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适时收获是一项无需增加任何投入的增产措施,但不同的作物都具有各自的适宜收获期,只有在适期内收获才能提高产量。收获过早或过晚,不仅产量低,品质也差。 玉米玉米的收获适期在完熟期。  相似文献   

2.
王玉堂 《农业机械》2013,(21):89-90
适时收获是一项无需增加任何投入的增产措施,但不同的作物都具有各自的适宜收获期,只有在适期内收获才能提高产量和品质;收获过早或过晚,不仅产量低,品质也差。1玉米玉米的收获适期在完熟期。此时果穗苞叶变白干枯,籽粒灌浆停止,"乳线"消失,基部变硬,其含水量在30%左右。但目前生产上普遍存在着收获偏早的现象,特别是对于一些具有  相似文献   

3.
在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过程中,需要的是农机和农艺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和相互适应。对生产企业来说,要研究各个主要产区的玉米种植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发、设计、生产适应特定区域需求的农机产品;对玉米育种工作者来说,要研究不同玉米植株的生育特性对收获机的适应性,除了选育产量高、抗逆性、抗病虫的品种外,更要注重培育成熟度一致、完熟期含水率低、抗倒伏、结穗部位高、穗轴柄部韧性好、有利于机器收获的品种;对行业来说,要制定出适宜联合收获机收获的玉米标准化种植体系和适宜不同区域的机械化收获技术模式,推广相互配套的生产作业机具,倡导农户适时收获,推动玉米种植农艺与收获模式的统一,促进玉米机收率的快速提高。  相似文献   

4.
<正>本技术指导意见适用于玉米机械化摘穗/籽粒收获作业。在一定区域内,玉米品种及种植模式、行距应尽量规范一致,作物地块条件适于机械化收获。应提前确认适宜收获期、选择适宜收获方式和机型,提前做好机具检查调试和地块准备,根据试收效果调整好机具参数,规范收获驾驶作业,收获后及时烘干及贮存,减少收获环节损失。  相似文献   

5.
正根据国标GB/T21961—2008玉米收获机械试验方法,玉米籽粒收获机具适宜收获"玉米籽粒含水率低于15%~25%、植株倒伏率不大于5%、果穗下垂率不大于15%、最低结穗高度不低于35cm"的玉米。为探索农艺措施和品种性状对玉米机收适宜性的影响,筛选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玉米品种并探索配套栽培技术,本研究选择了密度、种植模式和品种性状(茎杆直径、结穗高度、株高等)等指标,初步探索了玉米品种和农艺措施对玉米籽粒机收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一、技术要求1.农艺准备粮用玉米。完熟期是粮用玉米的最佳收获期。一年两作地区提倡适时晚收,到玉米苞叶干枯、子粒变硬时收获;一年一作地区不宜过晚,应在玉米穗下垂之前收获。茎穗青贮。茎穗同时青贮的玉米以乳熟末期至蜡熟期收获为宜;粮、饲兼用玉米宜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农业机械化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大型玉米收获机械备受青睐。2011年新增玉米联合收获机424台,其中大型玉米联合收割机190多台,有效地提高了全市玉米收获机械化装备水平。2011年,全市玉米种植面积238.46万亩,适宜机械化收获面积208万亩,机械收获玉米面积121万亩,机收率达58%,保持了逐年大幅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8.
1 玉米收获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目前玉米收获机械化存在三大问题:一是机具问题;二是机械使用问题;三是农艺与农机结合问题.1.1机具问题机具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适应性较差.玉米收获机械的适宜行距为600~700 mm,而有的地方行距350~400 mm.  相似文献   

9.
为快速提高江苏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江苏省农机推广站承担了江苏省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在项目实施县对玉米种植、收获、秸秆还田机械进行了试验示范,对机具的“三性”进行了试验考核,明确了江苏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的适宜机型,形成了适宜江苏玉米机械化生产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我国三大作物机械化收获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小麦机收水平超过了70%,机播面积基本上达到了机械化收获;水稻机收水平超过20%,机播、机插面积基本上达到了机械化收获,但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不足2%。该如何提高玉米收割机械化水平?我们认为应结合各地不同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注重引进并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开发适宜的玉米联合收割机。其次充分发挥政府和农机管理与推广部门的政策引导和促进作用,加强领导,通过政策和财政上的指导和宏观调控,促进玉米机械化收割水平的发展。第三,注重科技创新,提高设计水平,加大产品技术含量,注重…  相似文献   

