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奶牛一般情况下耐寒不耐热.高温季节牛体散热困难。当奶牛受高温应激时.体温容易升高,呼吸加快.皮肤代谢发生障碍.牛食欲不强,采食量下降.营养呈现负平衡,进而造成奶牛体重下降,体质变差,产乳量和乳脂率同时下降.繁殖力降低,发病率上升,严重者导致死亡。据笔者对珠海地区各个奶牛场的详细调查,2003年4~6月份,由于受高温影响,奶牛  相似文献   

2.
随着奶牛产业的发展,奶牛数量不断增多.但奶牛的饲养管理措施在一部分饲养户中往往被忽视,特别是如果夏季高温季节防暑降温工作不细致,导致奶牛出现"热应激"现象.奶牛是一种比较耐寒怕热的动物,由于高温会导致热平衡破坏或失调.这种现象称为"热应激"反应.不仅会使奶牛的的产奶量下降,而且也会使奶牛的繁殖率下降,抗病力减弱,经济价值降低.因此,夏季高温季节奶牛应注意采取防暑降温措施,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奶牛较耐寒而不耐热,所以改善夏季高温时节饲养管理是实现全年奶牛高产的重要途径。现就奶牛夏季饲养管理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1防暑降温气温在0℃以下时,奶牛的体热散失量明显大于体热产生量,导致部分饲料或部分体内贮存的能量转化为体热,所以寒冷季节会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但奶牛的采食量不受影响,有时还可能增加。气温高  相似文献   

4.
奶牛较耐寒不耐热,改善高温季节的饲养管理是实现全年高产的重要途径.在气温超过26℃的夏季,为减轻高温对奶牛造成的不利影响,一方面在管理上要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另一方面饲养上也要进行技术调整,防止产奶量下降.  相似文献   

5.
奶牛高温季节,常发生不爱吃草,食量大减,产奶量也随之大减(1/3,甚至更多)的情况,直接影响了饲养户的经济效益。这里,谈谈奶牛高温季节食量和产奶量下降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夏季经常持续高温,有时高达36℃以上。在这种高温条件下,牛的大脑过量充血,体热的产生与散发不平衡,造成机体过热,使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紊乱。不少奶牛表现精神沉郁或兴奋:不愿采食、行动缓慢、体躯摇晃、全身出汗。脉搏增至每分钟100次以上;呼吸困难、张口伸舌,呼吸每分钟多达80余次;不少牛结膜潮红,水样鼻液,口干舌燥,食欲废绝,饮欲增进。  相似文献   

6.
高温季节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较耐寒不耐热,改善高温季节的饲养管理是实现全年高产的重要途径。奶牛最适温度为8℃~16℃。在-30℃严寒中仍能生活和产奶,在气温超过26℃的夏季,奶牛会产生热应激,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皮肤代谢发生障碍,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食入的营养物质不能满足产奶需要,体重减轻,体况、产奶量、乳脂率及繁殖力均下降,  相似文献   

7.
高温季节热应激对养牛业影响很大。根据我国历年来生产资料显示:每年的高温季节奶牛的产奶量最低,下降幅度为全年月平均产量的15%左右,最高可达20%;而奶牛的发病率为全年发病率的40%~50%左右。所以奶牛能否顺利度过高温季节就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1高温季节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1.1产奶量下降热应激能造成奶牛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体温升高,呼吸加快,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率降低,营养供应不足,机体的内分泌机能紊乱,影响奶牛泌乳,导致产奶量下降。1.2奶牛发病率升高高温季节,天气闷热,饲草饲料在高温作用下,容易发生霉变,降低适口性或…  相似文献   

8.
奶牛在高温季节容易出现热应激现象。热应激会给影响奶牛的生产水平,同时也会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因此,高温环境下预防奶牛热应激、做好饲养管理,是饲养中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生物抗氧化复合剂(40g/头·d、60g/头·d、80g/头·d)对夏天高温季节奶牛的产奶量和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添加量为40g/头·d时,该添加剂能有效缓解乳脂率和乳糖率下降。  相似文献   

