠,分成4组:假手术组(sham组),去势对照组(OVX),钙强化豆奶组(soy-milk),牛奶组(cow-milk).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或去势对照组相比,牛奶组与钙强化豆奶组的胫骨近端骨松质骨小梁面积百分比及平均骨小梁宽度均极显著增加(P<0.01),平均骨小梁间距极显著减小(P<0.01).而钙强化豆奶组与牛奶组相比,牛奶组的骨小梁更宽.牛奶与钙强化豆奶均能减少骨量的丢失,改善去卵巢大鼠骨小梁的形态,从而有效的预防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2.
氢化可的松致雄大鼠骨质疏松症的骨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用3月龄♂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2组,A组灌喂生理盐水2ml/kgB组灌喂氢化可的松3.6mg/kg,6次/周,一个月后改为2次/周,3个月后用图像分析仪两组大鼠胫骨上段的骨片进行动态及静态测算和分析,结果显示,B组动态参数中代表成骨细胞形成和活性的荧光周长,矿化沉积率和骨形成率与A组比较分别减少了49%(P〈0.01),28%(P〈0.01)和63%(P〈0.01),标志破骨细胞活性的骨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钙尔奇-D、乙烯雌酚和补肾中药淫羊藿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预防作用的效果,为天然药物治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3月龄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8只;余32只行去除双侧卵巢术,并随机分为去卵巢组(B组)、钙尔奇-D(C组)、乙烯雌酚组(D组)和淫羊藿组(E组),后预防用药8周.用骨组织形态计量方法,测定大鼠胫骨松质骨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观察骨生理生长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和器官指数.结果 补肾中药淫羊藿和乙烯雌酚对去卵巢大鼠骨对抗转换率增高和降低骨量丢失作用相当,能防治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发生;而单纯用钙剂上述作用不明显.结论 补肾中药淫羊藿和乙烯雌酚防治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相当,补肾中药可作为天然药物代替雌激素去卵巢后大鼠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补肾健骨汤对股骨颈骨小梁微血管及骨密度影响。方法 采用切除大鼠卵巢方法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去势模型组、雷洛昔芬组、补肾健骨汤组,电镜观察股骨颈骨小梁微血管变化以及骨密度检测股骨颈骨密度。结果(1)正常组微血管规则、连续,骨小梁连续且致密,厚度均匀;去势模型组微血管变形变窄,断裂,骨小梁稀疏、萎缩,连续中断;补肾健骨汤、雷洛昔芬组骨小梁微血管粗细较均匀,骨小梁出现部分断裂、排列欠规则。(2)假手术组与正常组骨密度无差异(P>0.05);去势模型组骨密度下降明显,但低于补肾健骨汤组及雷洛昔芬组(P<0.05)。结论 补肾健骨汤可有效改善股骨颈骨小梁微结构并提高骨密度,说明其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及降低骨折发生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普洱茶低剂量组、普洱茶中剂量和高剂量组,每组16只,分别饮用纯净水、0.5,2和4 g/(kg BW)的普洱茶茶汤。进行8周的饲养试验,在第28 d和第56 d每组分别屠宰8只,测定饲料、血浆、骨骼和粪中钙、磷含量,并计算钙、磷的表观消化率,研究普洱茶对大鼠钙磷吸收利用的影响。试验结果为:第28 d,中剂量组骨中钙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0.05),高、低剂量组骨磷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56 d,在血钙含量、日粮中钙的表观消化率的比较中,低、中剂量组显著低于普洱茶高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在骨钙、磷的比较中,低剂量组显著高于高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饮用中、低剂量普洱茶可增加日粮钙的排出,使日粮中钙的表观消化率降低,从而使日粮钙的吸收利用减少,增加骨钙的含量,饮用普洱茶不会导致骨钙流失。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普洱茶低剂量组、普洱茶中剂量和高剂量组,每组16只,分别饮用纯净水、0.5,2和4g/(kg BW)的普洱茶茶汤。进行8周的饲养试验,在第28d和第56d每组分别屠宰8只,测定饲料、血浆、骨骼和粪中钙、磷含量,并计算钙、磷的表观消化率,研究普洱茶对大鼠钙磷吸收利用的影响。试验结果为:第28d,中剂量组骨中钙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 0.05),高、低剂量组骨磷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第56d,在血钙含量、日粮中钙的表观消化率的比较中,低、中剂量组显著低于普洱茶高剂量组和对照组 (P< 0.05);在骨钙、磷的比较中,低剂量组显著高于高剂量组和对照组(P< 0.05)。试验结果表明饮用中、低剂量普洱茶可增加日粮钙的排出,使日粮中钙的表观消化率降低,从而使日粮钙的吸收利用减少,增加骨钙的含量,饮用普洱茶不会导致骨钙流失。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WHE对地塞米松所致骨质疏松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SD雌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地塞米松模型组,WHE大、中、小(87.5、175.0、350.mg/kg)组,VD3组。除对照组外,各组分别肌注地塞米松,同时给予相应的药物,8周后对大鼠进行血清学指标、骨密度及骨组织形态学检测。[结果]WHE可降低地塞米松致骨质疏松大鼠血清磷(P)、碱性磷酸酶(ALP)、雌二醇(E2)、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其降低百分率分别为3.7%~8.7%、13.0%~21.9%、6.8%~42.2%、4.7%~10.4%;同时,WHE可升高大鼠血清Ca和BGP水平,增加百分率分别为1.9%~4.5%和1.5%~21.9%。形态学检测表明,WHE能明显增加股骨骨小梁的数目和宽度,提高股骨和腰椎的骨密度。[结论]WHE可有效地预防地塞米松诱导雌性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去势雌性大鼠骨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除3月龄SD大鼠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用图象定量法,将去势7周后的大鼠胫骨近端骨小梁测量,所得的各项参数以对照组比较的结果显示:去势组大鼠骨小梁面积减小+44%,周长-34%、密度-41%、间隙+99%、骨小梁的骨转换增加,如:四环素标记周长+77%、吸收陷窝周长+298%、矿化沉积率+32%、骨形成率+130%,但去卵巢大鼠骨吸收的增加超过骨形成的增加以导致骨质丢失和骨形态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并比较低钙、低蛋白饲料和混合低钙低蛋白饲料对大鼠腰椎松质骨的影响。方法 :2 7只 3月龄 SD雄性大鼠 ,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低钙组 (Ca0 .0 1% )、低蛋白组 (Pr8% )和混合组 (Ca0 .0 1% + Pr8% )。实验 90 d时取第 5腰椎行不脱钙骨制片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 ,低钙组骨小梁面积百分率 (% Tb.Ar)减少 (P<0 .0 5 ) ,骨吸收增加 ;低蛋白组骨量 (% Tb.Ar)经统计学处理后差异尚未达到显著性 ;混合组骨量比对照组、低蛋白组显著降低 ,骨吸收及骨转换率明显增加。结论 :低钙饲料使大鼠腰椎的骨吸收增加 ,骨量减少 ,出现骨质疏松 ;低蛋白饲料对大鼠腰椎骨丢失无明显影响 ;但混合低钙低蛋白饲料则使骨吸收增加、骨形成率增高 ,导致骨转换增强 ,骨量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