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一种新确定的动物原虫病──新孢子虫病李普霖(农牧大学兽医学院长春130062)新孢子虫病(Neosporosis)是由新确定的犬新孢子虫(Neosporacaninum)引起的一种动物原虫病。临床上,患犬呈现吞咽困难、跛行、共济失调及麻痹等症状,家畜...  相似文献   

2.
新孢子虫病(Neosporosis)是由犬新孢子虫(Neospora caninum)或类新孢子虫(Neosporalike)寄生于宿主动物所引起的多种家畜共患的一种原虫病[1].它可引起孕畜流产或死胎以及新生儿的运动障碍和神经系统疾病[2].目前,国外已研制出ELISA诊断试剂盒,但价格昂贵,不适合临床推广应用.而国内虽然建立了多种血清学诊断方法,但所用抗原均为重组蛋白,其敏感性、特异性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针对上述问题,试验对新孢子虫虫体抗原进行了分析,并应用新孢子虫虫特异性抗原建立了特异、敏感、稳定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旨在为今后新孢子虫病的诊断和预防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犬新孢子虫是专门寄生于细胞内的复顶门原生动物寄生虫。犬新孢子虫病给养牛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全球已有很多国家检测有新孢子虫病,该病主要的传播方式是胎盘传播和接触传播。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和疫苗来控制该病的发生和发展,疫苗的研究是当前研究新孢子虫病的热点问题,而抗原的研究是研究犬新孢子虫病疫苗的基础。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表面抗原、微线抗原及致密颗粒抗原,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犬新孢子虫病是一种原生动物性疾病,它主要引起牛和狗发病。驯养狗是已知的唯一犬新孢子虫的终末宿主。本文将在生物学,诊断,流行病学和动物新孢子虫病的控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筛选了新孢子虫病PCR检测的引物,运用《新孢子虫病检疫技术规范》(SN/T 3499-2013)对根据犬新孢子虫Nc2和Nc5基因设计的PCR引物进行了评价。此外,同时运用F1/R1、F2/R2和SN/T 3499 F/SN/T 3499 R共同对14份荷斯坦牛和19份西门塔尔牛全血DNA进行PCR检测,旨在筛选出特异性较好的引物,建立新孢子虫病PCR检测方法和了解当地不同品系牛患新孢子虫病的感染率。结果显示,3对引物分别扩增出105、128和231 bp目的片段,均与预期目的片段大小相符;其中,F1/R1与SN/T 3499 F/SN/T 3499 R的最低检测量相同,为19.9 fg/μL,F2/R2最低检测量为199 fg/μL,说明F1/R1和SN/T 3499 F/SN/T 3499 R引物的敏感性更好;运用F1/R1、F2/R2引物分别对19.9 pg/μL和199 fg/μL模板重复进行4次扩增,均出现了较明亮的扩增条带,证明两对引物重复性较好。33份血液样品共检出6份阳性DNA,阳性率分别为21.43%和15.79%,检出复合率为100%。以上结果说明F1/R1和F2/R2引物均可作为新孢子虫病PCR的诊断引物,本试验初步建立了新孢子虫PCR方法,同时初步了解了当地牛群中新孢子虫感染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新孢子虫病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新孢子虫病是由犬新孢子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给养殖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然而因对新孢子虫病的研究起步较晚且认识较浅,对该病的防制手段较为有限。随着对新孢子虫介导宿主免疫应答反应及虫体抗原等多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新孢子虫病的疫苗研制不断取得进步。本研究从宿主抗新孢子虫感染的免疫应答及其在疫苗研制的应用方面进行概述,以期为新孢子虫病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孢子虫病是由犬新孢子虫(Neospora caninum)引起的一种世界范围内流行的多种动物共患原虫病,给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并潜在威胁人类健康。鉴于国内大部分奶牛场对犬新孢子虫感染危害认识不足或根本无知,本文以某规模化奶牛场发生的犬新孢子虫病为例,简述奶牛犬新孢子虫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和预防措施,为奶牛犬新孢子虫流产诊疗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动物新孢子虫病@张绍志¥广西区兽医防检站动物新孢子虫病张绍志编译广西区兽医防检站530001新孢子虫病是侵害犬、牛、马、羊(绵羊和山羊)和其它动物的一种原虫病,它的病原为犬新孢子虫(Neosporacaninum)。1988年以前,该虫一直被误认为是龚地弓...  相似文献   

