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杧果(Mangifera indica L.)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主要热带水果。蒂腐病和炭疽病是引起杧果采后腐烂的主要病害,但不同杧果品种对这两种病害的抗性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综述了杧果主要采后真菌病害及其病原真菌、抗病性的品种差异及抗病种质筛选、杧果的抗病响应与表达调控机制等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目前杧果采后病害病程相关分子基础及抗性相关分子机理研究情况,进一步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正>杧果果实炭疽病是杧果产区最主要病害;杧果"露水斑"是近年在果实上极易发生的常见病害。目前在广西杧果产区,杧果开花较往年整齐,随着气温回升和湿度增大,在冬季管理不到位和防控不及时的果园,极易发生这两种病害,春季忙果产区酸雨频发,也极易导致这两种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果实商品价值。为提高防控效果,建议果农提早采取相应措施,积极防控这两种病害,确保增产增收。一、杧果果实炭疽病和"露水斑"病发生特点  相似文献   

3.
炭疽病是杧果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杧果的生长势以及杧果的产量和质量,选种抗病品种是有效的防治方法之一.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抗病性鉴定法,初步鉴定了在农业部儋州杧果种质资源圃中的229份杧果种质对炭疽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在参试的种质中未发现免疫和高感种质,其中高抗种质13份、中抗种质36份、中感种质116份、感病种质64份,这些种质的初步评价,为进一步展开杧果抗病遗传规律及分子育种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12种中草药提取物防治杧果采后病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浓度为20mg/ml的12种中草药的丙酮提取物溶液对杧果进行浸果处理,观察其防腐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的12种中草药的提取物对杧果炭疽病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中八角、荜茇、肉桂、砂仁对杧果炭疽病的防效超过68%,防治作用比较显著。12种中草药的丙酮提取物中,有10种对杧果蒂腐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砂仁、香附子、荜茇、八角对杧果蒂腐病的防效超过了50%。八角、荜茇、砂仁对2种采后病害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均高于商业杧果保鲜剂。  相似文献   

5.
我国杧果病害的新病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来自云南和四川16种杧果病害的新病原,并分别对病原及病害症状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6.
为乌当区李树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总结了李树流胶病、灰霉病、炭疽病、果腐病、疮痂病和红点病的病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柑橘疮痂病又名癞头疤、钉子果,是柑橘的重要病害之一,对柑橘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杧果畸形病是国际上为害杧果生产的一种严重病害,无有效化学药剂可以控制,也未发现抗病品种。目前,此病在攀枝花市零星种植或失管的杧果园发病较为严重,成片的杧果基地也有零星发生,且呈蔓延扩展趋势。国内有关杧果畸形病病原鉴定方面的报道较多,但无田间防治研究的报道。本文采取重度回缩修剪、结合其他措施对杧果畸形病进行防控研究。结果表明,与修剪处理前相比,处理1第1年发病率降低64.4%,单株产量增加10.28 kg;第2年发病率降低60.1%,单株产量增加36.31 kg;第3年发病率降低79.2%,单株产量增加28.79 kg。处理2第1年发病率降低71.6%,单株产量增加6.89 kg;第2年发病率降低62.8%,单株产量增加29.94 kg;第3年发病率降低84.5%,单株产量增加25.17kg。  相似文献   

9.
为安顺市李树病害无害化管理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对安顺市李园病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安顺市李树主要病害有16种,包括细菌性病害2种(细菌性穿孔病和根癌病)、真菌性病害11种(李红点病、流胶病、缩叶病、褐斑穿孔病、褐腐病、袋果病、白粉病、疮痂病、炭疽病、褐锈病和灰色膏药病)和其他病害3种(李果锈病、裂果病和日灼病)。其中,红点病、细菌性穿孔病和流胶病3种为重发生病害,年均发病率分别高达57.67%、39.25%和40.19%;袋果病、疮痂病、炭疽病、缩叶病和褐腐病为普遍发生病害;褐斑穿孔病、根癌病、灰色膏药病、褐锈病、日灼病、果锈病和裂果病为零星发生病害。  相似文献   

10.
2004~2006年位于广西田阳县境内的百色华侨农场头塘分场杧果园发生大面积杧果幼果期病害,病园的病果率最高达到33.2%,并有蔓延和逐年加重的趋势,经济损失惨重,给果农和企业造成较大损失.据调查,田阳县的百育、那坡、头塘等乡镇也发现有程度不同的类似病害.我们对该病害进行了田间调查和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贵州山地芒果病虫害种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贵州山地芒果生产上发生的病虫害种类、分布及危害程度,于2015~2016年通过定点抽样调查法,对贵州芒果主产区的4个芒果园进行病虫害调查。共鉴定出病虫害42种,其中,病害10种(包括真菌性病害9种,细菌性病害1种),主要病害为芒果炭疽病和细菌性黑斑病;害虫32种(分属7个目21个科),主要虫害为芒果切叶象甲、横纹尾夜蛾及蝽类。  相似文献   

