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托鲁巴姆、GS2和赤茄为砧木,西安绿茄、圆丰1号?黑又亮长茄为接穗,研究了嫁接栽培对茄子产量、品质和黄萎病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茄子嫁接成活率为92.31%;嫁接苗前期产量低于自根茄或持平,总产量显著高于自根茄,增加幅度在8.3%~37.3%之间,3个供试砧木依次为托鲁巴姆>GS2>赤茄>CK;嫁接后尽管果实单糖和干物质的含量有所提高,锌含量低于自根茄,但是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与自根苗相比无显著差异;此外,嫁接提高了茄子对黄萎病的抗性,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降低幅度分别在20.4%~67.5%和25.5~56.1之间,不同砧木的抗病效果顺序为:托鲁巴姆>GS2>赤茄。  相似文献   

2.
嫁接茄抗黄萎病特性与苯丙烷类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野生茄托鲁巴姆(Solanum torvum)对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抗性达到免疫或高抗程度,作为砧木嫁接栽培极显地降低了茄子黄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测定并分析了抗病与感病茄株感病前后可溶性糖、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酚类物质及木质素等指标的变化及特点,从莽草酸-苯丙烷类代谢角度,探讨了嫁接茄子抗黄萎病的生理生化基础,提出PAL活性和酚类物质含量可作为茄子黄萎病抗性的生化  相似文献   

3.
用砧木品种CRP、托鲁巴姆与接穗品种快圆茄、兰竹长茄进行的嫁接组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砧穗品种嫁接表现不同的共生亲合性,其抗病、抗虫性及产量有较大差异。其中以CRP嫁接快圆茄和托鲁巴姆嫁接兰竹长茄组合处理的抗虫性、抗病性均明显优于其它处理,产量也较对照分别增产25.0%和25.2%,是茄子嫁接栽培的较理想组合。  相似文献   

4.
以野生茄子托鲁巴姆为砧木,以快圆茄为接穗,研究了茄子嫁接抗黄萎病与叶片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植株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为砧木>嫁接株>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与发病率呈负相关趋势。2)植株叶片相对电导率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为砧木<嫁接株<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与发病率呈正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5.
嫁接茄子苗期黄萎病抗性生理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在接种条件下,以“托鲁巴姆”为砧木,“墨茄”为接穗的嫁接茄子和自根茄子(CK)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的相对渗出率、丙二醛(MDA)含量以及CAT、POD、PPO活性的变化与黄萎病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嫁接茄子抗黄萎病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的相对渗出率、丙二醛(MDA)含量依次为砧木<嫁接株<对照;CAT、POD、PPO的活性依次为砧木>嫁接株>对照。说明丙二醛(MDA)含量的降低和CAT、POD、PPO活性的提高是嫁接茄子获得抗病性的重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6.
不同砧木嫁接对茄子生长及抗褐纹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托鲁巴姆、本地野生刺茄和赤茄作砧木,长丰二号红茄、农夫长茄为接穗,探讨不同砧木嫁接对茄子生长及抗褐纹病的影响。经过春夏秋三季共3茬的试验,结果表明:嫁接可提高茄子对褐纹病的抗性,尤其春季最为显著;在生长方面,嫁接能延长茄子采收期,使总产量增加12%以上。茄子嫁接苗的抗性主要由取决于砧木,而长势及产量多由接穗决定,因此,选用合适的砧木和接穗做嫁接,能增强茄子的抗病抗逆性,提高茄子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茄子黄萎病等病害的严重发生,使茄子产量下降,品质变劣.为解决这一问题,1997年我们以日本野红赤茄、中国刺果、云南野茄、苍耳及托鲁巴姆为砧木进行了糙青茄嫁接试验.  相似文献   

8.
茄子嫁接栽培对黄萎病及其他土传病害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种子消毒、土壤消毒、生长期喷药和嫁接方法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用砧木托鲁巴姆嫁接苏畸茄能有效降低黄萎病发生率 ,其抗病率达 88% ,较对照增加 3 3 % ,增产 3 0 % ,大大提高了茄子的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9.
<正>茄子的土壤传染性病害的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可长达3~7年,应用农药很难控制,因此茄子一般不能重茬栽培,必须与非茄科作物进行4~5年轮作倒茬。而茄子嫁接栽培技术,从根本上防止了这些土壤传播病的发生,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和农药残留量,而且经济效益也大幅度提高。现将嫁接技术介绍如下:一、砧木、接穗的选择:野生性强的托鲁巴姆(刺茄)作茄子嫁接砧木较好,能增强茄子植株的抗性,特别是中后期长势旺盛,生长期长,产量高,品质好。该砧木对枯萎病、黄萎病、青枯病、根结线虫病4种土传病害,达到高抗或免疫的程度。接穗可选择当地产量高,品质好的茄子品种,如天津快圆茄、冀杂二号茄子等。这些品种个大、紫黑圆、口感好,深受消费者欢迎。  相似文献   

