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通量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平台提供了一种高效、快速、低成本、深度测序DNA的解决方案,2009年该技术开始被应用于植物病毒学领域,包括新病毒的发现,病害病原的鉴定,病毒基因组多样性及进化的研究,显著加快了植物病毒学的发展进程。迄今,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已经成功鉴定了上百种新的植物病毒和类病毒。双生病毒是一类对多种作物造成毁灭性危害的DNA病毒,多发生于草本作物。然而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从柑橘、葡萄、苹果和桑树等多种多年生木本植物中检测到了新的双生病毒,显示出了高通量测序技术所独有的、传统检测技术所不具备的优势。本文围绕高通量测度技术在植物病毒学领域的应用进行概述,重点阐述NGS用于检测木本植物双生病毒的几个实例。  相似文献   

2.
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病毒和类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病毒和类病毒研究中的应用陈纯贤,万蜀渊(华中农业大学柑桔研究所武汉430070)植物病毒和类病毒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但可以在离体培养的寄主组织或细胞里繁殖。利用组织培养技术为研究病毒、类病毒等植物病原与寄主细胞的关系,建立离体鉴...  相似文献   

3.
梁训生 《植物保护》1987,13(2):34-36
植物病毒病是植物病害中较难防治的一类病害,在防治上至今仍难找到一种理想的直接杀害病毒的药剂用于生产实践。人们尽管采用现代化研究手段认识植物病毒病害,但是对过去不引人注目的或不易辩认的病毒病,以及自然界不断出现的新病毒和新株系,总得在继续发展的诊断技术上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4.
我国49种线状植物病毒分子鉴定及其基因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建立了马铃薯Y病毒属、马铃薯X病毒属、麝香石竹潜隐病毒属和葱X病毒属成员RT-PCR检测和全基因组扩增技术体系,并成功用于60多种供试植物病毒的检测诊断。利用所建立的技术体系,从全国18个省市42种作物上采集的病样中鉴定了49种植物病毒,其中10种为新种,11种为国内新记录,更正了7种病毒的鉴定和命名。测定了这49种病毒217个分离物基因组序列,并全部在国际基因数据库登录,占全球登录的植物病毒基因组序列总数的3.8%,其中27种植物病毒为基因组全序列,20种为国际首次报道,15种病毒全序列被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确定为相关病毒的标准序列。  相似文献   

5.
植物病毒病害数量占植物病害数据的第2位,植物病毒学是植物保护学科的重要分支学科。近年来我国植物病毒病害与防治的基础研究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国内有一支梯队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本文基于对植物病毒学科发展趋势、国内研究现状的分析,探讨了我国植物病毒学科领域未来5~10年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
高通量测序技术是当前主流的测序技术,具有快速、灵敏、高通量以及非序列依赖性等特点。本文详细阐述了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以及检测植物病毒的流程,并探讨了该技术应用于植物病毒检测的优势和不足。同时,介绍了利用该技术发现的新的病毒或类病毒,尤其是一些已被欧洲和地中海国家植物保护组织列入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的病毒。目前,有些国家已应用该技术筛查进口植物材料携带的病毒,这对我国的口岸检疫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田国忠 《植物保护》1986,12(3):45-46
一、研究种传植物病毒的意义 较早以前,人们认为病毒的种传问题远不及真菌、细菌等病原的种传普遍和重要,在植物病毒病的流行过程中不是主要因素。但隧着植物病毒学和种子病理学发展,及各种检测技术的改进和提高,已报道的种子传带病毒数量,和由种子带毒的植物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大(见表)。种子传毒逐渐引起了植病、  相似文献   

8.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植物及昆虫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斌慧  周雪平 《植物保护》2018,44(5):120-126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测序技术的发展为分子生物学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第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以快速、高灵敏性、高通量、非序列依赖性等特点极大地促进了病毒诊断学研究领域的发展。NGS技术可以在不了解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血清学特点及基因组信息情况下快速检测未知病毒。通过对总核酸样本进行NGS可以获得某个特定生态环境或种植系统中的所有病毒序列,即病毒组。通过大量的NGS数据可以分析寄主中某一病毒的基因组变化、构建病毒的准种以及研究病毒的进化和起源。本文介绍了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在植物和昆虫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荷兰研究植物病毒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上颇负盛名。如在1576年荷兰就有郁金香碎色病的记载;在20世纪初,便将植物病毒列为植物病理学的一个新分枝,并开展了马铃薯病毒的研究。现从荷兰植物病理学杂志(Netherla-nds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近20年刊登的植物病毒论文,对荷兰植物病毒的研究机构和研究领域作简要的综述。一、研究植物病毒的主要机构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综述了我国自1950年以来有关植物病毒及病毒病害的研究概况,其中包括我国已知的植物病毒病,植物病毒的分离物及株系,新病毒的报道,电子显微镜的观察,抗血清的制备及血清反应研究,在寄主植物中病毒之间的干扰,有关病毒核酸的研究,病毒侵染对植物生理的影响,介体的研究,病毒病的发病及流行,植物对病毒的抗性以及农作物病毒病的防治等。文章共引述了136篇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裘维蕃 《植物保护》1963,1(3):136-138
鉴定植物病毒的类型,是研究植物病毒病害的一个重要步骤。如果不确切知道病毒的类型,就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有关这一类型的资料也无法利用。鉴定病毒实际上并不比鉴定真菌或细菌等病原物困难些,不过在手续上要麻烦些,因为植物病毒是不能在培养基上培养和用一般显微镜现察的分子微生物。  相似文献   