11.
玉米收获是玉米种植生产中最繁重的体力劳动,约占整个玉米种植期投入劳动量的55%。为了让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加快农业生产机械化步伐,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玉米收获技术成为玉米生产水平的关键。本文根据呼伦贝尔市玉米主产区收获机械发展现状,结合玉米生产实际,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苏北地区玉米收获机械化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地区玉米收获机械化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大幅度提高。总结分析了苏北地区当前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对策,以期对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玉米是鹿泉市的两大主要农作物之一,但是至今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还很低,成为玉米生产机械化的一个瓶颈。但自2006年起,该市玉米收获机在保有量和使用效益上出现了质的变化,从此,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渐入快车道。一、鹿泉市玉米收获机械化推广历程鹿泉市推广玉米收获机械化要追溯  相似文献   

14.
玉米收获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玉米收获机械化存在的问题目前玉米收获机械化存在三大问题:一是机具问题;二是机械使用问题;三是农艺与农机结合问题。1.1机具问题机具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适应性较差。玉米收获机械的适宜行距为600~700mm,而有的地方行距350~400mm。由于收获机的行距是不可调的,作业时不可避免地将部分玉米株推倒,而无法进入割台,结果被收获机连同植株上的玉米穗一起被粉碎,造成玉米收获后,地里成片地撒落着玉米粒。二是损失率过大。主要表现在:(1)割台的升降方式和升降尺寸不合适。前两年背负式玉米收获机割台多为不可调,现在很多厂家进行了改进,改为手…  相似文献   

15.
一、影响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因素 从国内目前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现状看,发展趋势仍比较缓慢,虽然农民对玉米收获机械化要求比较迫切,但仍有许多因素影响着玉米收获机械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小麦两段收获叫好张玮朱志达一、问题的提出小麦收获,若采取联合收获,需在完熟初期进行。在天津地区大约为6月15日~23日之间,在18~20日进入高峰期。但此时正值雨季,若遇到阴雨天气对小麦收获不利,还会耽误夏玉米的适时播种。若在黄熟期进行联合收割,因...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异军突起,市场需求呈增长之势,这预示着玉米机械化收获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市场规模扩展是玉米收获机械发展的动力 目前,玉米已成为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在粮食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玉米收获仍然还是靠人工作业,玉米的机收率还不足5%。玉米收获机械化成为粮食生产机械化中最突出、  相似文献   

18.
1郓城县玉米收获现状玉米是郓城县第二大农作物,每年种植面积都在80万亩以上,但至今其各生产环节大多靠人工来完成,尤其是玉米机械化收获多年来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几乎还是空白,人工收获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收获质量差,收获损失大、成本高。大量秸秆被随意堆放和焚烧,既污染了环境又造成了很大浪费。因此,玉米收获制约了郓城玉米产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需要性能稳定,工作可靠的玉米收获机具,改变玉米收获落后状况,促进玉米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是政府、农民和农机经营者关注的热点。为此,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已成为郓城县的当务…  相似文献   

19.
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问题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我国仅次于小麦、水稻的主 要粮食作物,但目前玉米收获机械化水 平远落后于小麦和水稻的机械化水平, 农户们希望从玉米收获的繁重体力劳动 中解放出来。农机行业看准了玉米收获 机械潜在的巨大市场,希望从玉米收获 机械的研制开发中获取新的经济增长 点。本文根据玉米收获机械的现状,对其 发展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现状 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欧美国家,一 般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已基本实现 玉米收获机械化,在机型上大多采用小 麦联合收获机配置玉米联合收获的专用 割台,配套动力大,生产率高,价格昂贵, 适用于大面积…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发展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玉米种植面积约19524万hm2,但收获机械化程度很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在基本解决了小麦收获机械化的基础上,农民对玉米收获机械化已有了迫切愿望,这就给我们提出了尽快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的新课题。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的步伐河南省农机部门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