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为系统揭示青海部分地区自然发酵牦牛乳中的微生物乳酸菌种群结构,丰富牦牛乳微生物菌种资源库数据,本试验通过纯培养方法对采集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及同仁市3个不同地区当地居民自然发酵的牦牛酸奶分离得到10株乳酸菌,并利用生化鉴定试剂盒对该10株乳酸菌进行了菌种的鉴定,结果表明4株杆菌分离株和6株球菌分离株。其中6株归为嗜热链球菌,2株归为嗜酸乳杆菌,1株归为罗伊氏乳杆菌,1株归为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其中,海晏县样品菌种为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和嗜热链球菌,同仁县样品中的菌种为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罗伊氏乳杆菌,泽库县样品中的菌种为嗜热链球菌。研究结果为青海地区牦牛乳酸菌资源数据库的丰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采集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2份发酵酸乳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纯化培养技术、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的方法,对样品中的乳酸菌进行了分离鉴定,以期解析发酵乳中乳酸菌的多样性,积累食品微生物资源。研究结果显示,共分离15株乳酸菌,被鉴定为3个属9个种,3个属分别为乳酸乳球菌属、明串珠菌属和乳杆菌属,9个种分别为乳酸乳球菌叶蝉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hordniae,3株)、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1株)、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cremoris,1株)、乳明串珠菌(Leuconostoc lactis,3株)、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subsp. mesenteroides,1株)、肠膜明串珠菌右旋葡聚糖亚种(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subsp. dextranicum,1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1株)、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3株)和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1株)。综上表明,该研究采集的酸乳样品中乳酸菌资源丰富,是内蒙古传统乳制品优良发酵剂的研发和产业化生产的潜在微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生牛奶、自制泡菜水、青贮料、市售奶酪为样品,进行乳酸乳球菌和魏斯氏菌的筛选与鉴定。通过培养基中菌落形态观察和镜检细胞形态观察,共筛得6株疑似乳酸球菌(分别命名为ST1、ST2、ST6、ST7、ST8、ST9)。经生理生化、耐盐性、耐热性试验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这6株菌分属两个属:ST1、ST2、ST7、ST9为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其中ST2为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Cremoris),ST7为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Lactis );ST6、ST8属于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其中ST6为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研究表明,生牛奶和泡菜水分别是乳酸乳球菌和魏斯氏菌的优良生活环境,传统方法与分子生物技术相结合可更准确快速地分离及鉴定菌株。  相似文献   

4.
试验以5只55周龄散养健康成年蛋鸡空肠内容物为样本,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至10-6稀释浓度,吸取0.1 mL菌液滴于MRS平板上,置37℃培养箱培养24 h,分离乳酸菌。将分离纯化得到的乳酸菌,通过革兰氏染色、菌落形态观察、糖发酵试验进行乳酸菌种属鉴定。结果显示,从55周龄散养健康成年蛋鸡空肠中分离筛选出20株乳酸菌,经革兰氏染色后镜检显示,分离菌株有杆状和球形2种;经糖发酵试验鉴定为7个乳酸菌种,分别为唾液乳杆菌唾液亚种、棒状乳杆菌扭曲亚种、唾液乳杆菌水杨素亚种、能动乳杆菌、格氏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相似文献   

5.
青贮饲料中优良乳酸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12种不同来源的青贮饲料中分离到25株乳酸菌,依据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的标准和描述,把25株乳酸菌都鉴定到了属的水平,有17株乳酸菌鉴定到种的水平,其中:玉米乳杆菌2株、布氏乳杆菌4株、短乳杆菌4株、戊糖乳杆菌3株、干酪乳杆菌1株、粪肠球菌1株、坚强肠球菌2株。其余的8株乳酸菌还无法确定其种的归属。测定同时已鉴定的17株乳酸菌的产酸速率,结果发现,Sld2-1、Ssd3、Shw3-7和Ssm3-1都表现出较强的产酸能力。  相似文献   

