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审油菜新品种"盐油杂3号"为沿海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油菜主栽品种,但该品种在不同种植年份之间一些主要性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仅从单一性状上描述又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采用多元方差分析方法对"盐油杂3号"年份间的多个性状指标进行了联合分析,以期寻找其中的差异性,并研究差异性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油菜品种盐油杂3号品质优、产量高、含油率高.国家区域试验中,盐油杂3号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9.08%,产油量比对照增加15.51%,全生育期231.47d,与对照相当.盐油杂3号株高155.95cm,一次分枝7.30个,单株有效角果323.60个,每角21.91粒,千粒重3.91g;芥酸含量0.0%,硫苷含量27.25μmol/g饼,含油量46.09%.人工病圃鉴定为低抗至中抗菌核病.盐油杂3号适合在长江下游区的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及安徽省的淮河以南油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双低”油菜的年推广面积已占全国油菜播种面积的近70%。生产上已经推广应用的“双低”油菜品种主要有中油杂8号、中油杂2号、川油21、中双9号、华杂4号、华双3号、湘油15号、蜀杂六号、油研7号、沪油15、蓉油6号、湘杂油1号、湘杂油2号、秦优7号等,其中以中油杂8号、中油杂2号和中双9号尤其具有代表性,这对提升我国油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优质油菜产业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杂交油菜云油杂2号在丽江市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推广利用杂交油菜品种是油菜产业提质增效的有效方法,丽江市在承担云南现代农业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中,引进系列杂交油菜新品种试种筛选,获得最适宜丽江种植的早熟、优质、高产、高含油量杂交品种新品种云油杂2号。总结了云油杂2号的特征特性、产量及田间表现,并从播种时间、肥水调控、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其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德核杂油8号是滁州市农科所利用细胞核雄性不育系H2A与优质双低恢复系HC766配组而成的杂交油菜新品种。根据多年油菜制种实践经验及德核杂油8号亲本生育特性的研究,科学制定其制种技术,以为该品种的制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优质油菜“盐油杂1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油杂1号"是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育成的优质高产三系杂交油菜组合,其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综合性状好。栽培要点是稀播培育壮苗、适期早栽壮苗越冬、中高施肥水平、加强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7.
优质高产杂交油菜盐油杂1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盐1A为母本,以盐恢DY076为父本进行杂交,成功选育出高产优质杂交油菜盐油杂1号。该品种在江苏省预试、区试和生产试验中产量与品质表现均优于对照,于2008年8月获得审定定名。本文主要介绍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以及特征特性,并详细阐明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杂交油菜新品种淮杂油5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研究不同密度及氮肥施用量对淮杂油5号产量的影响,提出合理利用栽培技术提高杂交油菜新品种高产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9.
高产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淮杂油7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杂油7号为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杂交新组合,由不育系淮16A与恢复系R 26配制而成,2009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淮杂油7号综合性状好、品质优、熟期适中。在2006-2008年江苏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3 318.45 kg/hm2,比对照秦油7号增产6.01%;在2008-2009年江苏省油菜新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680.50 kg/hm2,比对照秦油7号增产8.47%。该品种种子含油率41.39%,芥酸含量为0.23%,硫苷总量19.20μmol/g。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合仪征市丘陵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仪征市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站选用扬油9号、宁杂1818、秦优10号3个油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其中以秦优10号作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宁杂1818产量最高(2 545.14 kg/hm2),其次为扬油9号(2 472.22 kg/hm2),最后为秦优10号(2 309.03 kg/hm2)。宁杂1818和扬油9号均比对照秦优10号增产显著,而且抗倒性较强,是比较好的新品种,可以在仪征丘陵地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克丰2号的遗传基础与在小麦育种中的利用,从而探讨了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优异种质春小麦品种克丰2号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根据生态育种理论,利用国内外亲本,采用阶梯式复合杂交选育而成,具有配合力高、丰产、多抗优质等突出特点。黑龙江省多家育种单位以克丰2号为育种亲本,采用不同育种途径,先后育成了15个小麦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合江19号集早熟、优质、丰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诸多优良性状于一体,30年久种不衰,成为我国北方稻区乃至世界同类稻区推广面积最大,主栽时间最长,经济效益最大的水稻品种。运用系谱分析的方法对合江19号进行了深入的系谱分析,明确了亲缘关系和遗传基础,并对合江19号效应产生的原因和启示进行了探讨。指出要充分认识寒地水稻育种的难度,明确新品种的选育方向,立足于当地主栽品种的改良,利用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主栽品种做为核心种质,适当添加新的基因源。对后代材料要多年度、多区点进行耐寒性、抗病性、丰产性和适应性等鉴定,良种与良法相结合,以使育成品种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桂香18号是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从广西凌云白毫茶群体种中采用系统选育法选育的新品种,用其原料与不同茶类国家级对照种进行制作绿茶、乌龙茶、黑茶的适制性对比试验,并与其亲本及国家级对照种进行感官审评对比。结果表明,桂香18号继承了母本适制性广的优良特性,产品品质独特,制作的各种茶类产品品质优,花香突显,其中绿茶、红茶品质均优于母本对照种和国家级标准对照种;乌龙茶品质与国家级乌龙茶标准对照种相当,优于母本对照种;黑茶品质与母本相当,优于广西六堡茶(黑茶)标准对照种。为今后推广该品种适制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冀航芝1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利用航天育种技术,经系统选择培育而成的芝麻新品种。利用国家区域试验数据,对冀航芝1号的高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该品种特征特性,提出了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良现有芝麻品种的丰产性和抗病性,以早熟、优质白芝麻品种冀芝1号纯合体为亲本,利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采用系统选育方法进行芝麻新品种选育,最终选育出高产、抗病芝麻新品种冀航芝4号。该品种籽粒粗脂肪含量为54.25%、蛋白质含量为22.83%,均达到优质标准;茎点枯病和枯萎病的发病率均低于对照品种冀黑芝2号,抗病性较高;2013~2014年参加全国(北方片)芝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 256.40 kg/hm~2,较对照冀黑芝2号增产9.55%;2015年参加全国(北方片)芝麻品种生产试验,9个试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为1 285.20 kg/hm~2,较对照冀航芝1号增产13.20%。该品种稳产性好、适应性强,2015年12月通过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编号:国品鉴芝麻2016003号)。  相似文献   

