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猪只的跛行表现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事实上,所有农场的母猪4%~18%都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跛行。在美国,跛行是淘汰母猪的第3个最常见原因。母猪跛行影响其繁殖成功率和增长率,但母猪由于繁殖性能差被淘汰是否是由于跛行导致目前尚无定论。有很多因素影响到跛行的发生与严重程度。总体而言,饲养于半漏缝或全漏缝水泥地板母猪的跛行发生率比饲养于深床或户外  相似文献   

2.
建立成功母猪群的关键之一在于引入的后备母猪质量。专业的研究机构明确地表明,大多数母猪会在第1~3胎后因繁殖障碍或肢蹄稳固性与跛行问题而淘汰。为获得更多到达后几胎的母猪,我们需要了解导致母猪于第1~3胎被淘汰的原因。本文从母猪繁殖障碍和肢蹄稳固性问题出发就母猪淘汰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在美国,由于研究表明修蹄可给母猪带来益处,所以修蹄可能会成为养猪业的标准。据国家动物保健监测系统(NAHMS)研究显示,在美国有15%的母猪群会因跛行而被淘汰,使得跛行成为母猪被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仅次于繁殖问题。许多繁殖问题也与跛行有关,如窝产仔猪数较少。据研究显示,修蹄有助于母猪群充分发挥其遗传潜力。正确修蹄可降低对蹄骨的压力,从而使蹄部血液循环更加顺畅,还可降低肩部及相关  相似文献   

4.
跛行是新母猪和母猪的重要问题,发生跛行就可导致成熟前的淘汰。许多新的生物学工具和无损技术可用来监测牲畜的骨骼健康。只有了解当今新母猪的骨骼生物学,才能指导未来研究和管理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跛行是引发母猪淘汰的第三大最常见原因——可以用现代营养学方法进行预防的淘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规模化猪场种猪使用限位栏较多,跛行成为种猪淘汰和繁殖能力降低的第二重要原因,占所有淘汰母猪的10%~20%,30%~40%公猪因跛行而淘汰。高床饲养的仔猪断奶前后多发性关节浆膜炎导致仔猪的成活率降低。加之猪副嗜血杆菌的病发生,表现关节炎症状的仔猪明显增多,一旦发生不易治愈。饲料营养的不平衡导致母猪产后跛行和生长猪的跛行在实际生产也能见  相似文献   

7.
孙义姗 《猪业科学》2020,37(2):18-21
为了调查繁殖周期和利用年限与淘汰模式及原因之间的联系,在中国西南地区收集了19471份淘汰记录。分析了生猪活产寿命(LPBA)和胎次等原因,以及各类原因在不同胎次、不同繁殖周期的分布情况。因应激死亡母猪(SD)、跛行母猪(LA)、患常见病母猪(CD)、未怀孕母猪、返情母猪和流产母猪(NP)的LPBA均小于20(P<0.05)。后备母猪主要针对9月龄以上的间情期(AB9)、CD和LA问题进行淘汰,而断奶母猪则主要针对生殖系统疾病(RS)、CD和间情期超过7 d的淘汰(P<0.0033)。妊娠期母猪主要淘汰因NP、CD和SD,而哺乳期母猪主要淘汰因产奶量低或没有产奶量(NM)、产仔数低和CD的母猪(P<0.0033)。此外,母猪主要在0胎、1胎和2胎时被淘汰(P<0.0024)。除CD和RS外,LA和NP分别是1胎和2胎母猪淘汰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SD、LA、CD和NP显著降低母猪利用年限。AB9、RS、NP和NM分别主要发生在后备母猪、断奶母猪、妊娠母猪和哺乳期母猪。低胎次母猪患CD、RS、LA和NP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8.
蹄裂是指生猪蹄壳开裂或裂缝有轻微出血的一种肢蹄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疼痛跛行,不愿走动,但生长受阻,繁殖能力下降。在一些规模化猪场中公、母猪裂蹄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种猪场因裂蹄淘汰的种猪占淘汰总数的一半以上,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旨在探讨其发病原因并提供一些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澳大利亚Rivalea公司负责研究和创新的主管Cherie Collins博士尖锐地指出:早期淘汰母猪会影响种猪群的总体生产性能,主要表现在会降低与低胎次母猪有关的生产性能——产仔率、潜在的窝产仔数和妊娠性能等。她说:"低胎次母猪的高淘汰率将对猪群的窝产仔数产生不良的影响。在它们尚未发挥出最高生产水平之前,你不得不遗憾地淘汰它们。"低胎次母猪遭淘汰的主要原因是繁殖障碍、跛行  相似文献   

