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宋昊  阙斐 《保鲜与加工》2022,22(5):78-85
以燕麦和鹰嘴豆为原料,参考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规定的氨基酸组成标准模式,确定了燕麦和鹰嘴豆最佳氨基酸互补质量比为138∶18。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燕麦鹰嘴豆复合饮料配方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并在最佳复合饮料配方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对其稳定性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燕麦鹰嘴豆复合饮料最佳配方为:料液比(燕麦鹰嘴豆复合粉∶水)1∶16(g/mL),白砂糖添加量20 g/L,柠檬酸添加量2 g/L,在此条件下配制的复合饮料口感最佳,感官评分为88.63±0.97分;燕麦鹰嘴豆复合饮料最佳稳定剂配方为: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添加量0.8 g/L,黄原胶添加量0.5 g/L,海藻酸钠添加量0.3 g/L,在此条件下复合饮料稳定性最高,离心沉淀率为12.40%±0.07%。该试验结果为谷豆类复合饮料加工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以还原能力和超氧阴离子抑制率为抗氧化指标,确定鹰嘴豆抗氧化多肽与其它抗氧化剂(Vc、VE及BHT)的协同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VE、Vc在低浓度时与鹰嘴豆抗氧化肽具有协同的还原能力,BHT与鹰嘴豆抗氧化肽未表现出协同还原能力;Vc、VE与鹰嘴豆抗氧化肽未显示出显著抑制超氧阴离子的协同效应,但BHT与鹰嘴豆抗氧化多肽表现出明显的抑制超氧阴离子的协同效应;且所有的协同作用随添加量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3.
鹰嘴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泳 《种子世界》2007,(8):39-39
鹰嘴豆又称鸡豌豆、脑豆子、桃豆,鹰嘴豆因其籽粒形状酷似脱毛后的鹰嘴和鸡头而得名。鹰嘴豆起源于西亚、地中海沿岸和埃塞俄比亚,7000多年前就被驯化成功,并开始种植。鹰嘴豆是野豌豆族鹰嘴豆属植物中的一个栽培品种,在新疆俗称“诺胡提”。  相似文献   

4.
鹰嘴豆蛋白提取工艺优化及亚基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鹰嘴豆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鹰嘴豆蛋白,考察料液比、碱溶pH、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四个因素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鹰嘴豆蛋白提取的最佳条件,并利用SDS-PAGE凝胶电泳对鹰嘴豆蛋白进行亚基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鹰嘴豆蛋白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0(g/mL),碱溶pH 10.0,提取时间82 min,提取温度30℃,在此条件下,鹰嘴豆蛋白提取率可达83.29%,鹰嘴豆蛋白其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157、75、52、48、37、28、18 kDa七个区域。此研究结果可为鹰嘴豆蛋白工业化生产和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鹰嘴豆是世界第三大豆类,外形独特,富含多种有利于人体健康的营养成分。鹰嘴豆粉是通过工艺处理将鹰嘴豆超微粉碎制成的粉,根据制作工艺和食用方法的不同分为生鹰嘴豆粉和熟鹰嘴豆粉。选取了新疆木垒主产区的生鹰嘴豆粉及熟鹰嘴豆粉样品共计30份,对其质量指标与功能特性进行了试验论证及研究。  相似文献   

