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新工科"教育的深入发展,加强"互联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建设已成为当前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深入剖析了"互联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当前课程教学出现的实验数据无人工处理、缺少实验报告、实验成绩仅由预习成绩和实验数据决定的问题,探讨了"互联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管理平台的改革方案,其核心内容包括:学生应在课堂上完成数据处理并提交系统,完成由模块化在线填写和完整纸质版撰写两种模式相结合的实验报告,实验成绩由教师和"互联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管理系统进行综合评分。教学结果表明,通过教学改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均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地基与基础》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提出了利用案例教学法来提高教学质量的观点;并结合实例阐述了案例教学法的步骤和特点;同时也总结了案例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化工原理”教学应重视工程观念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化工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工程性很强的应用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工程意识,提高分析工程问题、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该文总结了六种教学中涉及的工程研究方法:联系实际法、数学模型法、因次分析法、近似估算法、过程分解法、当量处理法;并结合课堂讲授、例题与习题的训练、实验环节的巩固、化工单元过程的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提出了在教学中提炼工程观念、在实验中确定工程观念、在设计中实践工程观念的观点,充分探讨和论证了该课程对培养与强化学生工程观念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作为微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必要手段,对微生物学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加深具有重要意义。分析目前"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没有实物操作的情况下学生预习抽象,课堂上很难实现一对一多维度的展示,不利于微生物学知识点之间的贯通、拓展等。针对该课程课堂教学受相关条件限制的主要问题,同时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相关要求,提出引入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构建"多媒体+虚拟仿真+课堂训练"多元结合的"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微生物学实验"虚拟仿真教学可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将知识点和主要实验技术多维度交叉融合,有利于学生课前课后反复学习巩固知识并拓展应用,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从教学设备改善、在线资源优化、实验内容交叉融合以及实验考核全面化等方面提出了"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改革的具体举措。最后,从促进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促进自主学习的可控性、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课堂操作与虚拟教学的有机结合等方面分析了"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改革的效果,以期为改革创新本科实践教学策略、加速课程现代化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环境监测实验"是环境工程专业重要的必修课程。目前部分高校"环境监测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着综合性实验训练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通用能力的提升。针对这一问题,以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了在工程教育认证快速推进的背景下"环境监测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于2015年和2018年两次参加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组织的专业认证,并较好地通过了专业认证。在此基础上,"环境监测实验"课程组为了落实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加强实践性训练的要求,提出在课程教学中首先应增加针对复杂环境问题实施的全流程环境监测训练,其次应强化对监测结果进行正确表达的训练,最后增加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个体担当与团队合作的考核内容。通过课程教学改革,落实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指标点,丰富了课程教学内涵,提高了学生环境监测的实战能力。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栽培”是北京林业大学面向林学和森林保护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备的专业选修课程,该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2部分内容。针对“食用菌栽培”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课程目标不明确、选课人数太多,实践教学效果不佳、教学内容重点不突出、与食用菌栽培生产实际联系不紧密、教学形式过于传统、考核方式与课程目标不符等,提出如下改革建议:①明确以培养理论和实践兼备的应用型人才为重点的教学目标;②限制选课人数,更改开课学期;③优化教学内容,开设食用菌产业发展动态的专题内容,编制实验指导手册;④改进教学方式,引入“文字-图片-视频”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问题导向型的“互动课堂模式”;⑤完善考核评价体系。这些改革措施活跃了“食用菌栽培”课程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实践的能力,提升了学生将该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食用菌相关工作提供重要的技能保障,为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是草业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但由于"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内容繁多、知识点抽象、概念容易混淆等特点,导致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学效果,对"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通过课前、课堂、课后的有机融合,形成了一套适合"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的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学生多层次参与教学过程为突破口,通过资料共享,让学生参与课程讲授、实验实习方案的设计、成绩评价、试题制定,同时分享学生的优秀实验实习成果和课件;教师课前、课后指导、研究热点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全面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综合素质,提高了学生对科学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植物学既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又是高等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针对天津农学院该课程教学现状,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植物学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思路,从采取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形式、充分利用校园植物、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等具体措施上进行了探讨,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地貌学课程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一门传统课程,也是该专业的必修课程。