6.
青贮饲料中优良乳酸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从12种不同来源的青贮饲料中分离到25株乳酸菌,依据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的标准和描述,把25株乳酸菌都鉴定到了属的水平,有17株乳酸菌鉴定到种的水平,其中:玉米乳杆菌2株、布氏乳杆菌4株、短乳杆菌4株、戊糖乳杆菌3株、干酪乳杆菌1株、粪肠球菌1株、坚强肠球菌2株。其余的8株乳酸菌根据本研究的结果还无法确定其种的归属。测定同时已鉴定的17株乳酸菌的产酸速率,结果发现,Sld2-1、Ssd3、Shw3-7和Ssm3-1都表现出较强的产酸能力。  相似文献   

7.
李旭娇  玉柱 《中国奶牛》2014,(11):37-40
本研究从苜蓿(Medicago sativa L.)青贮饲料中分离得到若干株乳酸菌,对所有菌株进行生长曲线和产酸速率测定,发现其中8个菌株产酸速率较快,能于24h内将培养基pH值降至4.0以下。根据形态、生化鉴定及16S 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鉴定4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2株为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1株为类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plantarum),1株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paracasei)。通过适当的工艺处理其有望作为乳酸菌添加剂单独或混合添加入青贮中以提高青贮饲料品质。  相似文献   

8.
对采集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2份传统奶油制品进行了乳酸菌的分离鉴定,经过氧化氢酶试验、革兰染色和16S rDNA分子鉴定,共分离15株乳酸菌,被鉴定为1个属4个种,分别为1株类布氏乳杆菌、3株植物乳杆菌、4株短乳杆菌和7株副干酪乳杆菌。该研究拟为内蒙古传统乳制品的工业化生产及优良发酵剂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和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9.
开菲尔粒菌相构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菲尔乳的风味和特性与开菲尔粒的菌相组成密切相关,对来自波兰的开菲尔粒中的微生物菌相进行分离鉴定表明,该开菲尔粒主要由干酪乳杆菌(9株)、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6株)、肠膜明串珠菌右旋匍聚糖亚种(3株)、酿酒酵母(2株)以及巨大克鲁维氏酵母(5株)构成.  相似文献   

10.
为分离健康奶牛阴道乳酸菌并鉴定其益生特性,本研究采集健康奶牛阴道临床样品并分离筛选到4株乳酸菌,对其抑菌活性、产酸性能、产H_2O_2能力及对抗生素敏感性进行检测,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乳酸菌分离株。结果显示,4株乳酸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和产酸性能,在体外均能够产生H_2O_2,并对万古霉素具有抗性;经鉴定4株乳酸菌分别为唾液乳杆菌1株、黏膜乳杆菌2株、坚强肠球菌1株。本研究分离鉴定的4株乳酸菌均可以作为候选益生菌株用于奶牛子宫内膜炎防治。  相似文献   

