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渗透胁迫对番茄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6种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 6000,7.5%、10%、12.5%、15%、17.5%、20%),分别对6个番茄品种(粉番茄HV-071、中杂9号、金珠HV-029、大圣女HV-073、绿果番茄、TTI1103B-2)在种子萌发期各胁迫12 d,测定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等萌发指标,并进行隶属函数和灰色关联度分析,以筛选番茄种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适宜PEG浓度和鉴定指标.结果表明:研究用番茄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的适宜PEG浓度为10%~12.5%,活力指数可作为种子萌发期的抗旱鉴定指标.6个品种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粉番茄HV-071、中杂9号、金珠HV-029、大圣女HV-073、绿果番茄、TTI1103B-2;粉番茄HV-071、中杂9号萌发期抗旱性极显著高于绿果番茄、TTI1103B-2.8个萌发指标与隶属函数均值的关联序为:活力指数>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发芽速率>胚轴伤害率>胚根伤害率>幼苗伤害率.  相似文献   

2.
小黑麦萌发期抗旱条件模拟和抗旱指标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个小黑麦种质为材料,用不同浓度(0,10%,20%,30%,40%)PEG-6000对萌发期种子进行干旱胁迫处理,通过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与胚芽鞘长度,以研究小黑麦萌发期抗旱模拟条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筛选出了适宜于小黑麦萌发期抗旱性评价的指标,同时以各指标与抗旱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合隶属函数法对4个小黑麦种质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0%PEG-6000溶液为小黑麦种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适宜模拟条件;发芽率与萌发期抗旱性关系最密切;低浓度(10%,20%)PEG-6000有利于小黑麦种子萌发,并对幼苗根与胚芽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40%PEG-6000完全抑制小黑麦种子发芽;参试小黑麦种质抗旱性强弱为:中饲1048石大1号P4P2,中饲1048小黑麦属于中抗旱型,石大1号属于中间型,其余2份小黑麦种质属于干旱敏感型。  相似文献   

3.
利用PEG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对18个向日葵资源材料种子萌发期的形态、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筛选与向日葵萌发期抗旱性相关的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供试材料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向日葵种子萌发期的发芽势、发芽率及发芽指数均受到抑制;相对胚根长度、相对胚芽长度、相对胚芽干重、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相对MDA含量及相对ATP含量与综合抗旱能力D值呈显著正相关,这些指标均可作为萌发期抗旱性鉴定指标;供试18个向日葵材料中株系88抗旱性最强,D值为1.49,可以作为下一步寻找抗旱基因的基础材料。本研究完善了向日葵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的鉴定方法,对向日葵育种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不同抗旱性油菜种子萌发期抗旱指标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浓度(8%~25%)的PEG-6000高渗溶液,对田间表现为不同抗旱等级的5份油菜品种进行种子萌发期渗透胁迫试验,统计分析相对发芽率、相对根长和相对芽长3个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材料萌发期抗旱性的关联度,筛选油菜萌发期的抗旱性鉴定指标。PEG-6000浓度为19%时,不同抗旱性材料的相对发芽率平均为60.6%,变异系数为51%,强抗旱材料达到90%以上。相对根长平均为57.3%,变异系数为17.9%,强抗旱材料达到70%以上。各材料间差异显著。相对发芽率、相对根长与材料萌发期抗旱性的相关度>0.9。相对发芽率、相对根长可作为油菜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可靠指标。PEG-6000浓度为19%时,相对发芽率>90%、相对根长>70%的材料,可初步认定具有较强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5.
