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9 毫秒
1.
<正> 生物技术是当今高技术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重组DNA技术、细胞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动植物细胞培养及再生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不断拓宽。各种以生物技术为手段生产的农副产品相继问世,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一、在农作物研究中的应用1.培育新型作物种类:利用基因转移、细胞融合等技术产生介于两种作物之间的新种类,如美国和日本已分别把大豆的蛋白质基因导入马铃薯、向日葵和水稻,获得了“肉土豆”、“向日豆”、“大豆米”等新作物。1984年美国将番茄与马铃薯进行体细胞杂交获得了“番茄薯”。1985年以来,日本将番茄的栽培种与野生种、白菜与红甘蓝、稻与稗进行细胞或原生质体融合,获得了“融合西红柿”、“生物白蓝”及“稻  相似文献   

2.
现代生物技术也可称之为生物工程,是以重组DNA技术和细胞融合技术为基础,利用生物体(或者生物组织、细胞及其组分)的特性和功能,设计构建具有预期性状的新物种或新品系,以及与工程原理相结合进行加工生产,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一个综合性技术体系.其内容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现代生物技术的诞生以20世纪70年代初DNA重组技术和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迄今已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3.
现代生物技术在农牧生产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科技发展最为辉煌的年代,更是生物化学迅猛发展的年代,现代生物化学自50年代诞生,70年代以后形成现代生物化学研究热,不仅带动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更把触角延伸到广阔的应用领域,催生了以DNA重组技术和细胞融合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由于它能在细胞、染色基因水平上对生命体进行复制、重组,按人类主观需要创造生物体的最佳状态,生产出制剂和高产、高抗、优质新品种,故显示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巨大作用与潜力.  相似文献   

4.
生物技术在植物育种上的新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生物技术又称生物工程,是生物科学与技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综合利用遗传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和生化工程理论、基因剪裁重组、细胞融合、核移植技术来改造生物,创造新物种的技术总称.传统生物技术包括发酵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遗传育种等几大领域.目前,生物技术已发展到以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和生物信息学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时代.  相似文献   

5.
一、建立完整的生物技术开发体制 世界上首先建立改编DNA技术的是美国(克拉纳、科恩、博耶等人,1983)。无论在生物技术基础研究方面,还是技术开发研究方面,美国均居世界首位。 改编DNA技术等基础研究,主要是以大学为中心开展的。不仅政府提供巨额经费,而且民间也积极支援。此外,还集中了国内外的各种人才。  相似文献   

6.
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在畜牧上的研究应用,大致可分为两个分支,一个分支为发育操纵(developmental manipulation)技术在畜牧上的研究应用,包括人工授精,胚胎移植,体外受精,胚胎分割和性别鉴定等。另一个分支为遗传操纵(genetic manipulation)技术在畜牧上的研究应用,即基因重组(重组DNA),细胞融合和细胞核移植等。前一个研究较早,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中许多技术已达到实用化,但还存在一些关键性问题;后一个分支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令人注目,发展相当快,但其技术目前尚未达到实用化。许多研究者预测,生物技术在畜牧上的研究应用将是今后重要的研究课题,是极为有希望的技术。一旦实用化,将会给畜牧业生产带来质的飞跃。本文就上述技术在畜牧上的研究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和其研究应用的展望作一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7.
80年代,美国在生物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90年代,生物技术将继续在农业上发挥重要作用。 1.在作物育种方面 DNA重组生物技术在80年代早期获得了重大突破,自那时起,有关的生物技术公司相继成立,并致力于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改进作物的农艺性状。一些经营农业和化学产品的大公司也纷纷增加了对研究和开发生物技术产品的投资。到目前为止,利用生物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8.
发酵技术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利用天然微生物,也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和细胞融合技术得到的新菌种或动植物细胞制得产物,它还是生产酶的一种必要手段。发酵工艺原理作为生物工程基础专业课,是高职高专学院必修的一门课程。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9.
用生物技术新手段,开辟生物固氮新资源,尤其是诱导非豆科植物产生固氮能力的研究是近十多年来,农业生物学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美国、新西兰等国生物学家首先开展了此项研究。Bargoou A. C.(1975),Giles.K.L.(1976),John,C.(1978)、Bradley,P.M.(1979)等作了报道。国内一些单位虽已开展基因重组的遗传工程和细胞融合的研究,但还未应用细胞工程将固氮蓝藻融合到高等植物细胞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现代生物技术是70年代初在重组DNA技术、细胞培养技术及生物反正技术等深入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一般认为,生物技术包括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四个方面。在农业上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把重组的外源DNA片段转入作物细胞和组织,并使其在受体细胞或再生的植株中稳定地保留和表达,最后通过有性或无性繁殖传递给后代。这一技术打破了物种之间的生殖隔离,可以使遗传基因在不同种属之间,甚至不同  相似文献   

