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 1994年以来,在党的农村政策正确指导下,在各级水产行政部门的重视下,通过广大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和各湖库职工的共同努力,做了大量工作,使“银鱼移植增殖技术”在全国各地得到普遍地推广应用,开创了银鱼发展的新篇章,取得了显著成效。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 30多个省 (市 )开展了这项工作,移植增殖湖泊、水库共计 2500多个,移植增殖水面近 500万亩,银鱼产量从 1994年的 6000多吨提高到目前的 2.5万吨,短短六年增加了 4倍多,累计银鱼产量达到 9.5万吨,经济效益 40多亿元,出口创汇 6亿多美元。银鱼移植增殖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水利系统的水库银鱼移植增殖工作始于1985年前后,当时从江河向水库补水带进了银鱼,在水库中自然繁殖后代,形成了一定的种群。而大规模的移植增殖则是在1990年以后。特别是在1995年3月农业部、水利部联合发出加速推广银鱼增殖技术的通知以来,水库银鱼移植增殖工作得到了各级水利、水产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水库银鱼移植增殖技术得到了较大普及,全国水利系统迅速掀起了水库银鱼移植热潮。至1999年底,全国水库银鱼移植面积约在80万亩,产量近万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各地水库在银鱼移植增殖工作中取得了一些…  相似文献   

3.
自1994年我国银鱼移植增殖技术推广规划会以来,特别是去年农业部、水利部两部联合发出加快银鱼移植增殖技术推广的通知以后,我国银鱼移植增殖技术推广工作,从长江流域、西南部,发展到三北、华东、两广及海南各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995年全国银鱼总产量达到创记录的8000吨,比上年增加近一倍,创产值5.6亿元,成为重要的出口创汇水产品。 但是,当前开展银鱼移植增殖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对移植增殖水域的科学论证不足,致使部分移植水面见不到鱼或形不成产量;二是全国各地银鱼移植增殖工作发展不平衡,北方大银鱼移植发展较快,南方新银鱼移植相对发展较慢;三是银鱼受精卵有的质量较差,数量不足,直接影响银鱼  相似文献   

4.
我市大银鱼移植增殖工作,1996年由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牵头正式拉开序幕。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水产部门在推进大中水域增殖,改良鱼类区系组成,提高水体渔业经济效益工作中,紧紧抓住我省大力推广大银鱼移植的良好机遇,在全市一些湖泊水库实施了大银鱼移植技术开发项目。几年来经过实践摸索、试点示范,大银鱼移植增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规模不断扩大,移植增殖技术日趋成熟。目前全市大银鱼移植已从试验性探索阶段向有组织、有规划推广性阶段发展。一、基本情况我市是大中水面比较集中的区域,湖库面积达42万亩,占全市可养鱼水面113.4万亩的37.1%。为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调整鱼类区系品种结构,发展两高一优渔业,在大中水域增殖中,开发了大银鱼移植技术项目。我市1996年初,由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协助从天津北塘水库移植大银鱼受精卵100万粒,投入泰来县江桥河神滩水库进行移植试验,面积  相似文献   

5.
我国大中型水域银鱼引种移植的现状及今后发展意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我国大中型水域银鱼引种移植的现状及今后发展意见全国大中型水域水产养殖增殖顾问组银鱼移植专题调查组银鱼是鲑形目一年生小型鱼类,它因“长江面鱼”和“太湖银鱼”作为佳肴而被人们称道,随着出口创汇更引起了多方注目。1979年将太湖新银鱼由太湖移入滇池以及19...  相似文献   

6.
大银鱼是一种小型名贵经济鱼类。80年代中期以来,大银鱼相继在山东、河南、北京、天津、内蒙等北方省、市、自治区的湖泊、水库移植获得了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连环湖水产养殖场在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指导下,于1995年1月26日引进大银鱼受精卵250万粒,投放到我场那什代泡。通过我们两年移植增殖试验工作,大银鱼已在那什代泡自然产卵繁殖后代,并且生长发育良好。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银鱼是一种以浮游生物为饵料、适应范围广、繁殖力强、经济价值高的名优水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并以其出口创汇的不断增加被誉为“水中白金”。近几年经过科技部门的科学研究、试验示范,银鱼移植增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移植增殖技术日趋成熟。目前,全国银鱼移植增殖掀起新的高潮,已从试验性的探索阶段向有组织、有规划生产性阶段发展。 虽然全国银鱼移值增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目前仍然存在几个问题,主要是“三个跟不上”:一是技术跟不上,尽管全国从南到北都开展银鱼移植增殖工作,银鱼移植增殖技术也日趋成熟,但各地掌握此项技术的水平差异很大,有的地方不注意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8.
由农业部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主持的“全国银鱼资源研讨与捕捞展示年会”,于1998年9月25日至27日在苏州召开,来自国内21个省市(区)的81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全国银鱼移植增殖技术协作组的专家作了讲座和研讨;代表们参观了太湖小兜网、飞机网、高踏网的现场捕捞演示;热烈讨论了近几年来各地在银鱼移植、增殖过程中遇到的热点问题,并对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作了总结。全国银鱼资源研讨与捕捞展示年会在苏州召开$江苏省水产信息中心!210003  相似文献   