11.
付浩  金晶  朱欣  李龙兴 《中国饲料》2021,1(15):17-23
为改善和提高青贮饲料的品质及筛选优良乳酸菌,本试验从贵州地区玉米青贮饲料中分离到175株天然乳酸菌,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和16S rRNA序列测定对乳酸菌多样性进行分析,再根据耐温、耐酸性试验筛选出优良乳酸菌,并对菌株的生长速率、乳酸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分离出的乳酸菌有7种,其中主要菌种为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其余包括短乳杆菌(L.brevis)、副干酪乳杆菌(L.paracasei)、鼠李糖乳杆菌(L.rhamnosus)、戊糖片球菌(P.pentosaceus)、布氏乳杆菌(L.parabuchneri)和罗斯乳杆菌(L.rossiae)。从中初步筛选出10株生长速率较快、产酸能力较强的乳酸菌,有3株(DF-20、DS-45和FG-77)植物乳杆菌,2株(DS-69和FG-85)短乳杆菌,2株(DS-71和RH-135)戊糖片球菌,1株(DF-12)副干酪乳杆菌,1株(QZ-35)类布氏乳杆菌,1株(HP-166)鼠李糖乳杆菌。其中菌株DS-69和RH-135具有较强的高温适应性和酸性环境适应性,且产酸能力强,可作为良好乳酸菌添加剂应用于青贮饲料中。 [关键词] 玉米|青贮|乳酸菌|生长特性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可提升高寒地区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青贮发酵品质的耐低温乳酸菌,本研究以‘青芋2号’菊芋青贮物料为材料,利用平板培养法分离乳酸菌株,分析菌株生理生化特性,并通过16S rRNA测序进行菌株种属鉴定。结果表明,菊芋青贮物料中共分离得到34株乳酸菌株,经低温及生理生化筛选获得13株耐低温乳酸菌株,包括11株同型发酵乳酸菌和2株异型发酵乳酸菌,其耐酸性和耐盐性均较强;经产酸和生长能力对比,GN02菌株生长最快(OD=2.63),GN10菌株具有更强的产酸能力(pH=3.59),XN25菌株兼具较强的生长和产酸能力;16S rRNA测序鉴定出9株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1株戊糖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entosus)、1株棒状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coryniformis)、1株短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brevis)及1株无法鉴定。本研究筛选出适合高寒地区菊芋青贮发酵的耐低温植物乳杆菌、戊糖乳杆菌、短乳杆菌各1株。  相似文献   

13.
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序列分析方法对玉米(Zea mays)秸秆和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尾菜混贮料中的乳酸菌多样性进行分析,并以温度和p H为限制因素筛选优良乳酸菌菌株。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12株乳酸菌分属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片球菌属(Pediococcus)。其中,1株(LB-1)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6株(LB-2、LB-4、LB-7、LB-8、LB-9和LB-11)为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3株(LB-5、LB-6和LB-12)为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2株(LB-3和LB-10)为类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菌株LB-3和LB-8表现出优良的耐高温、耐酸碱特性,且具有较强的产乳酸能力,二者可作为青贮饲料的乳酸菌添加剂。  相似文献   

14.
魏日华  桂荣  塔娜 《草业科学》2010,27(10):149-153
本试验以禾本科牧草为研究对象,从人工种植的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和野生牧草老芒麦(E.sibiricus)、野生冰草(Agropyroncristatum)、羊草(Leymus chinensis)上共分离得到8株异型发酵乳酸菌(Lactobacillus),依据生理生化试验方法,将8株异型发酵乳酸菌鉴定到种的水平,其中布氏乳杆菌(L.buchneri)4株、短乳杆菌(L.brevis)2株、果糖乳杆菌(L.fructivorans)2株。通过测定8株异型发酵乳酸菌的生长曲线和产酸速率,研究这8株异型发酵乳酸菌的生长特性,最终筛选出生长速度快、产酸性能好、适宜用作青贮饲料添加剂的2株布氏乳杆菌。  相似文献   

