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克秀拌种防治小麦散黑穗病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求最佳的种子拌种剂,我们于近两年引进了2%立克秀湿拌种剂(德国拜耳公司生产)进行拌种防病试验. 1 试验基本情况 该试验所用麦种取自上年小麦散黑穗病发病麦田,田间调查病穗率10.4%,品种为鲁滕一号(地方品种).试验设3个处理:①2%立克秀湿拌种剂拌种;②20%粉锈宁拌种;③空白处理(CK).小区面积40 m2,2次重复,随机排列.  相似文献   

2.
2%戊唑醇湿拌种剂是盐城利民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新型种子处理剂,属于三唑类杀菌剂,又名立克秀,对东北春玉米丝黑穗病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并且对玉米安全,通过实验的研究,探讨2%戊唑醇湿拌种剂在防除东北春玉米死黑穗病中应用的最佳使用剂量,以期为应用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1. 小麦药剂拌种。(1)三唑酮(粉锈宁)拌种:按每500kg小麦种子使用10%~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g的剂量,将小麦种子与药剂同时放入一大塑料袋中,使劲摇动5分钟即可播种。(2)立克秀拌种:按每500g小麦种子使用2%立克秀湿拌种剂0.5~0.75g的剂量,加入适量水与小麦种子拌匀,晾干即可播  相似文献   

4.
小麦药剂拌种剂防治纹枯病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立克秀、适乐时不同剂量与杀虫剂配合试验表明 ,每 10kg种子用立克秀 10g +2 0 %呋喃丹 30ml拌种 ,早期 ( 4月 10日 )对纹枯病防效达 81.7% ,立克秀平均防效为 6 9.8% ,高于适乐时的 45 .6 %。后期防效 ( 5月 15日 ) ,以适乐时 2 0ml+6 0 %呋喃丹 10g最高 ,达 72 .3% ,适乐时的平均防效为 6 7.5 % ,高于立克秀的 5 8.1% ,说明立克秀拌种 ,药剂发挥快于适乐时 ,但适乐时持续药效优于立克秀。从产量上看 ,2种拌种剂都比对照增产 ,适乐时、立克秀分别增 12 .2 %和 9.4%。  相似文献   

5.
采用随机区组法,三次重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试验药剂在试验剂量下对玉米安全,对玉米丝黑穗病防效明显,增产显著.但防治玉米丝黑穗病首选药剂为2%立克秀拌种剂,推荐剂量为2%立克秀WS500g 20%克·福FS2kg/100kg玉米种子.  相似文献   

6.
2%立克秀湿拌拌种剂为高效广谱杀菌剂,以其用量低、内吸性强、适用范围广,被广泛应用于小麦种子处理.据我们的实践,用立克秀拌麦种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小麦纹枯病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 ,大发生年份造成的枯白穗率在3 %以上 ,严重地区高达40 %。为有效控制小麦纹枯病的危害 ,我们筛选出德国拜耳公司出品的2 %立克秀湿拌剂 ,拌种防治小麦纹枯病效果较好。1 控病效果好 ,保产效果显著立克秀拌种能明显推迟小麦纹枯病春季发生时期 ,减轻最终发病程度。立克秀15~20g 拌麦种10kg ,可使小麦纹枯病春季发生期推迟7~10d ,3月上中旬对病株率防效可达50 %~75 % ,4月下旬防效仍可达50 % ,对最终病情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经试验立克秀15、20g拌种对枯白穗的防治效果可…  相似文献   

8.
不同药剂拌种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 4种杀菌剂拌种和春季防治试验表明 ,按粉锈宁纯量与小麦种子 1∶5 0 0的比例拌种对纹枯病的防效最高 ,达到 80 %以上 ;适乐时拌种加早春防治 ,防效达 71.1% ;立克秀拌种加早春防治 ,防效达 6 4.4%。粉锈宁拌种对小麦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株高降低 ,减产明显 ;适乐时拌种对小麦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增产 1.2 %~ 4.3 % ,立克秀拌种对小麦苗期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增产 3 .9%~ 4.5 %。  相似文献   

9.
通过2%立克秀WS玉米催芽拌种室内盆栽试验表明:2%立克秀WS400-600g/100kg种子拌芽,虽然使玉米出苗期延迟0-2d,但能促进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对玉米安全。玉米田间出苗率提高3.6%-7.8%,苗期株高增加0.9-1.3cm,苗期株鲜重增加0.16-0.19g。  相似文献   

10.
戊唑醇杀菌剂,德国拜耳公司1995年、1999年、2000年在我国登记立克秀20%干拌剂、湿拌种剂、6%悬浮种衣剂,富力库25%水乳剂,好力克43%悬浮剂,立克秀90%母粉。分别登记防治小麦散黑穗病、纹枯病,玉米、高粱丝黑穗病,香蕉叶斑病,苹果树斑点落叶病,梨树黑星病。据对农药产品登记动态统计至去年,全国16个省、  相似文献   

