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1 母羊发情与鉴定 1.1 初配年龄 一般母羊初配在体重达成年体重70%(成年母羊体重为60~75 kg,初配母羊体重应达42~52.5 kg),8月龄左右开始配种.种公羊最好在1.5岁、体重达60 kg以上时,在满足营养需要的基础上,作为主力公羊参加配种或采精.  相似文献   

2.
1种猪体重悬殊也可以配种 初配母猪与成年公猪体重相差悬殊,公母猪体重比可达2.5∶1,甚至更高。如果用良种公猪改良地方品种,公、母猪体重相差更大。在本交情况下,初配母猪常因为承受不了公猪体重而造成配种困难,许多情况下不得不推迟母猪配种年龄。  相似文献   

3.
造成母猪乏情的主要原因有 :青年母猪初配年龄过早 ;母猪断奶时失重过多 ,母猪过肥 ;内分泌失调 ,造成激素分泌紊乱。处理方法 :1 青年母猪适期初配 青年母猪配种不宜早于 8月龄 ,体重不低于 10 0kg ,如已达到配种年龄 ,但体重尚未达到要求时 ,则应以体重为主 ,适宜初配体重应达成年体重的 5 0 %以上。有经验的养猪场是让 3个发情期 ,一般一个发情周期为 18~ 2 1d ,故在初情期后约 2个月 ,即第 4次发情时才将青年后备母猪投入配种繁殖。2 正确饲养妊娠母猪 既不能使母猪在哺乳期失重过多 ,也不能使母猪过肥。如果母猪过肥影响繁殖 ,…  相似文献   

4.
1 原因 母猪怀孕期间营养不足,公母猪年龄衰老或配种过早,使仔猪在胚胎期生长发育不良,初生体重轻,导致成僵猪. 哺乳期母猪饲料营养不足,蛋白质缺乏,不能满足泌乳需要,导致母猪泌乳量很低,乳质差.  相似文献   

5.
1营养需求 通常情况下,哺乳母猪的哺乳期为30~42天,为了保证哺乳母猪在哺乳期既能产生足量的乳汁哺乳仔猪,也能保证在断奶之后母猪的体重减少幅度较小,奠定下一繁殖周期的基础。因此,哺乳母猪的营养需求水平高,既要满足母猪自身的活动需求,又要确保乳汁的分泌量。母猪在两个月中可以产生200~300千克乳汁,但是母猪分娩后通常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若食中的营养不能满足母猪的需要就会导致猪体重下降,对后续哺乳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现代母猪较10~15年前的母猪体型更大、生产率更高和食欲更小,且在较低的年龄就开始繁殖。所有这些因素都将导致许多母猪不能从日粮中摄取充足的能量或养分以满足其对养分的需求,因此它们会分解瘦肉组织以满足其对营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二元杂交母猪通常在断奶后7~10天就会发情,如果在仔猪断奶后20天内仍不能正常自然发情,甚至超过30天还未出现发情症状或母猪很久不再发情,那就说明出现了繁殖障碍问题。造成母猪乏情的主要原因有:青年母猪初配年龄过早、母猪断奶时失重过多,或造成母猪过肥、内泌失调等。处理方法如下:1青年母猪适期初配青年母猪配种适期不宜早于8月龄,体重不低于100kg,如已达到配种年龄,但体重尚未达到要求时,则应以体重为主,适宜初配体重应达成年体重的70%以上。有经验的养猪场是让过三个发情期,一般一个发情周期为18~21…  相似文献   

