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竹长茄     
品种来源:兰竹长茄系兰州市西固区农技站用兰州长茄做母本,竹丝茄做父本选配的杂交种。1989年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产量表现:1983、1984两年品比试验中,平均亩产5420.4公斤,比对照(兰州长茄)增产38.1%,其中早期产量636.1公斤,增加43.1%。1988年在全省7个点中,6点增产,平均亩产4777.7公斤,比统一对照兰州长茄增产34.7%(其中早期产量1569.8公斤,增产39.9%),平均亩增收入372元。  相似文献   

2.
冀承单3号玉米是我所用冀71l作母本,承18作父本,杂交育成。1985年3月通过审定、定名。一、产量情况据有关资料统计,1981~1984年11点次区域试验,冀承单3号平均亩产384.7公斤,比嫩玉1号平均亩增产71.55公斤,增产22.8%。生产鉴定1984~1985年共26点次,分别平均亩产357.35公斤和446.6公斤,比对照增产15.1%及33.5%。在围场县1985~1987年大面积生产实践中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3.
陇糜3号糜子     
品种来源:原代号74—132,由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用会宁大黄糜作母本、甘糜1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88年4月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产量表现:19.6年试验点9个,平均亩产127.9公斤,比当地对照大黄糜、红糜子等增产19.6%;1987年试验点7个,平均亩产110公斤,比当地对照会宁大黄糜等增产17%(其中夏播平均亩产162.1公斤,增产18.9%);1985~1987年37个示范点,增产幅度为8.3~62.2%。  相似文献   

4.
品种来源原代号80平13,系甘肃省平凉地区农科所1984年从(平凉21×钱交麦)×天造18杂交后代选商而成。产量表现在平凉地区东部川区1981~1986年参加试验17个点次,平均亩产346.9公斤,比对照长武7125增产19.4%;在东部塬区1984~1986年参加试验23个点次,平均亩产226.9公斤,比对照平凉21增产48.1%;在高  相似文献   

5.
本站1986年完成省农推站下达5000亩“花生良种高产示范”任务(实际完成5122.5亩)。总产壳花生99.7万公斤,平均亩产196.9公斤,比1986年全县平均亩产130公斤,亩增产66.9公斤,增产51.4%。5122.5亩高产示范花生中,露地示范花生面积5064.2亩,总产97.5万公斤,平均亩产192.5公斤,比对照亩产130公斤,增产48.1%。覆膜花生58.3亩,总产2.2万  相似文献   

6.
据1983~1986年的试验结果,地膜覆盖平均亩产皮棉114.2公斤,比对照增产22.5%。其中,因增加结铃数占增产部分的53.92%,提高单铃重量占46.08%。全株纤维品质平均单纤强力比对照提高4.7%。  相似文献   

7.
汕优华二号系江西宜春地区所1981年用珍汕97不育系与父本秀恢二号配制而成的早稻新组合。1982年在该所早稻七个新组合比较试验结果,亩产584.5公斤,比对照增产21.4%,名列第一位。1984年参加全省杂交早稻区试,十一个点平均亩产518.8公斤,比对照广陆矮4号增产15.29%,均名列第一位。特征特性:该组合生育期120天左右,株型适中,总叶片数14.2叶,株高92厘米左右,分蘖力强,每亩  相似文献   

8.
1 品种来源:原代号为T×7单,系甘肃省兰州市农科所利用引进抗原201转育DN含抗烟草花叶病毒TMV基因的转下(简称T)为母本,以13号番茄的7号单株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1991年5月经甘肃省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2产量表现:1988~1989年连续2年参加全省区试,在2年12点次试验中,亩产为3395.3~7758.7公斤,比统一对照甘早黄增产1.2%~53.7%,平均亩产5316.6公斤,较对照增产21.6%。3特征特性:为矮秧自封顶,株型紧凑,普通叶,主茎高40~55厘米,节间长度3~5厘米,第一花序着生部位为第5~6节,花序间间隔1~2片叶。果实近圆形,纵径6.24厘米,横径7.7厘米,果形指数0.81。果皮红色,果肉厚0.74厘米,单果重130~150克,含有机酸0.51%.维生素c 9mg/100g,可溶性糖3.46%,还原糖3.27%。种皮灰黄色,纵径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于1982年开始春花生地膜覆盖栽培。经过四年的试验、示范证明,春花生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措施,具有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高的优点。覆膜比不覆膜的一般增产32~131.9%,亩增花生果40~137.2公斤,增加收益48~165元,深受农民欢迎。一、春花生覆膜栽培的收益 1982~1984年六个县试验覆膜面积117.82亩,平均亩产干果223.6公斤,与不覆膜的对照平均亩产112.6公斤相比,亩增产干果112.1  相似文献   