11.
每10kg麦种用2%立克秀湿拌剂15~25g拌种,至第二年4月中下旬对小麦纹枯病的病指防效仍要达50%左右。对枯白穗防效不同发生类型地区控病效果不同,相同用量的情况下,重发地区效果不及一般地区。每10kg麦种用立克秀15~25g,重发区随着用量增加,效果提高。每10kg麦种使用立克秀25g,对出苗率会产生明显影响。但重发区每10kg麦种用15~20g不能达到理想的防效,综合考虑防效和安全性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12.
2%戊唑醇湿拌种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测定了2%戊唑醇湿拌种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用该制剂400~600 g拌种100 kg,防治效果达80.8%~90.4%,增产7.0%~10.1%,且对玉米出苗安全。  相似文献   

13.
采用2%戊唑醇湿拌种剂∶玉米种子=500~600g∶100kg的比例拌种,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效果可达77.03%~86.42%,玉米增产8%~9%,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4.
6%立克秀悬浮种衣剂防治小麦纹枯病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进行6%立克秀悬浮种衣剂拌种防治小麦纹枯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6%立克秀悬浮种衣剂拌种防治小麦纹枯病,返青期病株防效为75.0%~87.5%,灌浆期病指防效为14.41~54.59%;增产幅度为6.39%~9.53%;均高于对照药剂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2.5%扑力猛悬浮种衣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为其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50、100、150 mL/100 kg种子,对照药剂2%立克莠湿拌种剂400 g/100 kg种子及空白对照5个处理;采用土壤接种病菌以测定药剂的防治效果。【结果】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50~150 mL拌种100 kg,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达57.03%~91.06%,玉米增产25.8%~44.4%,药后观察未见玉米苗出现药害现象。【结论】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玉米安全,可作为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药剂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建议使用剂量为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100 mL/100 kg种子。  相似文献   

16.
药剂拌种对小麦出苗及病虫防控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0 -2011年,分别在田同和盆栽条件下研究了甲柳·三唑酮和立克秀拌种对小麦出苗和病虫害防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药剂拌种均会导致小麦出苗廷迟、出苗率和生长速率下降.甲柳·三唑酮拌种浓度增大,对出苗抑制作用增强;立克秀拌种浓度增大,出苗受抑制变化不明显.2种药剂混合拌种对出苗的抑制作用大于单药剂拌种.甲柳·三唑酮拌种可以显著降低虫咬死株率,立克秀拌种对小麦生育后期白粉病的防控效果不佳.根据区域特点选择适宜的拌种剂,同时采用正确方法拌种对于小麦正常出苗和提高病虫防控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防治大麦条纹病拌种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试验材料与方法供试药剂:2%立克秀湿拌种剂、25%施保克乳油,由德国拜耳公司提供;3%敌萎丹悬浮剂,由瑞士先正达公司提供;12.5%烯唑醇粉剂,由沈阳农药厂提供;YZ901增效剂水剂,由富华有限公司提供。试验设在红旗岭农场试验站,前茬南瓜,秋翻春整地,黑黏土,有机质含量9.52%,pH值5.5  相似文献   

18.
一、选择优种 1.品种选择 河川地选用生育期较长的农大108、农大84、强盛12号等,旱坡地选用屯玉6号、并单5号、并单6号、四单19号等. 2.种子处理 2.1药剂拌种 玉米黑粉病可用0.5%硫酸铜或2%戊唑醇湿拌种剂(立克秀);丝黑穗病用20%萎锈灵,用量为种子量的1%;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采用50%或75%辛硫磷拌种,也可制成毒谷,毒饵等,随播种撒入播种沟内.  相似文献   

19.
<正>1搞好播前药剂拌种或选用包衣玉米种药剂可选用玉米专用种衣剂,也可用40%甲基异柳磷和2%立克秀按种子重量的0.2%拌种,这样既可以防治地下害虫,又可以预防玉米黑穗病等病害。2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一般紧凑型品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60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为其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50、100、150 mL/100 kg种子,对照药剂2%立克莠湿拌种剂400 g/i00 kg种子及空白对照5个处理;采用土壤接种病菌以测定药剂的防治效果.[结果]60 g/L成唑醇悬浮种衣剂50~150 mL拌种100 kg,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达57.03%~91.06%,玉米增产25.8%~44.4%,药后观察未见玉米苗出现药害现象.[结论]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玉米安全,可作为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药剂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建议使用剂量为60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100 mL/100 kg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