6.
测定分析迪西类型和卡布里类型鹰嘴豆微量元素含量。采用电感偶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分别测定新疆乌什县产的卡布里鹰嘴豆和木垒县产的迪西鹰嘴豆中的1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分析比较两种鹰嘴豆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两种类型鹰嘴豆都富含镁、铁、锌、锰、镉等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微量营养元素,是营养价值极高的豆类作物,但二者的微量元素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从微量元素角度分析,两种类型鹰嘴豆均具有极高的开发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曼陀罗生物碱提取液对几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秀芳  李彩霞  路海  任春红 《种子》2007,26(4):38-40
以不同浓度的曼陀罗生物碱提取液分别处理3种植物种子,探索其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0.1、0.2mg/ml)浸种对鹰嘴豆、金豆种子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较高浓度(0.3~0.5mg/ml)浸种则表现出抑制作用;各处理对番茄种子萌发均有抑制作用,使种子的萌发率、α-淀粉酶活性等受到明显抑制,且抑制作用随处理浓度提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8.
鹰嘴豆营养丰富,是世界上重要的消费食用豆类,对人体有较为突出的保健作用。已有研究表明,鹰嘴豆是食品黄酮类物质的重要来源,其中异黄酮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和药用价值,其存在形式和代谢方式对其消化吸收性及生物活性有很大影响。本文对鹰嘴豆资源及其营养价值、加工现状进行了综述,对鹰嘴豆异黄酮的种类、存在形式、生物转化及其降血糖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进一步科学有效地利用鹰嘴豆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不同参数条件下双螺杆挤压处理鹰嘴豆淀粉的颗粒形貌进行观察,研究鹰嘴豆淀粉颗粒形貌的变化。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淀粉颗粒形貌进行观察,分析不同挤压蒸煮温度、原料水分含量、螺杆转速、喂料速度等因素条件下得到的变性鹰嘴豆淀粉颗粒形貌,并与鹰嘴豆原淀粉颗粒形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鹰嘴豆原淀粉颗粒表面光滑,主要呈卵圆形;挤压膨化处理后,不同挤压参数条件对鹰嘴豆淀粉颗粒形貌产生不同的影响,鹰嘴豆淀粉颗粒表面粗糙,多数呈现不规则多角形状。说明高温高压挤压膨化处理对鹰嘴豆淀粉颗粒结构改变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羟自由基氧化对鹰嘴豆蛋白的结构及溶解性的影响,以不同浓度的羟自由基氧化体系氧化相同时间(24 h)的鹰嘴豆蛋白为研究对象,以未经过氧化处理的鹰嘴豆蛋白为空白对照,对不同浓度相同氧化时间下鹰嘴豆蛋白的羰基含量、二聚酪氨酸含量、内源荧光、溶解度、表面疏水性等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在相同氧化时间下,随着H2O2的浓度增加,各处理组的鹰嘴豆蛋白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氧化水平,其中羰基含量、二聚酪氨酸含量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p0.05),而表面疏水性、溶解度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鹰嘴豆蛋白内源荧光强度从141.24降低到70.37。羟自由基使鹰嘴豆蛋白发生了显著氧化,对其溶解度和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详细分析了木垒县鹰嘴豆产业化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木垒县鹰嘴豆产业化发展的具体建议和措施,以期为鹰嘴豆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根系不同分隔方式下油菜和鹰嘴豆对小麦锰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根系分隔盆栽试验,研究了油菜和鹰嘴豆对小麦生长及锰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油菜或鹰嘴豆混作能显著改善小麦生长及锰营养,其地上部干质量和吸收锰量均以根系不分隔处理显著高于根系完全分隔处理,但油菜和鹰嘴豆的生长受小麦抑制,表现为不分隔处理地上部干质量及吸锰量显著低于完全分隔.不施锰小麦/油菜和小麦/鹰嘴豆混作体系中,根系不分隔处理小麦根区土壤DTPA-Mn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分隔方式,且油菜或鹰嘴豆地上部植株锰含量显著高于相应的混作小麦,在锰胁迫条件下,油菜和鹰嘴豆根系活化的土壤锰可被小麦吸收利用.因此与油菜或鹰嘴豆混作是改善小麦锰营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第十师气候冷凉,发展种植鹰嘴豆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鹰嘴豆在该区域平均产量可达250~370kg/667 m~2,具有很好的开发种植前景。本文介绍了第十师鹰嘴豆主要技术指标、选地整地、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第十师鹰嘴豆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鹰嘴豆蛋白为原料,建立复合酶分步酶解法制备鹰嘴豆短肽的工艺。在鹰嘴豆蛋白碱性蛋白酶Alcalase水解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中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Flavourzyme继续水解鹰嘴豆蛋白碱性蛋白酶Alcalase酶解物,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建立短肽得率与各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等测定鹰嘴豆短肽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组成、一般营养成分,评价鹰嘴豆短肽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Flavourzyme制备鹰嘴豆短肽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复合酶添加量5 678 U/g,pH 7.0,水解时间216 min,水解温度55℃,在此条件下,短肽得率为63.79%,与碱性蛋白酶Alcalase单独酶解相比明显提高,水解度为26.74%;大部分水解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低于1 000、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等含量丰富,与FAO/WHO推荐的成人需求量模式相比,其第一限制氨基酸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与学龄儿童需求量模式相比,其第一限制氨基酸是苏氨酸,氨基酸分分别高达138.18和103.25;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EAA/NEAA)为0.73,接近FAO/WHO参考标准值0.6。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和工业化生产鹰嘴豆短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鹰嘴豆是药食同源的优质种质资源,具有丰产耐旱、耐贫瘠、直立抗倒伏和较耐高温等特点,对土壤没有特殊要求,适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种植。以引进的528份鹰嘴豆资源为材料,通过资源圃评价鉴定试验筛选出8份产量表现较好的材料,再通过多点试验,筛选出适宜云南地区种植的鹰嘴豆品系,为推动鹰嘴豆科研及应用推广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鹰嘴豆分离蛋白的酶解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碱性蛋白酶水解鹰嘴豆分离蛋白的最佳反应条件是:pH8.5、反应温度55℃、底物浓度[S] 2%、酶与底物浓度之比[E]/[S]2%,在此条件下,蛋白水解率可以达到27.86%;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在各自最佳反应条件下(碱性蛋白酶pH8.5、反应温度55℃、[S]2%、[E]/[S]2%,木瓜蛋白酶和菠萝蛋白酶均为pH7.2、反应温度55℃、[S]2%、[E]/[S]2%)依次水解鹰嘴豆分离蛋白,反应结束时,蛋白水解度可达到34.64%。  相似文献   

