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阐明我国特有植物中华卷柏中药用活性成分在不同产地、不同生育期及各器官中的分布特征。【方法】以产自太行山系(小五台山、梁沟山区、摩天岭、狮子峰和万仙山)的5种野生中华卷柏(Selaginella sinensis)为材料,于2011年7月和10月,分别采集营养叶期和孢子叶期的样品,采用HPLC法测定并分析不同生长发育期、不同产地中华卷柏中穗花杉双黄酮和扁柏双黄酮的组织部位分布差异及分配比。【结果】5个产地的中华卷柏中均含有穗花杉双黄酮和扁柏双黄酮,但二者的含量及分布规律不同。穗花杉双黄酮含量均高于扁柏双黄酮,且以梁沟山区中华卷柏全株中的穗花杉双黄酮含量最高,为5.498(7月)和6.624(10月)mg/g;而扁柏双黄酮含量在小五台山(7月)和梁沟山区(10月)的中华卷柏中最高,分别为1.261和1.797mg/g。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穗花杉双黄酮和扁柏双黄酮含量也有变化,随着中华卷柏孢子叶的形成(10月),穗花杉双黄酮和扁柏双黄酮含量均有所提高。在中华卷柏的各组织部位中,2种双黄酮的分布规律比较一致,均以营养叶中最高,茎次之,根最低。在孢子叶中2种物质的含量均表现为空孢子穗小孢子大孢子;且空孢子穗和小孢子中穗花杉双黄酮的含量显著高于扁柏双黄酮,分别是扁柏双黄酮的4.10倍和2.40倍;而大孢子中的穗花杉双黄酮含量却明显低于扁柏双黄酮,不到扁柏双黄酮的1/3。穗花杉双黄酮和扁柏双黄酮在中华卷柏的分配比均为根最低。【结论】产地和发育期不同的中华卷柏中穗花杉双黄酮和扁柏双黄酮的分布存在部位差异。此外,中华卷柏的孢子叶中也有双黄酮存在,且在空孢子穗中的含量较高,可以用作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2.
以卷柏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不同极性的提取溶剂对其中的双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以穗花杉双黄酮作为标准物质,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绘制标准曲线,考察不同溶剂提取物种双黄酮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70.0%乙醇水溶液对卷柏中双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快速溶剂萃取法、回流法、微波法、超声法和温浸法对江南卷柏中双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以穗花杉双黄酮作为标准物质,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考察不同溶剂提取物中双黄酮的含量。此外,采用3种不同的体外抗氧化方法,评价不同方法提取物对不同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江南卷柏的回流提取物中穗花杉双黄酮的含量最高;不同方法的提取物均具有清除DPPH·、O_2~-和OH·的能力,且清除能力与提取物溶液浓度存在量效关系,回流提取物清除各自由基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4.
王莲萍  张莲珠  李庆杰  袁媛  赵全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1996-11997,12010
[目的]建立侧柏叶总黄酮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侧柏叶总黄酮中的总黄酮含量及穗花杉双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0.002 08~0.020 8 mg/ml范围内槲皮苷浓度与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0%,RSD为1.98%(n=6);在0.13~1.3μg范围内穗花杉双黄酮浓度与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66%,RSD为1.46%(n=6);[结论]该方法简便、精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5.