10.
奶牛比较耐寒而不耐热.温度在0℃以下时,奶牛的体热散失量明显大于体热产生量,导致部分饲料或部分体内贮存的能量转化为体热,所以寒冷季节会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但奶牛的采食量不受影响,有时还可能增加.温度高于20℃时,即表现出体温增高,呼吸频率加快,饮水量增多、采食量下降和肠道充塞等热应激症状.高温条件下,气温每升高1℃,高产奶牛就消耗3%的维持能量.温度超过27℃时,产奶量下降5%~10%;超过32℃时,采食约减少20%;超过40℃时,食欲几近废绝.采食量下降是导致高产奶牛泌乳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改善夏季高温时节饲养管理是实现全年奶牛高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奶牛是一种比较耐寒而不耐热的动物。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极为明显 ,据有关资料介绍 ,当温度达 2 4~ 2 6℃时 ,奶牛进食开始下降 ,在气温上升到 2 8以上时 ,采食量减少 2 0 %左右 ,产奶量下降可达 2 5 %以上 ;其下降幅度与牛产奶量成正比 ,乳脂率下降 3%左右。到 36℃~ 37℃时 ,奶牛普遍食欲下降 ,采食量减少 ,营养呈负平衡。这时奶牛运动迟缓 ,躺卧时体躯伸展、呼吸频率增加 ,呼吸促迫 ,唾液增加、张口、吐舌 ,体温升到 39~ 40℃ ,甚至40℃以上 ,产奶量及乳脂量同时下降 ,繁殖力下降 ,发病率增高 ,出现明显热应激症状 ,甚至死亡。高温季…  相似文献   

12.
奶牛在高温季节容易出现热应激现象.热应激会给影响奶牛的生产水平,同时也会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因此,高温环境下预防奶牛热应激、做好饲养管理,是饲养中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奶牛是一种比较耐寒而不耐高温的动物,奶牛适温范围为4℃~21℃。当气温高于20℃,奶牛即表现出体温增高,呼吸频率加快,饮水量增多、采食量下降和肠道充塞等热应激症状,致使产奶量和繁殖率显著下降,抵抗力降低,发病率增高,当40℃时,奶牛食欲几近废绝。采食量下降是导致高产奶牛泌乳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改善夏季高温时节饲养管理是实现全年奶牛高产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在夏季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中,防暑降温成为奶牛生产的主旋律。现就奶牛夏季饲养管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会导致奶牛热平衡破坏或失调,造成奶牛“热应激”反应。影响正常的产奶量和繁殖率,而且还能降低奶牛的抵抗力,致使产奶量和繁殖率显著下降、抵抗力降低、发病率增高。因此,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有效管护,是夏秋高温季节饲养好奶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朱磊  雷蕾  崔超 《中国乳业》2012,(7):42-43
在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奶牛极易出现采食量减少,产奶量下降,发情紊乱等症状,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阐述了高温高湿对奶牛泌乳量和繁殖率的影响,并从改善饲喂方法,调控牛舍环境,保持电解质平衡等八个方面提出了应对高温高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奶牛是一种怕热耐寒的动物,高温季节大部分奶牛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热应激反应,严重影响奶牛生产性能及健康。许多研究发现,日粮中加入某些饲料添加剂,可以缓解热应激现象。详情简介如下,供奶牛养殖户参考。1.脂肪类。脂肪酸钙:脂肪酸钙是一种由各种动植物油脂与氯化钙经皂化反应形成的能量补充剂,补饲奶牛后安全通过瘤胃,在皱胃内分解成可直接吸收利用的脂肪酸和钙,从而为奶牛代谢提供能量,满足泌乳需要,提高其泌乳性能。2.维生素类。(1)维生素C:常温条件下,奶牛能合成足够的维生素C供机体利用。高温条件下,奶牛产生热应激,合成能力下降,因此…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常用蔬菜,其营养极为丰富,据测定,每500克鲜马铃薯蛋白质8.4克、脂肪3.1克、碳水化合物70克、粗纤维6.2克、钙48毫克、铁4毫克、胡萝卜素0.04毫克、硫胺素0.44毫克、核黄素0.13毫克、尼克酸1.8毫克。马铃薯既是一种常用蔬菜,而且又是饲喂奶牛的一种极好的优质多汁块茎类饲料。尤其是在夏季高温季节,由于奶牛怕热不怕冷,当外界气温高于28℃时,就会出现热应激反应,从而导致泌乳奶牛食欲低,采食量少,膘下跌,泌乳量和体质下降等。为减轻高温热应激对奶牛泌乳量的影响,我…  相似文献   

18.
热应激给奶牛业的生产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最直接和明显的是夏季高温导致奶牛产奶性能(包括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等指标)下降,进而引起奶牛场和奶牛养殖专业户的经济效益下滑。为了缓解和减少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在夏季高温季节重要的是应从改善奶牛的自然生存环境和提高奶牛饲养管理水平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每当高温高湿季节来临,热应激条件下的奶牛饲养总是困扰奶牛饲养管理者的一大难题。要想有效克服奶牛高温高湿条件下的热应激,采取以下措施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奶牛怕热耐寒.每年夏季高温季节都是奶牛最难熬的时间。高温季节大部分奶牛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热应激反应.严重影响了奶牛生产性能和健康。尽管奶牛养殖户通过各种途径给奶牛防暑降温,但仅仅依靠物理降温还远远不够。众多研究者发现,通过补充一些饲料添加剂类营养素来调节奶牛体内代谢和维持内环境平衡,可以有效提高奶牛的耐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