8.
1了解初配年龄由于品种和饲养管理方式的不同,母猪的性成熟和体成熟的时间也各不相同,因而初情期的初配年龄也各不相同。母猪达到体成熟后配种有利于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所以了解饲养品种母猪的初配年龄相当重要。本地母猪一般5~6月龄,体重50~60kg时开始配种,引进品种及其二杂母猪8~9月龄,体重90~110kg开始配种,该标准为绝大多数母猪都能正常受孕的初配年龄。在实际生产中,由于饲养方式、营养配方、个体差异、气候等的不同,同一品种母猪初配年龄提前或推迟亦属正常,但此类情况所占比例甚小。2观察发情表现,掌…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养猪生产持续地保持较高生产水平 ,实行标准化生产 ,每年更新 2 5%左右的生产母猪是一个规模化猪场必做的工作。本场常年饲养生产母猪 2 0 0 0多头 ,后备母猪的培育尤为重要。提高头胎母猪的繁殖性能 ,首先要重视后备母猪的初配月龄 ,要求长上、长大二元杂交母猪初配月龄超过 8个月 ,当后备母猪的生殖器官发育程度接近成熟和母猪自身营养蓄积增加 ,疾病抵抗力加强的情况下配种才能提高受胎率。同时要求长上、长大二元杂交母猪初配时体重超过1 0 0kg ,即达到成年母猪体重的 50 %~ 60 %后再配种 ,这时母猪体成熟程度增大 ,配种前各种…  相似文献   

10.
1配种年龄母猪的配种,既要性成熟,又要体成熟.有人认为"不配不长"这是不正确的.过早配种会影响猪体本身和胎儿的正常发育,如产仔少,初生体重小,哺乳率低,断乳仔猪体重小等多种弊端.配种开始时间因品种、饲养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开始配种,母猪要经过2~3次的发情周期,体重达成年的SO%~60%为宜.瘦肉型母猪一般以9~10月龄,体重120~140kg配种繁殖为宜:2配种时间瘦肉型母猪发愤不太明显,如果不细心观察,往往发情不易发觉,可能错过配种时间.瘦肉型母猪与本地母猪木同,不啼叫,不减食,鉴别的主要方法是观察外阴部…  相似文献   

11.
做好母猪的适时配种,对提高养猪效益,发展生猪生产是十分有益的。下面谈谈怎样给母猪适时配种,供参考。一、猪什么时候开始配种合适猪初次配种的适宜时期,要根据年龄和体重来决定,其中体重更为重要。在北方,培育品种及其杂种小母猪,以年龄不早于8月龄,体重不低于100公斤开始配种为宜;本地猪种年龄不早于8月龄,体重不低于75公厅开始配种为宜;南方早熟猪种初配可适当提前。猪配种过早产仔少、泌乳差,也影响本身发育;配种过晚经济上不合算。二、发情母猪什么时候配种最适宜母猪发情一般为2~3天,本地猪种更长些。母猪发情后24~3…  相似文献   

12.
猪具有较大的繁殖潜力,成年母猪每次发情可排卵20个左右。而实际繁殖力只有10个左右。母猪产仔数的多少除与品种、年龄、胎次有关外,主要受饲养管理水平的制约。所以提高公、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发掘繁殖潜力是极为重要的。一、种公猪的饲养管理种公猪的种用价值是决定繁殖情况好坏的关键,只有保证种公猪的营养、运动和配种平衡,才能保证其提供优质足量的精液,为配种受胎打下基础。在种公猪的饲养管理上首先应做到满足其营养需要,成年公猪的日粮消化能应为6600千卡,蛋白质占日粮的16%~18%,钙、磷比例为且:习一2:1之间。适当添…  相似文献   

13.
<正>NRC(1998)所给出的妊娠母猪营养需要量是一个恒定值,因此对于妊娠母猪来说,不论胎次、妊娠时间、生产性能,都是使用同一种饲料。初次配种时,母猪身体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与身体停止发育的经产母猪相比营养需求不同,且胎儿的发育、产仔数均会影响母猪对营养的真实需求量。随着近十几年来学者们的研究,根据营养需求的不同给母猪的妊娠期分为了妊娠前期和  相似文献   

14.
<正> 凡是青年母猪已达到配种年龄或经产母猪不发情,及虽有发情表现,但屡配不孕的,均属母猪不孕症。其主要原因如下:1.饲料营养失调:饲料营养太劣,尤其是饲料中蛋白质水平太低时,成年母猪表现消瘦,皮毛粗乱或嗜异癖等症状。在这种情况下,母猪虽有发情表现,但不易受精,有时虽受精,也由于营养不良而使胚胎  相似文献   

