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天山云杉人工幼林间伐对小气候、林木胸径与树高的生长,以及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量的影响;并研究了云杉林木幼林阶段的生长过程和林木按径阶的株数分布规律及间伐效果;探讨了天山云杉林幼林期的间伐方法、间伐强度,间伐开始期、间隔期等间伐技术要素,为天山林区天山云杉人工林适时地进行抚育间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新疆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山云杉为研究对象,基于2014年7-8月天山云杉大样地所有胸径(DBH)≥1 cm的活立木胸径、树高、空间位置等调查数据,采用林分空间结构一元分布和二元分布分析方法,通过计算不同尺度天山云杉活立木林分空间结构参数,量化评价天山云杉活立木林分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天山云杉活立木林分空间结构在小尺度上变化较大,当尺度≥80 m×80 m时变化趋于稳定,林分空间分布为随机分布,生长竞争处于中庸状态,不同尺度林分平均胸径变化范围为42.53~45.21 cm,林木个体生长差异小,树种组成以天山云杉占绝对优势,少量伴生其他乔木树种,幼树幼苗少,保护区需要采取抚育间伐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技术措施来调整林分空间结构,适当增加天山云杉伴生树种,既有利于提高林分混交度,维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也有利于天山云杉天然更新,保持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研究林分密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是研究森林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基础,也是森林经营中林分结构调整技术的基础,为天然林的经营管理和人工林的近自然经营提供依据。试验采用标准地调查法,记录不同林分密度标准地内立木坐标,测量立木胸径、树高以及冠幅,并进行回归分析和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林木胸径和冠幅的生长受密度变化的影响显著,呈负相关关系,且密度对冠幅的影响较大;林木树高的生长对密度变化的响应不显著;密度的变化对林木冠胸比和高径比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
1992年3月20日,秦岭南坡中山地带旬阳坝林区部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遭受“雨淞+湿雪”的严重危害,局部地段受害率达80%以上。受害情况与林木的高径比有关,受害本主要是中小径木,平均高径比为117,未受害木平均高径比为96。雪折的高度随林木胸径增大而升高,与林木高径比呈负相关关系。阳坡林分受害较轻,阴坡较重。及时间伐,促使林木保特合理的高径比(<100)是减免风、雪等灾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对比距离加权的大小比竞争指数时,采用不同竞争木确定方法和参数可反映竞争压力效果差异,为其将来在林业生产实践尤其是林业遥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本文以甘肃大野口青海云杉天然林为研究对象,以距离加权的大小比指数通用模型为基础,采用Pearson相关性和方差分离的方法,通过探究竞争对林木高径比(树高/胸径)生长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分别采用固定面积法、树冠重叠法、圆锥搜索法确定竞争木,以胸径、树高、冠幅分别为大小比参数,以固定半径、树高和、冠幅和分别为相对距离参数时,不同竞争指数反映竞争压力效果的差异。结果显示:1)竞争指数与高径比呈显著正相关(P < 0.01),并且相关性会随着下层林木从样本中的逐渐剔除而增强。2)针对研究区林分,圆锥搜索法是3种确定竞争木方法中效果相对最好的,其次为固定面积法,最差为树冠重叠法。3)除固定面积法外,选用树高和为相对距离参数的竞争指数与高径比的相关性大于选用冠幅和。4)以胸径比为大小比的竞争指数与高径比的相关性最大,其次为冠幅比,最小为树高比。5)排除与生长因子协同作用部分,以树高比为大小比的竞争指数对高径比变异的独立解释力最大(15.7%),其次为胸径比(7.3%),最小为冠幅比(3.6%)。综上表明,针对青海云杉天然林,距离加权的大小比竞争指数能够有效反映林木所受竞争压力情况,但竞争木确定方法和模型参数选用不同,其所反映的竞争效果也不同。3种竞争木的确定方法以圆锥搜索法为最佳,距离权重函数中以树高和为相对距离参数最好,而大小比参数选用树高相对更具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I-69杨人工林生长进程动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Logistic方程对2种密度的14年生I-69杨人工林的树高、胸径和平均单株材积的生长进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著,相关系数皆在0.93以上。并以此将I-69杨林木的生长过程分为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三个阶段,生长量在三个阶段表现出明显的“慢-快-慢”的节律,对各生长阶段的生长特点进行了分析。其中速生期内的树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56.9%,胸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57.3%,材积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50.9%。密植林分林木的各项生长指标的速生期持续时间均比稀植林分林木的速生期持续时间短;材积的速生期持续时间比树高和胸径的速生期持续时间短,而树高和胸径的速生期持续时间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7.
青海云杉种子园是提供具有优良遗传品质的更新造林用种的主要基地.青海林木良种育种工作比较薄弱,我们应用生长相关性分析理论,开展青海云杉种子园树木高生长与胸径以及树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来拟定青海云杉生长过程,并根据生长变量自身的数据序列,建立起青海云杉树高生长与胸径生长、胸径生长与树冠的动态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应用线型分析理论建立的树高生长量模型和胸径总生长量模型以及树冠生长量模型,精度相当高,能够准确地预测青海云杉树高生长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8.