10.
<正>早春设施茄子采用托鲁巴姆嫁接栽培,能够规避常见的土传性病害,如根腐病、茎基腐病、枯萎病、溃疡病的发生及危害,同时在长城以南地区能够预防顽固性害虫根结线虫的发生及危害。栽培嫁接茄子是确保茄子食用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播前准备1.品种选择砧木选用综合抗性强的品种托鲁巴姆。该品种抗土传性病害,抗寒抗旱,抗倒。接穗应选用适宜当地消费习惯的茄子品种,在鲁南、鲁西南一带,接穗品种圆茄主要是快园茄,长茄为丰田优  相似文献   

11.
通过接种鉴定,研究了棉花新种质鲁HB22黄萎病抗性的遗传规律和生理变化。结果表明,鲁HB22的苗期抗病性表现为显性单基因遗传。接种黄萎病菌后,与感病对照冀棉11相比,叶片PAL活性迅速升高及较长的保持时间可能是鲁HB22黄萎病抗性的重要生理机制之一。接种黄萎病菌后,叶片MDA含量变化趋势尤其是接种3天后MDA含量显著低于感病对照,可以作为鉴定鲁HB22黄萎病抗性的生化指标之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棉花抗黄萎病性与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关系,为棉花黄萎病的抗性鉴定提供依据。采用在室内用棉花黄萎菌孢子悬浮液对不同抗性的4个海岛棉(Gossypiumbarbadence)品种和10个陆地棉(Gossypiumhisutum)品种进行接菌,苗期发病后测定叶片s0D、POD、CAT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并与未接菌的对应品种叶片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棉花黄萎病菌的诱导,棉花叶片中SOD活性比未接菌时下降,其中耐病、感病品种(In〉20)的降低幅度大于高抗、抗病品种(0〈In≤20);MDA含量比未接菌上升,耐病、感病品种(In〉20)的增加远大于高抗、抗病品种(0〈In≤20);棉苗叶片中POD、CAT活性在棉花黄萎菌的诱导下产生的差异比未接菌的酶活性差异要明显,对生理生化产物的测定效果比未接菌时测定的效果好。SOD活性和MDA含量可以作为鉴定棉花抗黄萎病性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查明落叶型黄萎病菌在石河子地区的存在情况。[方法]采用了PCR技术对石河子地区棉花黄萎菌系进行检测,监测石河子地区棉花黄萎病菌致病类型。[结果]利用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的的特异引物ND1、ND2对石河子棉区采来的114个棉花黄萎病菌菌系进行PCR扩增,108个菌系扩增出1500bp的片段,与文献中报道的非落叶型棉花黄萎菌系扩增出的片段大小一致,说明这些菌系为非落叶型棉花黄萎菌系;而剩余的6个菌系未扩增出任何片段;利用落叶型黄萎病菌的特异性引物D1、D2对这6个菌系进行扩增,也未扩增出任何片段。[结论]非落叶型黄萎病菌占供试菌系的99.5%,表明目前石河子地区棉花黄萎病菌依旧以非落叶型黄萎病菌为主。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奎屯垦区棉花黄萎病致病类型,明确了该区棉花黄萎病发生与温、湿度等气象因子的关系;通过黄萎病抗性鉴定,表现耐病的品种(系)有13个;利用选择性培养基以新陆早35号为供试材料分析了棉花黄萎病发病与土壤中黄萎病菌微菌核数量之间的关系。获得了新陆早35号菌核含量致病的临界点。调查了生物药剂萎菌净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兼抗两虫两病的棉花种质系中99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中99种质系采用复合杂交、早代多年多点鉴定和连续定向选择等技术育成。它具有突出的兼抗棉蚜(Aphis gossypii)、棉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和枯萎病(Fusarium vasinfectum)、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的特性。1985年以来综合鉴定结果,蚜害指数比抗棉蚜对照非洲E40和生产对照中棉12、73-27等平均减少25%左右,达高抗水平;棉红铃虫籽害率比生产对照鄂荆1号等平均减少25.4%达高抗至中抗水平;枯萎病指平均3.4,黄萎病指17.1,低于或相当于推广抗病品种。各级试验及生产试种结果表明,皮棉产量和综合农艺性状与推广品种中棉12接近。其抗虫机制在于形态和生化两个方面因素。遗传分析表明,其抗性遗传是稳定的。中99作为兼抗两虫两病种质系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利用价值,利用其作亲本已选育出若干抗病虫和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品系。  相似文献   

16.
抗·感棉花品种体内棉花黄萎菌的动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接种后不同时间抗、感棉花品种体内棉花黄萎菌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DAS-ELISA)方法监测棉花黄萎菌在较抗棉花黄萎病的海岛棉品种海7124和较感棉花黄萎病的陆地棉品种鄂荆1号体内的传导情况。[结果]棉花黄萎菌可以有效侵入抗、感棉花品种的根部,但病原菌很少再向抗病品种海7124的上部茎和叶部传导,而感病品种鄂荆1号向上传导的菌量很大。[结论]初步确定海7124的抗病特性表现为不抗侵入但可有效抑制病原菌在体内的传导,感病品种鄂荆1号既不抗侵入也不抗传导。  相似文献   