新疆食葵种子健康检测和杀菌剂消毒处理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PDA平板法检测了来自新疆自治区的2个品种的食葵种子带菌情况,并测定了9种不同杀菌剂对食葵种子带菌消毒处理效果和对种子发芽及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食葵种子表面携带的优势菌群主要为镰孢霉属(Fusa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青霉属(Penicillium),种子内部寄藏真菌主要有链格孢属和曲霉属(As-pergillus),其他分离频率较高的真菌还有根霉属(Rhizopus)和枝孢属(Cladosporium)等;2个食葵品种种子表面携带真菌种类有较大差异,种子内部寄藏真菌种类差异不大。杀菌剂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和咪鲜胺具有良好的种子带菌消毒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河北燕山地区30份叶底珠材料种子萌发期进行耐盐性综合评价,以期为叶底珠的耐盐筛选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盐渍化地区生态修复及园林植物的选择提供参考。在人工气候箱内用200mmol/L NaCl溶液进行盐胁迫,以蒸馏水培养为对照,对30份叶底珠材料种子萌发期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相对盐害率、相对胚根长、相对鲜重进行测定与计算,通过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筛选耐盐材料。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叶底珠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鲜重等指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30份叶底珠材料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有明显差异;在6个鉴定指标中,相对盐害率、发芽率与叶底珠萌发期的耐盐性关系最为密切;根据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可将燕山地区30份叶底珠材料划分为高度耐盐型(6个)、耐盐型(5个)、中度耐盐型(3个)、盐敏感型(8个)和高敏感型(8个)5类。200mmol/L NaCl溶液可作为叶底珠种子萌发期耐盐性鉴定的适宜盐浓度;发芽率可作为叶底珠种子萌发期耐盐性快速鉴定或初步筛选的鉴定指标;隶属函数法对叶底珠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综合评价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今食葵脱粒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脱粒不完全和籽粒易受损等问题,设计一种针对食葵收获机脱粒的轴流弓齿式食葵脱粒装置,并对葵盘在脱粒装置中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借助离散元仿真软件EDEM对食葵盘在滚筒内部的轴向速度、轴向位移以及运动路径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获得了含水率、滚筒转速以及喂入量等因素对籽粒破损率及未脱净率的影响规律。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以含水率、滚筒转速以及喂入量作为试验因素,以食葵未脱净率和破损率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利用Design expert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建立了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的回归模型,明确了各因素对滚筒实际工作效果的影响程度。基于响应曲面法,以低破损率和未脱净率为目标,对含水率、滚筒转速以及喂入量进行多目标寻优求解,得到最佳作业参数组合,即含水率22%、喂入量1.45 kg·s-1、滚筒转速318 r·min-1。为了确保参数组合的可靠性,对最佳参数组合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显示,籽粒未脱净率0.51%、破损率0.67%,满足我国机械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8.
以PEG-6000为渗透剂对110份苦荞种质资源进行模拟干旱处理,研究了苦荞种子在0、5%、10%、15%、20%的PEG-6000溶液胁迫下的萌发情况,分析了种子的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萌发指数、相对胚根长和相对胚根粗和萌发耐旱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5% PEG-6000可以作为苦荞种子萌发期耐旱性鉴定的适宜浓度;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萌发指数为关键指标,利用隶属函数结合权重分析法得到了萌发期苦荞种质资源耐旱性的综合评价值D。根据D值排序,筛选鉴定到耐旱型5份、较耐旱型28份、中间型48份、敏感型29份。通过聚类分析将110份苦荞种质资源划分为5个亚群,亚群Ⅰ是一类耐旱能力较强的亚群,亚群Ⅱ和亚群Ⅲ为中度耐旱亚群,亚群Ⅳ和亚群Ⅴ为典型的旱敏感亚群。  相似文献   

9.
黄瓜黑星病侵染和发病规律及其生态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瓜黑星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株内于田间或土中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来源。黄瓜种子内的菌丝也可越冬,带菌率最高可达37.76%。种子各部位均可带菌,以种皮为多。接种试验证明黄瓜黑星病菌主要是从叶、茎、果实的表皮直接穿透侵入,也可从气孔或伤口侵入,但极少。黄瓜黑星病菌的分生孢子产生必须具备90%以上的相对湿度(RH)和15℃以上的日平均温度。分生孢子在5—30℃下均可萌发,适温15—25℃,但萌发必须有水滴,在无水滴的情况下即使RH达100%也不能萌发。吉林省大棚内发病重是由于5月中旬以后棚温达到黑星病菌生长的温度范围,RH长时间(12小时以上)在90%以上。露地黄瓜黑星病的发生则与当年的降雨量和降雨日数多少有关。大棚内采用降低湿度的生态防治措施,可有效地控制病情,从而减少喷药次数而达到防治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以17份食葵杂交种为试材,采用1/2 Hoagland营养液水培的方式,以PEG-6000模拟干旱,分析苗期根系形态和生物量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并对食葵杂交种的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苗期食葵根系形态指标受干旱影响程度要高于生物量,根系形态各指标受干旱影响程度顺序为:根体积>根平均直径>根尖数>总根长>根表面积,...  相似文献   

11.