聂稳  江泽平  刘逸夫  王亚    王军辉    贾子瑞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37(5):95-103
以云杉属4个树种(白扦、青扦、云杉、丽江云杉)为对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收集了这4个树种主要分布省份(山西省、甘肃省、四川省、云南省)的树木生长量调查信息,并汇总了单木生长过程及胸径处树皮厚度数据,分析各树种树高、胸径、材积的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变化规律,同时对3个生长指标的总生长量以及树皮厚度进行模型拟合与精度检验。结果表明:1)云杉属4个树种在不同分布区单木生长过程符合一般林木生长规律,并且0~40 a的树高、胸径连年生长量增长速率较快,而材积连年生长量在40 a后增长速率较快,除白扦外其他树种在不同分布区的总生长量无显著性差异;2)各树种单木生长方程和树皮厚度模型拟合精度较高,树高与胸径拟合最优模型多为二次曲线模型,而材积拟合最优模型多为理查德模型,树皮厚度拟合最优模型为双对数模型和二元一次线性模型。研究可为云杉属的人工林经营与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小陇山林区欧洲云杉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欧洲云杉在小陇山林区18 a引种试验结果表明:欧洲云杉在小陇山林区气候和生境条件下能够正常生长和开花结实.20年生的人工林平均树高8.70 m,胸径11.43 cm,单株材积0.05 m3.未发现冻害和虫害、病害,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现存林木长势良好,且已有多株开始开花结实,引种试验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混交林的稳定性、发展的可能性与空间结构密切相关,探究空间结构对林分生长量的影响对促进林分良性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为对象,分析混交度(M)和大小比数(U)对单木生长量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天然林林分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方法  选用2块云杉蓄积占总蓄积比例分别为0.1~0.2(1成云,1P)和0.4(4成云,4P)固定样地的5期监测数据,采用4株相邻木法计算空间结构三参数,绘制多元分布图,分析了1P和4P内各径级云杉、臭冷杉和红松在不同混交度和大小比数的胸径生长量变化规律。  结果  1P和4P均介于中度和强度混交(M分别为0.625和0.657)且呈随机分布;臭冷杉和红松的生长介于亚优势至中庸状态间(U = 0.25 ~ 0.50),云杉在4P内介于亚优势至中庸状态间(U = 0.48),在1P内介于中庸至劣势状态间(U = 0.70)。云杉和臭冷杉的年胸径生长量随径级的增大而增大(P < 0.05);随对象木混交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中小径级云杉和大中小径级臭冷杉与混交度呈显著相关(P < 0.05);云杉、臭冷杉和红松的年胸径生长量随对象木大小比数的增大而减小,其中中径级木与大小比数呈显著相关(P < 0.05)。云杉在1P内的年胸径生长量低于4P,红松相反。  结论  不同径级下林木的生长具有显著差异,降低大小比数的同时适当提高混交度有利于林木的胸径生长。不同生长阶段的竞争不同导致了不同径级林木对混交度和大小比数响应的差异,故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的林木应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调整优化林分结构,促进林分长期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应用数理统计方法,从种群层次上对安顺地区密蒙花植物生长的大小级、密度和年龄结构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密蒙花植物幼苗成活率低,成年树种数量小,种群发展趋于衰退.该结果可为安顺地区密蒙花野生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应用地统计理论和数学模拟分析方法,对经过人工抚育和未经过人工抚育的复层异龄天然林林龄结构及树木胸径与林龄的关系、林木总的林分分布类型与种群林龄分布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经过人工抚育的天然林在林龄结构上更具有优越性。而林木数量、林分密度上均要低于未经过人工抚育的天然林,并且在幼苗数量上明显高过未经抚育的天然林。  相似文献   

13.