9.
为了学习兄弟省市开发大银鱼养殖的经验由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组织,省茂兴湖、连环湖和杜蒙县石人沟水产养殖场参加的大银鱼增养技术考察组一行5人,于1995年10月26日至11月6日赴河南、天津、北京等地考察了有关大银鱼的生物学、移植、捕捞、加工和销售情况。同时参加了“全国水库推广银鱼移植增殖技术”现场会。这次考察时间虽短,收获很大。省外在大银鱼移植增殖方面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今后开展这项工作小借鉴和学习。现将考察情况和收获简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银鱼通体透明,全身可食,肉味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被誉为水中“人参”,曾被列为贡品。是我国名贵水产品之一。 1994年以来,在经济效益的驱动下,在农业、水利两部门的大力推广下,全国各地银鱼移植增殖工作迅猛展开,银鱼产量迅速增加。昔日的皇室佳肴,也摆上了寻常百姓的餐桌。内蒙古凉城县岱海移植增殖大银鱼也于1995年获得成功,并创年产500余吨的佳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银鱼移植增殖工作,自1979年将太湖新银鱼移至云南昆明滇池以来,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近年来又进行了大银鱼的移植增殖工作,在许多地区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银鱼已成为名特优水产品家族中重要的一员。据统计1995年全国银鱼产量达到8000余吨,在供应国内市场和出口创汇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效益。1995-1996年,在银鱼繁殖期间一共移植投放受精卵7亿余粒,投放水面达到50余万公顷,其中移植大银鱼爱精卵66亿粒到43万公顷水面中,移植太湖新银鱼卵0.5亿粒到7万公顷水面中。近年来新移植银鱼的水面大多取得了良好的…  相似文献   

12.
国家农业部、水利部1995年以来联合在全国推广的“银鱼移植增殖技术”是一项比较成熟的实用技术,在全国许多省区已取得良好的结果。银鱼移植工作在广西起步较晚。为了使我区银鱼移植工作进一步健康有序快速地发展,要十分重视银鱼移植工作中的科学性和技术含量。针对广西的一些具体情况,作根据近年来阶段研究和工作实践的经验,将有关银鱼移植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两种银鱼移植、增殖方法和措施的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5年在农业部、水利部发出联合通知后 ,银鱼的移植从以经济效益为杠杆的自发行为转向有组织的开展 ,从而发展更为迅速。全国进行了更为广泛的移植、增殖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 ,在全国许多水库获得了成功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在移植增殖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特别是大银鱼 ( 1)成功率不高 ,约只有 30 %的水域得到移植效益 ;( 2 )移植成功水域产量不稳定。本文试从两种银鱼生物学特性比较着手 ,结合银鱼移植的现状 ,提出在大银鱼、太湖新银鱼移植工作中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 ,从而解决现阶段的一些问题 ,使移植工作产生更好的经…  相似文献   

14.
由平顶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的省科委科技攻关项目“白龟山水库大银鱼移植试验研究”取得圆满成功。1991年冬平顶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引进20万粒大银鱼受精卵投放到白龟山水库,经过多次移植增殖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在省财政厅的大力扶持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今年黑龙江省大银鱼移植工作取得了可喜进展。全省总计移植投放大银鱼爱精卵2.05亿粒,放养面积达87.3万亩。全省新移植面积72.9万亩,投放大银鱼受精卵1.9万粒。前两年的大银鱼移植增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杜蒙县连环湖水产养殖场那什代泡自然增殖与人工增殖均获成功,形成一定规模的自然群体,水域大银鱼蕴藏量约6吨。1996年移植的10处水面,当年即有8处水面移植获得成功。今年,大银鱼移植工作已在全省铺开,预计全省可形成捕捞产量20吨,创效益160万元。为确保今年大银鱼移植增殖工作…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银鱼移植增殖现状及对策研究戴银根(江西省水产技术推广站)银鱼是我国名贵经济鱼类,淡水水产珍品。全世界约二十余个种,我国分布约十余个种,广泛分布于沿海和通海江及其附属湖、库。银鱼生长快、繁殖力强、适应范围广,世代交替快、经济效益极高,易于增养殖,...  相似文献   

17.
我省大银鱼移植增殖工作经过成熟的酝酿,由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牵头于1995年正式拉开序幕。在省水产局的直接领导和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经全站同志和承担单位领导及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大银鱼移植增殖工作进展很快,其规模由1995年的一个市(地)、四处水域、5.4万亩水面迅速发展到1997年的7个市(地)、30多处水域、97.8万亩,累计投放大银鱼受精卵2.1亿粒,且大部分水体已形成生物群体,表明大银鱼在我省这样一个北方寒冷地区已经安家落户,并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8.
我国银鱼移植增殖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我国银鱼移植增殖技术推广工作开展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发展的对策。1995年以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银鱼移植增殖技术推广工作,银鱼移植水面及受精卵投放数量连年翻番,新移植水体银鱼产量稳步上升,先进典型不断涌现,银鱼产量达到创纪录的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移植技术不配套,科技与生产不相适应,资源利用不够合理。今后发展的对策是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积极探索生产和技术存在的问题,力争银鱼工作能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全省大银鱼移植增殖技术研讨会,日前在哈尔滨结束。参加会议的有各市地水产主管部门、技术推广站和农垦、水利系统,以及基层人银鱼移植单位的代表共30余人。天津市塘沽区水产局研究员王士祜、天津市塘沽区淡水开发养殖公司经理、工程师张洪贵,应邀到会做了有关天津市大银鱼移植增殖技术方面的报告,并解答了难题,受到了与会代表的欢迎。省  相似文献   

20.
大银鱼是一种小型名贵经济鱼类,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水产品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80年代中期以来,大银在北方许多水域移植获得成功,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省于1995年1月首次移植大银鱼,并获得成功。本文介绍了大银鱼的生物学,并结合我省气候特点介绍移植增殖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