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施肥对三江源区高寒草甸草场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江源区高寒草甸草场进行施肥试验,以确定不同施肥时期、不同施肥量对天然草地牧草产量(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大幅度提高牧草产量,且因施肥量及施肥时期的不同,牧草产量差异大。施肥时间和施肥量间存在着交互作用,两者共同作用于牧草产量。由两年的数据可知,随着施肥时间的逐渐后移,氮肥对牧草的增产作用逐步降低,牧草产量(干重)呈下降趋势;3个不同施肥量处理的牧草产量分别比不施肥的增加138.65%、161.72%和122.51%,施肥量在0~450kg/hm2区间内,牧草产量变化呈抛物线型。通过综合比较分析,三江源区高寒草甸最佳施肥时间是6月10~25日间,最佳施肥量(尿素)为150~300kg/hm2具有较高的牧草产量和低施肥成本。  相似文献   

2.
饱和D-最优设计在草地施肥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草地施肥与牧草产量的关系,通过测定施肥试难的各项参数,建立不同施肥时期、不同施肥量对牧草产量的函数模型,同时确定了干草原类草地最佳施肥量为315-525kg/hm^2,最佳施肥时期为6月30日至8月1日。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的目的在于探讨烧荒与施肥对天然草场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试验得出在烧荒与不烧荒、烧荒施肥与不烧荒施肥的情况下,天然草场牧草长势长相、产量、质量的科学试验数据,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论证在我省天然草场上烧荒是否可行和用粗放的施肥管理措施来提高天然草场牧草的产量、质量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红池坝3个地点红三叶和鸭芭混草地牧草产量与施氮、磷肥量的关系,提出了施肥效应函数后,运用每一地点的土话马图碚民该效应函数建立土壤肥力与施肥量相关的草地施肥模型方程,然后通过该方程再与肥料和牧草人格建立关系函数,由此求出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经济合理的施肥量,从而建立该地区草地的施肥优化模式。在不同地区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牧草对施肥的反应情况下不一致的,而且牧草对氮、磷肥的吸收与彼此的施肥量及有  相似文献   

5.
红三叶和鸭茅混播草地施肥优化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分析了红池坝3个地点红三叶和鸭茅混播草地牧草产量与施氮、磷肥量的关系,提出施肥效应函数后,运用每一地点的土壤自然肥力状况与该效应函数建立土壤肥力与施肥量相关的草地施肥模型方程,然后通过该方程再与肥料和牧草价格建立关系函数,由此求出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经济合理的施肥量,从而建立该地区草地的施肥优化模式。在不同地区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牧草对施肥的反应情况是不一致的,而且牧草对氮、磷肥的吸收与彼此的施肥量及有效性有关。同时一般磷肥对混播草地中红三叶的增产作用较为明显,而施氮肥对混播鸭茅的促进影响较大。最佳施氮肥量为0.03~0.16t/hm2,最佳施磷量为0.16~0.49t/hm2。对于禾本科和豆科牧草混播草地,以少施或不施氮肥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6.
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Trin.) Link.)是治理东北地区盐碱退化草地的重要牧草,科学合理的施肥能够有效提高牧草的产草量及营养品质。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时期及施肥量对野大麦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施肥时期分别为返青期,拔节期和抽穗期,施肥量设225,300,375,450,525,600 kg·hm-26个水平,以不施肥做为对照。结果表明:施肥可有效提高野大麦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其中在拔节期,施肥量为525 kg·hm-2时施肥效果最佳,其干草产量达5.93t·hm-2,比对照(不施肥)增加了51.27%;粗蛋白含量为12.98%,比对照增加了92.01%;粗脂肪的含量为3.64%,比对照增加了195.93%。  相似文献   

7.
施肥量和施肥次数对混播草地定植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果表明,施肥次数间差异无显著性,施肥次数与施肥量之间无互作效应,施肥处理间呈极显著差异,且与干物质量间有正相关,以施256.1-768.3千克/公顷的混合肥为经济施一计,即可获得利170.58-450.85元/公顷/年。在丽江白沙及类似地区建立以豆科牧草为主的混播草场,定  相似文献   

8.
松叶猪毛菜砾石荒漠草场灌溉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欣  英陶 《草业科学》1996,13(3):16-19
采用饱和D-最优设计的方法,研究了松叶猪毛菜砾石荒漠草场灌溉与产量的关系,通过测定灌溉试验的各项参数,建立了不同灌溉量和牧草生育期灌溉次数对牧草产量影响的函数模型,同时确定了松叶猪毛菜砾石荒漠草场最佳灌溉量为950.7 ̄1710.9m^3/hm^2,生育期最佳灌水次数为2(5、7月) ̄3(5、6、7月)次。  相似文献   

