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仿野生甲鱼将成为市场亮点 对甲鱼实行仿野生养殖让其回归自然,即按照甲鱼原有的生活习性进行水面设计,尽量减少人工饲料投喂。实行仿野生养殖后,1只稚甲鱼需要3年时间才能长到500克左右,生长速度与野生甲鱼相当,养殖成本下降65%。  相似文献   

2.
一、甲鱼饲料的配制 按照甲鱼生成各阶段的营养指标,可配制成4种甲鱼所需要的配合饲料,即稚鳖阶段的配合饲料构成为:北洋鱼粉76%、专用酵母3%、α-淀粉17%,复合维生素1%、添加剂3%;幼鳖阶段的配合饲料组成为:北洋鱼粉74%、专用酵母4%、旺一淀粉18%、复合维生素1%、添加剂3%;  相似文献   

3.
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法研究了经酶解和发酵加工的甲鱼生物饮料的乳化稳定性,全面分析了所选乳化稳定剂对甲鱼生物饮料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乳化稳定剂的最适添加量。结果表明:黄原胶对甲鱼饮料稳定性的影响最大,蔗糖酯次之。添加0.190%耐酸羧甲基纤维素、0.110%海藻酸钠、0.095%黄原胶和0.070%蔗糖酯(M_(13):M_(15)=2:1),可以获得风味良好,稳定、均一的甲鱼生物饮料。  相似文献   

4.
甲鱼调种     
甲鱼调种广东饶平县水产技术推广站龚海由于甲鱼种十分昂贵,初养甲鱼,购种费占养殖成本的80%左右,而且,调种死亡率高,风险很大,因此,对于初养甲鱼或大幅度扩大规模的养殖户来说,调种既是第一步,又是事关成败的一步。调种分调稚鳖和调亲鳖两种方式。1.调稚鳖...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潢川县,黄岗乡桥梁村农民李开炯,1988年以来,根据甲鱼市场供不应求和本地自然条件适宜甲鱼生长的实际,不断摸索并熟练掌握了甲鱼孵化、育肥技术,几年来,共孵化甲鱼苗12000多只,养殖成甲鱼2300公斤,纯收入20多万元。在他带动和扶持下,周围70多户群众养甲鱼,并在全村形成养殖规模,1993年全村甲鱼收入300多万  相似文献   

6.
甲鱼脂肪酸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快速脂肪提取法代替索氏法提取甲鱼脂肪。采用GC、GC/MS联用机的分析方法,分析鉴定了甲鱼油脂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共分离鉴定出16种脂肪酸,其中ω3脂肪酸(EPT DHA DPA)含量为8.84%,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2.66%,饱和脂肪酸含量仅为27.34%。  相似文献   

7.
饲养甲鱼的号业户常常为甲鱼饲料短缺而苦恼,这里介绍一位专业户巧用猪血解决甲鱼饵料来源的好方法:杀猪时把猪血盛接于盆内,搁置在甲鱼池之中.离水面65~70厘米处.并用树叶把猪血盆子盖上。猪血的腥味会引来大群绿头苍蝇在盆内产卵。5天后盆内部会长出许多蝇蛆。再过几天蝇蛆会因爬出盆外化蛹而纷纷掉入水池内,成了甲鱼的美味佳肴。  相似文献   

8.
适宜的水温是甲鱼养殖的关键。甲鱼在水温25℃以上即可摄食生长,在水温10—15℃以下就会进入冬眠。从利于甲鱼生长发育的角度出发,养殖水温应当保持在30℃左右。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浙江,四季分明,夏热冬冷是其显著特点,甲鱼养殖的温室全年加温时间长达9—10个月,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能源,会带来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的后果。开发和利用高效、无污染、可再生的太阳能资源不仅是工厂化甲鱼养殖生产节能减排的一条重要途径,也能更有效地实现生态循环农业。  相似文献   

9.
1.肝炎患者不宜食甲鱼(鳖)。肝炎患者胃黏膜水肿,小肠绒毛变粗变短,胆汁分泌失调,消化吸收机能大大减弱。而甲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病人食后不仅难以吸收,反而会加重肝脏负担,会引起腹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现象;严重时肝细胞还会大量坏死,使病情迅速恶化,诱发肝昏迷,甚至死亡。2.肠胃功能虚弱者不宜食甲鱼。  相似文献   

