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麦康森 《饲料广角》2001,(21):19-19
本文对目前世界海水养殖鱼类的主要养殖种类、产量、地区分布和食性组成等作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介绍和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海水鱼类养殖远远落后于淡水鱼类养殖的原因.并指出我国海水鱼类营养研究与饲料工业滞后是制约我国海水鱼类养殖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比较使用人工配合饲料和鲜杂鱼饲料的优劣,分析了我国目前主要使用冰鲜下杂鱼饲料的危害及对我国海水鱼类养殖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分别介绍了我国主要海水养殖鱼类牙鲆、大鲮鲆、真鲷、七星鲈、尖吻鲈、红鼓鱼(美国红鱼)、石斑鱼、大黄鱼在世界的养殖概况和它们的营养需要研究进展情况.然后阐述了海水人工配合饲料配方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生产绿色环保饲料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海水养殖鱼类营养及其配合饲料研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艾春香 《饲料广角》2004,(10):39-44
1我国海水鱼类养殖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我国海水鱼类养殖的大规模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陆基工厂化养殖、滩涂养殖和网箱养殖等,特别是海水网箱养殖的发展尤为迅速,近几年也在研制或引进升降式和深水抗风浪的网箱,将养殖海区由浅海内湾移至  相似文献   

3.
鱼类属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鱼纲。发展鱼类养殖可保护资源,为人类提供优质蛋白质来源,尤其是海水鱼含有二十二碳6烯酸(DHA),是大脑营养中必不可少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对大脑的发育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拥有辽阔的海洋面积,有长达1800km左右漫长曲折的海岸线,有5000多个星罗棋布的大小岛屿,还有纵横交叉的大小湖泊和河川,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鱼类资源。我国有悠久的养鱼历史,现代海水鱼类养殖始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是海水养殖的主要组成部分,海水网箱是海水鱼类养殖的主要模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沿海网箱养殖70多万个,从事养殖的相关人员200万人以上,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曲忠 《甘肃畜牧兽医》2016,(14):125-126
海水鱼类养殖是海水养殖中一个重要产业,随着养殖种类的增加,养殖面积的扩大以及养殖密度的提高,海水养殖鱼类病害问题也随之出现。已成为制约海水养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故此,全面了解海水养殖鱼类病害问题十分重要。本文就海水养殖鱼类病害发展现状及控制措施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山东饲料》2009,(7):46-46
近30年来,世界海水鱼类网箱养殖出现了大型化、深水化趋势。但总体上来说,鱼类养殖还大部分局限在沿岸港湾和浅海,广阔的海洋空间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而且随着近海养殖的发展,养殖密度不断增大,往往造成相关环境病害问题,引起了社会上对海水鱼类养殖的批评。在这种条件下,大洋性海域的养殖开发技术日益引起了各国海水养殖工程专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吴湘生 《饲料广角》2003,(21):15-1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科技进步,在水产养殖业中,先是以热水性、温水性鱼类为代表如鳗鱼、罗非鱼、淡水白鲳等品种,后以冷水性鱼类为时尚如鳟鱼类、鲟鱼类、大鲵等,近期又以南美白虾、河蟹为主力军的名特优新淡水养殖品种层出不穷。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海洋鱼类资源保护措施的有力落实,海水鱼品种如黄鱼、鲈鱼、大菱鲆等养殖浪潮也一浪高过一浪,大有赶超淡水养殖品种的发展势头。在此背景下,传统淡水养殖品种如鳙、鲤、鲢、鲫等四大家鱼逐渐被市场冷落,养殖规模大幅缩水,商品价格直线下  相似文献   

7.
《山东饲料》2004,(9):28-29
鲑鳟鱼类现已成为挪威、智利、加拿大、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世界许多国家海水网箱主要养殖鱼类。近年,全球鲑鳟鱼类海水网箱养殖产量已达80万吨以上,并呈现持续迅速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科技进步,在水产养殖业中,先是以热水性、温水性龟类为代表如鳗鱼、罗非鱼、淡水白鲳等品种,后以冷水性鱼类为时尚如鳟鱼类、鲟鱼类等,近期又以南美白虾、河蟹为主力军的名特优新淡水养殖品种层出不穷、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海洋鱼类资源保护措施的有力落实,海水鱼品种如黄鱼、鲈鱼、大菱鲆等养殖浪潮也一浪高过一浪,大有赶超谈水养殖品种的发展势头。在此背景下,传统淡水  相似文献   

9.
浅海、滩涂是发展海水养殖业的首选水域,而发展海水网箱养鱼是开发利用浅海。发展海水鱼类养殖业的重要手段。在我国渔业发展的今天,更有其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动物保健》2009,(5):113-113
随着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承担的“中草药制剂用于海水鱼病害防治的研究”项目在山东省完成鉴定并逐渐实现产业化生产,我国在防治鱼类病害方面有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