根据地貌学课程的实践性和认知性特点,为了解决当前地貌学课程教学存在的教材内容脱离实际、语言和文字教学存在局限性、书面考试不利于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课时有限等问题,提出突破传统课程的知识本位论、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等教学改革措施,从而实现地貌学传统课程的新发展。实践表明这些教学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各专业一门工程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利用CAI讲授该课程是高等院校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文章从CAI教学必要性方面,提出了课程内容的确定范围;着重论述了多媒体CAI课件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以及在教学时应把握的问题;提出了多媒体CAI课件授课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不能替代全程教学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木材热处理除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工作实践,利用两种木材高温干燥加工设备,对木材进行热处理试验,解决了偏僻北方林区木材调运检疫除害灭虫的难题,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从信息化测绘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指出测量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课程内容体系不完全合理,反映测绘新技术的内容相对较少;与课程配套的仪器设备滞后于测绘科技发展;体现测绘新技术在林业中应用的内容相对较少;林业类专业的学生对测量学课程重视不够等。基于信息化测绘体系,结合林业类学科的特点和要求,从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实验实习环节的建设、考核制度、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测量学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清洁生产分析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内容,依据国家环保部发布的《清洁生产标准铅蓄电池工业》,从生产工艺与设备水平、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环境管理5个方面对某生产规模为34.56万kVAh/年的密闭免维护铅蓄电池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进行了分析评价,得出了清洁生产分析结论,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项目清洁生产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艾沐野  于晶 《森林工程》2010,26(5):41-43,51
20世纪以来,我国从俄罗斯进口大量的木材,以弥补国内木材原材料供应的严重不足。这些木材大多从我国东北地区边境口岸城市进入,经过锯材加工和人工干燥后再运往内地进行深加工。因此,这些口岸城市先后安装和建造了一定数量的木材干燥设备,使木材干燥生产具有了一定的规模。本文对我国东北地区主要边境口岸城市的木材干燥生产情况进行简述,并对生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其讨论的问题可供当地及其他地区的木材干燥生产参考,对提高木材干燥生产质量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内介绍了人造板设备安装过程中垫铁的施工方法。对同类或近似的设备安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吸湿范围内毛白杨木材径向透气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利用自行研制的木材透气性实验装置,探讨了木材含水率、厚度和压力对毛白杨透气性的影响。实验证明:实验装置结构合理,气密性较高,操作方便,满足测量要求;在吸湿范围内:木材透气性与含水率呈负二次曲线关系,含水率为10%左右透气性最大;透气性随着压力差的增加而增加,并呈直线上升趋势;透气性随着厚度的增加而减少,并呈指数下降趋势;在本实验探讨的影响因素中,含水率和厚度对透气性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一条生态途径。生态系统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与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 是生态学理论与管理学思想的融合过程。文中在概述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与背景的基础上, 重点讨论了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和内涵, 并分别从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3个角度论述了目前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指出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本质上是一种森林资源管理方法, 其应用不仅仅关系到自然科学, 而更多地关系到文化和社会, 因此要根据特殊的国情和林情, 研究适合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的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何力 《林业科技情报》2009,41(4):117-118
信息检索课是高等院校培养学生情报意识、获取文献、信息能力的课程。正确引导学生利用好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是这门课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它在教学中全面指导学生接触最新的、反映学科前沿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技能,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海明 《绿色科技》2012,(10):116-119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对我国海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海洋资源开发迅速但管理措施尚不完善,且由于开发技术等原因,现阶段我国海洋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已遭到一些破坏,产生的一系列海洋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指出了为进一步深入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开发的同时一定要加强管理,加强对海洋资源的评估和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针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恩宏  李长革 《森林工程》2000,16(3):47-47,40
文内介绍了中密度纤维板设备安装过程中干燥机旋风分离器支架的施工方法,对同类或近似的设备安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