17.
棉花黄萎病病叶光谱特征与病情严重度的估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阐明棉花黄萎病病叶光谱特征并对其病情严重度进行估测,为今后通过航空、航天遥感大面积监测棉花黄萎病提供依据。【方法】试验采用不同品种棉花黄萎病的病叶材料,在不同发病时期的病谱田和大田同步测定其光谱和发病严重度,定性和定量地分析病叶光谱反射特征、微分光谱特征差异。【结果】棉花不同品种、不同发病时期的黄萎病的病叶光谱均随发病严重度的增加而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可见光(400~700 nm)到近红外区(700~1 300 nm)波段,光谱反射率随病情加重呈现上升趋势,可见光520~680 nm波段范围内尤为明显。当病叶严重度达到b2(25%)时,可作为病害识别的临界,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对光谱一阶微分特征研究表明,在红边范围内(680~780 nm)处理间变幅最大,分析后发现红边斜率减小,红边位置发生了“蓝移”,表现出了病害特有的特征。试验证明:434~724和909~1 600 nm为棉花黄萎病病叶光谱敏感波段,建立的多个遥感估测模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棉花黄萎病病叶光谱特征明显,建立的相应病害反演模型中利用一阶微分光谱723 nm建立的模型精度最高,可用来定量反演棉花单叶黄萎病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8.
枯草芽孢杆菌对棉花枯、黄萎病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生物学特性,测定枯草芽孢杆菌对棉花枯萎病菌和黄萎病菌的抑菌效果,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机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菌丝生长速率法,平极对峙培养法,定期观察和显微镜法.[结果]枯草芽孢杆菌对温度和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广,营养条件与枯黄萎病菌菌丝生长需要一致;棉花枯萎病菌培养至第7 d时,抑菌效果为88.8;,棉花黄萎病菌菌丝培养至20 d时,抑菌效果为86.5;;该菌对枯黄萎病菌具有明显的营养竞争和空间竞争作用,可以溶解致菌菌丝和导致菌丝畸形.[结论]该菌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对棉花枯萎病菌和黄萎病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枯草芽孢杆菌可用于新疆地区棉花枯萎病菌和黄萎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施用微生物有机肥对棉花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一种专性微生物有机肥(BOF)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在连续3季的盆栽试验中,施用该种微生物有机肥能够有效防治棉花黄萎病,尤其是在营养钵育苗土和大盆钵移栽土中都施用微生物有机肥的处理(BOF+BOF)防治效果最佳,三季的防治率依次分别为85.7%、75.0%和100.0%。棉花黄萎病爆发前期BOF+BOF处理植株体内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是对照的1倍以上。表明微生物有机肥通过提高植株体内防御性相关酶活性,进而提高棉花植株对黄萎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花铃期棉花黄萎病抗/感品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了解抗/感品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为棉花黄萎病的监测与绿色生态防控打下理论基础。【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感病品种(鄂荆1号,EJ)和抗病品种(冀863,J863)为试验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高通量测序(Illumina MiSeq)技术分别测定花铃期不同阶段(盛花期、开花后期和结铃期)土壤中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数量和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结合冗余分析(RDA)明确细菌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棉花黄萎病的发生与土壤中大丽轮枝菌ITS基因拷贝数量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感病品种EJ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与土壤中病原菌数量呈正相关,而抗病品种J863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与病原菌数量相关性不大。除盛花期外,棉花开花后期和结铃期抗病品种J863土壤中的病原菌数量低于感病品种EJ。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除开花后期,抗病品种J863在盛花期和结铃期的细菌丰富度Chao1和ACE指数均高于感病品种EJ。主成分分析表明,抗/感品种之间及其在花铃期不同阶段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群落组成方面,在门水平上,感病品种EJ的部分优势菌群平均相对丰度低于抗病品种J863,如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硝化螺菌门(Nitrospirae)、Patescibacteria和装甲菌门(Armatimonadetes),降低幅度分别为16.38%、4.05%、2.25%、6.58%、7.10%、20.60%和35.78%;在属水平上,感病品种EJ的部分优势菌群平均相对丰度低于抗病品种J863,包括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BryobacterIamiaPseudarthrobacter、芽球菌属(Blastococcus)、红色杆菌属(Rubrobacter)、类诺卡氏属(Nocardioides)、Pontibacter、链霉菌属(Streptomyces)、Gemmatirosa、微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和Solirubrobacter,下降幅度分别为5.09%、19.41%、13.79%、2.36%、10.78%、34.47%、46.76%、61.84%、52.75%、48.61%、74.79%、9.13%和26.42%。冗余分析(RDA)表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受硝态氮(NO3 --N)、速效磷(AP)、铵态氮(NH4 +-N)、无机磷(IP)、pH和有机质(OM)指标影响。【结论】土壤中大丽轮枝菌的数量与棉花抗/感品种黄萎病发生的相关性存在差异,感病品种黄萎病的发生程度与土壤中病原菌数量呈正相关。抗病品种在盛花期、开花后期和结铃期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优于感病品种,并且不同生育时期的优势菌群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土壤中细菌多样性、相对丰度和组成受有机质、pH、氮素类型、速效磷等指标影响。同时,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对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