12.
繁殖与推广植物检疫签准的无毒种子、无性繁殖材料是防止病毒传播、控制水果、蔬菜和观赏作物的许多严重病毒病害的根本方法。几十年来,植物病毒学家已经用免疫化学技术来探测和分类植物病毒。自从1977年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试(ELISA)于物植病毒的检测以来,血清学测定方法在植物检定中已广为应用。高质量抗血清的需求大增。在许多检定程序中血清学测定显得日趋重要。为提高血清学方法的灵敏度,血清的质量必须改进,避免非专化性反应出现。在植物病毒提纯过程中,某些植物材料总是附随于病毒,也作为抗原而刺激产生其专化性抗体反应。血清学测试越有效,每次测试需要的抗体量越少,寄主抗体的低含量也就显得越重要。许多在凝胶双扩散测试中能用的血清,除非先用健康植物汁液交互吸收过,否则不适合于做ELISA反应;某些情况下,即使是吸附收过的抗血清在ELISA反应中仍不能用。三十多种植物病毒的单克隆抗体(MCAs)已能制备了,在植物病毒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MCAs都有许多大用途。现在许多MCAs已应用于病毒检测和病毒间相互关系的研究。MCAs在研究根本性问题上也是有用的:如病毒怎样装配?为何病毒感染某种植物而不感染其它种植物?病毒怎样克服那结合到农作物中的抗性?在植物体中病毒是怎样运动的?在阐述病毒感染过程中的复杂生化反应时MCAs也是有用的。本文将集中谈谈用MCAs检测病毒和未来几十年病毒检测中MCAs将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3.
孟保中  沈淑琳 《植物检疫》1991,5(3):170-171
为了研究葡萄病毒的检验技术,进行了匈引“葡萄保加利亚潜隐病毒”毒株的寄主范围、提纯和 dsRNA 的研究。人工接种28种或品种的植物,可以局部侵染14种或品种的植物,其中番杏是新报道的寄主。病毒繁殖在昆诺阿藜上,用磷酸缓冲液抽提,PEG 6000沉淀,超离心得粗提纯液为免疫抗原,提纯得率为45mg/1000g病叶,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昆诺阿藜病叶中有2条 dsRNA 的带谱。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日本植物防疫协会下设植物病毒抑制剂研究会的开发研究为主,叙述植物病毒抑制剂的实用性和研究现状。一、植物病毒抑制剂的研究经过作为抑制剂之防治对象的,是全株性病毒病。目前,一旦罹病而要治疗,还相当困难。已知在治疗上能用的方法有用于块茎、球根等营养繁殖作物的热疗法和生长点组织  相似文献   

15.
胡吉成 《植物保护》1963,1(3):139-141
血清学方法,在植物病毒研究方面有很大的应用价值。由于植物病毒抗血清具有高度的专化性,并且容易控制,所以,可用来研究病毒的株系亲缘关系、病毒在植物体内转移及带毒量的分析等方面。在生产上,对无性繁殖的材料,可用血清反应法淘汰带病毒的植株,亦可诊断没有症状的带病毒植株。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最新发展的检测植物病毒的3种分子生物学方法,一是直接把植物组织切块点在硝酸纤维膜上,通过免疫反应来检测植物病毒,其优点是早期快速,在间接免疫法中1天可以完成实验,直接免疫法3小时可以完成检测。特异性强,应用了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后特异性更强,方便易行、准确性高;二是直接把植物组织汁液或提取的病毒核酸点样于硝酸纤维  相似文献   

17.
随着植物检疫工作的发展和检疫技术的提高,植物病毒的检疫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农业部1992年颁布的《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中,危险性植物病毒就有13种。笔者搜集和整理了名录中  相似文献   

18.
广西粉虱传染类植物双生病毒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健和 《植物保护》1996,22(6):48-48
广西粉虱传染类植物双生病毒调查植物双生病毒(Geminivirus)具有独特的球状对生病毒形态和单链DNA,由于其经济和理论研究上的重要性,近年成为病毒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国内有关此组病毒的报道极少。笔者自1991年以来在广西对粉虱传染类植物双生...  相似文献   

19.
蚜虫能够传播上百种植物病毒,是最重要的农业介体昆虫之一。蚜虫在刺探和取食植物过程中,唾液组分会连同附着在口针中的病毒粒子一同被分泌进入植物内,在调节植物诱导抗性、病毒侵染扩散、介体昆虫行为等过程中均有重要作用。本文围绕蚜虫传播病毒和获取病毒2个关键过程,总结分析了蚜虫独特的刺吸取食行为与传毒效率和获毒效率之间的联系;针对取食活动中关键的唾液蛋白在调控植物免疫抗性、帮助病毒侵染过程中的功能,阐述了蚜虫高效传播非持久病毒的分子基础;针对蚜虫的获毒过程,综述了病毒侵染植物间接调控蚜虫趋向和行为的作用方式。这些研究的开展将为解释蚜虫和病毒协同侵染的分子机制以及有效开展基于蚜虫取食行为调控的病虫害防控新技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植物病毒的新分类与命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朋  王继伟 《植物检疫》1997,11(3):179-182
植物病毒的新分类与命名吴朋王继伟(国家动植物检疫局100026)随着近代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各寄主病毒发现的增多以及对其结构、特征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病毒的起源及分类的认识已日趋一致。由国际知名病毒学家组成的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1973年更名为国际病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