9.
以纯化的犬新孢子虫(Neospora caninum)重组蛋白 NcSRS2t为抗原包被酶标板,通过对间接ELISA 各反应条件的优化,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采用已建立的间接ELISA反应条件,对218份阴性血清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了间接ELISA的判定标准,即OD450nm值大于等于O.32为阳性,小于O.32为阴性.应用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对128份阴性血清和50份阳性血清(经IDEXX公司新孢子虫抗体检测试剂盒证实)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闻接ELISA方法的特异性为93.0%,敏感性为90.0%.采用本试验建立的新孢子虫间接ELISA 诊断方法对黑龙江省克山、海林、双城、甘南、克东、富裕、牡丹江、大庆等8个县(市)奶牛场的540份奶牛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被检的540份奶牛血清样本中奶牛新孢子虫的抗体阳性率为13.33%.该间接ELISA 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为新孢子虫病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和新孢子虫病的预防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新孢子虫病是导致奶牛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给奶牛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各国学者对新孢子虫病的诊断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对奶牛新孢子虫病的临床诊断、病原学诊断、血清学诊断及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新孢子虫NcSRS2基因的克隆和亚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孢子虫病是由犬新孢子虫(Neospora caninum)寄生于牛、羊、犬等多种动物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犬新孢子虫的终末宿主主要为犬,也有山狗作为其终末宿主的报道;中间宿主种类繁多,包括犬、牛、羊、马等家畜及灰狐、红狐、南美洲负鼠等多种野生动物.新孢子虫病可以引起孕畜流产、死胎以及新生儿的运动障碍和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奶牛的流产,给养牛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奶牛新孢子虫病血清学检测初报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牛新孢子虫病是由犬新孢子虫 (Neosporacaninum Dubey,1 988)引起的。犬新孢子虫属顶复合器类寄生原虫 ,属于广义的球虫 ,终末宿主是犬 ,牛、绵羊、山羊、犬、马、鹿、小鼠等均可作为中间宿主。新孢子虫病是多种家畜共患的一种原虫病 ,有人报道犬新孢子虫还可以感染人 ,对牛的危害尤其严重 ,主要造成孕畜流产、死胎以及新生儿的运动神经系统疾病。在新生儿的肌肉、脑组织、呼吸道分泌物、皮肤脓包等活组织中均可检查到新孢子虫。在 1 988年以前 ,人们认为该病原是龚地弓形虫 (Toxoplasmagondii Dubey,1 988)将其定为一个新属和新种后 ,仍…  相似文献   

13.
新孢子虫病呈世界性分布,是造成奶牛流产的一个主要原因,因奶牛流产和产奶量下降给奶牛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目前,世界各国对新孢子虫病的防治研究日益重视,研究方向也从基础免疫入手,开拓化学方法以外的防治途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研究手段的不断提高,人们利用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等先进技术对宿主抗犬新孢子虫的免疫反应及预防犬新孢子虫的疫苗进行了研究,并且取得了喜人的进展,本文即重点就疫苗的研制概况及展望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张务平 《中国乳业》2023,(12):51-55
新孢子虫是造成怀孕母牛流产等繁殖障碍和新生犊牛运动障碍的重要寄生虫之一,目前尚未有有效的药物和疫苗来治疗和预防牛新孢子虫病。本研究使用新孢子虫抗体检测试剂盒对采自福建省漳州、南平、三明和龙岩4个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的1 472份奶牛血清样品进行抗体检测,并通过SPSS 22.0软件进行生物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血清样品新孢子虫抗体总阳性率为7.47%,4个地区样品阳性率分别为5.57%、5.12%、7.41%和12.97%;不同年龄阶段奶牛阳性率范围为2.93%~9.56%,不同胎次阳性率范围为4.83%~9.50%。经统计学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奶牛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这表明福建省奶牛普遍存在新孢子虫感染,奶牛场应采取综合防控策略和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控制奶牛新孢子虫病。  相似文献   

15.
犬新孢子虫和刚地弓形虫形态学相似。新孢子虫病可引起犬上行性瘫痪、衰弱、吞咽困难、多发性肌炎、心肌炎、皮炎和死亡。胎盘感染是唯一被证实的犬新孢子虫感染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为了建立区分检测牛新孢子虫病和弓形虫病的双重PCR方法,本研究以已发表的牛新孢子虫Nc-5基因和弓形虫GRA6基因分别作为目的基因,各设计一对引物,可分别扩增出222bp和124bp的目的条带。经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可同时检测牛新孢子虫病和弓形虫病的双重PCR方法。该方法对上述两种基因的检测灵敏度均为103copies/反应,只比单PCR的灵敏度低10倍,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经临床应用验证,该方法可用来对新孢子虫病和弓形虫病进行同步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7.
牛新孢子虫病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新孢子虫感染是导致妊娠母牛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准确快速地诊断是有目的治疗该病的前提。本研究根据已知的犬新孢子虫种属特异性基因片段Nc-5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检测犬新孢子虫的PCR技术。利用本方法可以从感染牛胎儿的脑脊液及实质脏器中扩增出1条大小为350bp的特异性核酸片段。在吉林省延边龙井地区的应用检测结果表明,流产牛胎儿中新孢子虫感染率为17%(15/90)。本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快速、灵敏、特异性高,可以用于牛和其它动物新孢子虫病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8.
牛新孢子虫病是由犬新孢子虫寄生在牛体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该病以母牛流产、死胎、新生胎儿运动障碍及神经系统疾病为主要特征。随着规模化养殖业的不断发展,该病的流行在我国牛群中呈上升趋势,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另外,研究表明人可能具有感染犬新孢予虫的潜在性。因此,牛新孢子虫病近几年引起了国内外兽医学者的关注。本文就其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病理组织学变化、检测及防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犬新孢子虫是一种细胞内专性寄生的原虫,由新孢子虫属犬新孢子虫引起的多种家畜的一种原虫病,主要感染牛和犬,引起牛的流产和新生儿的死亡,已成为畜牧业生产中主要问题,犬新孢子虫病是引起牛流产的主要原因[1],对奶牛的危害严重,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分布的致病性原虫[2-4],目前欧洲、美洲和亚洲等30多个国家报道有奶牛犬新孢子虫病发生,我国一些省份如吉林、新疆和青海等也陆续  相似文献   

20.
新孢子虫病(Neosporiasis)是犬新孢子虫(N.caninum)寄生于宿主动物而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可使妊娠母牛流产,即使能产出胎儿,体质也比较虚弱,并先天性患有此病,给畜牧业造成相当严重的危害。[1]Penez等[2]认为新孢子虫病是世界性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