16.
白高粱新品种新高梁8号(77-85-4)是新疆农业科学院吐鲁番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本地主栽高梁品种“矮弯头”做母本,从苏联引进的高粱品种“角质都拉”作父本培育而成的常规育种。2010年1月20日通过审定、命名为新高梁8号。该品种早熟,产量高,籽粒白色,粒营养物质很丰富,抗旱,抗倒伏,抗盐碱,抗黑穗病,籽粒产量在7500kg/hm2,茎秆产量可达49500kg/hm2促进农村畜牧业的良性发展。适应范围:新疆适合在吐鲁番火焰山南部大面积推广。10℃以上有效积温2647.1℃,全生育期≥97—105d的地方种植。  相似文献   

17.
基于响应面设计的盐油杂3号高产肥料搭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油杂3号为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与盐城明天种业共同选育成的细胞核雄性不育二系杂交油菜组合,2011年和2012年分别通过了国家和江苏省品种审定。现为盐城地区的主栽品种,通过响应面设计对该品种的肥料搭配进行研究,计算出该品种在最高产量时,N、P、K三种肥料的取值。  相似文献   

18.
优质抗病水稻新品种华航31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航天诱变技术与品质抗性鉴定技术相结合,创建水稻育种新种质袁培育水稻优良品种。华航31号是利用航天诱变选育的优异新种质通过杂交选育出来的优良水稻新品,该品种表现为优质、高产、抗病等特点,米质为国标优质2级,稻瘟病总抗 性频率98.4%~100%,其中对中B群96.9%~100%、中C群100%,两年区试比对照平均增产6.95%,生产上每667m2最高产量达到727.5kg,2011-2012年列为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19.
赣晚糯7号是从余江糯稻的变异株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籼糯新品种,具有长势强、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2006~2007年参加江西省区试,平均产量为6895.8 kg/hm2,其米质达国优级,糯性好。2008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