10.
交三单交是贵州省农干院育出的一个玉米杂交组合,具有耐肥抗倒,长势强,整齐度好,适应性广,生育期长,产量高等特点。1986,1987两年参加省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9公斤,比对照73单交增产11.8%。1991年作为省区试的对照种,平均亩产460.2  相似文献   

11.
“湘棉16号”(原编号“90-G3”)是湖南省棉花研究所用(岱27X86-1)F4作母本、(无酚1号X兰布南特低酚棉)F4作父本杂交后于1986年定型后选育而成的棉花新品种。1994年1月经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产量表现1992年至1993年两年参加湖南省棉花区试.平均亩产皮棉108.9公斤,比对照“泅棉2号”和“湘棉10号”分别增产7.85%和8.84%。1993年同时进行生产试验,在省棉种所(有病点)亩产91.04公斤,在大通湖农场(无病点)亩产77公斤,均比对照增产。特征特性“湘棉16号”株高120厘米左右,植株松散呈塔形,果枝第一果…  相似文献   

12.
复种的好处1.增加产量 晚稻配套栽培,能较大幅度地增产。桃江乡窑头村1985~1987年226亩地膜花生平均亩产269.4公斤;露地花生平均亩产210.5公斤,地膜花生比露地花生亩增产27.98%。花生后茬杂交晚稻平均亩产453.5公斤,双季连作杂交晚稻平均亩产411公斤,前者比后者增产10.34%。  相似文献   

13.
我们于1987~1989年3年在依安县依龙镇,种植大垅双行覆膜玉米30亩,平均亩产860.4公斤,比70厘米单行地膜增产44%。1990年示范推广1970亩,平均亩产790.5公斤。1991年全县推广10万亩,平均亩产758.1公斤。其在依龙镇德玉五屯涌现出215亩  相似文献   

14.
1988年扬中县承担了农业部下达的10万亩稻茬小麦创高产丰收计划项目,全县稻茬麦面积13万亩,平均亩产356公斤,其中参加丰收计划的10.02万亩连片高产区,平均亩产达到377公斤,比未实施丰收计划的1987年,平均亩增产56公斤,增产17.4%。比1986年全省亩产最高县亩增20.5公斤,增产5.6%。亩成本下降10.8%,亩收益提高30.7%,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吉林地区大豆产量不高不稳的问题,我们于1981~1984在吉林省沿江河淤土地区的永吉县乌拉街乡,进行千亩以上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示范,获得平均亩产159~164公斤,比该乡历年平均亩产90~110公斤增产45~50%,1984年永吉县推广该项增产技术15万余亩,平均亩产154公斤,比当年全县大豆平均产量125公斤增产23.2%。  相似文献   

16.
“90-1”系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与河南浚县农科所合作育成的一个坚叶大穗型高产优质多抗的黄粒玉米单交种。1992年被农业部定为“八五”国家重点扩繁品种。1990-1991年在河南省玉米区试直播组,平均亩产529.5公斤,比对照种橡玉1、5号亩增产687公斤,为14.9%,居首位。在全国北方夏玉米区试中。1991年早熟组预试平均亩产581.8公斤,比掖单2号亩增产105.8公斤,为22.2%,居首位;1992-1993中熟区试中,晋、鲁、豫、皖、苏5省平均亩产516.9公斤,比掖单2号增产68.8公斤,为15.4%,居首位。1993年在河南省玉米生产示范试验平均亩…  相似文献   

17.
赤单72系赤峰农科所于1982年以自选系82黄66为母本以Mo17为父本配制而成。1983~1984年所内试验,平均亩产841.10公斤,比对照吉单101增产24.8%,1985~1987年赤峰市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1.25公斤,比对照吉单101增产10.3%:1986……  相似文献   

18.
高寒山区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5年在海拔1500米的下川乡覆膜小麦102亩,平均亩产397.3公斤,比对照增产216.3公斤。1986年覆膜2269亩,平均  相似文献   

19.
阿兰西葫芦     
品种来源:由兰州市西固区农技站用阿7936—1—2—6做母本、兰7903—2—2—3做父本配制的杂交种。1989年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产量表现:1985~1987年品比试验中,平均亩产7846.6公斤,比对照阿×兰(品种间一代杂种)增产21.5%。其中早期产量1818.5公斤,增产46.4%。1988年全省番瓜多点试  相似文献   

20.
在1982~1984年的荞麦区试中,有3个品种表现较好,可供各地引种参考。 黎麻道 3年14个点次试验,籽实亩产21.6~114.0公斤,平均亩产73.4公斤,比当地农家种增产9.4%。该品种株高56.6厘米,直立不倒,单株粒数47.6粒,单株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