11.
现代生物技术为猪育种开辟了许多新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从下述五个方面对猪育种中多种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和讨论:一、胚胎生物技术;二、DNA重组与基因转移,三、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四、分子遗传标记—RFLP;五、展望。  相似文献   

12.
生物技术所以能成为引人注目的新领域,这是因为它可以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细胞融合技术、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酶固定化技术、动物细胞大量培养技术、细胞分离分析技术等,结合发酵和生化工程原理和技术,定向地设计和组建新的物种。生物技术中尤以基因工程的魅力最大,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农业、饲料、兽药、能源、环境等许多重大课题提供了新的希望,所取得的成就也是极其显著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细胞融合技术日趋成熟,在青霉菌、酵母菌、芽胞杆菌等细胞融合成功的基础上,相继开展了食用菌原生质体培养与细胞融合的研究,目前国际上尚未见远缘融合成功的报道。 本研究选用不同属的平菇(Pleurotus florida)  相似文献   

14.
<正> 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又称生物工程或生物工艺,就是有效地利用生物体及其具有的机能,制造人类生存有用物质的技术.狭义的生物技术主要指基因工程、细胞融合、组织培养、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是把生命科学的最新成果和最新知识直接或间接用于工农业生产、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的工艺学.从广义上说,农业技术当然也是生物技术,而且农业是生物技术开发的重要领域,前景  相似文献   

15.
针对美国白蛾有关基因水平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目前美国白蛾有关基因方面的研究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线粒体DNA相关的研究,主要是美国白蛾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涉及DNA条形码鉴别技术;二是探讨美国白蛾遗传多样性与种群分化,主要通过DNA遗传学基础研究认识外来入侵种的适应性机制;三是针对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cNPV开展的美国白蛾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生物技术在基因诱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了生物技术在基因诱变中的种类、诱变原理及应用情况.其中,定位诱变包括Kunkel法、PCR定位诱变、人工合成新基因,随机诱变包括使用致突菌株、易错PCR、DNA改组技术、随机引导重组、交错延伸技术.还介绍了一种利用DNA中原子结构变异产生定向性变异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应用尖端技术进行植物病害的防治,其领域是比较广泛的。在日本这种新技术被称为“生物工艺学”,它包括:微生物的利用、重组DNA、细胞融合以及组织培养。这些技术可以适用于病毒弱株系的利用、拮抗微生物的利用、抗性品种的利用等。  相似文献   

18.
陈启锋 《世界农业》2002,(12):44-45
1.生命科学半个世纪来生命科学取得多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进展。其中,1953年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使生命科学进入分子生物学新阶段;1973年发明DNA重组技术,生命科学迈至工程生物学新阶段。20多年来生物科教事业又得到蓬勃发展,比如,美国1996年自然科学中博士获得者51%是出于生命科学的。目前世界上每年授予的1万多项专利科技中有1/3来自生物技术;预计到2020年在30项最主要创新技术中的一半将依赖生物技术。2.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特别是基因工程已成为继工业技术、信息技术之后世界的第三次技术革…  相似文献   

19.
植酸酶基因研究及应用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发酵工业和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采用DNA重组技术构建植酸酶的基因工程菌,对植酸酶基因进行重组表达,使微生物产生植酸酶活性大幅度提高,大大降低了植酸酶生产成本,从而使之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与转基因安全管理有关的国际组织有哪些?对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是否有权威结论?答: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86年采用蓝皮书《重组DNA安全性考虑》,作为转基因生物总体指南;1992年,根据《生物技术安全性考虑——1992》,明确生物安全的概念和原则,根据《生物技术作物田间试验安全考虑》确定了分阶段原则和个案原则对转基因生物进行了管理;1993年,根据《现代生物技术加工食品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