不同抗盐机制对柽柳适应盐渍环境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含0(对照),50,100,150,200 mmol/L 浓度的NaCl的Hoagland营养液处理短穗柽柳(Tamarix laxa Willd.)扦插苗.结果表明:根际NaCl浓度从50 mmd/L上升到200 mmol/L时,根系对Na 的排斥量从占理论吸收值的87%上升到93%.随着根际NaCl浓度的上升,体内盐分通过盐腺分泌的绝对量始终是增加的.在根际NaCl浓度为50 mmol/L时,植株的泌盐效率最高,随着根际NaCl浓度继续增加,相对分泌能力反而下降.白天吸收到植物体内的Na 有48%~53%在当天就被盐腺分泌出去.Na 总累积量随着根际NaCl浓度增加而增加,总累积与总吸收的比值在0.47~0.52之间.说明,根系拒盐是柽柳最重要的抗盐机制,而盐腺分泌的Na 量相对于柽柳植株地上部积累的Na 量而言可以达到50%.即,泌盐作用对柽柳地上部抗盐能力提供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利用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条件,测定了长枝木霉T6菌株耐盐性及其对小麦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Cl溶液浓度为30~50 mg·m L~(-1)时,其对长枝木霉T6菌株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其影响作用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强,随着处理后培养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但当NaCl溶液浓度为10、20 mg·m L~(-1)时,与对照相比其对长枝木霉T6菌株生长无显著影响,且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长枝木霉T6菌株对NaCl溶液胁迫下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萌发指数、胚芽和胚根长度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且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3%~15%、6%~14%、4%~16%、9%~34%和9%~31%。因此,长枝木霉T6菌株具有较强的耐盐性和解盐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13.
植物耐盐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概述了盐胁迫下植物的生理生化反应机理,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渗透调节、离子区域化、大分子蛋白、基因表达的调控、保护酶相关基因利用转基因技术转化植物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开展植物耐盐研究、选育耐盐新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草炭对土壤盐分运移的动态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水洗脱盐的室内模拟与微区实验探讨了石河子与加拿大草炭对灰漠土中盐分运移的动态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草炭处理提高了脱盐速率与脱盐量;相应的返盐模拟实验表明,草炭对土壤的返盐有明显的阻碍作用,特别是微区的室外模拟实验草炭处理的效果更明显,在0~30cm的耕作层土壤中,实验开始一个月后草炭处理的未见返盐,而对照却有明显的返盐现象。因此草炭对土壤水洗脱盐有促进作用,同时抑制返盐。但是不同来源的草炭,其成分与性质有异,因此其效果也存在差异,总的效果是石河子草炭优于加拿大草炭。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盐渍化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本研究在室内设置了不同盐分类型、不同盐分浓度的土壤,采用四电极法对各处理的电阻率进行相应测定,分析了土壤含水量、含盐量和单、复盐构成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电阻率随着含水量的增大而从16.08Ω?m 下降到4.25Ω?m ,呈对数函数下降;随盐分含量的增大呈幂函数下降,含 NaCl 盐分的土壤电阻率从2.04Ω?m 下降至0.20Ω?m ,含 Na2SO4盐分的土壤电阻率从2.89Ω?m 下降至0.39Ω?m ;不同盐分类型的构成对电阻率的影响同样存在显著差异,含盐量为0.1%时,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盐、氯化物-硫酸盐作用下土壤的电阻率分别为4.40、3.64、2.05、2.25Ω?m ,碳酸盐对土壤电阻率影响明显;当含盐量分别为0.5%、1.0%、1.5%、2.0%时,硫酸盐对土壤电阻率影响显著,对应的硫酸盐土壤电阻率分别为 1.72、1.03、0.74、0.58Ω?m ,氯化物盐土壤电阻率分别为0.59、0.36、0.27、0.21Ω?m 。