15.
1营养 猪初情期的年龄受营养水平、社会环境、体重、季节、品种、疾病或寄生虫感染以及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小母猪饲养时的营养水平对其第一次发情的年龄有一定的影响。母猪达到初情期的年龄差异可能与其遗传背景有关,也可能与环境因素有一定的关系。自由采食的小母猪达到初情期的年龄比限制饲喂的小母猪早,低能饲喂时能降低小母猪的生长速度,其初情期会延迟。现代基因型的猪即使摄食稍有降低也只能使初情期延迟三星期左右。饲养用于繁殖的替补母猪应该每天至少接受36兆焦的可消化能,确保200日龄时达到120~125千克的体重,配种前两星期,小母猪应该使用育肥料任其自由采食,以确保配种时有最大的排卵率。关于体况对小母猪初情期的影响目前仍然有争论。据报道,饲喂高能饲料的小母猪的背脂厚度和初情期的年龄呈正相关,但在饲喂低能饲料小母猪则没有这种关系。另据报道,母猪青年阶段背脂太厚会使其初情期延迟。关于蛋白质的摄入对初情期的影响目前也有争论,有人认为饲料中添加酪氨酸可以提早小母猪初情期的到来。  相似文献   

16.
后备母猪配种是否成功是能否提高猪场生产效率的关键,只有通过严格、标准的配种管理,才能避免后备母猪高淘汰率和二胎综合征,提高后备母猪的使用效率。为此,本文从后备母猪配种年龄和配种体重、后备母猪配种与催情药物关系、后备母猪配种时机与公猪诱情关系、后备母猪输精、配种后妊娠前期的饲喂量与胚胎死亡率间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后备母猪配种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1)空怀母猪指断奶后配种前的母猪。饲料营养水平的高低和蛋白质水平对空怀母猪的正常发情有重要的影响。2)为了补充哺乳期间体重的损失,配种前的空怀母猪应饲喂足够多的哺乳母猪料,以尽快恢复体况,促进发育。3)根据体况,太瘦的母猪应额外加料,因为母猪太瘦时,体脂肪积累不多,自身生长满足不了,影  相似文献   

18.
黄玉洪 《猪业科学》2007,24(2):90-91
正常情况下外种后备母猪在6~7月龄,体重在70~80 kg时就达到性成熟,建立正常的发情周期.在8~9月龄,体重达90~110 kg时,就可以开始配种.可是在实际生产中,部分后备母猪超过此年龄及体重仍不发情,这对规模化猪场扩大规模及正常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多数情况下后备母猪达到性成熟及体成熟之后,只有85%~90%的母猪能正常发情、配种,有10%~15%的后备母猪达到性成熟与体成熟仍不发情,这使后备母猪的利用率大大降低.如能使这些后备母猪正常发情、配种,并受胎,对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和猪场经济效益有极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沈慧 《江西饲料》2014,(3):43-44
正1种公猪的合理使用1.1公母猪的比例实行本交的养猪场,公母猪比例可为1∶25~1∶40;人工授精的养猪场,公母猪比例可为1∶160~1∶200。比例定低些,可确保部分公猪有问题时,不影响正常的配种需要。1.2初配年龄与体重后备公猪过早过晚地使用都不好,本地公猪应在8~10月龄,体重60~70 kg时使用;外来品种在10~12月龄,90~120 kg体重时使用。初配时以体重占成年体重的60%~70%。  相似文献   

20.
猪具有较大的繁殖潜力,成年母猪每次发情可排卵20个左右,而实际繁殖力只有10个左右。母猪产仔数的多少除与品种、年龄、胎次有关外,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则是影响母猪繁殖潜力的重要因素。所以,提高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挖掘种猪的繁殖潜力,对于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1种公猪的饲养管理种公猪的种用价值是决定繁殖情况好坏的关键,俗话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只有保证种公猪的营养、运动和配种平衡,才能保证其提供优质足量的精液,为配种受胎打下基础。首先应做到满足其营养需要,成年公猪的日粮要求:消化能6600千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