12.
四川攀西地区芒果病虫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2013年对四川攀西地区芒果病虫害进行调查,结果为:病害46种,害虫共33种,分属8目20科,发现国内未见报道的芒果新害虫榕母管蓟马。分析阐述主要病虫害炭疽病、白粉病、畸形病(丛芽病)、细菌性黑斑病、幼果果肉生理性褐变黑果病、主干裂皮病、低温、蓟马、桔小实蝇、叶瘿蚊、介壳虫的危害情况;当前严重威胁攀西芒果产业发展的危险性病害为芒果畸形病(又称丛芽病)、芒果猝死病(又称速死病)和芒果果实象甲。编写"攀西地区芒果病虫害名录",并提出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3.
根据有害生物风险评价方法,从芒果畸形病国内外分布状况、潜在危害性、受害栽培寄主的经济重要性、传入与定殖的可能性和风险管理难度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估,其综合风险值R为2.3,属于高度危险性有害生物,并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提出了防止其传入我国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芒果炭疽病是芒果主要病害之一,筛选拮抗细菌对其进行防治已成为研究热点。文章简述了近年来拈抗细菌对芒果炭疽菌的抑菌作用及对炭疽病的防病作用,指出利用拮抗细菌防治芒果炭疽病的研究在菌源、抑菌机理、防病机制及安全等问题上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高效及拮抗机制多样化菌株的筛选、抑菌物质的抑菌机理及其合成应用、拮抗细菌对芒果诱导抗病的刺激应答机理及拮抗细菌应用的安全评估等应是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海南省芒果作物病害调查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4年4月~2006年5月对海南省芒果主产区进行为期2年的芒果作物病害调查,通过实验室内对病害及其病原物种类的鉴定并参阅相关资料,发现目前海南省芒果作物上的病害共有42种,其中真菌病害32种、细菌病害5种、线虫病害3种、寄生性植物2种;对芒果致病较重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流胶病、枝枯病、蒂腐病、细菌性果腐病、软腐病、灰霉病、煤烟病、幼苗立枯病、果腐病等10种。调查结果对于科学制定芒果病害综合防治措施,保障海南省芒果种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避雨栽培对台农一号芒果园温度、湿度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我国南方多雨地区开展芒果避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搭建简易大棚,对3年生台农一号芒从开花前期至采果结束进行全程避雨栽培,以露地栽培为对照(CK),观测棚内外温度和湿度的日变化情况,测定分析芒果采后相关生理指标及病害发生情况.[结果]避雨栽培模式下,芒果冠层日均温度比露地提高0.7℃,日均相对湿度较露地降低6.0%.避雨栽培模式下果实外表光洁,平均单果重比露地栽培提高14.00 g,采后病害发生率较露地降低33.5%(绝对值,下同).果实品质分析结果显示,避雨栽培模式下芒果的可滴定酸含量较露地降低0.012 mg/100 gFW,维生素C(Vc)含量提高0.01 mg/100 gFW,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升高1.20%.[结论]避雨栽培可有效提高大棚内台农一号芒果树冠层温度、降低湿度,有利于降低芒果果实采后贮存期的病害发生程度,提高果实品质,适合在我国南方多雨的芒果种植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定点调查与普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滇南、滇东南芒果生产区芒果病虫害分布、危害情况及种类进行了调查,结果鉴定出危害滇南、滇东南芒果生产的病害25种,虫害61种。同时对滇南、滇东南芒果生产的干热区和湿热区病虫害的分布以及差异作了分析。调查结果对于生产上科学制定防治措施,保障滇南、滇东南芒果种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芒果炭疽病生境生态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生态位理论,测定芒果炭疽病生境生态位。结果表明,芒果炭疽病的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比较大,对空间资源利用较充分。果园中间的果树通风性差,湿度大,芒果炭疽病的病情指数最大,北边边线较通风、湿度小,芒果炭疽病病情指数最小。果实期、夏稍期、秋稍期、花期芒果炭疽病的生境生态位宽度指数依次为:0.9508、0.9412、0.9653和0.8497。在各生境位点上,芒果炭疽病对资源的占有和利用能力是不同的,边线的生境相对不利于芒果炭疽病的生存,花期时果园各方位生境差异最大,对芒果炭疽病的生境生态位宽度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以叶片和果实病情指数为依据,研究了海南省7个芒果品种的炭疽痛生态位.结果表明,芒果炭疽病对叶片和果实的侵染效应差别较小,对时间、空间和营养3资源的利用程度不尽相同.时间生态位宽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117 7和0.263 9,说明芒果炭疽病在时间维上的利用程度小,其发生和发展具有条件性;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平均值)为0.704 7和0.904 0,病菌能够充分利用各空问资源;营养生态宽度指数为0.666 2和0.579 6.说明病菌可以侵染各品种,但品种间的抗病性有较明显差异,台农1号抗病性较强,红芒6号、凯特和白玉较易感病.  相似文献   

20.
广西杧果象牙品种发生的果腐病,经病原鉴定,其种类为杧果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和杧果大茎点菌(Macrophoma mangiferae Hingoroai et Sharma)。这2种菌均可侵染杧果引起果腐病,其病状虽有相似性,但病症有明显差异。杧果炭疽菌果腐病病斑上生轮纹状小黑点,其顶端有黄褐色颗粒状物;杧果大茎点菌果腐病病斑生小黑点,小而密,其上无颗粒状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