10.
《猪业科学》2017,34(3):27-27
<正>母猪蹄部病变会降低养殖场的利润,但这可以通过在母猪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矿物质来预防。铜、锌和锰是母猪最需要的3种矿物质,对母猪的健康和繁殖至关重要。锰对于维护关节、腱和整体骨密度是必需的;锌有助于机体伤口的愈合,对脚底、跟部、蹄壁硬度及韧度也有良好作用;铜可维持结缔组织和白线的健康。除了蹄部病变,跛行是母猪被淘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一般群体中平均30%~35%的母猪都患有跛行,养殖人员最好能将这个数字降到10%。Zinpro公司的猪客户经理Mike  相似文献   

11.
<正>种母猪肢蹄病是集约化程度高、大型养猪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的发生与种质、营养、环境卫生及病原微生物等多种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虽然肢蹄病一般不具有传染性,但其在猪场的发生率却很高,一般可达5%~10%,再加上本病治愈率较低,往往导致母猪过早淘汰,给养猪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发病症状发病母猪主要表现为行走不便,四肢或部分无力,严重者呈现跛行或站立不稳,有的肢蹄细软,有  相似文献   

12.
母猪产后瘫痪是一种常见的产科疾病,表现为母猪产后后肢不能站立或站立困难,有跛行症状。  相似文献   

13.
母猪产后瘫痪是一种常见的产科疾病,表现为母猪产后后肢不能站立或站立困难,有跛行症状。  相似文献   

14.
早期诊断母猪的跛行对减少损失和提高动物福利非常重要。母猪发生轻微或中等程度的跛行是很难做出诊断的。作为一种检测母猪下肢炎症症状的方法,红外热成像技术(Infrared Thermography,IRT)可作为了评价母猪跛行的一种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5.
母猪不发情或发情延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场在生产实际中经常会遇到母猪长期不发情、发情延迟或发情不明显的问题,特别是饲养管理水平较差的一些猪场年淘汰母猪中约有20%左右的母猪因为此种原因而被淘汰.给养猪生产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正>跛行的定义:能够导致动物出现非正常步态的任何蹄部或肢体的问题。8母猪跛行——检查列表漏缝地板一直是导致母猪跛行的一个原因,除非其得到供应商正确的设计、严格的生产以及猪场正确的监控和维护。我认为加拿大是漏缝地板制造领域的领导者。根据我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此行业从业  相似文献   

17.
母猪群淘汰个体当中蹄部异常(例如蹄趾或悬蹄增生)的流行率较高,说明这些蹄部缺陷有可能会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从而影响母猪的生产寿命。Knauer报道。在屠宰场对淘汰母猪的评估显示,85%的个体至少有一项蹄部损伤。研究人员报道过。跛足是种猪群淘汰母猪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张禹译 《养猪》2012,(6):80-80
群养母猪跛行表现越来越明显,是群养方式的一个主要健康问题,健康的肢蹄是保证母猪能够随意移步至饲槽或饲喂站以及逃避个体序列争斗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9.
正蹄裂是指生猪蹄壳开裂或裂缝,并有轻微出血的一种肢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蹄裂、疼痛跛行、卧地少动。每到秋冬和早春季节,一些规模猪场的母猪蹄裂现象较严重,轻者影响进食,重则将被淘汰。近日,笔者遇到一个规模养猪场因营养缺乏导致种猪蹄裂的病例,现将具体诊治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河北省无极县某规模养猪场,存栏长大二元母猪148头,杜洛克公猪12头。于2014年1月初发现有少数母猪躺卧时间  相似文献   

20.
母猪难产是产科的常见问题,多见于初产、第二胎及体质差的母猪.在养猪实践中规模场母猪的年淘汰率为20%~35%,其中因难产问题而直接或间接被淘汰的母猪占其总淘汰头数的30%以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