10.
冬末春初.随着气温逐渐回升.越冬池内的甲鱼开始苏醒。然而,由于越冬期间尤其是越冬后期饲养管理、投喂饵料不当等原因.会使水质逐渐恶化.病菌大量繁殖而导致疫病流行.往往会引起甲鱼大量死亡,造成严重损失。因此,要特别注重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未进入温室越冬的甲鱼,在冬眠期间,有时会发生死亡.其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甲鱼开始冬眠时,水温太低,遭受冻害;二是池底有机质太多,产生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三是入冬前饵料投喂太少,甲鱼体内营养积蓄和热量过度缺乏;四是甲鱼受伤后进入冬眠.现就预防甲鱼冬眠死亡的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甲鱼的长途运输,一般是指6~10天的运输。在运输前,为保证运输途中不致因粪便造成严重污染,一般需将甲鱼在清水中静养2~3天,再在新鲜凉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以清洁甲鱼皮肤、甲壳和降低其活动能力。甲鱼的包装用具应清洁、光滑。为减少运输中因摩擦而损伤甲鱼皮肤的可能,应在包装用具底垫填充物。填充物一般是用干净的新鲜水草,冬天可以用秋后晒干的水草。实践中,有人曾用木屑和稻草代替,但由于稻草呈碱性,木屑过于粗糙,都将损伤甲鱼皮肤而不宜。甲鱼的新陈代谢与温度密切相关,温度低,其新陈  相似文献   

13.
《农家科技》2012,(4):23
<正>作为甲鱼养殖和消费大省的浙江省的甲鱼市场情况如何呢?据记者调查,在市场上常见的甲鱼主要有6类。包括:封闭温室养殖的甲鱼,采光大棚养殖的甲鱼,野外水泥池养殖的甲鱼,仿野生状态养殖甲  相似文献   

14.
针对温室甲鱼养殖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的问题,该研究从温室甲鱼投苗到外移养殖期间,以水体温度、增氧曝气、加水量这3个方面作为主要影响因素,对温室甲鱼养殖造成水体污染的情况进行相应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以上影响因素都会对温室水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增氧曝气和加水量对温室水体污染影响较大,水体温度对温室水体污染影响较小。该结果可对甲鱼养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政军 《农家顾问》2010,(11):22-23
野生甲鱼和家养甲鱼,很多人认为两者没什么差别,都是鳖。邕宁区那楼镇甲鱼养殖户老陆养的甲鱼与一般的家养甲鱼不一样,他的甲鱼从背部看得见骨骼,一般的家养甲鱼看不见。虽然只有外观这细微的差别,但两种鱼的价格相差却很大。老陆养的甲鱼目前每千克价格在140元左右,一般的家养甲鱼每千克不过40元。  相似文献   

16.
<正> 甲鱼含有蛋白质、钙、脂肪、糖质、激素、维生素、酶类等多种有益物质,是一种高级食品和保健营养品。目前,甲鱼人工饲养在我国发展较快,但市场上多以活甲鱼进行流通,不仅不便销售和食用,而且常常价低滞销。若将甲鱼制成精细保健甲鱼粉,既可充分利用甲鱼资源。又可提高甲鱼的经济效益。保健甲鱼粉的加工技术如下: 1、甲鱼选择 选用无病鲜活的商品  相似文献   

17.
李正飞 《农家科技》2009,(10):40-40
<正>造成甲鱼生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5类:1.水质恶化。如长期不换新水,池中的残饵和排泄物的大量存积,会使病原体大量繁殖、导致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在换新水时,还要注意新水的水质。2.放养的密度过大或甲鱼苗的规  相似文献   

18.
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早期阶段生长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早期发育阶段(0 ~33 d)白甲鱼(Onychastoma sima)的生长与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温在(20±1.5)℃时,初孵仔鱼的全长和体质量分别是(10.28±0.05)和(7.79±0.08)mg.白甲鱼仔鱼在孵化后第4天开始摄食,初次摄食率为48%,第6天初次摄食比率达到100%.饥饿不可逆点(PNR)的时间为13.5 d.本研究中还观察到白甲鱼仔鱼PNR点的出现时间与完全饥饿组死亡时间相隔只有2d,说明白甲鱼仔鱼一旦到达生长的不可逆点,将会在短期内迅速面临死亡,因此,在此阶段须满足白甲鱼仔鱼各种生长条件,保证各个器官都得到充分发育,减少早期因环境不利而造成的死亡或生长停滞现象.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1999,(6)
1.腐皮病甲鱼受损伤后,四肢、颈部、尾部及周边皮肤糜烂、组织变白、发黄、坏死,严重时骨骼外露,爪脱落。防治:(1)控制甲鱼饲养密度,及时分养,经常更换池水。(2)每周用1~2毫克/公斤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3)及时隔离病甲鱼,用2~3毫克/公斤生石灰或漂白粉反复药浴病甲鱼5~6天,确认痊愈后,放回原池饲养。(4)用鳖速康20~40毫克/公斤全池泼洒,每天1次,并常换池水,2~3天后即会停止死亡。2.出血病病甲鱼出现出血点或出血斑,咽喉上  相似文献   

20.
舒蕾 《农家顾问》2014,(2):47-48
<正>野生甲鱼口感好、价格高,但产量低。在藕塘中养殖甲鱼,既能生产出野生甲鱼,且莲藕发病少,可提高藕塘的利用率,增加收益。1.池塘条件根据甲鱼喜静怕惊、喜阳怕风、喜洁怕脏的自然生活习性,要选择环境幽静、避风向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的地方建塘。塘边建饵料台和晒台。每个池塘要分散设置用木板或水泥预制板做成的饵料台3~4个,便于甲鱼摄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