17.
对0~4℃和室温贮存8年的绿豆、豇豆和鹰嘴豆种子研究表明:绿豆种子表现出较强的耐贮能力,其活力受贮存温度的影响较小。两种条件贮存种子均保持了较好的活力,豇豆种子受贮存条件的影响较明显。室温贮存种子活力下降,生理活性降低;鹰嘴豆对环境因子的反应最敏感,耐贮能力差  相似文献   

18.
以红枣和鹰嘴豆粉为主要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红枣汁浸提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6,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1 h;红枣鹰嘴豆粉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比为红枣汁与鹰嘴豆粉汁的质量比7∶3,白砂糖添加量7.5%,柠檬酸添加量0.15%,黄原胶添加量0.25%,制成的复合饮料酸甜适口,具有浓郁的红枣香气和轻微的鹰嘴豆汁的味道,是集营养和保健于一体的天然饮品。  相似文献   

19.
为了确定鹰嘴豆淀粉的最佳膨化状态,以膨化率为指标,用SLG35-A型双螺杆膨化机对鹰嘴豆淀粉进行处理,然后运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原料水分含量、温度、主频(螺杆转速)、喂频(喂料速度)等4个工艺参数,最终确定膨化率的最优工艺条件,并研究了挤压处理对鹰嘴豆淀粉吸水性指数、溶水性指数的影响,确定最佳膨化率的工艺参数为主频27 Hz,喂频24 Hz,水分含量16%,温度85℃,此时鹰嘴豆淀粉的膨化率为1.35%。结果表明,鹰嘴豆淀粉经过挤压膨化后,膨胀率、水溶性指数(WSI)和吸水性指数(WAI)都随着膨化条件的改变而发生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为对比观察国产蛋白酶酶解和益生菌发酵降解鹰嘴豆浆液蛋白的效果,比较酶解法、发酵法降解鹰嘴豆浆液蛋白为小分子蛋白肽的能力,采用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分别酶解,纳豆芽孢杆菌、植物乳酸菌、蛹虫草分别发酵鹰嘴豆浆液蛋白,测定不同处理时间时的可溶性氮、DH、电泳条带等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发现,国产碱性蛋白酶酶解鹰嘴豆浆液蛋白240 min,上清液的可溶性氮含量可达到0.1389%,DH为6.43%;木瓜蛋白酶酶解240 min 时的上清液可溶性氮含量达到0.0972%,DH为4.41%;而发酵法处理以纳豆芽孢杆菌效果最显著,纳豆芽孢杆菌发酵处理鹰嘴豆浆液蛋白8 h时的上清液可溶性氮含量为0.0895%,DH为4.03%。本研究表明,酶解法降解鹰嘴豆浆液蛋白的效果要比微生物发酵法处理时间短,降解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