天山云杉林不同发育阶段种群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新疆西部天山云杉林6hm2永久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对不同发育阶段的天山云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和种群之间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调查样地内天山云杉群落物种组成简单,仅7个物种,区系成分均为温带成分,是以天山云杉为主的单优植物群落。2)样地内天山云杉大树个体数较多,小树和中树个体数较少,不同发育阶段其个体密度大小顺序为:大树中树小树,表现为衰退型种群。3)天山云杉不同发育阶段种群分布格局与研究尺度紧密相关,各发育阶段均以聚集型分布为主;不同尺度下均表现为小树的聚集强度最大,中树次之,大树最小。4)天山云杉种群不同发育阶段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大树和小树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中树和小树在中小尺度上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大尺度上相关性不显著;中树和大树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了恢复和发展水曲柳资源,在长白山地区通过设计实验,对水曲柳的人工更新途径进行了研究。在裸地发展水曲柳人工林,因其死亡率高,霜冻危害严重,干型不良等原因,基本上是不成功的。水曲柳在林下生长又因光照不足等原因而生长缓慢。实验表明水曲柳幼树在适度遮荫的林隙环境下生长良好。林隙内光照、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较高,幼树生长较快,而且几乎没有霜冻危害等发生。因此我们改换一种思路,立足于模拟天然更新途径,同时改变其光照不足等弊端,在林缘中与林隙采用人工更新的方法来克服裸地造林的弊端,同时克服林下幼苗幼树因光照不足而生长缓慢的弊端。这一途径可作为培育和发展水曲柳资源的成功模式。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矿质元素与桂花花芽分化之间的关系,为研究桂花花芽分化和早产丰产栽培提供参考.[方法]测定了波叶银桂幼树(4年生)和成年树(14年生)花芽分化期间叶片矿质元素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成年树和幼年树N峰值分别在雌蕊分化期和花辩分化期,P峰值均在花萼分化期;K、Ca峰值分别在花芽分化始期和花芽分化结束,成年树MS峰值出现在雄蕊分化期,而幼年树在花萼分化期;Mn、Fe含量在成年树和幼年树中变化趋势相同,Cu峰值都在雌蕊分化期,成年树和幼年树Zn峰值分别在花芽分化结束和花辩分化期;C/N峰值均在花芽分化始期.[结论]在花芽分化期间,幼年树叶片中N、P、Zn、Mn含量比成年树高;而Ca、Mg、Fe、K、可溶性糖含量和C/N比成年树低;Cu在两者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17.
邓恩桉人工林幼林生长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邓恩桉是一种抗寒性良好的速生树种。对建阳市不同代表性地段邓恩桉幼林(年龄在1-3 a)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邓恩桉幼林个体间的生长差异较大,3年生的幼林的胸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15.4和1.2 cm,树高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5.8和2.6 m。1-2龄的邓恩桉生长迅速,胸径平均超过3.8 cm,树高平均超过4.2 m。不同立地条件下,阳坡的幼林长势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有机碳和氮特征,评估橡胶林生态效益,为研究热带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碳氮循环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方法]研究地点位于中国海南岛西部儋州市境内,研究土壤为4种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和1个对照样本土壤。每类样地随机设置4个样方:每个样方面积为20cm×20cm,分0~15cm,15~30cm,30~45cm,45~60cm4个层次采集土壤样品,取其平均值作为每类样地的最终分析结果。采用环刀法测定各层土壤密度,采用烘干法测定土壤的含水量和吸湿水,采用低温外热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采用半微量开氏法测定土壤总氮含量。[结果]①不同林龄橡胶林胶园(包括对照的胡椒地,下同)各土壤层次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不大,但普遍表现为表层土壤(0~15cm)有机碳含量高于平均值,下层土壤(45~60cm)有机碳含量低于平均值,中间2层的(15~30cm、30~45cm)变化不大,在平均值上下浮动;②不同林龄橡胶林胶园土壤有机碳含量介于6.02~7.78g/kg,相互间存在显著差异,幼林晚期(7龄)胡椒地(CK)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幼林早期(2龄)开割树(16龄);③橡胶林有机碳储量主要决定于其含量和土壤容重,不同林龄橡胶林胶园土壤有机碳储量介于61.33~74.28t/hm2,相互间不存在差异,数值上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幼林晚期(7龄)幼林早期(2龄)胡椒地(CK)开割树(16龄);④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全氮含量介于410.86~664.14mg/kg2,相互差异显著,胡椒地(CK)幼林晚期(7龄)幼林早期(2龄)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开割树(16龄),开割树(16龄)土壤全氮含量极显著低于其他样地;⑤不同林龄橡胶林样地土壤C/N比值介于10.94~14.47,相互差异极显著,C/N比值开割树(16龄)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幼林晚期(7龄)胡椒地(CK)幼林早期(2龄)。[结论]种植天然橡胶对热带土壤碳氮含量、储量及C/N比值没有特殊的不良影响,与对照胡椒地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种植天然橡胶与种植热带作物(胡椒)对热带土壤碳氮影响类似。  相似文献   

19.
集流造林技术在山地果园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果树,水分是影响其成活及正常生长发育的主导因子.该研究采用了集流造林技术使有限的天然降水在时空上被重新分配,提高降水资源的利用率,并为果树的生长发育创造相对适宜的土壤水环境,协调水分与果树生长的关系,从而使苹果树定植成活率提高39-1 % ~124-4 % ,幼树栽后第3 年开花株率30-0 % ,第5 年产量为9 990-0 ~14 112-0 kg·hm - 2 .  相似文献   

20.
花生、红薯间作对退耕还林幼树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退耕还林幼林地间作花生、红薯和无间作对幼树的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表明,间作花生能较好地促进幼树的生长,对树茎、分枝数和树高的有利影响极为明显,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