邵玉田  杨超  夏吾炯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2,(7):1447-1449,1464
[目的]对卷柏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从传统中草药卷柏全草中分离得到化合物,采用柱层析色谱法及制备型薄层色谱法对化合物进行纯化,再通过核磁及质谱分析的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最后用MTT法测试化合物的抗癌活性。[结果]试验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巴西棕榈酸(1)、葡萄糖(2)、β-谷甾醇(3)、穗花杉双黄酮(4)、selaginellin(5)、selaginellin M(6)和selaginellin A(7);并且在所测试的3种化合物中,以化合物7抑制HeLa癌细胞生长的活性最好。[结论]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卷柏植物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采收期荔枝叶中总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乙醇回流法从采集的荔枝叶中提取黄酮化合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光度法测定不同采收期荔枝叶中总黄酮含量,并绘制采收期-总黄酮变化趋势图.结果 以12月、1月采收的荔枝中的叶总黄酮含量较高(22%~23%),5-7月含量较低(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收期对荔枝叶总黄酮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金花葵总黄酮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金花葵干花中总黄酮的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分别运用有机溶剂回流法、索氏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提取金花葵干花总黄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3种方法提取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有机溶剂回流法提取效果最好,黄酮得率为3.97%;索氏提取法次之,黄酮得率为3.16%;超声提取法提取率最低,黄酮得率为2.26%.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花葵干花总黄酮含量时,在2 μg~16 μg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精密度和重复性试验结果符合要求,标准品和样品在6h内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竹叶活性成分分析及其提取物抗菌效果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对不同种竹叶样品分别用硝酸铝一亚硝酸钠比色法、福林试剂还原比色法测定了总黄酮和总酚含量;用蒽酮-硫酸法测定了总糖及水溶性糖成份的含量;用凯氏定氮法测定了含氮量和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竹叶中总黄酮含量在1.18%~2.02%之间,总酚含量在2.21%~2.86%之间;总糖含量在14.35%~24.61%之间.水溶性糖含量在7.86%~11.45%之间.多糖6.49%~14.55%之间;蛋白质含量在10.24%~16.68%之间.含氮量在2.13%~2.65%之间.采用滤纸片法进行了抗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竹种及不同生长期的竹叶抗菌活性不同.麻竹叶的抗菌活性强于其他竹叶.7月和11月中旬采摘的竹叶乙醇提取液的抗菌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盐胁迫对黄蜀葵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盐胁迫对黄蜀葵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影响.采用自吸水梯度鉴定法,研究了梯度盐胁迫下黄蜀葵花、根、茎、叶的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为黄蜀葵功能产品的开发,盐碱地区黄蜀葵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黄蜀葵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为花>叶>茎>根.当盐胁迫浓度为2g/L时,黄蜀葵花中总黄酮含量最高,达5.018%,其中,金丝桃苷含量较高,达1.416%;而金丝桃苷在黄蜀葵茎、叶和根中含量利用HPLC法已经无法检出.当盐胁迫浓度在2 g/L时,黄蜀葵花的抗氧化活性最高,T-AOC能力为3.4 U/mL、·OH清除率为98.45%、DPPH自由基清除率84.65%.说明2~3 g/L低盐胁迫有利于黄蜀葵总黄酮的积累,可提高其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三种甘草渣甘草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产三种甘草渣中甘草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胀果甘草渣和乌拉尔甘草渣中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基本相当并明显高于光果甘草渣。提取温度对不同品种甘草渣甘草黄酮提取率和抗氧化活性有显著影响,同一种甘草渣在不同温度提取时,甘草黄酮提取率和抗氧化活性不呈现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木薯嫩茎叶黄酮资源利用水平,以木薯品种SC09 与SC205 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干燥温度(40~120℃)对黄酮提取率及干燥后其贮存稳定性的影响,探讨木薯嫩茎叶采后干燥收贮方法。结果表明,随干燥温度增大,总黄酮提取率先升后降再升,黄酮成分芦丁、穗花杉双黄酮或儿茶素、山奈酚、二氢黄酮甙、槲皮素提取程度依次减小。120℃与110℃分别干燥的SC09、SC205嫩茎叶,总黄酮达提取峰值,并120 d贮存期内稳定性最好。干燥嫩茎叶贮存后,二氢黄酮甙提取程度增大,其他5 种成分随品种、温度增减不一;山奈酚提取率变异系数(CV)最小,其值为1.03%~6.86%,稳定性最好;110℃干燥后SC205 中芦丁和山奈酚的提取程度增加最大,增加率分别为44.89%和7.27%,变异程度小(CV 为6.94%、4.59%),提取率稳定性好;儿茶素、穗花杉双黄酮、槲皮素、二氢黄酮甙提取率的最大提升率分别为211.60%、17.60 %、186.39 %、538.08 %,但贮存期内变异程度大(CV=18.47%~50.03%),不稳定。本研究还进一步提出了基于黄酮利用的木薯茎叶干燥贮存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2.
藤茶本身营养素含量丰富,其含有多酚、蛋白质、氨基酸、黄酮、维生素等成分,并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例如云南、福建、广东、湖南等地区.藤茶黄酮是在藤茶中提取的一种绿色植物添加剂,该物质是藤茶主要的活性物质,主要分布于藤茶干燥嫩茎叶中.藤茶中总黄酮含量为43.4%~44.0%,以二氢杨梅素、杨梅素、蛇葡萄素等为代表,二...  相似文献   

13.