15.
为获得抑制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的乳酸菌(LAB),本研究从新疆巴音布鲁克牧区鲜牛乳和哈萨克族乳制品奶疙瘩样品中分离培养LAB,通过传统的分离鉴定与16S rDNA基因序列测序相结合的方法鉴定LAB种类,同时以临床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 N2为指示菌,采用双层琼脂扩散法检测分离株的抑菌能力。通过测定生长曲线确定分离株的生长稳定期,进而利用硫酸铵沉淀法透析提取稳定期内分离株的细菌素,并检测其细菌素抑菌效价。结果显示:从样品中筛选获得5株能够抑制指示菌生长的LAB,分别为希氏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粪肠球菌、戊糖片球菌和乳酸乳球菌亚种。生长规律曲线表明20 h^30 h为5株LAB的稳定期,此期培养液pH值维持在3.8~4.5。从培养20 h的5株LAB上清液中提取到了细菌素,经检测其具有抑菌活性,抑菌效价分别为457 IU/mL、1 023 IU/mL、676 IU/mL、1 862 IU/mL和1 023 IU/mL。本研究结果表明5株LAB通过在生长稳定期内维持较低酸性环境(pH<4.5),代谢产生细菌素对乳房炎源S. aureus发挥抑制生长作用。本研究为S. aureus性奶牛乳房炎的生物防治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湿热地区青贮饲料的品质,本研究首先分析了从西南高温高湿地区青贮饲料中分离到的227株天然乳酸菌种群结构,再根据乳酸菌在高温条件下的生长活性和产酸能力筛选到4株优质乳酸菌(LP149、LS358、LR753和LPA761),并对菌株生理生化特性和生长、产酸曲线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天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是高温高湿地区青贮料中最常见的乳酸菌菌株(占62.55%),其次是鼠李糖乳杆菌(L. rhamnosus)和副干酪乳杆菌(L. paracasei),分别占总乳酸菌的13.21%和9.25%。所筛选的4株菌株为革兰氏阳性和过氧化氢酶阴性的杆状菌,能够在pH 3.5和45℃的条件下生长。根据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测序分析,LP149、LS358、LR753和LPA761分别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唾液乳杆菌(L. salivarius)、鼠李糖乳杆菌和副干酪乳杆菌。在37和45℃条件下的菌株生长和产酸曲线结果表明,筛选出的4株乳酸菌有良好的高温适应性(45℃),不仅生长速度快,产酸能力强,耐盐性较好,对糖源利用范围广,而且对酸性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作为后续进行高温青贮回填试验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对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4县8份传统发酵牦牛酸奶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生化鉴定试剂盒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16株乳酸菌中,3株为德式乳酸杆菌、2株为干酪乳酸杆菌、2株为罗伊氏乳杆菌、1株为嗜酸乳杆菌、8株为嗜热链球菌。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出既具有高抗氧化活性又能耐酸、耐胆盐、耐胰蛋白酶的优良菌株,试验以东北地区传统手工奶酪为分离源,采用常规微生物学方法分离纯化乳酸菌,并结合镜检观察、生化试验以及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筛选出产酸性能良好的乳酸菌,并对其进行耐酸、耐胆盐、耐胰蛋白酶、抑菌、抗氧化等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59株产酸性能良好的乳酸菌中,有19株耐酸、耐胆盐、耐胰蛋白酶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和李氏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筛选出的植物乳杆菌B5-1-1-1和干酪乳杆菌B4-2-11-5不仅具有还原性,而且在清除羟基和自由基方面均具有较高能力,有望成为具有益生特性的乳酸菌资源,从而为东北地区奶酪选育优良乳酸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获得表达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LTB)的乳酸菌表达系统,并分析其免疫反应性和神经节苷脂受体(GM1)结合活性,本研究将编码LTB蛋白的eltb基因片段插入干酪乳杆菌分泌型表达载体pPG-2中,构建重组质粒pPG-2-eltb,电转化于干酪乳杆菌393中。筛选获得重组干酪乳杆菌,应用western blot和间接ELISA方法鉴定LTB表达情况,并检测其与GM1结合活性。结果显示,目的蛋白以分泌形式表达,可被LTB阳性血清识别。GM1-ELISA试验结果证实表达的LTB可与牛GM1特异性结合。表明LTB蛋白在重组干酪乳杆菌获得了表达,并且具有免疫反应活性和佐剂活性,为以LTB为分子佐剂研制乳酸菌黏膜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性状优良的益生性乳酸菌,并为制备优良的牧草青贮型发酵菌剂奠定基础,试验采用MRS-Ca CO3平板从青海高海拔地区牧草或青贮牧草中筛选乳酸菌,同时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和生理生化特性、产酸能力、生物学特性及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从燕麦草中共筛选获得水解圈直径比值较大的菌株12株,其中植物乳杆菌4株,发酵乳杆菌3株,干酪乳酸杆菌2株,屎肠球菌1株,嗜酸乳酸杆菌2株;植物乳杆菌YZ05和屎肠球菌YZ06是同型发酵乳酸菌,与其他菌株相比,具有很强的产酸能力和良好的益生特性。说明植物乳杆菌YZ05和屎肠球菌YZ06是制备青贮饲料的优良菌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