9.
以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甘南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施磷肥对牧草产量和经济类群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磷水平的增加,高寒草甸牧草产量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牧草增长率在19%~96%。施肥对不同经济类群的增产效应不同,豆科牧草地上生物量增幅最大,当施肥量为180kg/hm2时产量增长率最高(1 030%)。三次多项式函数施肥模型能更好的模拟施磷肥对高寒草甸草原牧草的增产效应,施肥量为163.2kg/hm2时的增长率最高,为90.57%,施肥量为153.6kg/hm2时的增长效益最高,为0.411%/元。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青藏高原天然草场高效利用管理模式,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进行冬春天然草场有机无机复合肥添加及刈割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后天然草地牧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不施肥草场。施肥后在天然草场牧草生长中期进行刈割能提高牧草生物量和粗蛋白含量。结果表明:施肥、刈割是青藏高原天然草场的有效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1.
草畜平衡管理系列研究(5)——牧草产量月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青丰  齐智鑫 《草业科学》2012,29(2):280-284
基于在锡林郭勒和呼伦贝尔等草原地区所获得的草地生产力监测数据,介绍了获取草地牧草产量月动态系数的方法。对不同类型草地以及不同地区同一类型草地上的牧草产量月动态进行了比较。检测了不同放牧压力对牧草产量月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牧草产量的月动态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各类草地以及不同放牧压力下牧草产量消长的趋势较为一致。大多数草地的牧草最高产量出现在8月份。基于我国北方主要草原地区的气候相似性,本研究介绍的获取草地牧草产量月动态系数的方法以及部分系数值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类似的地区。  相似文献   

12.
不同草地的质量分类分析与决策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采用饱和D -最优设计方法 ,研究燕麦与箭豌豆的混播比例与牧草产量的关系 ,通过测定两种牧草不同播种密度试验的各项参数 ,建立两种牧草不同播种密度对牧草产量的函数模型 ,同时确定了两种牧草的最佳混播比例为 ,燕麦 5 5 % ,箭豌豆 45 %。  相似文献   

14.
高寒草原牧草生长缓慢,生态环境脆弱。试验就不同牦牛放牧强度对牧草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强度的放牧活动在随后的3年中牧草的产量基本保持一致,其差异性不显著(P>0.05),也就是说低强度放牧活动不但对草原牧草构不成危害,而且还有益处。禁牧及高强度放牧活动,在随后3年的牧草产量逐年下降,差异显著(P<0.05),即它们对草原牧草的危害较大。禁牧及不同放牧试验区在全部禁牧之后的3年平均产量的分布曲线呈现倒“V”字形,禁牧及放牧强度过大对草原有破坏作用呈现“双向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在太行山低山丘陵区的试验研究,系统地总结了在干旱山地人工种草从引种栽培的一系列综合配套技术,从一个侧面反庆子干旱山地综合治理中,牧草与林果的复合栽培在培肥土壤,改良低产农田和提高果园生产力等方面的作用;为在太行山区开展人工种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黑龙江省逊克县车陆乡,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苜蓿进行行距、灌水、施肥种类、施氮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行距以15cm处理产草量最高,每公顷产干草6483.3kg,比45cm处理增产干草10.04%;在苜蓿返青期灌水1次,增产效果最好,优于其他处理;施磷酸二铵150kg/hm2产干草6928.7kg/hm2,增产效果最佳,比施复合肥150kg/hm2增产干草22.6%(P<0.01)和施有机肥22500kg/hm2增产干草11.04%,施有机肥比施复合肥增产10.5%;施尿素75kg/hm2增产效果好于施尿素112.5kg/hm2和150kg/hm2处理;处理1(行距15cm,灌水1次,施磷酸二铵150kg/hm2,施氮肥75kg/hm2)产干草7637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增产6.8% ̄48.7%,比处理3和处理4、5、8、9、7表现增产差异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生长季羊草割草场刈割胁迫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长季内刈割胁迫羊草草原割草场,结果表明,胁迫强度与方式对草地主要种群和群落数量特征再生性影响较大;胁迫强度增强,其数量特征值下降幅度愈大,再次刈割时间愈后延,则下降愈明显,尤以羊草为显著,表明其耐刈性较差。就产质量而言,两次刈割可获得较高的牧草和蛋白质产量,一次或三次刈割则相对次之,尤其三次刈割不利影响极大;过晚利用会降低蛋白质产量,而影响牧草品质。研究证实,当地传统割草制度极大地浪费了草地资源,因此,要充分挖掘生产潜能,则须改变割草模式,科学利用,既兼顾产质量要素,又能保持草地处于良好的发育状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山西亚高山草甸不同坡向牧草产量动态进行研究。三年定位研究结果表明,亚高山草甸牧草一般在四月中、下旬开始返青,随着气温的升高生长逐渐加快,牧草产量逐月增高,各坡向产草量动态均呈现单峰曲线变化规律。干草产量的峰值,东坡和西坡在七月,其它被向则出现在八月。九月上旬牧草开始枯萎,产草量开始下降,一直持续到翌年四月上旬牧草返青之前。牧草营养物质的变化,在生长前期粗蛋白质和磷含量高,随着牧草的生长发育逐渐减少,而粗纤维含量则相反。粗蛋白质产量高峰期,东、南和西坡在七月,北坡和山顶部在八月,与干草产量的高峰期基本吻合,此时正是牧草利用的最佳时期。除五、六月外其它各月青草期牧草产量和营养物质产量,北坡均显著高于其它各坡向(P<0.05)。  相似文献   

20.
单位面积桑园条数条长和施肥量与产叶量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文奇 《蚕桑通报》2000,31(1):31-33
单位面积桑园的产叶量与桑树总条数、总条长正相关 ,在一定施肥量范围内 ,施肥越多 ,产叶量越高 ,对丝茧育与种茧育桑园 ,在施用上有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