含水率和盐分总量是影响土壤电阻率的重要因素,电阻率随土壤中 NaCl 和 Na2SO4含量的增加均呈幂函数递减规律;单、复盐类型不同,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对11种禾本科牧草根系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采用电导法测定了盐胁迫下 1 1种禾本科牧草不同季节根系细胞膜透性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 :1 1种禾本科牧草根系细胞膜透性与其耐盐性呈极显著负相关 ( r=-0 .993 ) ;1 1种禾本科牧草的耐盐性存在种 (品种 )间、季节间明显差异 ,评价结果与大田试验结果一致 ,因此根系电导率测定细胞膜透性可以作为植物耐盐性评价的指标之一。根系是评价多年生禾本科牧草 ,尤其是根茎类禾草耐盐性的较好的植物器官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耐盐葡萄砧木并探究其耐盐机制,以13种1 a生葡萄砧木为试材,研究100 mM NaCl浇灌处理下葡萄砧木的生长量、光合特性及植株体内Na+、Cl-、K+、Mg2+、Ca2+的差异性变化。盐害指数结果表明:110R和101-14盐害指数较小,为高抗盐砧木,Dogridge、5BB和香槟尼为抗盐品种;5C、贝达和B.R.No.2为中抗盐砧木,Valiant和山河2号为盐敏感品种,188-08、3309C和140R盐害指数最大耐盐性最弱,为盐高敏感砧木。生理指标测定结果发现:NaCl胁迫下,砧木5BB、101-14、Valiant、山河2号、Dogridge、5C其茎粗增加量、新梢增加量与对照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各葡萄砧木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蒸腾速率(T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盐胁迫后期,140R和188-08叶片Pn分别为0.38μmol·m-2·S-1和...  相似文献   

18.
宁夏不同类型盐渍化土壤水溶盐含量与其电导率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宁夏盐渍化土壤的分布区域,采集了不同类型盐渍化土壤样品(0~20 cm)141个,测定了土壤浸提液电导率与水溶性盐含量及其盐分组成,系统研究了残渣烘干法土壤水溶盐含量与电导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1)土壤水溶性盐分离子阳离子以钠离子含量最高,镁、钙离子含量次之,阴离子以氯离子含量最高,硫酸根离子含量次之;(2)从阴离子组成来看,供试土壤以硫酸盐-氯化物型、氯化物-硫酸盐型和硫酸盐型为主,从阳离子组成来看,以镁钙盐型、钙镁盐型和钠盐型为主;(3)从5种函数模式中筛选出土壤浸提液电导率与其残渣烘干法水溶盐含量之间的最优回归关系,当不区分土壤盐分类型时,可采用二次式(通式)y=0.1609x2+2.9176x-0.0141求解土壤含盐量;当已知土壤盐分类型时,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盐分类型最优回归式计算;(4)提出了电导率法测定土壤水溶盐含量校正为残渣烘干法水溶盐含量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9.
微咸水不同入渗水量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室内微咸水积水入渗土壤水盐运移模拟试验,分析了不同灌水量下湿润锋、土壤含水量、土壤含盐量、盐分浓度及Na 、Cl-浓度等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入渗水量与湿润锋呈线性关系,脱盐深度与湿润深度的比值近似为0.342。此外研究结果也显示上层土壤盐分浓度与入渗水矿化度密切相关,因此灌水量大小不仅影响湿润范围,而且直接决定上层土壤盐分含量。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50年代以来博斯腾湖水盐变化及趋势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1  
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湖泊水质由淡水逐渐变成了微咸水,生态与环境受到了破坏。1958年历史上第一次对博斯腾湖水质监测结果中的“矿化度”,就成了近几十年来研究博斯腾湖水盐变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指标参数。经分析,1958年博斯腾湖的矿化度并非人们所认为的0.39 g/L,而应是0.56 g/L。扬水站的建立抑制了博斯腾湖总盐量的上升,使博斯腾湖的总盐量从1.30×106t这个平衡点,回落到目前的9.60×105t平衡点上。并分析了未来扬水站东迁后博斯腾湖的总盐量的平衡点为8.50×105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