测定不同产地蜂胶的总酚酸含量、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并建立关联,为蜂胶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以75%的乙醇超声提取得蜂胶粗提液,以DPPH法评价蜂胶的抗氧化活性,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蜂胶中的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并与抗氧化活性建立关联。蜂胶样品对DPPH自由基清除的IC50为12.43~211.40μg/mL,总多酚含量在4.40%~25.41%,总黄酮含量在4.45%~30.22%。蜂胶的抗氧化活性在一定范围内与总酚酸含量和总黄酮含量有相关性,且呈正相关关系,总酚酸和总黄酮含量高的蜂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不同品种荞麦蛋白质和黄酮含量与环境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8个荞麦品种在全国17个栽培地点的籽粒蛋白质和黄酮含量变化,以期进一步研究不同地点不同荞麦品种的蛋白质和黄酮含量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养麦籽粒黄酮含量以及不同品种不同地点间蛋白质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荞麦黄酮含量变化幅度为0.781% ~2.479%,平均值为1.676%;荞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异范围为3.253%~15.723%,平均值为7.672%.不同品种黄酮、蛋白质含量变异与生态因子之间的不同关系,说明不同荞麦品种对生态因子的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15.
《山西农业科学》2017,(9):1430-1434
采用4种极性溶剂(乙酸乙酯、正己烷、氯仿、乙醇)通过一次提取和双溶剂萃取2种不同方法提取无花果干果中的总酚和总黄酮,测定其含量,并通过还原能力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一次提取法得到的无花果干果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和相应的抗氧化能力均高于双溶剂萃取法;采用同种提取方法时提取溶剂极性越大其多酚和黄酮含量与对应的抗氧化活性越高(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氯仿提取物正己烷提取物);采用6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通过一次提取法提取效果最好,提取物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相对其他有机溶剂最高,相应的还原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均最好。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翠云草中穗花杉双黄酮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利用静态和动态吸附-解吸附试验对8种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筛选,并优选该树脂的最佳分离纯化条件。结果表明:NKA-9大孔吸附树脂比较适用于穗花杉双黄酮的纯化,最佳纯化工艺的上样液质量浓度为0.033 24 mg/m L,上样体积流速为0.3 m L/min,上样量为35 m L,用90%乙醇在洗脱流速为0.5 m L/min、洗脱体积为35 m L下进行洗脱,分离纯化后的穗花杉双黄酮的回收率达64.26%。因此,NKA-9大孔吸附树脂能有效分离纯化翠云草中的穗花杉双黄酮。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不同干燥方式对银杏植物中黄酮含量的影响,以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以不同干燥方式处理后的银杏叶总黄酮醇苷含量。结果表明,以晒干、阴干、烘干和微波干燥处理后,银杏叶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751%、0.849%、0.826%和0.884%,干燥方法以微波最好,阴干次之.晒干最差。直射光线对黄酮含量影响较大,在银杏采集加工中,应避免用晒干的方法处理。  相似文献   

18.
不同种竹叶的化学成分及其提取物抗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对不同种竹叶样品,分别用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和福林试剂还原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和总酚含量,用蒽酮-硫酸法测定总糖及水溶性糖成分的含量,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含氮量和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竹叶中总黄酮含量1.18~2.02,总酚含量2.21~2.86,总糖含量14.35~24.61,水溶性糖含量7.86~11.45,多糖6.49~14.55,蛋白质含量10.24~16.68,含氮量2.13~2.65.采用滤纸片法进行抗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竹种及不同生长期的竹叶抗菌活性不同,麻竹叶的抗菌活性强于其他竹叶,7月和  相似文献   

19.
实验采用三氯化铝显色,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对青钱柳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研究.该测定黄酮含量方法简便、准确、快速.  相似文献   

20.
尹晓雯  牛东玲  马婷婷  马慧娟  苏雅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282+8289-8282,8289
[目的]比较分析枸杞果柄不同溶剂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测定其黄酮含量。[方法]利用比色法测定枸杞果柄不同溶剂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含量,利用二苯代苦肼基自由基体系(DPPH)对枸杞果柄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枸杞果柄各提取部位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正丁醇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最强,与Vc的清除能力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正丁醇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提取部位,达到61.26 mg/g。[结论]枸杞果柄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所含的黄酮含量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